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时间可能就没有机会在召见福晋你了,不如福晋先回阿哥所里去,若是还有什么其他事情,到时候可以重新找时间来跟娘娘说一说的。”
听到是因为这样的缘由,云曦点了点头。然后很顺从的在丫头的搀扶之下,从地上站了起来。
可能是因为知道自己要回去了,即使再怎么掩饰,云曦说话的语气中还是稍稍的带了些许雀跃。
只不过这个时候一向精明的莫嬷嬷正在绞尽脑汁的编理由敷衍云曦,所以对着云曦话语中的那一份浅浅的雀跃基本上就没有察觉到。
得到云曦准备回到阿哥所里去的准确答案之后,莫嬷嬷心里松了一口气。脑海中暗暗地闪过一个想法。
也不知道这五福晋是不是和娘娘气场不合呀,这说话还没说两句,两个人之间的氛围就变得剑拔弩张的起来,这以后可如何是好啊?
再送云曦出翊坤宫的路上,脑海中思绪纷飞的莫嬷嬷,面上依旧一副平平静静的模样,只是眉宇间略微的带了几分愁意。
***
羽坤宫外
云曦和莫嬷嬷告别了之后,就准备备回阿哥所里。
正在这个时候,不远处一个正走来的嬷嬷的一句喊声,让云曦停下了脚步。
“五福晋,等一等,太后娘娘有请,还请五福晋跟着奴婢去一趟慈宁宫,见见太后她老人家。”
云曦闻言立马停住了自己的脚步,整个人朝着说话的嬷嬷看去,只见的嬷嬷穿着一身浅青色的衣服,一副贴身嬷嬷的打扮。正跨着略微有些急促的步伐,朝自己这边走来。
云曦心里闪过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真是不让人消停。难道太后娘娘也是来找自己事儿的?
心里面虽然有这种怀疑,但是太后可是后宫中的顶级大佬。她的召见云曦可不能不去。
要知道这个时候康熙最为推崇的便是以孝治国,而且每次都以身作则,若是知道自己这个小小的五福晋针对太后的召见,没有什么表示的话,那自己这个五福晋真的就算是做到头了。
于是,云曦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等着,等到那嬷嬷来到自己的面前,又重新的介绍了一遍自己是谁?来自哪里?太后又为何要召见她们?
之后便点了点头,跟着那嬷嬷一起前往慈宁宫去了。
***
与此同时,翊坤宫内
已经转回小佛堂门口伺候的莫嬷嬷,突然间又接到了小宫女的消息,被耳语一番之后得知了事情的发展,便挥挥手让宫女下去了,而后自己上前一步准备把自己得到的消息报告给主子听。
而这个时候,正在这座佛香袅袅,烟雾缭绕的小佛堂里,蒲团上跪坐着念经的宜妃郭络罗氏听到了动静,停下了自己现在的动作。
扭头看向她,开口轻声问了一句:“怎么啦?难道是本宫那个好儿媳又出了什么事情吗?”
正准备汇报的莫嬷嬷摇了摇头,说道:“回娘娘的话,五福晋倒是没有出什么事情,本来她出了翊坤宫是要回五阿哥所的。
让老奴没有想到的是,奴婢刚刚转身回来,五福晋就被一直候着的慈宁宫的嬷嬷给带走了,如今,她们已经朝着慈宁宫的方向去了。”
听得此话,宜妃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随后再默默陌的搀扶下,慢慢的站了起来,坐到旁边的椅子上啜饮了口茶水,随后才语气漫不经心的说道:
“慈宁宫?看来咱们的太后娘娘也是没有坐住,不过说的也是,她扶养老五长大,因为这个关系,让老五娶的嫡福晋家世是众多福晋中身份最为低微的一个,成为朝野之上的一个笑话。
这个时候也是他对老五最为愧疚的时刻,也是她最为迁怒的时刻。就是不知道本宫的这个好儿媳能不能扭转乾坤,让咱们的太后娘娘喜欢上她了?”
莫嬷嬷闻言也是一噎,说不出什么话来。不过看着娘娘那满脸看好戏的神情。就将自己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老老实实的做了个背景板。
***
就在宜妃和莫嬷嬷讨论云曦的时候,云曦已经在这在那慈宁宫嬷嬷的带领下,七拐八弯的绕过来一段不算短的路程,来到了慈宁宫门外。
那嬷嬷对着云曦行了一个礼:“还请五福晋在这里稍作等待,奴婢进去通报一声。”
“嗯,好,嬷嬷去吧!”云曦点头应道。
待那嬷嬷进入慈宁宫之后,云曦便将视线放到了慈宁宫的整体建筑风格之上,仔细的观察了起来。
相对于宜妃居住的能够彰显宠妃身份的华丽的翊坤宫来说,慈宁宫的建筑风格带上了一丝宁静和肃穆的感觉。
仿佛就是一位已经老去,韶华不在却浑身写满故事的佳人,静静的坐在那里,语声低柔的给你诉说着她的过往,讲述着她的生平。
看着这样的宫闱建筑,云曦不禁在内心里深深的感动着,为这雕梁画栋,为着一砖一瓦而心生惊叹。
同时也在心里不停的揣摩,这位即将要和自己见面的太后娘娘到底性格如何?
还不等云曦把脑海中关于太后的消息给想出个123来,就听到了,要自己进去慈宁宫的命令。
云曦跟着前来接引的人踏入了慈宁宫,很快,便见到了自己这一次来这里要见到的主人——仁宪皇太后。
第一眼望过去,那个坐在上手的老太太,外表看上去还是很年轻,就犹如一个40多岁的妇人。
整体的气质很是慈爱,但是在她看到云曦的时候,尽管没有明确说出来,但是那生气不待见的感觉也确实能让人看的出来。
云曦见状,不禁在心里无奈苦笑,果然,原主这一晕,虽说都知道是因为五阿哥的错,可人都有亲疏远近之分,自己这个刚刚嫁过来的儿媳,自然比不上养了许久的儿子孙子。
第7章 缘由
***
不过,云曦骨子里不是一个轻易就会认输的人,更重要的是,因为她原本的家世和现在的身份在皇室的一众福晋圈子里,并不受待见。虽说因为是皇子福晋,其他人可能会维持一个面子情分。
但是,婆媳不和这是个千古以来都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让自己能避免像今天上午经受的麻烦,也为了让自己之后在五阿哥所里拥有绝对话语权。
她必须要找一个能够压制住这些想找自己麻烦人,做靠山,就是俗称的抱一个金大腿。
而现在坐在自己面前的老太太,就是自己目前来说最好的选择,首先她的身份高,可以说是处理康熙之外身份最高的。
甚至在一些不涉及原则的问题上,康熙还会以眼前的老太太意愿为主。
这样一来,只要自己能抓住眼前这个老太太的心思,在这深宫中求得她的庇护,对于自己以后的生活自然是利大于弊。
考虑清楚之后,云曦自然是不想放弃这个念头,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眼前这个老太太的接纳。
脑筋不停的高速运转,云曦利用自己前世锻炼出来的敏锐,不停的用眼睛观察殿内的各种设施细节,结合脑海中关于太后本身的所有信息,一起归纳整理着。
力图找出来一个切入口。一个可以让自己实现目标的切入口。
***
而坐在上首的太后娘娘反应如此明显,其实也是代表着一种暗示。
说实话,五阿哥虽然是她从小抚养长大的孩子,但是五福晋如今的处境情况,她却是能够感同身受的。
已经说起来,当年自从当年她的姑姑孟古青被顺治帝废后之后,她就孝庄太后和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一同挑选出来,作为继后进了宫。
孝庄和蒙古的想法是好,但奈何顺治帝并不买账。顺治帝崇尚汉学,厌恶满宫后妃都是蒙古人。
除了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政治立场之外,另外一部分就是顺治帝觉得跟这些后妃们沟通不来,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语言。
再加上第三个原因就是顺治帝对于自己的这个生身母亲孝庄太后有所不满,但是这些不满,他不能发泄在母亲的身上,所以后宫之中跟母亲来自同一个地方的蒙古后妃们就遭了殃,并不受顺治帝的喜爱。
在这样背景下,进宫的太后自然而然的就被冷落了,甚至连大婚当夜皇上都不是宿在坤宁宫的。
第二天被孝庄质问起来的时候,顺治帝也只是以当时太后年纪小为由,轻飘飘的就直接就将这件事揭过了。
反而愈发的宠爱当时已在后宫之中,贵为贤妃娘娘的董鄂氏了。
这样的行为对于一个皇后来说可以说是直接的羞辱,但是没有办法,顺治帝是皇上,而太后当时进宫的目的就是维持大清与蒙古的和平与稳定关系。
这种情况下,本身就作为纽带和棋子的太后,她的感受也就被所有人忽略了。没有人在乎她是不是受了委屈,也没有人会替她说句话。
孝庄在乎的是儿子对自己的信任和对大清江山是否能够稳固的担忧。顺治在乎的是能够和自己心灵契合的董鄂氏,以及对前朝的掌控和对摆脱孝庄对自己控制的念头。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太后娘娘唯一能够做的便是把这口气忍着,把自己的委屈和不甘全部都咽下去。
然后好好的去做一个旗子,做一个维护大清与蒙古关系的棋子。
即便他做到了如此听话与木讷,顺治帝还是找借口停掉了他的中宫笺表,甚至一度又产生了废后的念头。
最后,在前朝后宫以及蒙古共同的牵制之下,最后才放弃了这个念头。
就这样战战兢兢的一路熬到了顺治帝出花死亡,董鄂氏也随之而去,康熙帝成为皇帝,自己也晋升了太后,日子才算苦尽甘来。
经历过那样的前半生,太后她对于五福晋如今的事情确实能感同身受,但这并不代表她就会对五福晋产生好感。
毕竟再怎么说五阿哥还是她亲手抚养长大的孩子?这个才是她的亲人与她关系最为密切的人,而不是五福晋这个刚刚嫁进家门的外姓人。
而如今,她对于五福近的这副表态,除了是她对于五福晋处境那点感同身受下的点点怜惜以外,就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
尽管一直不显山不露水,老老实实顺着康熙脚步走的太后娘娘,其实也是一个聪慧的人。
她深知从一开始自己能够抚养五阿哥,就是一场利益交换。
因为顺治帝的原因,孝庄在辅佐康熙登基的时候,确实也是花费了一番心思。
为了再次避免顺治一朝后宫会出现的情况,康熙的后宫蒙古嫔妃并不多。
所以这个时候想要绑住蒙古诸部的蒙古人,那么就只能牺牲个儿子。
这种情况下,作为和蒙古定海神针一般的孝庄,同属一个大部族的博尔济吉特氏太后就成了最好的一个靶子。
明知道背后是这样的原因,并不是所谓的母慈子孝,但是太后寂寞太久了。
可以说她从顺治朝一入宫开始,就将自己的一生葬送在了这个四四方方的皇城中。
如今能有机会获得一份慰藉,即便这一份慰藉是裹着蜜糖的毒药,她也愿意吃下去。
甚至她心里还产生过一种野望。想着,会不会有可能等到孩子长大了?自己这个便宜皇帝儿子也完完全全的掌握到了皇帝的权利,然后他就不会再那么敌视蒙古,也会给他的这个儿子一份继承权呢?
这个想法确实有些大逆不道,所以她就把这深深地埋在了心底,谁也没有说过。
本以为一日一日能够看见希望,但是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便宜儿子康熙对于自己养大的这个五阿哥的防备竟然如此之深。
诸多秀女中家世高的不挑,能力高的不挑,偏偏挑中了这个家世低微的五福晋。让祺儿在众多皇子中遭受诸多的嘲笑。
同时也是在告诉所有人,他不愿意,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剥夺了自己抚养的孩子的继承权。
多年的努力功亏一篑,所有的计谋全都付之流水,太后确实生气,但是生气改变不了事实和已经发生的结局。
到了如今这个苦果,她也只能自己咽下,只能自己开导自己往好的一方面想,不去窥觑那个位置,也许今后就能平平安安的过上一辈子。
思想转变之下,对于原先这个怎么看怎么不满意的五福晋,也就只能接受了,同时也是真心的希望他能和自己的孙儿和和美美。
只可惜,事情并不是那般的随人之愿。
两人新婚不到半个月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甚至还让皇上找机会训斥了五阿哥,让他在府中思过。
暂时剥夺了他上朝听政的权利,彻底的掩住了五阿哥成年之后身后背景所带来的风头。
惩罚一出,宜妃和五阿哥还没有看明白,但是太后就直接懂了康熙的潜台词,在叹息中彻底的绝了自己的小心思。
同时,为了表示自己是真的放下了,太后也只能顺着康熙的意思去办,去好好的对待五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