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嫌我碍眼呢,让我早点回来。”陶六平一点不在意,笑呵呵的说道,他心里高兴啊,家里的粮食一点也没糟蹋了,他能不高兴嘛。
“娘也真是的,让你去帮忙的时候,叫得那么大声,这人用完了就往外赶,这也亏得你是她儿子,要换个人,可不把人给得罪了。”王氏小声嘀咕了一声。
“换个人她也不这样的,正因为我是她儿子嘛。”陶六平也不是真的傻,什么事也看得明白,只是这性子就是如此,就算黄氏再怎么嫌弃他,他也会腆着脸陪笑的。
“你知道……还……”王氏瞪他一眼,随即便又收住了“算了!”总不能让他做个不孝顺的儿子,好在是分了家,不用再日日对着,不然,她还有得受。
她不由再次幸庆起来,还好分了家啊!
“啊!杀千刀的,你敢打我,我做错什么了?”何氏凄惨的嚎叫声传来。“你这个蠢婆娘,爷们在外面没顾得上回来,你在家里就是这么糟蹋粮食的,大半都让雨给淋了,别人家好歹淋湿了也会往家里收,你倒好,就让粮食在雨里淋着呢,你这
是还嫌这粮食没湿稼,尽情的泡泡水呢?”陶二平恶狠狠的说完,随即便又传来何氏的惨叫。王氏和陶六平听着,不由面面相觑,刚刚何氏让陶六平去帮忙,他们都听到了,但陶六平只有一个,他去了黄氏那边也是应该,毕竟那是他娘,没道理不帮,却是帮嫂子
的,而且还是平常关系并不太好的嫂子。何氏的粮收不及,估计会被雨淋着,他们也都想到了,毕竟她一个人在家,要弄那许多粮食,也真是顾及不过来的,但没想到,淋湿了雨,她索性就不收了,直接泡了雨
水,这也真是不知让人说什么好了。王氏听着,不由一阵摇头,也难怪陶二平会如此生气,何氏这脑子也不知是怎么长的,淋湿点雨,收回来好歹还能挽救一下,但经雨水这么一泡,这坏得可就更快了,再
加上地里还没收回来的,经这风吹雨淋,能收回来一半就不错,她可以想象得到,陶家二房这一年的日子,怕是要难过了。“反正都淋湿了啊,我收回来也都是湿的,你就知道打我,你那么能耐,怎么不在下雨前赶回来帮着收,这能怪我吗,要怪也只能怪你自己动作太慢!”何氏不服气的吼着
。
陶二平双岂是会跟她讲道理的,就算朱氏说得有道理,他都不会认,更何况朱氏这话说得胡搅蛮缠,他就更不理会了,气得话都不想多说两句,直接向朱氏拳脚相加。“爹,你别打娘了,她也是没收得及时,咱们先把粮食收回来晾晾水,若明儿太阳出来,晒干了也不会坏的。”陶大牛见朱氏挨打,怎么也是自个的娘,看着于心不忍,虽
然他娘这事儿办得……仍是帮着说了句话。“你小子知道什么,还在这里帮这蠢婆娘说话,这湿透的粮食,捂一晚上,明儿都能发芽了,还叫不会坏,你小子莫不是跟你学得一样蠢了吧!”陶二平怀疑的拿眼去看陶
大牛。陶大牛被他看得十分无奈,算了算了,他娘这也是欠教训,帮也帮过了,也算尽了孝道了,随即索性也不管了,带着两个弟弟,冒雨将湿透的粮食捞出来,好在是晾晒在
院子里,这要是晾晒在外面,这么大的雨,只怕都要被雨水给冲走了。倾盆大雨,雷声轰鸣声中,陶家二房吵闹不休,却也无人去理会,陶家几兄弟,除了二房受损严重外,其他几房都还好,至少家里的都收回来了,还在地里的那也是没法
了,当然,一点没受损失的,便是陶六平。而在此时此刻,陶六平是无比的幸庆,被别人笑话几句又怎么样,哪比得粮食收回粮仓里来得让人安心的,果然媳妇儿就是比他有见识啊!
农女殊色
正文 第八十六章 请媒婆
大雨一下就是两天,这下真是愁坏了不少人,好在秋收已经忙了好些天了,大伙儿多多少少的,也往家里收回来不少粮食,在地里的,还算是少数,被这一场雨淋,损失
一些粮食,倒还不至于影响到一家的口粮,却还是觉得心痛的,毕竟是自家辛苦种出来的,谁还能不心痛呢,当然是谁也高兴不起来。待到雨停太阳再出来时,村民们下地收地里还残存的粮食,却是比之前刚秋收时,还要积极不少,几乎全是一家大小全上阵,力图尽数将粮都收回来,能抢救回来多少是
多少。
可毕竟是雨打风吹的,地里能收回一半的,都已算不错了,因着这一场雨,很多人家都没了笑脸。
待到秋收忙完,粮食进仓,不少人也跟着松了一口气,却也有一部份人再也笑不出来,其中就包括陶家二房陶二平一家。何氏收回屋里的粮食还好,毕竟晒过太阳,捂两天也没什么大问题,但后面给雨水泡过的那些,一部份发霉坏掉,另一部份却是直接发芽了,总归都是不成,而地里的粮
食,收回的还是到一半之数,如此算下来,他们家算是村里受损最惨的人家了。
秋收之后清点完粮食,陶二平又忍不住心中的火气,对着何氏又是一顿拳打脚踢,直打得她收敛起一切气焰,却也改变不了,这一年的口粮成问题的事实。陶大牛毕竟是十八岁,正要说亲的人了,他还出言劝着点,下面的两个弟弟,却是啥事不管,毕竟何氏在家挨打也是常事,所谓习惯成自然,他们都习惯了,没觉得有什
么不对的,再说了,这次何氏事儿确实做得不对,挨打受教训也应该。
陶二平打完何氏,最后丢下一句话“要不是看着孩子要说亲,还得你出面,不然这事没完。”如此才算丢下此事。
虽说今年的粮食大减,可村里那家没点家底的,总不至于就真的饿肚子了,何氏倒也不担心家里没吃的,再想着家里如今还需要着她呢,没两天,便又精神抖擞起来。要说前两天,她也是真的被陶二平打怕了,毕竟这么多年来,陶二平虽时常打她,却也不过是给个巴掌,也或是脾气上来就是一脚,但这次却是按着她往死里揍,她也真
的是怕了,陶二平那副凶相,真怕会把她打死了过去,但最终也没事,儿子说亲事,她这个做母亲的,可不是还得帮着张落么。如今秋收之后,地里的活儿差不多忙完,很多闲下来的农户之家,也都是趁着这秋冬季节说亲的,若是双方都看好了,这成亲都能提上日程,许多速度快的,从说亲到成
亲,十来天都能成事,讲究些人家也不好说,年岁小拖个三年五载都有,但那样的是少数。何氏是亲娘,自然也是盼着亲事能早点成,最要紧女方要的聘礼也能省则省,但这也是不可能省,哪家嫁女儿不是要足足的聘礼的,不然就这么将闺女打发出去,那得有多亏,她也知道聘礼这事上头,那是没法省的,聘礼不能没有,但数量谈得少一些,却也有可能,她就想着,若是在这事上将聘礼省一些出来,将之前损失的粮食填补回
来,以后在这家里,仍是能大声说话的。
如此,她便兴致昂然的开始请媒婆帮着说媒了。村里的钱媒婆也算是附近有名的媒婆了,何氏相请,她自然喜滋滋的上门了,何氏在村里的名声并不多好,但有生意上门,她也不可能为着一点名声好不好的就不做不是
。钱媒婆一脸笑模样的问道“陶二嫂子,你想给你家大牛说个什么样的媳妇,说几点要求出来,我才好往这方面去琢磨。”做媒的人,一向说的是喜事,所以逢人便是三分
笑,况且一家不成,再说一家,事情总有成的时候,到时候的谢媒礼,自是少不了她的。
要说何氏对儿媳妇的要求,那也是在脑子里想过多少回了,就盼着娶了儿媳妇回来,好帮着她做活,她也能做个什么事也不干,只会享福的婆婆了。
几乎都没怎么想,便直接开口道“得勤快能干,咱们农户人家,家里家外的活儿,那都少不得要做的。”钱媒婆点头,谁家也不会找个啥也不干的儿媳妇不是,那样的娶回家来,当菩萨供着吗?要求十分合理,她也跟着应和“这个要求,都不算什么要求,那家也不愿意娶个
懒姑娘,但说起来农家姑娘,也没几个懒的,那个不是会走路就要帮着家里干活的。”何氏点头,便又接着说“得孝顺,特别是得孝顺我这个做婆婆,想我拼死拼活把儿子生下来,又辛苦养这么大,那是容易的么,儿媳妇必须得孝顺啊,那是家里有什么活
儿,得抢在我之前做,有什么好吃的,宁愿自个不吃,也得孝顺婆婆吃……”
钱媒婆眨巴了下眼,这话听着有些怪,但说得也算有理,做娘的养大儿子,也确实不容易,好儿媳妇也确实应该抢着干活,让着吃食。
有理是有理,但总觉得那里怪怪的,一时半会儿,她也没想明白,仍是含糊的跟着点了下头“孝顺是应该的。”勤快、能干、孝顺的后面,其实还有很多可说的,但现在还只是初初寻摸亲事的阶段,也不必说得太细,她主要的要求,也就是在这三点之上,至于脾气好不好的,完全
不用考虑,她是婆婆,天生就压在儿媳妇头上,管你是好脾气还是坏脾气,到她面前那都得是只鹌鹑,所以完全不必特意提。想了想,觉得儿媳妇的模样还是要有点要求,不然儿子看不如意,这也不好办,她还想着要孙子呢,便又提了句“这容貌嘛,当然是越好看越好,但是模样周正的也不嫌
弃,总归得看得过眼才行。”钱媒婆听着含笑,这些要求,一般人都会提,对她们媒婆来说,有要求才好嘛,要求越高,她们这谢媒钱才会越多不是。
农女殊色
正文 第八十七章 商讨
钱媒婆听着还挺高兴,何氏这些要求并不过份,勤快、能干、孝顺,还要长得漂亮的姑娘,这样的好姑娘并不好寻,勤快能干的姑娘也未必漂亮,但漂亮的姑娘也未必就
能干,要找齐这些要求的,也不是找不到,只不过是要多费些功夫,这耽误功夫嘛,自然就得拿钱来弥迷。
她也是知道何氏这性子的,所以有些话,那就要说到前头。
“陶二嫂子说的这些要求并不过份,只是要寻这四角俱全的姑娘,也是不容易,这个嘛!”钱媒婆停顿着,做了个数钱的姿势。
何氏就是再傻缺,那也看得明白,顿时脸色就有些变了,她还指着聘礼能少些呢,什么事都还没影,这钱媒婆就开始问她要钱,那有这样的人呢。
钱媒婆惯会察言观色的人,见何氏变了脸色,心里也有些不痛快了,办事拿钱,这是天经地义的啊,难道还指望她只干活,一分钱不挣?“陶二嫂子,这话我可说到前头啊,你找我帮你说媒,这谢媒钱却是不能少的,再说,你这要求也不少,虽说都是些寻常要求,但样样都要达到的也不多,我也是要费时费力的去帮你打听人,这劳累的程度,自是比一般人说亲累多了,谢媒钱那也得多给三成才行!”钱媒婆担心忙活一场,到头一场空,自然要明码实价的先说好,不然,她宁
愿不说这一趟媒。
何氏听着,脸都青了,这谢媒钱不说跟别人一样,竟还要多三成,这不是欺负人嘛,脸色也为之变得阴云密布。
这人说变脸就变脸,钱媒婆看着微哂,暗道这生意做不成了,平常惯会赔笑说好话的人,却也不是没有脾气,索性也是闭嘴不语,看她怎么着。
何氏脸色阴沉了半响,心里也是一阵翻来复去,随后似打定主意,平复了下心情,脸上的神情也随之变得好看了些。
钱媒婆虽没说话,却也不时看一眼,心里道了一声“来了!”
果然,何氏便开口了,还勉强扯出了点笑“多给三成的谢媒钱也没有问题,只是我还得加一条。”
“请讲!”钱媒婆完全忽略她那虚假的笑容,问道。
“这女方嘛,家境必须得殷实,出嫁时得带着丰厚的嫁妆,要是家境一般的,我就只出二两银子的聘礼。”何氏神色如常、理所当然的说道。钱媒婆听着,却已是瞪圆了眼,她人本就生得比较胖,这圆眼一瞪,跟她还真是相得益彰。二两聘礼,村里最穷的人家,娶亲那也是给足了十两聘礼,二两也亏她说得出
口,况且,陶家二房也不是出不起聘礼钱的样子,给长子娶亲,居然只肯出二两?若非亲耳听见,她都不敢相信。
“陶二嫂子,你这是……说真的啊?”钱媒婆不死心的问道,兴许是自个听错了也不一定。“自然是真的,你不是要赚三成的谢媒礼嘛,我这是大方的给你钱赚呢。”何氏高高在上的说道,媒婆这个营生,其实被很多人看不起,走家串户、说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