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宛了解张喜凤的脾气,也理解她的心情。
  不过还是反过来劝慰着:“妈,这个咱没申请专利,不能咱卖了就不许别人卖。”
  “生意好坏都得靠自己的本事,真要是好买卖,就不怕有同行冲了。”
  “所以我跟阿超商量了一下,明儿搞活动。到时候还得请妈带着全家人去帮忙呢。”
  帮忙两个字使得张喜凤愣了愣,反应过来后,她相当爽快地应声,“帮忙,当然帮,咋帮?婉儿啊,你快说说。”
  “妈,明儿我们活动力度大,到时候去的人肯定不能少了。你跟爸还有大哥大嫂秀娟丽丽最好都去看着,别丢了咱家东西,别让那些逃单也就是不给钱的人跑了。”
  宁宛说完,张喜凤立即拍了拍胸脯道:“放心,指定不能让跑喽!”
  “三嫂,我带着王饱饭、大刚二刚一起去!”叶秀娟插嘴。
  牛金芳举了举手,“咳,那什么,弟妹啊,咱家罐头明儿是不是就不能做了?”
  他们都去铺子里支援老三,应该是不能了吧?
  “做啥呀做,婉儿他们好不容易有事儿用着你们,咋还问这么没头脑的话?”张喜凤嫌弃地蹙眉呵斥,“明儿别的啥都不做,就必须去烧烤铺子当门神!”
  “嫂子,我正要说呢。明儿还真是得麻烦你跟大哥少赚一次钱,去给阿超我们俩帮帮忙。”宁宛礼貌道。
  这个时期监控之类的东西几乎没有,第一次搞活动的力度大,自己人肯定得靠上。
  而且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自己人越多越好。
  家人来做帮手,是宁宛第一时间考虑到的。
  牛金芳虽说心疼少赚一天钱,不过想想要是没有老三家的,就没有她跟她男人赚钱的机会。
  所以牛金芳也立即做出选择,帮忙,必须帮忙!
  “麻烦啥?必须去,不用商量。”张喜凤忽然道,“婉儿,你说让我们干啥我们就干啥。”
  宁宛笑笑,牛金芳在此时大大咧咧地笑说:“对对对,妈说的对,不用商量。咱们家能过上红火日子,都仰仗弟妹你那。你能用的到我们,我们高兴!”
  “是,真高兴!”叶爱国也帮腔,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
  在场的人都掏心掏肺,倒是没有一个虚伪的。
  宁宛也没再客气,将卡片的事说了,到时候卖东西的流程也讲了讲。
  做这活动第一天会有些乱,慢慢适应了的话,铺子里一两个人就能照应过来。
  次日天亮时候,叶超起了个早,带着宁宛先去了城里,将当天需要售卖的东西全都提前做了出来。
  今儿的量比平时要多出来一半,而且还准备提前两个小时开售。
  张喜凤等人将三小只交代给了两位老爷子,知道是叶超铺子这边出了事,两位老爷子还将宁简舟安排过来了。
  老叶家的人在叶超正式开门之前到了铺子。
  房东方奶奶此刻也乐呵呵地跟着忙前忙后,方奶奶的老伴儿走的早,俩闺女都嫁去了外地。
  叶超没来之前,方奶奶都是混日子过。
  叶超来之后,方奶奶竟是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每天都会或多或少的给叶超搭把手,今儿更是。
  用她的话说就是喜欢一大家子和乐热闹,羡慕老叶家。
  张喜凤算是第二次见这位大婶子,她也觉得相当投缘。
  虽说差着辈分儿,但俩人没一会儿功夫就处成了姐儿俩。
  老姐儿俩去前面铺子门口给看着,到时候谁没掏钱就想走,别想逃过她俩的眼力。
  “什么时候开始啊大姨?”
  “真免费让吃东西不?”
  “免费一天就成,不用免费一个月。那样我多少会不好意思,也不是很相信。”
  门口的市民好奇地询问着,张喜凤跟方奶奶都知道是咋回事,但这会儿还不是公布具体操作的时候,她俩几乎同时出口。
  “不管你信不信,我们说的保证是真的。”
  “说免费一个月就是免费一个月,不信你们就试试。”
  话音儿未落,张喜凤又斩钉截铁地补充一句:“我们老叶家绝对不骗人,绝对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儿。”
  “是啊是啊。”方奶奶附和着说,“这俗话说的好,一分钱一分货,老叶家要么原价,要么免费,绝对不会降价处理。只有那些品质得不到啥保障的才会降价。”
  听见站门口的俩人都说是真免费,在场的人都激动的摩拳擦掌,同时也开始脑补:
  是前几名的免费?
  是姓啥的免费?
  还是按照年龄来筛选抽取免费的?
第264章 魏家烧烤
  随着站在门口的人越来越多,叶超跟宁宛以及老叶家其他人都走了出来。
  今儿没在门口摆摊儿,长桌放在了门口,宁宛跟叶超站在长桌里面。
  “大家好,为了欢迎新老客户对我们店的支持,特推出……”
  宁宛扬声说着场面话,围观群众都支着耳朵听到底是咋免费。
  当得知只要每天都过来购买一次东西,不管东西贵贱,次月就能退还所有花费的时候,围观的人里产生了两种声音。
  其中一种是觉得好事儿降临的支持者,反正买谁的都是买,反正最便宜的烤鸡蛋是一毛钱,到时候大不了先买一个月烤鸡蛋试试。
  另外一种则是对此有质疑。
  “到时候我们真花了一个月的钱,你们不退钱咋办?找谁说理去?”
  “是啊,一个月可得花不少,钱都让你们赚了。”
  “我看就是故意让咱花钱,做买卖哪有那么憨的?”
  “要不就等一个月试试,看看是真退还是假退。”
  ……
  听着那帮人说话,张喜凤的脸一拉,正要怼回去,就见宁宛笑的一脸温和。
  “各位,做买卖盼的是长久买卖,绝对不会做搬石头砸自己脚的事儿。”
  “再说,我们的铺子就在这里,不会为了几十块钱就丢了铺子,直接跑掉。”
  “再说,我们的价格没变,收费都是跟平时一样。大家到时候买了东西吃了东西,即便是没坚持连续签到,也不是亏,最多算是钱货两清。”
  “所以,我们这个活动对大家没有任何利益上的风险,大家算是稳赚不赔。”
  讲完这些,质疑声果然少了许多。
  但人群里还隐约夹杂着几句说难听话的,仔细瞧就知道,那几个是魏家派来的“卧底”。
  关于这些小细节,宁宛跟叶超都提前料想到了,不过都没去处理。
  嘴巴长在人家身上,人家乐意说啥就说啥。
  他们已经把自己该说的都说了,接下来就是售卖时间。
  “大家看。”宁宛说着,侧身指着身后的木质黑板,叶爱国跟叶绍行将木质黑板往墙上一挂。
  “以后这里会统计每一个成功领取退款人的信息,请大家帮忙监督。”
  黑板最上面一行写着“满勤打卡活动中奖名单”几个字,看上去倒是相当正规。
  门外的人伸长了脖子往里瞧着,有些个子矮的还会踮起脚,扶着前面人的肩膀做支撑,忍不住看究竟。
  宁宛又拿起来两张卡片对着大家做介绍,“这里写着日期,到时候谁买了东西,花了多少钱,我们也会在这上边做出标记。”
  “这算是大家到时候来清算的凭证。”
  “给大家说一下,这卡片是我们从南方找人制作的,材质也暂时只有那边有。所以提醒大家不要听信小人言,去仿制我们家的卡片。那样的话,被我们察觉,不光是不能退款,还会在大家面前丢了脸面……”
  众人瞧着老叶家卖个吃的东西都能弄出这么多花样儿,而且看上去还那么专业,围观的人已经有一多半的人起了试试看的心思。
  “啥时候开始卖?”
  “给我来俩烤鸡蛋。”
  “我要一个烤鸡架子。”
  “一个烤鸡蛋卖不卖?”
  几个站在后面的人起哄,宁宛依旧是微笑回应,“只要大家诚心诚意买,我们就会诚心诚意卖,童叟无欺。”
  “这样,为了避免出现踩踏事件给大家彼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建议大家排队购买。”
  “排队购买方便且高效,而且一般品德高尚的人都会排队。”
  “品德高尚”几个字刺激到了不少人,于是人群开始动起来,没多久,两条队伍排列整齐。
  “大爷,您要的一个烤鸡蛋包好了,一毛。”叶超说着,拿着“1角”字样的印章往卡片上一盖,“大爷您留个名儿,下回来还报这个名儿。但是得是您亲自来,不能让别人代替。”
  买一个烤鸡蛋的大爷对叶超的态度很满意,他道:“写我孙女的名儿,叫毛丫儿。”
  叶超利落地在“1角”边上写了毛丫儿三个字,纸包的烤鸡蛋跟卡片一起递给那大爷。
  “收好啊大爷,别丢喽。”
  “好好。”
  待大爷离开,叶超同样态度询问下一位需要什么。
  同样的场景在另一条队上演,那边接待的人是宁宛。
  老叶家其他人以及房东方奶奶有的负责监督,有的负责装货,互相之间配合地相当默契。
  “婶子,这是您的烤鸡架。这是卡片,收好。”
  “大叔,半个烤鸡蛋没法卖,您实在是饿了的话,我们家还有玉米饼子,我给拿一个。”
  “哦,大叔要一个烤鸡蛋是吗?一角钱。”
  “奶奶,烤猪头肉肥瘦均匀一些味道更好,肥的不腻瘦的不柴,比您只要肥的好吃。”
  “大爷要五斤炸丸子是吧?大嫂啊,给这大爷称五斤一两!”
  ……
  宁宛跟叶超的声音此起彼伏,听着就令人舒服。
  按理说排到大街对面的队伍应该越来越短,结果却越来越长。
  有些新顾客是听说了这边搞活动来的,有些则是路过、纯属被店家说话的声音吸引来的。
  临近中午,老叶家准备的货卖了大半儿。张喜凤带着叶秀娟跟方奶奶去了后院张罗着做饭。
  前面等待的顾客虽说不是那么多,但一直没间断。
  看着一个人就能招呼过来,叶超立即让宁宛去休息。
  宁宛正要谦让,叶绍行凑上前替换了叶超。
  东大街魏家烧烤。
  一年约二十来岁的年轻男人黑着脸站在铺子门口,今儿他们家的生意糟糕透了,从开门到中午,一共就卖出去两个烤鸡蛋搭上两个炸丸子,还是邻居赊账。
  “免费,哼,糊弄鬼那!”
  “要我说,那些买东西的人就是傻子,天下哪里有免费午餐?”
  “羊毛出在羊身上不知道?”
  “到时候第三十天铺子歇一天,不开门,不就直接中断了?这么低级的办法都看不透,一个个蠢货。”
  魏长海的声音不小,说完最好这句,他忽然觉得脑袋灵光乍现。
  对呀!大家看不透他可以帮忙说透呀!
  到时候兴许大家还会来感谢他那!
第265章 我买过你家鸡架
  魏长海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激动,于是当天也不想办法售卖店内的食物了。
  他要好好斟酌用词,明天的时候一定要把叶家烧烤的真面目揭露出来,让临东县的人全都知道知道老叶家的为人。
  次日上午。
  魏长海把头一天剩下的烧烤拿出来全都加热,准备中午的时候依旧买一送一。
  不过在售卖之前,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临东县的几个家属院门口,经常有大婶团出没。
  魏长海今日第一个目的地就是服装厂家属院那个片区。
  据说那边的婶子大娘就是行走的广播器,但凡是有一件新鲜事跟她们说了,就相当于跟临东县所有的人说了。
  魏长海随意穿上粗布衣服,直奔服装厂家属院。
  离着老远他就看见了不少妇女坐在树阴凉下聊着天儿。
  有几个头发花白的手里拿着蒲扇,蒲扇一摇一摆,悠闲自在的说着家长里短。
  “呦,几位婶子在这儿聊着呢!”魏长海热情的上前打着招呼。
  他这一傻子还挺专业,一下就引起了在场人的注意。
  那些本没有见过魏长海的婶子大娘们,一个个乐呵呵的朝着他作出回应。
  “小伙子来走亲戚呀?找谁呀?”
  “这小伙子个子真高,跟我家大外甥长得个头差不多。”
  “今儿可真热,怎么想着这时候走亲戚?”
  “小伙子,哪儿的人呀?打哪来呀?”
  ……
  婶子们七嘴八舌,魏长海心里乐呵呵的,脸上也笑容灿烂的走了过去。
  他并没有回答要去谁家走亲戚,而是直接转移了话题。
  “婶子们都在这儿聊天呢,我这刚听了一个新鲜事,可真是气死我了。”
  新鲜事儿?
  气死人了?
  这样的话一听就知道有瓜可吃,而且还是个大瓜。
  那些婶子大娘们一个个亮起了眼睛,都激动的看着魏长海。
  “咋的啦小兄弟?”
  “啥新鲜事啊?快说说,我们都给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