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瑾瑜微微颔首,谢过了抬了椅子过来的小太监,随后他的手边便多了一盏姜茶。
  徐瑾瑜抬眼往去,成帝只是不动声色的勾了勾唇,徐瑾瑜遂缓缓挪开了眼睛。
  不多时,礼部尚书等人处已经惊叹连连:
  “考题还有这种出法,妙啊!”
  “换一个角度出题,看着倒是让人耳目一新,真没想到还有这法子。”
  “吾怎么觉得,本次会试考题的难度与之相比还有些距离?”
  众大臣一时议论纷纷,可是每一句话都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的砸在李守言的心上。
  不可能!
  那徐瑾瑜不过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少年郎,他哪里来得这么大的本事?!
  李守言双目通红的看向徐瑾瑜,却发现少年这会儿正坐在圈椅之中,手中捧着一碗热茶,慢悠悠的喝着。
  这一幕,让李守言只觉得浑身发冷。
  之后,礼部尚书更是直接就着其中一道题询问徐瑾瑜的出题思路,徐瑾瑜几乎不假思索的便答了上来,一时让礼部尚书的目光变得更加欣赏起来。
  二人这一番对答,孰是孰非,皆已经一目了然。
  礼部尚书随后冲着成帝拱了拱手:
  “圣上,依臣之见,这本……五三确实对于学子应对科举颇有奇效,倘若学识扎实之人,所能灵活运用其中题目的思路,考过会试不是没有可能。”
  礼部尚书率先给予了高度评价,之后的众臣也纷纷附和,甚至还有人道:
  “臣以为,倘若学子们能平心静气研读此中真意,我京师举子看中人数还可以再更上一层楼。”
  这话一出,李守言等人纷纷变色。
  “这不公平,如若这本书真的那么有用,为何不推向整个大盛?!”
  有学子忍不住抱怨着,徐瑾瑜看了他一眼,笑了笑:
  “阁下是何方人氏?”
  “吾,吾乃江南人氏。”
  那学子没想到自己只是一句小小的抱怨,竟然被人抓住了,可是若是此时露怯,只怕会被人小瞧了去。
  “江南啊,五三早在去岁乡试结束后便开始发向其余十二州,不过……若是阁下为了准备会试,舟车劳顿,没有看到也是情有可原吧?”
  那学子听了徐瑾瑜这话,面色由阴转晴,甚至还点头如捣蒜的附和:
  “啊对对对……”
  “不过……”
  徐瑾瑜话风一转,有些奇怪道:
  “阁下这一路一家书局都没有进过吗?”
  那学子回想起他这一路经历,忍住没有开口,他确实没有去一家书局,全用在与人交际之上了。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吾以为到一处之地,看一看当地的书籍,多长几分见识,也是有益无害的,阁下以为呢?”
  徐瑾瑜的目光落在那学子身上,那学子抿了抿唇,随后拱了拱手:
  “多谢徐会元赐教,此番是吾受人蒙蔽。”
  随后,那学子冲着成帝一拜:
  “圣上,徐会元人品贵重,学富五车,是吾此前识人不清,还请圣上责罚。”
  “张越!”
  李守言忍不住转头低斥一声,张越却充耳不闻,事情到这里已经近了尾声,成帝随后直接道:
  “举人李守言等人诬告当朝官员科举不公,会元科举舞弊,是为不实。
  尔等身为我大盛未来栋梁,却毫无胸襟,嫉贤妒能,人品有瑕,今日起革除功名,此生不得科举!”
  成帝并未直接要了他们的性命,但这句话一出,还是让不少人都白了脸。
  “圣上,求您怜惜!”
  有学子立刻跪在地上,呜咽痛哭:
  “圣上,学生苦读数十载才有今日,此前只是被李守言巧言迷了心智,这才铸就大错,求您宽恕一二!”
  “宽恕?”
  成帝冷笑一声:
  “朕没有摘了你们的脑袋,已经都是看在你们多年苦学不易的份上了!
  方才尔等伏阙上书之时,心里究竟想的是什么当真以为朕不知道吗?
  礼部尚书,两朝元老,亲自督办本次会试,更是以性命为注,尔等可敢否?”
  成帝的声音带着沉怒,让一群举子,不,平民惶恐跪下:
  “圣上,圣上息怒!”
  成帝闭了闭眼,冷声道:
  “本次入京会试的学子人数为三千余人,其余学子为何不曾如尔等这般目盲?
  来人,将这些人丢出皇宫,尔等不辨是非在前,诬告在后,望尔等从今以后谨言慎行,少言多思!”
  随后,其余人无力的被侍卫拖了下去,等轮到李守言的时候,徐瑾瑜却起身冲着成帝行了一礼:
  “启禀圣上,李守言还与一桩惊马谋杀案有关,还请圣上派人将其送到刑狱司受审。”
  成帝闻言不由一顿:
  “还有这事儿?可有人遇险,事主是谁?”
  “正是学生。”
  成帝沉默了一下,语气有些不确定道:
  “李守言要谋杀的人是你?”
  “不错。”
  徐瑾瑜看了一眼一下子抖若筛糠的李守言,摩挲了一下指尖。
  他留李守言至今,也到了收割的时候了。
  “会试第二日,李守言派一平县学子在学生身上撒了引兽药,之后又假冒魏府的马车意图谋害学生,被学生识破之后,那小厮不顾京城闹市,直接以药惊马。”
  徐瑾瑜简要的说了一下当时的情况,随后道:
  “此后,学生画下小厮画像在京中搜寻,然其被人在小巷杀死……”
  徐瑾瑜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守言的心神微定,原来她并未骗自己。
  只不过,下一刻徐瑾瑜便又道:
  “不过,小厮虽然不在,但那平县学子却在日前被抓捕归案,其供述李守言让其引诱学生说狂悖之言,并将引兽药洒在学生身上。
  此事有未用完的引兽药并学生当日衣衫上残留的引兽药、以及千两晋州万通山庄的银票作证。”
  徐瑾瑜有条不紊的将整个案件的经过、结果一一道来,李守言直接都懵了。
  “你,你,你怎么抓到他的?明明,明明小厮已经死了!”
  李守言几乎不打自招,且他也自知自己已经没有了回旋的余地,这会儿只双目赤红的盯着徐瑾瑜。
  小厮已死,本该死无对证!
  而那日那么多的学子,徐瑾瑜怎么能直接一眼看穿自己买通之人?
  徐瑾瑜轻飘飘的看了李守言一眼:
  “吾的宴席,不是那么好吃的。”
  三杯两盏桂子酒,又都是京城学子,他便是不认识,也有的是人认识。
  李守言一脸茫然,等他抬头对上成帝那阴沉如水的面容时,心跳戛然而止。
  “也不必去刑狱司了,倘若人证物证俱全——冯卓,让人将这胆大妄为,无视法纪之辈即刻压入天牢,处死!”
  李守言脑子直接炸开了:
  “圣上,您,您不能啊,若论关系,学生还要称您一句表舅舅啊!”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冯卓,还不去办!”
  李守言直接惨叫着被拖了出去,成帝看了一眼徐瑾瑜,叹了一口气:
  “倒是苦了你了。”
  “圣上这话,便是折煞学生。”
  成帝看了一眼一旁偷偷摸摸看过来的群臣,直接让他们退下。
  徐瑾瑜斟酌一番,这才低声道:
  “其实,庆阳兄早在十日前便发现了李守言的踪迹,倘若当时他能自首……”
  倘若李守言自首,再加上其李氏血脉,也未必会被处死。
  可今日两罪并罚,他非死不可。
  徐瑾瑜微垂下眼帘,他知道,并没有什么倘若,李守言的性格,不会让他选择那条有生机之路。
  可成帝听了徐瑾瑜的话,眸中原本的阴霾却渐渐化开:
     '奇^书^网''q   i'。' s u''w  a n g '.'c C'
  “是啊,倘若,他是一个品行正派之人,又岂会有今日?”
  成帝其实并不吝提拔与自己有亲缘之人,倘若李守言入朝,即便没有永新侯府的帮助,成帝若觉得其是可用之人,也未尝不会重用。
  譬如李寻此人,能被成帝委以重任,谁又能知道,他此前也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血脉稀薄的李氏子孙。
  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李守言永远做不到。
  “对了圣上,李守言还不能死,此前吾等发现,此人似乎与青衣人有些纠葛。”
  “什么?青衣人?”
  成帝直接震怒:
  “他怎么敢?!”
  成帝自宁州之事才真正知晓了那青衣人在大盛的所作所为,其差一点就让大盛连失两州,可谓是成帝的心腹大患!
  可是,李守言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与之勾结!
  “让思武直接去天牢提人,务必从其口中探到青衣人的消息,生死,不论。”
  成帝的声音变得冷冽起来,徐瑾瑜随后起身称是。
  过了片刻,成帝调节好了情绪,看了一眼坐在下手的徐瑾瑜,少年已经开始抽条,他的个头已经与寻常郎君无异,可总是让人觉得身子还有些单薄,很是需要有人贴身照顾。
  “徐瑾瑜,近日朕听闻永新侯府似乎有意与你结亲,你意下如何?
  那李六娘朕见过几面,虽然容貌不及你,可听皇后说,其也是一个人品德行俱佳的女娘,你可有意?”
  徐瑾瑜身子一顿,倒是没想到圣上连自己的婚事都关注上了,他沉吟了一下,道:
  “李姑娘虽好,但非学生所愿,是以学生一直都避退家中,不过此前永新侯府见递帖子给学生不通,已经转而去请家母,故而……学生只能暂且应下。”
  徐瑾瑜随后苦笑了一下,又道:
  “今日庆阳兄来得匆忙,学生心中惶恐,便去信给永新侯府,永新侯府对学生此前这般看中,如若愿为学生淌一淌这浑水,那学生倒是欠下了永新侯府一份情,亦是需要回报一二。”
  成帝听了徐瑾瑜这话,也不由扬了扬眉,促狭道:
  “难不成,若是美救英雄,徐会元便要以身相许不成?”
  “圣上惯会打趣学生。”
  徐瑾瑜低头抿了口茶水,掩去可眸中平静的神色。
  “那朕便与你一道等等永新侯府吧。”
  成帝与徐瑾瑜说了两句话,这会儿已经彻底平静下来了,倒是颇有兴致的准备成就一段良缘。
  徐瑾瑜只是淡淡一笑。
  与此同时,随着徐瑾瑜入宫的时间愈发久了,徐母有些不安起来。
  尤其是,窗外突然传来几句话:
  “听说圣上这次召徐郎君入宫,乃是因为徐郎君涉嫌科举舞弊,这要是查实,只怕会是杀头的大罪呢!”
  “什么?徐郎君那么好的人,应当不会做这种事儿吧?”
  “嗐,谁知道呢。好了,别让徐夫人知道了。”
  等下人离开后,徐母推开了窗户,看着外头的滂沱大雨,也无法浇熄心中的焦急。
  半晌后,徐母拿出了自己最体面的衣裳,便行色匆匆的朝外走去。
  她不能坐以待毙,她得替大郎想办法!
  思武还是个孩子,只怕说不动圣上,但是有一人可以。
  永新侯。
  听说,其与圣上还有几分血缘关系,又是堂堂侯爵,总能说上几句话。
  徐母急巴巴的朝外走去,却冷不防与一个小厮撞了个正着:
  “你是大郎院里的小厮?你要去何处?”
  小厮犹豫了一下,想到这位乃是徐郎君的娘亲,随后便据实回答道:
  “小人替徐郎君给永新侯府送一封书信。”
  徐母不由一愣,难道大郎也知道此事不好应对,这才要请永新侯府帮助吗?
  这么一想,徐母更加心焦了。
  “信给我,我去送。”
  她是大郎的生母,亲自送信,总能显出几分重视。
  小厮拗不过徐母,只得同意了。
  大雨如注,徐母坐上了马车,忙催着车夫快些,车夫却不由苦笑:
  “夫人,这可快不得了,要不然怕是要翻车喽!”
  徐母无法,只得等待,那封信被她下意识抓的皱皱巴巴,她又连忙抚平。
  好容易等到了永新侯府外,徐母深吸一口气,撑伞上前:
  “我是徐瑾瑜的娘亲,这是我家大郎给你们侯爷的书信,还请你通传一声。”
  徐母随后,直接给那门子塞了一锭银子。
  那门子看到徐母孤身一身,也无伺候之人,本来不愿意搭理,可见了银子后,立刻笑的见牙不见眼:
  “好说好说,您在此等着!”
  徐母点了点头,只得在门外等着。
  约莫过了两刻钟,那门子这才回来,只是脸色十分难看的将那封重新揉皱的书信丢给徐母:
  “走走走!我们侯爷说,他不知道什么徐瑾瑜!”
  “什么?明明之前你们侯府一直给我家大郎递帖子,你是不是没有说清楚我家大郎的名字?”
  徐母下意识便要再给那小厮塞些银子:
  “请你再去通传一下——”
  “走开走开!不知道哪里来得疯婆子!”
  门子想起方才自己差点儿被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