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国家尚且弱小的时候,他们只能暂时隐藏起来,慢慢积蓄力量。
  尽管如此,政府却也没有真的将研发成果束之高阁。
  虽然第三代计算机的生产成本过于高昂,无法普及,但给像大型国企、研究所、军队等机关部门安排几台,还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哪怕成本高昂,政府依旧秘密生产了一批,并将其送到所需的保密单位供其使用。
  位于荒芜沙漠中的核研究所,就是第一批接收到第三代计算机的单位。
  当申教授看到实验室里正在组装的三代机时,不由惊讶的瞪大了眼。
  他是几年前从国外好不容易才回国的,在国家组建核研究所后,就来到了这片荒漠里进行火箭和核试验研究,一待就是好几年。
  头两年的时候,他们在计算数值时用的还是算盘,为了一个数据,要几十上百人一起计算很长时间。
  到最近两三年,先是晶体管计算机被国家研发出来,投入生产后马上被送到这边使用,自此取代了算盘,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没想到才时隔不久,比晶体管计算机更先进的第三代计算机也研发出来了。
  要知道,这可是国外都没有的新发明。
  申教授当即有些好奇的打听发明人是谁,这也是他第一次听说林知言的名字。
  尤其是听说对方才刚刚成年不久,申教授心中的感慨更深。
  有这样年轻又出色的新一代英才,何愁国家不兴盛?!
  林知言尚且还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已经被一位伟大的爱国科学家记住了,在第三代计算机研发项目完成后,他被老周放了几天假。
  才刚闲下来没两天,林知言就收到了老家那边从首都转寄过来的信件。
  在林堂伯他们努力的挖渠打井灌溉下,五八年的春小麦虽然远远比不上往年的丰收,却比其他减产严重的村子要好上不少。
  再加上他们还早早严格控制了集体食堂每个村民的饭量,这一年的日子倒还算顺利的撑了过去,没教大伙儿无粮可吃,只能饿肚子。
  然而又隔了一年,干旱的情况却愈发严重了。
  为了节省粮食,林杨村的集体食堂的伙食也从小麦馒头换成了用杂粮面粉搀着苜宿做成的窝头。
  林杨村因为村长的先见之明,日子还能撑得下去,然而别的村子,却快要断粮了。
  刚开办集体食堂那会儿大吃大喝的恶果,这时候终于开始显现。
  好在有些村民快要饿死的时候,昔日的陵城县长,如今的晋市市长张远申将从东南边收购的一船船粮食运回了国内。
  除去上交给国家的,张远申还留下了不少,被他当成救济粮发给了当地人民,这才没让陵城县出现更糟糕的情况。
  只是张远申自作主张从国外购粮的事,在当时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要不是张远申在组织里是个老资历,上头也有人护着,这回说不定真就出事了。
  至于这场风波的详情,林堂伯也在信里说了。
  据说是有人觉得卖电器从国外挣到的那些钱,应该投入到更重要的工业建设上,而不是用来买粮食,觉得张远申这样的做法是不顾国家工业建设的大局,是在犯错误。
  好在还有更多从艰难岁月里走过来的干部,是支持张远申的做法的。
  这些人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里的底线不容动摇。
  工业发展重要,可人民能活命更重要,哪里有为了发展,就任由自己人民忍饥挨饿的道理?!
  一番大讨论后,最终还是支持张远申的人占了多数。
  经历了这一场风波,虽说险些被拉下马,张远申却也不是没得到一点好处。
  群众对他的支持提升是一方面,大领导得知后还开口夸奖了他。
  夸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号召大家都要向张远申学习,在工作上要主动开动脑筋,推动国家发展之余,还要为人民谋幸福。
  大领导的这句夸奖,无异于给了张远申一张免死金牌,让他身上承担的压力大大减轻。
  林知言看完信上的内容后,不禁对张远申有些歉意。
  为了他提出的买粮要求,张远申承担了相当大的风险,一个操作不好,可是要出事的。
  但张远申依旧按照他的要求做了。
  信守承诺是一方面,张远申心中有人民更是主因。
  不过张远申弄回来的粮食毕竟还是少数,对数亿嗷嗷待哺的人来说,这点粮食只是杯水车薪。
  想要彻底解决缺粮问题,想法子尽快缓解旱情才是关键。
  林知言想起了自己之前研究的人工降雨装置,只是这玩意儿成本实在太高,他不知道国家愿不愿意支持。
  既然知道接下来的旱情还会持续一两年,林知言总得做些什么。
  想到这里,林知言便找出人工降雨的相关资料,去了老周的办公室。
  “人工降雨?听说前些日子东北那边也有人实施过,他们用的催化剂据说是大盐粒,虽说也有效果,切实下了几场雨,可不管降雨量还是降雨时间都非常短,对缓解旱情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老周没想到林知言还研究过人工降雨,顿时有些稀奇的看了他一眼,觉得他兴趣真是广泛。
  然而他对人工降雨可不怎么看好,每次使用的成本高昂不说,效果还不大。
  只是想到林知言这段时间给他带来的惊喜,老周并没有直接拒绝。
  而是拿起资料仔细看了起来,想看他这人工降雨的法子有什么不同。
  林知言见老周对人工降雨不怎么信任,并没有说太多。
  这个年代的人工降雨确实还很粗糙,老周会认为是瞎折腾也不奇怪。
  撒大盐粒和干冰确实都能实现人工降雨,不过林知言拿出的催化剂配方,却完全不同于这两样。
  催化剂的配方是跟江博士换的,对方所在的高科技位面,对人工降雨技术的研究比他前世还要先进许多。
  只是高科技位面人工降雨使用的催化剂不是干冰和大盐粒,这两种早就被那个位面淘汰了,而是一种比干冰反应更加强悍的化学合成剂。
  江博士所在位面的这种化学合成剂,其中一种元素是从当地独有的变异植物里提取出来的。
  若是完全照搬对方给的配方,想要在本位面配出来同样效果的催化剂,肯定是不可能的。
  缺了那种关键元素,林知言只能根据配方不断调整试验,后来还真被他找到了一种类似的元素。
  他新调整的催化剂,使用起来的效果虽然比江博士的高科技位面差了些,但比起大盐粒和干冰,却要强上很多。
  只是这种催化剂因为反应太过剧烈,根本无法像大盐粒和干冰一样使用飞机投撒,而是要用火箭发射。
  他们国家现在已经成功发射过火箭,只是每次发射的成本还十分高昂,也正是因为这个顾虑,林知言才没有早早把这个催化剂配方拿出来。
  但随着干旱越来越严重,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林知言又觉得,究竟要不要用,政府自会衡量值不值得。
  因为没亲眼见过,老周对林知言所说的新催化剂能达到的降雨效果,还是有些怀疑的,当即拉着他去基地的化学实验室配置了一份。
  等两人从化学实验室出来,林知言就去取了自己制作的小型发射装置。
  这种小型发射装置不管是装载量还是发射高度,都无法跟真正的火箭相比,用来做试验却绰绰有余。
  作者有话说:
  更新了~


第29章 五零糟糠妻之子29
  想要实施人工降雨; 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合适,而是需要一个容易形成弱降水天气的时间点。
  好在这两天都不是艳阳天,看着灰蒙蒙时不时飘过一片片云的天空; 林知言跟老周带着发射装置一路爬到一处高山的山顶。
  二人选了个合适的位置开始组装; 然后装填催化剂。
  当然,装填完催化剂并不是马上就能发射的; 还需要寻找合适的时间点,因此两人又在山上等了一会儿。
  等到天上的积云越来越多; 林知言才把天装了催化剂的小火箭点燃。
  只听得一声轰鸣,燃烧的尾焰推着小火箭直冲而上; 没多会儿就变成了黑点。
  看着天空中那个越来越看不清的小黑点; 老周心里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
  别看西北这段时间多云天气居多; 但依旧有小半年没下过雨了。
  西北这边本来就缺水,河湖沟堰里的水经过半年左右的蒸发; 早干的差不多了; 这使得他们研究基地平日里吃水都格外困难。
  为了维持基地的正常运转,老周也是愁白了头发,只能安排工程队在附近寻找合适的地点; 多打深井; 看能不能多找些水源。
  可惜折腾了许久; 工程队打的井多数都是废井,只有三四座可以抽出水。
  然而抽出的水量也不过勉强不让他们渴死; 想要痛快的洗澡洗头,那是不可能的。
  老周现在就特希望林知言这回的人工降雨试验能够成功,只要证实这个法子可行; 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他来办。
  要知道火箭人工降雨的成本虽然高昂; 可干旱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加巨大。
  如果林知言配出的降雨催化剂效果比大盐粒和干冰都要更好; 那还有什么可衡量可纠结的,他说什么都得说服上头尽快实施。
  说到研究基地缺水这个困扰,林知言就格外郁闷。
  他有些嫌弃的挠了挠自己已经差不多小半个月没洗的头发,总觉得头皮痒的厉害。
  他倒是不用跟大家伙儿一样苦熬着,还可以使用位面交易器跟路小北那边交易到水。
  只是交易来的水给自己偷偷擦擦澡还可以,洗头却是不行的,不然还不得被人一眼就瞧出有问题。
  这里可是警卫众多,监管严格的研究基地,里头的人但凡稍有点异常变化都会引起警卫们的注意。
  自从调来到这边,林知言就很少再动用位面交易器了,就是担心会被这里的警卫们发现身上的异常。
  哪怕有水,他也不敢经常给自己洗头,只能这么忍着。
  因此比起满心期待的老周,林知言同样盼雨心切。
  大概过了两三分钟,老周只听到头顶的天空发出一声闷响,似乎有什么在上空被引爆了一样。
  没多会儿,原本还有些渐渐稀薄的云层,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极速凝结,云层越积越厚。
  转眼间,一滴滴冰凉的水滴就从天空坠落下来,落到了老周仰起的鼻尖和脸上。
  这场雨下的又急又快,雨势也不小,很快就把还站在山顶上的两人都淋成了落汤鸡。
  然而不管是老周还是林知言,这会儿都顾不得衣服被淋湿,两个人像是快要干涸的禾苗一样,张开双臂,任由雨水兜头淋下。
  老周更是高兴的哈哈大笑,拉着林知言一个劲儿的拍着他的后背,除了不停的说着好好好,激动的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同样激动不已的还有不远处研究基地里的研究员和警卫们,以为老天爷终于开眼了的众人,这会儿纷纷高兴的大声欢呼起来。
  林知言以前在首都的时候就做过降雨测试,因此对这次人工降雨试验能达到的效果并不怎么意外。
  这场雨下了足足二十多分钟左右,直到干涸的土地被浸透,地面也有了一层积水,才慢慢停下。
  林知言见状,心里还有些可惜,其实如果火箭的推力更大些,能携带的催化剂量也更大的话,这场降雨的时间还会持续的更久些。
  可惜以他现在的能力和手上掌握的资源,最多只能做出这种小型火箭装置,再大些的就不行了。
  他之前对火箭和航空动力学虽然也抽出了一定时间学习,只是当时他最主要的兴趣还放在计算机的研发上,因此分在这方面的精力不多。
  而且这门学科可不是只靠自学就能完全掌握的,哪怕他现在脑子很聪明,看完书和资料后依旧对很多知识点一知半解。
  能做出这台小型发射装置,都是他倾尽所学的结果。
  现在他手上计算机项目的研究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了,清闲下来的林知言想到这里距离核基地的火箭研究所不远,就想着要是老周实在说服不了上头的话,他就去找那位同在西北,正在搞火箭研究的大佬。
  先跟对方学习,然后再给现有的这台发射装置升级换代。
  好在老周随后跟上级部门的沟通结果是好的,这下子也用不着林知言再亲自动手给人工降雨装置升级换代了。
  高层部门近来同样备受干旱的困扰。
  他们其实对人工降雨也抱过不小的期望,当时东北那边搞人工降雨的时候,他们还为那边的工作人员开了绿灯,让部队空军出动了十多架飞机配合撒盐粒。
  可惜那边人工降雨的效果并不好,废了很大力气,宝贵的航空燃油消耗了不少,却只下了几场小雨,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