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知青在七零,祖宗秒送千亿物资-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发展建设这事儿,上边的领导们都相当积极。
  半个月的时间,叶绍行去公社开了三次会议,五个村庄合并成一个大庄。
  因为十方院一个庄的人口就多余其余四个庄子加起来的总人口数,所以大庄的名字直接命名为十方院。
  叶绍行还是大队长,张福是村长。为了方便管理,之前各个村的负责人还负责之前的工作,只不过额外加了一项配合叶绍行的工作。
  开春。
  十方院这边开始养蚕,为了带动经济发展,叶绍行带着领导班子给那些不清楚养蚕创收的百姓们做讲解。
  知道能赚钱,能过上好日子,那些穷怕了的社员们都积极报了名。
  因为要大力发展,所以报名的规矩跟之前也不一样了。
  不过十方院之前那些已经参与养蚕的还按照老规矩走,新加入的都按照新规矩来。
  似乎那些人瞧见了十方院村的成功,也都对养蚕有了信心。所以在领了幼蚕的当天,不少人家也将辍学的孩子送回了学校。
  学费暂时欠着,现在那些家长有了希望,也敢写欠条了。
  说起来,从学校开学那天算起,到大部分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其实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
  好在,当下小学的课程不算太紧,二十天耽搁了,后期还是能补回来的。
  此时学校里做了统计。
  一二年级的总人数已经高达四十六人。
  三四五六各个年级的人数也都平均在了三十五人左右。
  对于这喜人的改变,宁宛以及邵老师等人都升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为了跟学生们打成一片,激励大家的学习之心,宁宛跟几位老师商量着,学校的校园生活应该丰富起来。
  之前时候除了语文数学课程之外,几乎没啥有趣的课程。
  像是美术音乐之类的,几乎课程表上都没出现过。
  别的也就算了,这体育课跟音乐课最好能先安排起来。
  学校里其他老师教学还成,让他们教体育带着跑跑步也成,但音乐的话,属实难为人。
  于是宁宛就将六个年级的音乐课体育课都包揽了。
  当然,她上课不是分批次上,而是让六个年级每次上文化课之外课程的时候,集中在同一时间段。
  体育课除却跑步之外,还有武术训练。
  音乐课除却童真童趣的歌曲之外,还有唱起来就热血沸腾的校歌。
  ……
  当学校里每天早上十点钟起,全体师生开始打太极拳。
  当“不惧风雪,我中华儿女流血不流泪”的歌词飘满校园。
  当满分试卷越累越高,孩子们的自信日益增长。
  当十方院子弟小学被市区教育部门领导第三次点名夸赞并颁发证书。
  已经是开学三个月之后的事了。
  再后来,不光是十方院的孩子们会唱“满腔热血,我中华少年勇敢不后退”,就连周边的一些村子里也流行起了这首歌。
  甚至于这天叶超从城里下班回来激动地告知宁宛,“今天我在饭店门口听见有孩子唱你教的歌了!”


第256章 还逼着人非得看,必须看那
  宁宛抿唇一笑,虽说是小场面,但内心也是激动的。
  当初选这首歌做校歌,也是因为了解这首歌的传唱度以及歌词的正能量。
  她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能有智慧有担当能展翅腾飞,她也希望孩子们能努力学文化,长大建设国家。
  现在看来,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比如说,前两天上边的领导告知,已经给十方院子弟小学调派了两名老师来教学,一周内就可以来报到。
  再比如说,老叶家的房子已经盖的差不多,就剩下外墙铺石米。
  还比如,鸡架子跟罐头的生意越来越好,“老叶家”的品牌也在周边的村子里打响了。
  但凡是有谁想吃罐头,十里八村的人都会第一个想到老叶家的。
  但凡是谁嘴馋了想打牙祭,十里八村的人也都会第一个想起老叶家的烤鸡架子,第二个想起老叶家的炸肉丸。
  有些富裕的人家会想起老叶家的猪头肉。
  总之,老叶家出名了。
  还有个好消息:叶超也已经找好了可接替自己工作的人,再过上两个月就能离开国营饭店,开始着手创办他们自己的固定小摊子。
  宁宛跟叶超趁着时间还早,将最近发生的事都捋了一遍。
  越是聊越是心中欢喜,感觉未来的日子呀,真是太有盼头儿。
  转眼又是一个多月过去,六年级的孩子毕业。
  这也就意味着叶秀娟跟王饱饭等人要进城去读初中。
  更意味着,他们将来这三年的时间里,貌似不能一放学就去村子里走街串巷卖货了。
  叶秀娟有些憋闷。
  她走去西屋找宁宛诉苦,“三嫂,我能不能不读了?我感觉念书也没啥用,还不如我卖货好呢。我卖货能赚钱,比那些厂子里的职工赚的还多。”
  宁宛微愣,倒是很快就了解了叶秀娟这心态的形成。
  她斟酌之下开口:“小娟,我佩服你有经济头脑,也佩服你做小买卖做的成功。”
  “但是,你读书之后,知识会更丰富,见识会更加长远,思维也会被打开。”
  “你现在是觉得卖货赚钱了,你满足了。但是以后社会的发展一旦加快,你肚子里的这些墨水根本就不够你消耗的。”
  “初中必须要读,而且你还得好好的读。不然你这六年小学,不光花费了六年学费,还花费了你六年的学习时间。一旦初中不去读了,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你的六年?”
  “你说,这笔账你是不是亏了?”
  叶秀娟眨眨眼,又眨眨眼,感觉宁宛说的是真有道理。
  她更加觉得自己不去念初中,好像是真亏大发了!
  “小娟你看。”宁宛从写字台上顺手拿了个本子,又在上面画了个小圆圈。
  叶秀娟不明所以。
  宁宛继续画了个大圆圈。
  “小圆圈好比你的小学生涯,你在这个圈子里,能接触到的人跟事物便是这圆圈的周长能触及的。”
  “大圆圈好比初中,你在这个院子里,周长能触及的面积是不是变大了?”
  叶秀娟立即重重点头,“是!”
  她感觉好像懂了。
  宁宛又画了个更大的圆圈,“这是高中,也可以说是你未来人生所处的更大的环境。当你接触的更多,知道的更多,你的人生就会越丰富。”
  “你将来极有可能还会走出去,去见识大城市的丰富多样。到时候还想卖货,你完全可以把你的货卖到全国各地去。”
  宁宛的这一大通话,叶秀娟最能记住的就是这最后一句。
  她以前就想过,想要将自家罐头跟鸡架子啥的,卖到外地去。
  到时候她多雇佣几个人儿帮她卖,一个城市一个帮手才好哩。
  “三嫂,我听你的,我继续念,一定好好念!”叶秀娟重新做了打算。
  宁宛欣慰一笑,道:“城里的机会其实也不少,把握好了,生活也能跟之前一样充实丰富。”
  叶秀娟没听出言外之意,但还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她感觉宁宛这么说就是在纯属安慰,却没见宁宛最后的欲言又止。
  叶超今天是最后一天上班,明儿开始就要去城里租门店。
  到时候,鸡架子、炸丸子以及烤肉之类的东西,在城里开始现做现卖。
  不过这些计划还没跟家里说,叶超生怕父母知道了之后会接受不了。
  这也是宁宛欲言又止,没跟叶秀娟说的原因。
  再等等吧,等门头租好了,生意撑起来了,再跟家里摊牌也不迟。
  反正到时候叶超也是早出晚归,不会被轻易发现。
  再者,他们俩都有稿费撑着,哪怕是开个门店赔了钱,也依旧有重头再来的勇气。
  “哎呀妈耶!电视机!是电视机不!”
  张喜凤的声音忽然从外面响起,宁宛跟叶秀娟都下意识的瞪大眼。
  “嫂子,是妈在喊不?”叶秀娟边问边跑去西屋门口。
  宁宛也紧跟上。
  她之前跟叶超商量过买电视机的事儿,原本还说过了年就能卖到。
  只是当时出了点儿岔子,没能买到。
  后来两人工作都忙,也就没再提及这事儿。
  没想到,家里这么快就有电视了。
  谁买的?
  宁宛已经推开了门,眼瞧着叶超推着自行车进了门。
  自行车的后座上,安静地放着一台十四寸的金星牌黑白电视。
  “小宛,妈。”叶超喜气洋洋,这电视机是他的稿费购买的,很光荣。
  “天热,快进屋歇着。”宁宛有些心疼地看着被晒的满头冒汗的叶超,同时顺脚帮忙把车撑子撑了起来。
  叶超亲切一笑,应了声后,将绳子解开。又抱着电视机去了堂屋,准备试试看。
  “小超啊,你放西屋就成,放这里万一来个不长眼的,给咱看坏了咋办?”张喜凤从惊喜之中回神儿,立即叮嘱叶超。
  但宁宛觉得那样不妥帖,坚持放在堂屋。
  “妈,电视机原本就是娱乐打发时间的,平时我跟阿超不怎么在家,放西屋也没啥用。电视机长期不看容易坏掉,你还是在家抽出些时间来看看。”
  “啊?真哒?”张喜凤傻眼。
  好家伙,这些金贵东西就是不一样,还逼着人非得看,必须看那。


第257章 里面果然有惊喜
  老叶家厅堂,叶超小心翼翼地将电视放在桌上。
  十方院村现在已经都接上了电线,用电比之前自由了许多。
  叶超找来稳压器之后,将插头都插好,电视扭开,屏幕上立即显示出来了雪花。
  “刺啦啦”的声音也瞬间响起,刚进门的宁宛、张喜凤以及叶秀娟都带着好奇的表情看屏幕。
  宁宛是因为上辈子身为零零后,没面对面地看过。
  张喜凤跟叶秀娟身为这个时代的人,也没面对面地看过。
  “小超啊,这咋没说话动静?”
  张喜凤疑惑询问。
  之前村子里放电影不光是有人讲话的声音,还出画面那。
  据说电视机也能跟放电影的一样,就是这会儿看着不像。
  “接上天线就好了。”叶超回答,“我这就去拿,二狗子驴车上放着,他这会儿应该快到村子了。”
  说完这话,叶超就往外走。倒是才出家门,就瞧见二狗子赶着驴车给送来了。
  “三哥,能看了不?”二狗子把驴车停在老叶家门口,绳子拴在树上。
  “现在还不能,得装上天线。”
  叶超打算自己去拿天线跟木头杆子,都被二狗子制止了。
  “三哥,我拿着就成,你说咋安。”二狗子一手拿天线一手拿木头杆子,风风火火地往院子里走去。
  老叶家还在隔壁院子里住着,二狗子来过几回,倒也算熟悉。
  “人家说越高越好,咱放屋顶。”叶超说着就去南屋拿梯子。
  家里有个木工老爸,像是木梯木凳之类的东西最不缺。
  二狗子听话,把木杆子先放在地上,带着天线直接往屋顶上爬。
  叶超在下面用脚踩着梯子给撑着,以免梯子滑落。
  两个人配合的倒是默契,没多久天线安装完毕,一路顺到屋里连接到了电视上。
  “狗子,你先再屋顶别动,听我指挥。”叶超对屋顶上挥挥手,二狗子立即应声,“行行,放心吧三哥!”
  “嗯。”叶超走进屋里,用手扭动了一下电视机上的旋转按钮换台。
  电视屏幕上出现的依旧是一片雪花,声音也跟之前一样,呲呲啦啦的响不停。
  “阿超,我在这里看着,你在窗户那边喊,不然二狗子听不见。”宁宛响起上辈子刷到过一些怀旧视频,里面就有弄天线的场景。
  当初她因为没经历过,还不是很清楚咋回事。
  这会儿看到了天线本线,差不多了解了用途。
  叶超走出去,站在窗子外面。
  “二狗子,你试着扭动扭动木杆子。”叶超道。
  二狗子立即行动。
  “动作轻一点儿,别一下子扭过去。”叶超提醒。
  “好嘞!”二狗子动作缓慢地扭木杆子。
  天线的方向也随着他的动作而改变着。
  “有变化啦!”叶秀娟激动地喊了一嗓子。
  此刻电视屏幕上不再是一片雪花,而是变成了横道儿。
  那横道儿一行一行的从下往上游走,隐约还能听见有人说台词。
  叶超告知二狗子就在这一个方向小幅度动作就成,二狗子也有了动力。
  烈日之下,二狗子浑身冒汗,衣裳都湿透了也不在意。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电视上的画面清晰起来。
  虽说是黑白色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几寸,但是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大家已经很满足。
  屏幕右下角标注着所播电影的名字——《沙家浜》。
  宁宛对于这个相当生疏,不过听着里面阿庆嫂刁德一等人的表演还挺带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