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知青在七零,祖宗秒送千亿物资-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晃了晃手里的信封,叶超立即要送她去,宁宛婉拒。
  她还有话要跟郑招娣说,有叶超在的话,担心招娣害羞,再坏了好事儿。
  临出门前宁宛还特意叮嘱,事情没板上钉钉之前,别走漏风声。
  好不容易跟媳妇之间有个共同秘密,叶超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很快,宁宛到了知青宿舍。
  大家都在忙着做晚饭,郑招娣让别人先做完她再做,炉子是公用的,大家一起根本就放不开。
  瞧见宁宛,郑招娣意外又惊喜,拉着宁宛就进了自己的宿舍。
  同屋住的丁翠英去洗衣裳还没回来,倒是方便宁宛说秘密。
  “找我什么事儿啊小婉,我擀了面条,吃一碗再走。”
  郑招娣边说边将桌子上晾着的手擀面条展示给宁宛看。
  宁宛把门关上,信封递过去,“这个给你,快瞧瞧。”
  “啥?”郑招娣下意识地接过去,那信封有些分量,但她没直接打开。
  “谁写的?”
  “我哥说他笨嘴拙舌,当着你面儿不敢说,所以把心里话写了出来。”
  宁宛看着郑招娣,就见郑招娣一头雾水,“啥意思?给我写的?”
  宁宛为自家老哥捏了一把冷汗,貌似人家对他没感觉。
  她立即应声,“嗯!给你的,都不允许我看,信纸用胶带粘着呢。”
  郑招娣这下变了脸色,惊讶地红唇微张,脑海里立即闪现出那个身形高大在田间高歌的男青年。
  就是那张脸有些模糊,她记不清楚了。
  “你哥……”
  “打开看看呀。”
  宁宛跟郑招娣同时出声,郑招娣没说完,赶紧往开了口的信封里瞧了瞧。
  拿出来一把红色塑料梳子之后,郑招娣又将里面折叠的三张纸取了出来。
  瞧见那张写给宁宛的,郑招娣的嘴角微微扬了扬。
  “梳子是上次我哥过来时候亲自在供销社挑的。”宁宛在旁边解释说明了下。
  郑招娣抿唇,暂时没应声。
  她又打开一张没贴胶带的。
  “呀,这是我!”郑招娣惊讶之余,眼睛里还迸发出了别样的光,她看向宁宛,“你哥哥还会画画?”
  宁宛心中一喜,追媳妇有门儿了。
  她赶紧说:“嗯,会,很会!”
  郑招娣抿唇,又仔细端详了下那张画像,“真好,真像,比照相馆里照的还好,还给衣裳涂了颜色。”
  她越看越喜欢。
  宁宛八卦的小火苗越来越旺,“招娣,你不看看我哥哥写了啥?”
  郑招娣捏着那张粘着胶带的纸,很认真地问:“你哥哥是不是想跟我处对象?”
  !!!
  宁宛惊呆,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大惊小怪。
  这问题问的本来就很郑招娣。
  她也赶紧淡定起来,代表婆家人诚恳地跟郑招娣聊了聊。
  看出来郑招娣对宁辉的印象不算差,但人家没考虑好,不能逼急眼了。
  宁宛便给留下了一个信封一张邮票以及宁辉好的地址。
  她说的很清楚,招娣啥时候考虑好了,啥时候给写回信。拒绝的话,直接不用回了。
  另外,宁宛还特意强调,就算成不了她嫂子也不会影响跟她做姐妹。
  郑招娣虽说看上去大大咧咧的,但聊天时候还是难免羞红了脸。
  而且因为心里装着事儿,所以宁宛起身离开时候她都忘了自己说过留宁宛吃面的话了。
  从知青宿舍那里回到老叶家,张喜凤刚好把最后一道菜盛出来。
  老叶家一家人加上宁家贤以及靳家母子围在一起,叶超特意将一盘葱香黑鱼片放在了宁宛面前。
  他贴心地用小碗儿装了几片带些许汤汁的,“快尝尝,刺儿都剔出去了,不会卡嗓子。”


第139章 他的睫毛真长,不知道冬天时候能不能接住雪花
  宁宛心中一暖,立即夹了一块给叶超,“你也吃。”
  白如雪的鱼肉片看着就令人很有食欲,自从叶超跟着宁宛在空间里加强训练之后,他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叶超没拒绝那一片,但将其余的又往宁宛的手边推了推,“都是你的,鱼肉滋补,对增强记忆力应该也管用。”
  嗯?宁宛突然想起之前在厅堂跟爷爷说的话,她那是胡诌了句,没想到叶超听见了。
  “多吃点儿,凉了容易发腥,趁热。”叶超再次给宁宛夹鱼肉,还不忘补充了句:“我做的菜够多,大家吃别的也一样,你怀着孩子,鱼肉好消化。”
  张喜凤也在此时插嘴,“对对,婉儿多吃点儿鱼,我们吃啥都行。明儿还想吃什么,让小超捎回来。”
  宁家贤的声音紧随而来,“鱼肉、鸡蛋什么的最有营养,多吃多补。对了,小超你明天打听打听供销社那边有山核桃没,给小婉吃核桃也好。”
  “山核桃?石桥村就有,明儿我去买一些。”叶绍行接了话,心里想着,刚好喜凤也喜欢吃。之前是不舍得不让他买,现在总算有理由了。
  宁家贤点头,“那多买,囤着,别卖没了。”
  几位长辈七嘴八舌,边吃饭边说起了孕妇吃什么东西最好最合适。
  作为客人的靳母头脑不算清醒,只是乖乖地吃着叶秀娟给夹的菜。
  但另一位客人靳明城就有诸多感慨了。
  咳,那什么,恩人这一家好像跟别人家不一样。
  别人家来了两张嘴恨不得把家里的粮食都收起来,一点儿不便宜旁人。
  恩人家却是做了满满一桌子的饭菜招待他们娘儿俩。
  而且为了不让他尴尬,也没有那些谦让的虚礼,直接将他们母子俩一视同仁了。
  “靳同志,你尝尝这个蛋包肉片可好吃了,我三哥是国营饭店的厨师,做饭可厉害了。”叶秀娟夹了一块包着肉片的鸡蛋放在靳明城的碗里。
  她之前没吃过,刚刚尝了一口满嘴生香,就想着让靳明城吃吃看。
  靳明城一讶,看着碗里的肉跟鸡蛋,心里有暖流涌现。
  他礼貌地笑了笑,“谢谢你。”
  靳明城笑的时候,温和如水。明明人是动作的,但那一瞬间的画面却深深地烙在了叶秀娟的脑海中。
  他的睫毛真长,不知道冬天时候能不能接住雪花。
  可惜,那时候他应该早就不在十方院了,她这辈子不一定能瞧见。
  忽然想到这个,叶秀娟的心忽然闷闷的,以至于面对满桌的好吃的,她竟然没了胃口。
  这下可是便宜了老大一家三口。
  长辈们忙着说话,叶秀娟忙伤感,客人不是很放得开,老三两口子秀恩爱。
  只有牛金芳叶爱国跟叶丽丽在认认真真地吃饭。
  碗光盘净的时候,大家都散开各忙各的。
  牛金芳带着叶丽丽收拾桌子洗碗扫地。
  叶爱国因为吃的太多坐着站着都不舒坦,去院子里走圈儿。
  张喜凤去了隔壁收拾张来福吃过的饭碗,又帮着打了洗澡水。
  张来福的腿现在好了不少,虽说下床还不行,但只要那腿不用力,他可以倚着墙坐。
  洗澡水给了他,他便让张喜凤回去歇着,剩下的他可以自己来,到时候张喜凤明天再过来帮忙把水倒掉就好。
  因为宁宛有重要的事情宣布,张喜凤也便没在这院子里多待。
  她回去后,叶绍行已经把张福叫了过来。
  厅堂内。
  老叶家人、宁家贤、张福、靳家母子都在场。
  靳明城看出来恩人家有事情要商讨,他立即主动提出先带着母亲去休息。
  叶秀娟没有任何犹豫地起身陪着靳母,还贴心地搀扶着靳母走路。
  剩下的人齐齐朝着宁宛瞧,牛金芳跟叶爱国对视一眼,不清楚发生了啥事儿,俩人有些懵。
  牛金芳:我们留这里会不会碍眼?妈一生气再不给吃的了。
  叶爱国:要不咱也回屋歇着?
  他又看了一眼叶丽丽,眉毛挑了下:让丽丽留这里听?
  牛金芳微微蹙眉,觉得不妥,她觉得他们仨要走都得走。
  于是牛金芳很快打定主意,她起身道:“那什么,我们也睡觉去。”
  叶爱国紧跟着站起来,“对对,困了,睁不开眼。”
  叶丽丽有些不愿意走,屋里热,睡不着的时候不让翻身不让说话,放个屁有些时候都被自家老母吵一顿。
  她是真不想这么早回去。所以叶丽丽假装没听见爹妈讲的,小脑袋垂的很低,装鹌鹑。
  宁宛看出来了叶爱国跟牛金芳是想避嫌,她对这俩人的印象是越来越好了。
  “大哥,大嫂,我要说的事儿只有一件,耽误不了太多时间,要不听完再走?”宁宛给了他们一个台阶。
  牛金芳受宠若惊。
  家里开大会这么重要的事儿,她也能参与了吗?
  叶爱国的震惊不亚于牛金芳。
  打记事起,他就不怎么受待见。
  家里不管有什么事儿,全都是他妈一句话圣旨。有些时候家里的事儿他都是听别人告诉的,爹妈从不正面跟他聊正事儿。
  “天刚黑就睡觉?哄鬼那。”张喜凤扬声一嗓子,又道:“还不快坐下听婉儿讲,就你俩事儿多,耽误时间。”
  牛金芳:……
  叶爱国:……
  不过吧,被吵了这两嗓子之后吧,坐下来心里踏实多了。
  宁宛扫视众人,也不再耽搁。她将一个鼓鼓的信封放在了八仙桌上,往张福的面前推了推。
  “这是我卖蚕茧的钱,一共是两千零一十二斤蚕茧,我做了个主按照两千斤让人家算的。
  商定的价格是一块六,这里一共是三千二百元的收入。”
  说到这里,在场的人除却叶超之外全都震撼了。
  厅堂里甚至只剩下了喘气声,安静的很不真实。
  宁宛又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小卷儿钱放桌上,“爸,张叔,这是你们给的路费剩下的。”
  临走时候,村子里给了宁宛二十块钱傍身,宁宛虽说没坐火车,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把最低价格的路费餐费都算进去了。
  剩下十六块多,外层那张是大团结,这一点让张福更是诧异。
  换做别人的话,借着公家的差事出远门,巴不得多吃好的喝好的,二十块能给剩回来五块就了不得了。
  再看看那厚厚的信纸,张福更是激动的要命。
  “小婉同志呀,你可真是太厉害了!这么高的价格能拿到,你辛苦,实在是辛苦了!”
  张福稳定了情绪之后,立即肯定了宁宛的作为。
  叶绍行也为有个能力突出的儿媳妇感到骄傲自豪。
  宁宛却在此刻不忘记帮牛棚的爷爷奶奶们拉好功劳:“能卖这么多的钱,也出乎我的意料。不过如果不是蚕茧质量好,我就算说出花儿来,人家也不会答应我的要求。”
  张福点点头,但还是觉得宁宛的功劳大。
  再好的蚕茧都留手里卖不出去的话,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
  “张叔。”宁宛喊了一句,又露出相当真诚无辜的表情,“你不知道,别人那些质量差的蚕茧,蚕茧站只给一毛一斤,所以这质量真的很重要。”
  “只给一毛?”张福情绪语气都变了,那不可思议的劲儿让宁宛很满意。


第140章 一盆清醒剂回归现实
  知道是蚕茧质量好才拉上去的价格,就能肯定牛棚爷爷奶奶们的辛苦。
  当然除了牛棚的爷爷奶奶们之外,李师傅也是功不可没。
  没有李师傅帮忙牵线,事情不会进展的那么顺利。
  宁宛把这些话都点明,又补充道:“张叔,你跟我爸的支持,更是推进成功的关键。咱们能找到这么一条致富路,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
  说到这,宁宛顿了顿,她抬起一只手放肚子上,道:“这孩子来的也巧,等出生的时候,咱们村儿养蚕有了一定的小规模,咱留点儿蚕茧自用,给孩子做蚕丝被子褥子,可真享福。”
  她的视线转移到张喜凤身上,刚好跟张喜凤对视上。
  张喜凤忽然得了点拨,不知道脑补了点儿啥,立即道:“这孩子是给咱们十方院送福气的!”
  她起了身,说的头头是道:“你们看啊,之前咱这里就有桑树行吧?之前咱就见过蚕吧?可咱都没往那处想,没往那处做。
  算一算日子,这孩子来之后咱才开始养蚕,是这孩子给带来的福运财运!”
  越说,张喜凤越是觉得真实。“所以我觉得咱都得养蚕,每家每户都养起来最好。”
  宁老爷子也附和,“对对对,确实如此。也可以先带着一批人富起来,再带动着第二批第三批,不上进的人家就算了,扶不起来的烂泥就烂着。”
  俩人一唱一和,在场的人都变了眼神,各怀心思。
  叶绍行跟张福对视一眼,叶绍行先道:“小婉,蚕茧站那边是怎么说的?每次能收多少?能保证每次按这个价格吗?”
  “只要质量能保证,价格只多不少,而且我们的质量好的话,他们都收。再就是下次不要抠出来蚕蛹了,口茧跟全茧价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