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厮脑子还有些懵,想了好一会儿,才一拍脑门:
  “哎,是有一个和您岁数差不多的小郎君来过一回,急得跟什么似的,可是您当时去参加乡试了,所以他留下了一封信。”
  “那信呢?”
  徐瑾瑜没想到楚凌绝还真的来了,不多时,小厮将信递给徐瑾瑜,口中还道:
  “那小郎君似乎跟赶时间,写信都没有写几个字就匆匆封口了。”
  徐瑾瑜撕开火漆印,只见上面的字迹分外潦草,可是却仍能看出楚凌绝素日字迹的影子。
  “哥,信我!”
  三个字,几乎力透纸背,可以想象写字之人怀着怎样的心情!
  徐瑾瑜看过信纸之后,遂将其收回怀中,冲着小厮道谢,转身离开。
  楚凌绝是被逼的。
  可究竟是谁逼的他?
  徐瑾瑜微微垂下眸子,纤长的睫毛掩住他眸中情绪,他当初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书中的真少爷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炮灰,又如何做了假少爷的垫脚石。
  以楚凌绝的性格,他一直觉得第二件事不可能发生。
  之前,自己身上的无疾之毒解了头一个疑惑。而这第二个……或许也快要解开了。
  而就在徐瑾瑜因为楚凌绝之事思索之际,同样的,远在皇宫之中的成帝也坐在御案之前,一幅沉思之状。
  “冯卓啊,朕方才一直在想,是不是朕这些年太过怀柔,以至于那些人都当朕还是当初才亲政之时,那副柔弱可欺的模样?”
  成帝的声音缓慢而平淡,可是那隐隐透出来的威压,让冯卓都不由低下了头。
  “当初,因为长姐才华出众,他们以长姐女娘之身,有干政之嫌,逼长姐择人下嫁。
  长姐不忍朕左右为难,指了当年的探花郎,朕封其为长乐伯,朕当时就在心里发誓,以后定要长姐长乐无极,以度余生。
  只是可惜天妒红颜,长姐不幸仙逝,朕追悔不已。长宁和思武是长姐留给朕最后的亲人,他们怎么敢,故技重施?他们怎么敢的?!!”
  成帝直接猛的站起身,将桌上的奏折堆掀了个天女散花式的四下飘落。
  那些散落的奏折之中,有极大一部分隐隐约约透出了长宁公主的字样。
  而成帝脚边的一本,最为清晰:
  “越国虽凶悍,可必有所求,其频扰边疆,以至百姓不安,为民心计,臣奏请圣上派使臣与越国和谈。
  自古以来,两国联姻,是为大喜,方表诚意,臣以为,长宁公主虽有旧事,可正当妙龄,若能与越国联姻,乃是大功一件,万望圣上恩准。”
  字字句句,颇为恳切。


第129章 
  成帝双手撑在御案前; 红血丝渐渐爬满了眼球,冯卓直接跪在地上:
  “圣上息怒!”
  “息怒?朕如何息怒?四公七候之中半数都赞同此事,当初父皇让他们来辅佐朕; 可现在他们又做什么?!!”
  成帝眸色沉凝,缓缓坐回椅子,可那眸底的墨色却是浓郁的化不开:
  “仅仅七个月,我大盛便有六万余儿郎战死,倘若这时候退,越国将如何看待我大盛?岂非俎上鱼肉乎?!”
  “这,可圣上户部尚书日前才上奏; 我大盛国库空虚; 若是继续死战只怕会与越国两败俱伤。”
  成帝面色微冷; 手指缓缓叩击桌案; 淡淡道:
  “张煜这段时间不是一直在密查所有皇庄账册吗?让他来见朕。”
  “是。”
  冯卓有些摸不透成帝如何想的,遂传张煜前来见驾; 张煜这段时日并不轻松; 这皇庄大大小小不计其数,所有的账册都要重新整理; 对账; 计算盈亏等等一通操作下来; 颇费心神。
  是以等成帝再度见到张煜之时,险些都没有认出来人,张煜这会儿瘦的惊人; 颧骨高高耸起; 两颊的肉如同被刀削过一般; 整个人几乎瘦脱了像。
  “臣张煜,叩见圣上——”
  张煜上前行礼; 整个人瘦的和纸片儿似的,一拜都有种摇摇欲坠之感。
  成帝立刻抬了抬手:
  “张卿快快请起,冯卓去扶张卿一把,上茶。”
  成帝遂关怀的看着张煜:
  “张卿这段时日实在辛苦了。”
  张煜有些受宠若惊,眼中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为圣上效劳,岂敢言苦?臣不苦,臣一点儿都不苦!”
  成帝不由一笑,看着张煜的眼神分外柔和:
  “此前朕请张卿密查皇庄账本之事,张卿而今可有结果?”
  成帝说起正事,张煜立刻便精神了,他正色道:
  “若是圣上今日不召见臣,臣过两日也要求见圣上了。皇庄账册之事,臣已经梳理的七七八八,只差奏折整理上奏了。”
  “竟是如此?那不知结果如何?”
  张煜记性好,且这些账册他都已经经手小一年,这会儿他直接侃侃而谈起来:
  “回圣上,据臣密查,您名下共计二十九处皇庄,其中十六处仅做庄田之用,剩余皇庄特设景观、屋宇,可做游玩停歇之地。
  这其中,十六处庄田出息自您登基之后,皆被克扣三分之一,按照当时粮价,庄头至今得利约纹银
  十万两。”
  成帝听到这里,默了一下,那这十六处便已经一百六十万两!
  那一百六十万两银子,足够一支十万大军一年半的军饷,若是将其换为物资,也足够十万大军吃用整整半年,顿顿吃饱那种!
  而张煜说起正事,很是认真,也不停歇,继续道:
  “至于剩余一十三处游玩皇庄,较之当初的静暖园只大不小,因其内豢养奴仆不计其数,用于庄园日常的修缮维护,且庄园账册有虚报,瞒报之习……”
  张煜说着,看了一眼成帝,成帝这会儿还沉浸在十六处皇庄吞了自己一百六十万两银子的震惊之中,孰不知张煜接下来的话,才会让他大惊失色。
  “臣经过密查发现,其中以仁康庄园贪墨银两最多,至今共五十八万六千七百两,其余二十二处庄园,最少也如静暖园那般贪墨二十万两皇银。
  是以,这些银两密密总总,六百一十八万三千七百二十五两银子!”
  成帝听到这里,只觉一阵头晕目眩:
  “六百余万两白银?”
  “正是。”
  张煜自己当初算出来这个金额的时候,自己也觉得不可置信。
  但圣上登基至今已经二十五载,这些皇庄大多数是先帝在世时留下来的,圣上虽不好奢靡,却也一直保留下来。
  只不过,或许正因为圣上一直不理此事,才能让这个庄头在这里啃一口,那个庄头在那里掰一块。
  就拿仁康庄园来说,这五十八万两白银听着多,可是平摊到每月,也不过是多出一二百两的事儿。
  然而滴水穿石,才有如今这触目惊心的数字!
  成帝用了三息时间消化了此事,他深深的看了张煜一眼,郑重道:
  “张卿啊,你替朕,替我大盛做了一件大好事!冯卓,去库里支两只百年老参来,再请太医好好为张卿调养身体。张卿可要多保重,朕和大盛还需要你!”
  张煜听后激动万分,随后起身便是一拜,成帝立刻便叫了起,张煜道:
  “臣本以为此生再无为您效力之日,未曾想会有今日啊!”
  张煜说着抹了一把泪,成帝温声道:
  “你我君臣,合该有此缘分。”
  随后,成帝又好生安抚了一下张煜,这才让他退下,等张煜走后,成帝随后看向冯卓:
  “告诉林寒肃,让他即刻带人将那些庄头尽数抓获归案,贪了多少银子,都给朕吐出来!”
  本以为自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却不想家里还有一群吃肥的羔羊……现在,肥羊到了该宰杀的时候了。
  冯卓立刻应是,等他重新回来的时候,成帝看着方才被宫人重新整理归置好的奏折,却不闻不问,反倒问:
  “朕倒是忘了,近日乃是乡试放榜之日,徐瑾瑜可有下场?”
  他与张煜,本无君臣之缘,全赖徐瑾瑜当初遥送人才,而今才能解了他燃眉之急。
  张煜那话倒是提醒了他。
  冯卓听后,一拍脑门:
  “瞧臣这记性,还未向圣上报喜,徐秀才如今已经成为徐解元啦!”
  冯卓说着,便从礼部一早送来的各省优秀举子的考卷之中,准确无误的拿出了徐瑾瑜的考卷。
  “这是下面三日前送来的考卷,还请圣上过目!”
  “那还不呈上来,三日前便送来了?你这家伙一直藏着掖着作甚?”
  成帝斜了冯卓一眼,冯卓只笑不语,这徐解元的东西,那是圣上的静心咒、开心果,这好钢得用在刀刃上。
  这段时日,朝上一直因为越国之故,争吵不休,圣上那脸色一日比一日难看,冯卓本来便准备等自己扛不住的时候,用徐瑾瑜的考卷让成帝高兴高兴,却不想今日话赶话说到了这里。
  成帝拿到考卷后,未语先笑:
  “好小子,一下场就不同凡响!”
  成帝这会儿一改方才的沉闷冷淡,语气中的欣喜亲厚那是毫不掩饰,冯卓在一旁也附和着:
  “要不怎么说,圣上您慧眼识珠,天下英才尽入您怀?”
  成帝闻言一笑,没有点头,但也没有反驳。
  旁的也就罢了,徐瑾瑜乃是自己自打县试之时,便从沙砾里捞出的珍珠,看着他一步步走到今日,成帝心里那是欣慰至极。
  “朕记着,仅此乡试的题目也是有关边疆之事的?朕倒要看看这徐瑾瑜如何作答。”
  成帝自语片刻,随后直接看向最后一题,这还是成帝头一次看到徐瑾瑜写这么长的答卷。
  两千余字,成帝目不交睫的看着,他几乎屏住呼吸,一刻不停,那徐瑾瑜文采斐然,通篇文章不管是起提还是转述,都可谓是一气呵成,浑若天成,看的成帝根本停不下来。
  等到成帝一口气看完,已经是一刻钟后了,随后成帝便冷冷一笑:
  “很该让徐瑾瑜早日入朝,这样待户部尚书那老儿说起国库无银之事,好好替朕问问,当初成忠那充入国库的千万两白银,如今究竟去了哪里?!”
  成帝头一次体会到了嘴替的爽感,他甚至可以想象,若是这篇文章被户部尚书看到之时,那老东西的脸色有多么好看。
  只可惜,现在他还不能这么做。
  一则,徐瑾瑜还未入仕,他不能贸然替他树敌。
  二则,张煜……即将正式接触户部事宜,他不能打草惊蛇。
  成帝深吸一口气,将这份考卷又细细的看了一遍,遂交给冯卓:
  “去,放到老地方。户部之事,积弊已久,朕等徐瑾瑜他日亲口在朝堂上,能问一问户部尚书那家伙!”
  可那时,便该是剑指其咽喉之时!
  成帝今日心情起伏颇大,可连续两件让他愉悦之事都与一人有关,这才成帝都不由哼笑一声:
  “看来朕此前真不曾说错,这徐瑾瑜便是朕的福将!明年便是会试,他……啧,那还是个孩子,朕是否有些太心急了?”
  但即使如此,多日笼罩在勤政殿上的阴云,终于烟消云散。
  冯卓再一次感叹,这徐解元的静心之效。
  之后的半个月中,京郊的气氛分外沉凝,以至京城之中不少嗅觉敏锐的人家都觉得心里颇为不安。
  听说,那刑狱司之中,每日的哀嚎声一直未曾断绝,里面的血水从大牢一直淌到门外。
  连门外那块青砖石都被浸成了血色,连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都不能将其彻底冲刷干净。
  除此之外,边境又有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发了回来,而这日正好是大朝会之时——
  “启奏圣上,我军与越国军队于九月十三日发生战役,我军惨胜,共计阵亡将士一万两千五十八名,折损战马约两千匹,弓矢等武器损耗约三千七百余把,边城良田被烧毁一空……”
  这则军报一出,朝上鸦雀无声,就连成帝的眼中也不由含着一抹沉痛之色。
  这可是一万余名将士啊!
  可还不待成帝替那些已故的边境战士哀悼结束,户部侍郎走出来,大声道:
  “圣上,您该下决定了!而今正值秋收之际,边境百姓却无粮可收,长此以往,只怕百姓怨声载道,民心不稳啊!和亲吧,让百姓过一段安定平稳的日子吧。”
  而这户部侍郎,便是成帝那日脚边言辞恳切,请求和亲的奏折主人。
  成帝并无适龄女儿,唯一有名有姓的便是长宁公主,是以这户部侍郎意在何人便不言而喻了。
  而户部侍郎这话一出,附和之人不计其数,一瞬间,哗啦跪下了一大片。
  他们都在请圣上与外敌和谈。
  他们都在逼圣上下旨和亲。
  为数不多还站着的大臣之中,平阳侯上前一步,一拱手道:
  “臣以为,越国为积蓄这场战争定筹备已久,若是我大盛贸然和谈,失去县级,只怕才会引发更加惨痛的后果。
  且,和亲之举是为下策,若是和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