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这边的气候比较适合种植苹果树和梨树,只是林堂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果苗来源,就想问问林知言有没有门路。
  听林堂伯说起想要种植果树的打算,林知言顿时皱起了眉头。
  要知道不管是苹果树还是梨树的种植周期特别长,一般至少要好几年才能有收获。
  若是正常的年份种些也就罢了,然而再过三年,国内气候就会变得异常,且会持续好几年。
  这些果树在生长期需要大量的水进行灌溉,要是现在买来果树苗种下去的话,三年以后正好是结果期,再碰上持续多年的干旱,到时候会有什么结果,简直可想而知。
  总之,林知言对林堂伯的打算一点都不看好。
  林堂伯见林知言皱眉,心里当即咯噔了一下,原本想要大干一场的劲头,不由散了不少。
  林知言总不能明说自己知道三年后会有大旱,只说是自己认识的一位气象学专家说的,接下来几年的气候可能会存在异常,大概率会出现旱灾。
  像果树这种生长周期比较长的经济作物,最好还是不要种为好。
  听说接下来几年可能会有干旱,林堂伯和坐在旁边的老村长脸色顿时紧张起来。
  要知道他们这一辈的人,都是经历过十多年前那场波及了中原数省的大灾的,当时可是饿死了不少人。
  他们皖北的情况虽然不像豫省那么严重,却也受灾不轻,那种饥饿感和绝望,至今还残留在他们的记忆里。
  “真的假的?真的会出现大旱?要是真的话,那咱们还种什么果树啊,趁着年景好的时候,多种些能填饱肚子的粮食才对。”
  这下子,林堂伯不仅果树不想种了,连河畔那些在西瓜收完后种的蔬菜都想马上换成粮食作物。
  看着林堂伯和老村长忧心忡忡的模样,林知言有些无奈,倒也不必如此风声鹤唳,他们还有三年的准备时间呢。
  再种个两季经济作物多卖些钱,也不耽搁什么。
  其实那几年之所以问题会那么严重,也并不全是干旱的因素。
  政策风气的变化,再加上某些原因导致的大规模浪费,种种原因交错下,才造成了那样的恶果。
  只是现在都是还没发生的事,他也不好跟林堂伯和村长说。
  多种些粮食总归没错,只希望到时候风气变化的时候,他们还能保持住头脑的冷静,不要盲目的跟风。
  林堂伯他们虽然忧心,不过因为都是还没影的事,为了不被当成是扰乱人心,他们并没有对外多说,只压在心里,默默做起了准备工作。
  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堂哥林大成也从县里赶了回来,在抱过儿子后,就跟林知言说起了县里农机厂招工的事。
  农机厂这回招了不少人,给的福利比肥料厂还要好不少,引得肥料厂那边都人心浮动。
  要不是因为农机厂招收工人有学历限制,恐怕不少肥料厂的工人都要生出心思。
  林堂伯听出林大成语气里的羡慕,瞪了他一眼,让他安安分分的继续待在肥料厂好好干,可别得陇望蜀。
  他那工作名额当初是沾了他堂弟的光才得来的,要是干不好,丢的可是他堂弟的人。
  林大成挠了挠头,他也就是口头上羡慕一下,可从没有要去农机厂的心思。
  “不过大柱被农机厂那边给筛下了还是挺可惜的,因为他妈身上有污点,审查不过关,哪怕他学历符合,那边都不收他。”
  提起今天跟他一起从县里回来的林大柱,林大成就有些感慨。
  就以大柱的学历和为人,要是吴春花当初没生出害长生的心思,只要等个一两年,还愁进不了城当工人?!
  现在县里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多,只要身家清白,勤劳肯干,总能找到活儿干。
  如今就因为吴春花这个妈,大柱根本找不到别的出路。
  不过林大成也只同情了下,里外他还是分得清的。
  虽说都是他隔房堂弟,可自家跟长生关系更好,总不能因着同情林大柱,就不顾长生的感受去关照他。
  林知言其实并不怎么介意这些,毕竟林大柱是林大柱,吴春花是吴春花。
  当初要不是多亏了林大柱拿出那几封信,他还不一定能把后妈送去劳改。
  而且吴春花自从改造回来后,整个人就彻底安安分分下来,再不敢作妖,见了他恨不得绕墙走,老实的不得了。
  林大柱他爸身体愈发差了,他奶年纪也越来越大,下头还有几个年幼的弟妹,真要是抓着吴春花的那点事不放,林大柱的日子只会越发艰难。
  林堂伯拍了拍林知言的肩膀,对他的这份心胸很是高兴。
  他其实心里也有些为难,林根生他们家日子在村子里是最难的,只是因为顾忌长生,他就没怎么照顾他们家。
  现在既然长生都不介意,他以后也能找机会照顾照顾大柱。
  虽然大柱没法去县里当工人,可在村子里分配活计的时候,还是可以给他分个好活儿的。
  一夜安眠,第二天早上,在堂伯家吃过早饭后,林知言就提着昨晚上收拾出来的那一摞机械类书籍,去了县城。
  在去学校看过钟校长,陪着钟校长说了会儿话后,林知言转头就去了孙之周家。
  孙之周家离县政府不远,林知言到的时候,一家子正敲锣打鼓的热闹,显然是在给被农机厂录取的周戈庆祝。
  林知言被孙家人和周家人都当成了座上宾。
  不管是孙之周这几年在学校的进步,还是周戈能振作起来,都跟林知言有直接间接的关系,如何不让两家人心生感激。
  尤其是孙之周,在林知言这个榜样的激励下,更是立志要考首都大学,可把孙家老爷子给激动坏了。
  得知林知言是特地来给孙子和外孙送书来的,老爷子高兴的拉着林知言不放,非说要好好跟他喝两盅。
  林知言显然是高估了自己的酒量,这辈子还没来没喝过酒的他,差点在饭桌上被老爷子一酒盅给撂倒。
  哪怕第二天酒醒后,林知言依旧头疼了许久,自此对喝酒一直心有余悸。
  孙家的喜事显然还没有结束,两天后,孙之周的高考结果也出来了,他的名字出现在报纸公布的名单里。
  在林知言准备返回首都之前,孙之周终于等到了从首都寄来的录取通知书。
  拿著录取通知书,孙之周高兴的直接跳了起来。
  原本眼看着林知言的假期结束,马上就要启程返回首都了,自己却还没能等到通知书,孙之周就焦急起来。
  就在他对自己能否被首都大学录取,几乎要不抱希望了的时候,没想到终于被他等到了。
  高兴过头的孙之周开始催着家人给他收拾行李,他已经等不及了,他要跟林知言一起提前去首都。
  归乡的时候只有林知言单独一人,等回程时,除了同样要返校的王潮声,又多了个孙之周。
  三人结伴而行,一路上倒是非常热闹,不过半路上却差点出了事。
  还处于激动之中的孙之周差点被小偷偷了东西。
  好在林知言反应及时,将那个小偷制住,才没让他身上放钱的袋子被偷走。
  经过这么一番惊吓,孙之周总算冷静下来,接下来的旅途都变的格外谨慎。
  由于大学尚未正式开学,孙之周和王潮声二人便跟着林知言一起,暂时住到了老冯的家里。
  距离开学还有几天,林知言正想着要不要带孙之周逛逛首都,哪知道根本没给他闲着的机会,刚回来的他就被老冯拉去了实验室。
  最近他们学校来了几个老毛子专家,说是要协助他们搞研究,其中一个叫沃罗别夫的从事机械研究的专家就被安排给了老冯。
  只是老冯还有别的事要忙,可没功夫一天到晚的陪着,因此林知言一回来,就被他拉着顶了上去。
  对于这些北边来的专家,林知言还是挺好奇的。
  最近这两年正是两边的蜜月期,去年玉米访问国内之后,更是派了不少专家过来。
  这些人在建国初对国内的建设还是起了不小作用的,可惜这种蜜月期极其短暂,要不了几年就会闹起幺蛾子宣告结束。
  抱着对老毛子专家的好奇,林知言就去见了沃罗别夫。
  这是个典型的斯拉夫人,身材高大,留着一脸的大胡子,格外喜好伏特加。
  “达瓦里希!”
  刚见面,林知言就被对方喷了一脸的酒气。
  作者有话说:
  日九成功!求预收,作者会更有码字的激情哒~


第25章 五零糟糠妻之子25
  沃罗别夫刚开始还以为来的是老冯; 有些没醒酒的他打了个酒嗝,拉着人就想继续讨论昨天没讨论完的话题。
  哪知等沃罗别夫看清楚来人,才发现来的根本不是老冯; 一肚子话无处挥洒的沃罗别夫顿时失望不已。
  虽然林知言自我介绍说是老冯的学生; 可依旧没能让沃罗别夫打起精神。
  昨天他跟老冯为了一套工程机械的设计图争得面红耳赤,两人各有各自的观点; 因为都无法认同对方的设计理念,吵到半夜还没结果; 只能暂时休战。
  回到住处后酒瘾又上来了的沃罗别夫,愣是喝了整瓶酒精度数极高的白酒; 这才心满意足的睡去。
  也不知是不是酒神眷顾; 第二天醒来后; 沃罗别夫突然灵感爆发,关于那套尚未完成的图纸; 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于是沃罗别夫早早的来到实验室; 打算再跟老冯争论一番,让他接受自己的设计理念。
  哪知他等了半天,老冯竟然放了他鸽子; 这让沃罗别夫一腔期待顿时落了空。
  沃罗别夫看着林知言过于年轻稚嫩的脸庞; 有些郁闷的咕哝了一句俄语方言。
  至于自己跟老冯争论的话题; 他可不觉得有跟个孩子提及的必要,想必他连自己讲的是什么都听不懂。
  沃罗别夫虽然有些郁闷被老冯放了鸽子; 还有些年龄歧视,不过对于林知言的问好,他还是挺给面子的; 跟林知言交谈了两句。
  然后沃罗别夫就发现; 这小子在机械设计上还是很有些天赋的; 懂的居然不少。
  沃罗别夫虽然是个酒鬼,他机械研究专家的身份却是毋庸置疑的。
  这位很有国际主义精神的达瓦里希,在发现林知言并非是他以为的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后,当即来了兴致,开始跟他认真交谈起来。
  等老冯终于完成手上的工作,赶到实验室时,就发现一老一少正对阿美利加前两年刚研发的数控机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林知言明显是数控机床的拥护派,虽然受制于基础技术方面的制约,数控机床暂时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但对后世发展脉络清楚了解的他深知,只有数控机床才是未来。
  而沃罗别夫所在的毛子国最擅长制造傻大黑粗的产品,对精细程度的把控往往不怎么上心,因此对数控机床的诞生根本就没太放在心上。
  却不知道再过二三十年,他们为了弄到一套用于精密加工的数控机床,废了多少心思和力气。
  说到工业母机的制造,前两年奉天那边还被北边国家援建了两座机床厂。
  虽然接收的都是对方老旧落后的工艺,但这两座机床厂所生产的工业母机,对国内工业建设还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两人争论的话题引起了老冯的兴趣,想到自己手上最近没什么特别重要的项目,倒是可以趁这段时间组建个数控机床的研究项目组。
  工业母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既然知道了阿美利加有更先进的生产工艺诞生,他们就不能有任何轻忽。
  林知言可不知道自己随口跟沃罗别夫争论的话题会引起老冯的兴趣,不过知道了也只有高兴的份儿。
  上辈子国内正式开启对数控机床的研究,还要等到一年多以后,如今提前了这么久,在这项技术上肯定能更早些缩短跟国外的差距。
  下午的时候,林知言作为助手跟随老冯和沃罗别夫前往首都第一机械厂,查看机械零部件的生产线。
  生产车间里,第一机械厂的工人们挥汗如雨,忙得热火朝天。
  只听的一阵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此起彼伏,一个个零部件被工人师傅们敲击塑形,直到打磨到想要的尺寸和形状,才算完成。
  跟后世相比,这个时代的生产环节显得格外粗放。
  半自动化的生产线上,绝大多数零部件后期都要靠着工人的手工打磨。
  而对零部件精密度的把控,则全靠工人熟能生巧的经验,只是这样打造出来的零部件,往往很容易出现误差。
  看着这番场景,林知言越发觉得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生产和精密加工,是多么紧要。
  回到学校后,老冯向上面提交了数控机床的项目申请,在林知言开学后不久,终于得到了批准。
  身为老冯的学生和临时助手,林知言虽然因为学业的关系没有正式加入该项目组,却顶了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