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的事,少管。”颜二妮小声对孙小梅嘀咕了句。
  她挑的东西跟孙小梅的加起来是一块二,郑招娣送一盒蛤蜊油,并没有因为是同一宿舍而多优惠。
  颜二妮也不挑理,她知道,今儿过来的有些不地道,差点儿被人当枪使。
  目送她们俩离开,郑招娣继续招呼其他客人。
  因着郑招娣对每个人都兑现承诺,满一元送蛤蜊油的消息在十分钟之后就开始在校园里疯传。
  以至于当天到了晚上要十点钟,才送走最后一波人。
  宁辉忙完过来,李婶子便去了楼上休息。
  天气冷,李婶子家没有别人,郑招娣便多腾出来了个房间给了李婶子住。
  宁辉过来只是看看郑招娣便走,从不留宿。
  见郑招娣笑的灿烂,他也心中欢喜。
  “听说今儿我家招娣大发神威,赚了好多钱。”
  郑招娣抿唇一笑,“看,货空了那么多。明儿就得补,不然不够卖。”
  她也是没想到,蛤蜊油能发挥这么大作用。
  “我明天有空,我来帮忙。”
  “行啊,早饭午饭我包了。”
  两人欢声笑语,都很有默契的没有提及张雅琴的事。
  说来也怪,一直到了年底放假,张雅琴也没再找过郑招娣的麻烦。
  郑招娣怀疑是宁辉做了什么,但询问之后,宁辉直接含糊其辞地说了过去。
  郑招娣也没多纠结,毕竟在那些不重要的人身上没必要浪费时间。
  这个年,郑招娣没有回家,只给家里寄了些钱,写了封信。
  家里人除却弟弟给回了信之外,别人都没只言片语的问候。
  郑招娣在年三十时候被宁辉带去了老宁家吃团圆饭,年初又跟着一起回了十方院,跟宁宛见面。说起来,日子过的也算充实。
  过完年又下过一场雪后,大学开学。
  郑招娣趁着开学季又赚了一波快钱,对于经营百货店更加得心应手。
  时光荏苒,几乎是转眼间,郑招娣就要面临大学毕业。
第418章 番外郑招娣宁辉
  学校里的不少学生都被分配去了各地工作,郑招娣自然有份儿。
  不过,她想下海,不打算去上班。
  这事儿她只跟宁辉商量了下,便打定了主意。
  学校门口的百货铺子已经在半年前被郑招娣花钱买了下来。
  后院闲置,郑招娣总想做点儿什么,让其发挥更大价值。
  继而,在宁辉的建议下,两人找了泥瓦匠把后院也修建成了房屋,从而扩大了一层二层的实际使用面积。
  百货铺子也摇身一变,成了大商场。
  一次跟宁宛闲聊,宁宛抓着郑招娣的手,笑道:“嫂子,你完全可以把门头那一块改成几个隔断,租出去。只要对方卖的东西跟你不冲突,大家就能共赢。”
  郑招娣眼前一亮,好似被突然点醒,“小婉,那你说租给卖什么的?”
  “早餐啊,小吃啊,或者是书摊儿。就是规划出来一块一块的区域,好比老叶家烧烤罐头那样,在特定区域摆放着卖。”
  郑招娣点点头,觉得这个想法很可行,她连连赞赏宁宛的脑袋瓜灵光。
  当天就采取行动,两天功夫,铺子里就划分好了四个区域。
  校门口的生意好做,加上郑招娣这些年经营诚信百货的口碑,店内的人流量很大,所以,一周内,四个区域全部租了出去。
  日子过的越来越好,郑招娣跟宁辉结婚的日程自然也提了上来。
  郑家那边之前因为一些杂乱的事,郑招娣回去提前处理过,所以结婚事宜进行的很顺利。
  帝都这边举行婚礼。
  婚后,两人的小家就在宁爷爷送的另外一套小一点儿的四合院里。
  虽说比不上送给宁宛的那套,但也是个二进二出的院落。跟其他普通人家比,算是很可以的。
  郑招娣自是知足。
  她性子直爽,跟安思宁相处的也很是融洽。
  别人家的婆媳关系,在他们家是不存在的。
  婚后一年,郑招娣生了一个可爱呆萌的粉团子,取名宁乐怡,小名小乐豆儿。
  宁安安已经可以送去学堂,安思宁帮着郑招娣带孩子,也好让郑招娣安心忙于事业。
  宁辉为了能够多陪伴妻女,主动申请,卸掉了一些团里的职务。跟郑招娣一起处理百货商场的大小适宜。
  商场也不似从前那样只有李婶子一人,现在不光是有了经理,下面还有二十多个员工。
  后来几年时间里,郑招娣听从宁宛建议,又分别在泉城、江城等地开了分店。
  供货模式都是一样,只派自己信得过的人去管理就好。
  生意是越做越大,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八六年,郑招娣又生了一白胖小子,名叫宁昭政,也算儿女双全。
  为了不让郑招娣辛苦,宁辉决定不再要孩子,两个足够。
  两个孩子在蜜罐里长大,但家教严苛,都没长歪。
  宁乐怡跟宁昭政也都争气,姐姐从小读书就好,成绩一直排在全市第一。
  大学是在郑招娣的母校读的,毕业之后,去了国外深造。
  学成归国,宁乐怡进了研究所,开始为国家发光发热。
  婚姻的事,是老爷子给选的岳老爷子的重孙岳明棋。
  岳明棋跟宁乐怡同岁,在帝都大学里教书。
  老爷子看中这孩子稳重,懂事,知冷知热。
  事实上就是如此,两个孩子婚后,感情日益倍增,婚姻稳定,生活亦是美满。
  宁昭政大学毕业后直接参军,且在三年之后,申请去驻守边关。
  郑招娣虽说不舍得,但这份光荣使命能落到自己儿子身上,她也为儿子骄傲。
  送宁昭政离开那天,宁宛将一块蛇鳞给他。本想送龙鳞,但龙鳞太过于显眼,便收了那心思。
  她叮嘱宁昭政千万保管好,想家的时候可以用这个跟家里人说说话,遇到危险也可直接呼救。
  宁昭政多少知道些姑姑的能耐,感激地道谢,随后蹬上火车。
  二十世纪。
  宁老爷子在睡梦之中辞世。据安思宁说,老爷子白天还在岳老爷子家大吃大喝了一通,猪肘子炫了一整个不说,还喝了一碗老母鸡汤,一份驴打滚儿以及两个肉包子。
  当天傍晚回家时候,宁老爷子还嚷嚷着肚子撑的慌,领着宁安安的孩子在屋里转圈儿走路。
  当晚睡觉之前还很正常,结果第二天吃早餐时候,安思宁去屋里叫人,才发觉老爷子已经不会再醒来。
  老爷子是梦中含笑离去,好似一点儿痛苦都没有。
  宁宛等人赶到的时候,也看见了老爷子安稳慈祥的面容。
  “爷爷走了。”郑招娣带着哭腔看向宁宛。
  宁宛也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跟姥爷分开。
  她说:“姥爷骗人,姥爷说回大院住几天就重新到十方院村儿养老。”
  郑招娣轻轻拍了拍宁宛的肩膀,“落叶归根,爷爷应该是知道自己要走了,才回的大院。”
  满屋的人哀痛,送老爷子最后一程。
  不知道几个老哥儿们是不是商量好的,前后一个月内,岳老爷子还有赵老爷子也都离开人世。
  两位老人走的亦是安详,没有惊动家人。
  等事情平息之后,各自家人说起这事儿还都不免感叹,老爷子们是约好了一起去天上享福,他们不必难受。
  这一年,郑招娣五十六岁,社会发展的越来越繁荣昌盛。
  她在外孙的帮助下学会了刷直播,也学会了录视频。
  看着那些花里胡哨的世界,郑招娣突发奇想,把自己的小院儿日常拍摄下来,不料,一夜之间爆火。
  于是,郑招娣成了网友口中的“小院儿奶奶”。
  小院奶奶起初就是随心拍摄下,结果火了之后整日里被催更,郑招娣只好开始“被迫营业”。
  想到宁宛的脑袋灵光,郑招娣干脆坐上飞机奔向十方院。
  有宁宛的帮忙,小院儿奶奶拍摄的视频专业了许多不说,也更加名副其实。
  随着粉丝不断增加,郑招娣在宁宛的建议下,干脆直接把自家的商场从线下都搬到了线上。
  视频卖货刚刚兴起,只有宁宛这个过来人知道,将来的短短几年之中,线上直播对社会带来的将会是多么大的影响力。
  宁宛看来,既然郑招娣有这样的机遇跟天赋,她自是要帮助自己人。
  多年之后,郑招娣已年近百岁。
  她跟宁辉住在结婚时候的四合院里,阳光温和,院内花香淡淡。
  郑招娣的脚边趴着一只团胖大猫,宁辉给她倒了杯茶。
  两人安静地品茗,忽然,郑招娣开了口,“下辈子不认识了咋办?”
  宁辉笑笑,动作缓慢地抓住郑招娣早上特意梳的麻花辫。
  只是当初的青丝如今成了白发。
  他笑说:“下辈子你还梳大麻花辫子,咱俩还在田间对歌。”
第419章 番外小姑猜对了
  98年,叶秀娟35岁。
  当年大学毕业,叶秀娟并没有接受学校里给分配的工作。
  她觉得自己这辈子就不是个吃公家饭的人。
  从小学起,叶秀娟就精打细算地赚着零花儿,家庭原因,叶秀娟到大学毕业时候,已经是个小富婆。
  她将家里哥哥嫂子厂子里做的肉罐头跟水果罐头销往全国各地,嘴皮子叭叭叭的,来几个上了年纪的都不一定能说得过她。
  然而,叶秀娟对于自己如今的成就并不满足。
  在她看来,大哥大嫂两口子有养殖园,二哥二嫂家有服装厂,三哥的食品厂做的风生水起,三嫂更是了不得,出版的书籍都不够卖。
  四哥自打当兵之后,也出息的让她倍感压力。
  叶秀娟觉得家里就自己没个能拿得出手的事业。
  所以她决定要靠着自己的努力,也闯荡出点儿名气来。
  至于要做什么,她还没想好。
  都说走一走看一看,世界各地转一转能够激发灵感。
  所以叶秀娟靠着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准备只身南下。
  就在她做出决定的当天晚上,车票被她男人靳明城发现。
  靳明城赶忙把车票藏起来,又拉着叶秀娟去老叶家告状。
  “爸妈,小娟要出远门,我劝了好几天了,就是不管用。”
  靳明城一脸无奈,他舍不得对叶秀娟说狠话,只能找丈母娘做主。
  张喜凤虽说上了年纪,但脾气还是不小。
  她一把抓住“历史悠久”的鸡毛掸子,对着叶秀娟,“都多大的人啦,还东跑西颠的。”
  “家里缺你吃缺你喝了?你一天天的竟是想些歪歪肠子。”
  “你就是欺负明城这孩子老实,换个人你试试的,你看看人家不得打你八百回!”
  叶秀娟撇撇嘴,脑袋转向一边,不想听老娘亲唠叨。
  她盼着三嫂能听见堂屋的动静,好来帮她说说话。
  “叶秀娟,老娘跟你说话你听不见?”张喜凤气呼呼揪住叶秀娟的耳朵。
  “哎哎哎,妈,妈,你轻点儿呀。”叶秀娟大叫,其实是装出来的。
  靳明城一瞧,吓得赶紧去拉张喜凤。
  “妈,妈,别动手,有话好好说。小娟想出门其实也是因为我忙着厂子里的事,她在家里无聊。”
  张喜凤看在靳明城的面子上,“勉为其难”地松了手。
  她又对着叶秀娟凶巴巴道:“要不是明城帮你求情,我可饶不了你!”
  叶秀娟:……
  靳明城看着叶秀娟发红的耳朵,突然后悔来告状了。
  “明儿你三哥要去趟泉城,小娟真想出门放风的话,不如就去泉城玩一圈儿去。”
  宁宛的声音在此时响起,人也掀开布帘子从外面走了进来。
  叶秀娟眼睛一亮,赶忙跑去抱住宁宛的胳膊。
  “嫂子,我去,我要去!”
  只要能出门,去哪儿都成。
  靳明城无奈,却也不想扫了兴。
  他这边还有事没忙完,不能跟着。只能把媳妇拜托给三哥,那表情是一万个不舍得。
  宁宛瞧他一眼,忍不住笑道:“最多七天就回来,不会太久。”
  靳明城面上淡定地点点头,心里却已经在煎熬。
  这七天怎么过?掰着指头算日子的过。
  次日。
  叶秀娟发现一起去的人除了叶超之外,竟然还有两个人。
  一个从小到大的跟屁虫叶丽丽,一个才满十八岁的宁家小子宁旭(宁简舟的儿子)。
  叶丽丽也就罢了,叶秀娟觉得叶丽丽是跟着去跑业务的。
  宁旭这小屁孩子干啥去?
  “三哥,带他干嘛?”叶秀娟坐上火车,指了指宁旭,问。
  叶超笑笑,“放了暑假想做点儿事,跟你那时候一样啊。”
  “泉城那边刚好缺人儿,就让小旭过去跟着忙活忙活。”
  叶秀娟挑眉,倒是小看那小子了。
  “小娟姑姑,我爸妈说让我向你学习,将来争取把我家的蚕丝被卖到世界各地去。”
  叶秀娟才为第一句“向你学习”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