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瑾瑜心中疑惑,随后展开信纸仔细的看了起来。
  鸽子传递的信件体积不会太大,那上面传来的消息上,清楚的记载这一个名叫穆衡的学子于景庆二十年离开东辰,进入西宿,却在景庆二十一年时,彻底销声匿迹。
  而翠微居士这会儿面上也闪过哀痛的回忆之色:
  “穆衡那孩子性坚韧,十岁父母双亡,与他那先天不足的幼妹相依为命,幸得村中的赤脚大夫关照识字采药,倒也勉强糊口。
  但即便这样艰苦的条件,他也一直孜孜不倦的读书,更于十七岁时考入书院。
  当初,穆衡与徐小友你一般,月月霸榜,揽获所有奖银,可吾知道他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或者说,他不及徐小友天赋异禀,可过目不忘。他有得只有一股韧劲和努力,吾是打心眼里看重那孩子的。
  可惜,所有的一切,都在他抽签去了西宿改变了。”
  徐瑾瑜静静的听着翠微居士的话,脑中却在勾勒穆衡此人的性情特征。
  一个在逆境之中,仍能自强不息,意图突破阶级改变之人,为何能留在西宿。
  他有弱点。
  是他的幼妹。
  果不其然,翠微居士说起那日的光景时,声音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那孩子跪在吾面前,说他并非有意要离开书院,可是西宿允诺他,可以一直出银子,帮助他治愈妹妹的顽疾。
  吾告诉他,吾亦可以资助他,助他治疗幼妹,可那孩子太过要强,他要凭自己的本事养妹妹。
  且西宿里勋贵子弟居多,他还打算找机会请太医为妹妹诊治一二。
  那孩子一片赤诚之心,吾纵使不舍,也只得允了,却没想到,吾没有等到他金榜题名之日。
  他竟是,一去不回啊——”
  翠微居士说着,情绪低沉下来,徐瑾瑜抿了抿唇:
  “那,西宿的清淼居士可有拷问那韩监院?他应该有消息。”
  “吾去信问过了,韩峰借着西宿的名头,短短十年,敛财百万,早在账本水落石出之日,于茅草屋中悬梁自尽。”
  翠微居士说完,不由恨恨的一掌拍在桌子上:
  “他做下那么多的孽,怎么敢自尽?!他怎么敢?!那么多的孩子都不知下落,他怎么敢?!!”
  徐瑾瑜敏锐的察觉到翠微居士口中的字眼:
  “那么多?山长是说……”
  翠微居士忍着悲痛,起身去屋里拿出来了一个木匣子,里面是一沓信件:
  “都在这儿了。二十六名学子,除了三名京城本地的学子外,其余都是异地求学的学子。
  他们满怀抱负而来,可却不明不白的失了踪迹,吾,吾愧对他们!”
  纵使那些学子当初纷纷表示自愿离开东辰,可是翠微居士仍然深觉是自己当初没有尽好一个师长的责任。
  “徐小友见笑了。”
  翠微居士拿起写着“穆衡”名字的那张信笺,表情沉重的放进了木匣之中。
  “那山长可有报官?”
  “已经报于京兆尹处,只是此事时隔多年,很多事早已不可追,吾亦不知何时会有音讯……
  瞧我,好端端的和徐小友说这些做什么?本来只是想让徐小友来讨论新的题目,没想到倒是让徐小友担忧了。”
  “山长说的哪里话?若是那些失踪的学子未曾离院,他日吾等也算同门兄弟。
  此事今日学生既然听到,那便会放在心上,日后若有发现,一定第一时间告诉山长。”
  “好。”
  翠微居士轻轻点头,可是心里却并不报什么希望。
  毕竟,这件事连京兆尹府接了后,都觉得棘手无比,徐小友还是孩子呢……
  徐瑾瑜没想到今日回到书院后,会得到这么一个消息。
  西宿书院,莫不是吃学子的?
  动机为何?目的为何?
  徐瑾瑜本就觉得西宿之事十分奇怪,只是没想到这背后还有这么多曾经的东辰学子的失踪。
  不过,这里面只有三名本地的学子,且徐瑾瑜匆匆一瞥之时,那些学子大都是人际关系较为简单,且家族无力的学子。
  这证明那些人还是有些顾及的,但若是按照韩峰上位的时间来算,不知十年间,会让这件事演变到什么地步。
  徐瑾瑜心中有些担忧,可此事仍是一团乱麻,他需要找到线头。
  十年旧案至今,该有的线索只怕早就随着时间,消磨的一干二净了。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可以耐心等。
  徐瑾瑜捋了捋思绪,将这件事记下,随后又开始投入学习之中。
  将基础的四书五经,以及历年考题仔细研读之后,徐瑾瑜开始盯上了东辰藏书楼的杂学。
  说是杂学也不全然是,毕竟博览群书对于读书人来说,是职责所在。
  曾经在承乾年间,有一位主考官家学渊源,所出题目涉猎颇杂,不知多少学子折戟沉沙。
  那一年,是该地被录中学子最少的一年。
  几乎,颗粒无收。
  徐瑾瑜不能保证自己以后遇到的主考官都在范围内出题,所以他需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回到了东辰书院之后,徐瑾瑜又回归自己曾经四点一线的生活,只不过因为手中攒着的星星太多,所以伙食大大改善。
  但,因为他太卷的原因,导致一众同窗不得不被逼的更卷起来。
  以至于,原本只有徐瑾瑜和宋真的舍管夜里会点灯到子时的情况,现在已经蔓延至整个乙级。
  就连林浓熙先生听着这件事,都没有绷住自己严肃的脸,和云萧先生咬耳朵说起此事。
  不过,林浓熙是怕这些学子太卷,伤了身体。
  却不想,云萧听了这话,只幽幽道:
  “山长早就让小吴大夫这两日开始研究药膳,说是听当初徐瑾瑜说什么他日我东辰学子,皆能榜上有名,精神振奋。”
  林浓熙:“……”
  ……
  东辰书院的学子们就新版五三卷生卷死,毕竟这五三谁做谁知道好!
  可东辰书院之外,这本大盛开天辟地头一遭的科举学习书,却是无人问津。
  青山书局乃是东辰书院下辖书局之一,以往书院里的先生有诗文、填词等作品出版,都会在青山书局出售。
  而东辰书院声名赫赫,自然少不得那等无缘进入书院,却仰慕书院的读书人的追捧。
  “呦,掌柜的,今个有新书啊?是哪位先生的大作?是林先生的经论,还是洛先生的词?”
  来人兴致颇高的在架子旁端详着,掌柜知道此人,他名唤李章,京城人士,家里小有家财,一直仰慕东辰书院盛名,年年去考,年年不得入。
  于是,平日也只有从青山书局购置一些书籍,聊以慰藉了。
  当然,李家自然不会放着儿子耽搁,所以李家早早就将李章送入官学,还私下请先生教导,但李章依旧对东辰书院念念不忘就是了。
  “这本书啊,可是由翠微居士亲自作序,以勉励科举学子更上一层楼的,李郎君有兴趣可以看看。”
  “噢?竟是翠微居士亲自作序,那我定要买下的!”
  李章说着,便迫不及待的付了银子,也等不及回家,就靠着柜台认真的看了起来。
  这本书很厚重,卷首乃是翠微居士亲自作序,行文清丽脱俗,字句珠玑,李章细细读完,只觉得余味悠长。
  只不过,翠微居士这序为何是劝学之意?
  李章怀着疑惑,重新翻看了一下扉页,这才发现了奇怪的地方:
  “徐瑾瑜……这名字怎么没有听过?东辰书院莫不是重新请了先生?
  不过,能被东辰书院请入的先生,一定有其特殊之处吧?也不知这位先生擅长什么?”
  李章一面低语,一面翻看正文,随后直接愣在当场。
  他是要感沐东辰先生的文气熏陶的!
  可是现在这给他看了个什么东西?!
  只看这题目,他还以为自己梦回科举了!
  可不幸的是,他虽然自负学问,可却在取得秀才功名以后再无寸进,就连官学的先生也说他是学问到了,可时运不济。
  以至于,这件事对他打击颇大。
  他已经对于试题产生了厌恶之心!
  随后,李章“啪”的一下合上书,本来想要把书丢回去,可是却想到自己已经买了,一时僵住,只恨恨的夹着书离开了。
  掌柜还是头一次看到李章这幅模样离开,摇了摇头,他虽是掌柜,可书籍来源还得是翠微居士做主。
  可观那李章态度,莫不是这本书犯了学子的忌讳不成?
  掌柜看了几页,自觉不懂,便不再理会。
  可另一边的李章捧着那本十分有分量的五三回了家后,为自己白掏了银子而郁闷不已:
  “也不知是什么人写的书,这么厚一摞,垫桌角我都嫌高!”
  可是,书已经买回来了,里面更有翠微居士亲自作的序,他就是买回来供着,那也是甘之若饴!
  李章想起翠微居士的序言,心情才勉强好了一些,随后他又翻开了书,告诉自己只是品读翠微居士的序言。
  那短短两页的序言很快就看完了,李章不可控制的看向了那第一页的正文。
  方才他只匆匆一瞥,可是那行文就让他梦回科举,可是这会儿下意识的一眼,便让他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
  无他,这道题与他当初考乡试时的一道题目有些相似。
  他就看这一道!
  李章认真的看完后,随后立刻提笔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答案。
  东辰书院所出的五三后面也附上了答案,他准备等答完看看自己究竟差在哪里?
  而这答案,说是答案也不全然,毕竟科举时的答卷还是要考虑考官喜好的。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答案”都将解题思路、题目陷阱做了阐释。
  李章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仿照他当初的解题思路以及这段时间的苦学,将其答的尽善尽美。
  他这一答,可谓是笔走龙蛇,一气呵成,李章自觉自己已经考虑的十分完善,一定可以取得满分的成绩。
  于是,他翻到了对应的答案页,然后彻底陷入沉思。
  他知道他为什么科举累考不中了!
  原来他从始至终都没有读懂题目!
  “哈哈哈,呜呜呜,枉我自诩聪明,可却没想到连科举的题目都没有读懂过!
  我怎么能考中!怎么能考中啊!空有学问而不会用,独守宝山而不得所,可叹啊!可悲啊!”
  李章又哭又笑,捶胸顿足,连家人都忍不住担忧敲门:
  “章郎,你还好吗?”
  李章狼狈的抹了一把眼泪,对着门大声道:
  “我没事!我就是得到了一本好书!今日我要彻夜苦读,不必准备我的饭食了!”
  李章说完,重新净手,铺纸磨墨,郑重其事的坐在了桌前。
  如果说,以前的他,思维只局限于题目表面,那么现在他要开始揣摩出题人的意图了。
  这本五三,如同黑暗混沌中的一缕亮光,让李章只觉拨云见雾,他的思路从未这般清晰过!
  “徐瑾瑜,徐先生……这个名字我记下了,他日若能再见徐先生,我定要以重礼谢之!”
  李章对着五三,认真的说完,这才虔诚的重新翻开了扉页,只是这次让他惦念的序言没有留住他的目光。
  李章用了整整一天一夜,这才答完了十分之一的题目,这些题目可以说没有一道是无用的。
  甚至有些题目,让连续考了数次乡试的李章都觉得似曾相识的程度。
  李章甚至觉得,倘若当初的自己在乡试前读过这本书,他必定榜上有名!
  东辰有月试,官学也有。
  等到本月官学月试结束,李章愣愣的看着自己的名次,有些不敢相信。
  “李章,你这段时间可是家中又请名师教导了?一次进了二十名,你中间还请过假呢!”
  李章还处于震惊之中,只摇了摇头:
  “没有请什么名师……不,还是有一位的,此乃吾一书之师,可却胜过其他先生多矣!”
  李章这话一出,同窗顿时兴趣大起,缠着李章交代,李章也不是那等心奸小人,只道:
  “那青山书局里,有一位徐瑾瑜徐先生的书,让吾受益良多,诸君若有兴趣可去瞧瞧!”
  李章话音刚落,只觉得耳边十分清静,等他转过身,看着空荡荡的地面,被料峭春风吹的一哆嗦:
  “咦,人呢?”


第122章 
  青山书局; 掌柜看着堆积如山的《五年科举三年模拟壹》不由叹了一口气,喃喃道:
  “这么多的书积压,可要怎么和山长交代啊; 唉——”
  时过一月,这本书一直无人问津,谁让原作者只是一个以前都没有名姓的先生呢?
  掌柜唉声叹气,随后起身将这一堆书搬起来,准备放到不起眼的角落去。
  可正在这时,只见远处人影憧憧,步履匆匆而来; 掌柜被惊得发愣; 还以为是京中又发生什么大事了。
  可却没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