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三千字的书写,如要保持通篇无丁点儿错漏,则需要静心书写三个时辰之久。
  杨掌院听到这里,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他忍不住看了陆侍讲一眼:
  “若是吾不曾记错,这一年的国史你前后已经修正了五次,如今你可有把握在圣上面前背诵?”
  篆修国史是有大纲,且要按规定时间进行完的,而圣上对此事十分看中,有规定的过目垂问时间。
  而这一次,本该轮到陆侍讲面呈。
  陆侍讲沉默的摇了摇头,杨掌院这会儿也觉得有些头疼,怒其不争的瞪了陆侍讲一眼:
  “你也是好大的胆子!竟然用这么重要的事儿开玩笑!难道便没有多备一份吗?”
  陆侍讲负责篆修的国史之上有几处存疑,是以这几日他没日没夜的查询古籍古书这才在早上完稿。
  他本想要一石二鸟,是以在送到杨掌院门外时,特意将上面一层字重新描了一遍,这样疾步过去也不容易干涸,字体也不会轻易移位。
  可谁能想到会出这样的事儿?
  果然是害人之心不可有!
  “掌院大人,还请您救救下官吧!”
  陆侍讲双目泛红,他方才最忧心之事,除了名声之外,便是这即将呈报的新国史。
  如若自己不能按时呈交,一个渎职之罪是少不了的。
  “早知今日,你又何必当初?”
  杨掌院没好气的说着,可却忍不住思继续道:
  “今日朝上,圣上因为北疆之事大发雷霆,只怕今日这事儿不好解决。”
  互市之事,从殿试前至今仍然没有议出眉目,而今日,北疆又传来军报,乌国已经举国之力组建了一支势不可挡的铁骑,如若大盛再不同意,乌国的铁骑将踏遍凉州。
  虽然,乌国的第一次攻势被抵挡住了。
  可,却是惨胜!
  五千将士的血肉,换来了短暂的安宁与和平,成帝如何能不气?
  陆侍讲闻言,顿时面色煞白。
  杨掌院亦是面色冷凝,这件事处理不好,可不光是陆侍讲的事儿,若是圣上要追究,就是他这个掌院都落不着好。
  “只是向圣上复述新修的国史吗?掌院大人,或许下官可以一试。”
  徐瑾瑜这话一出,杨掌院随后抬眼看了过来,苦笑道:
  “徐修撰,你不了解圣上,圣上颖悟绝伦,不是可以随意糊弄的。这三千字的国史,只有几处谬误纠正,可却要通篇背诵……
  约莫再有一刻钟,圣上便要前来传人回话了。罢了,终究是我御下不严,此事我去给圣上回话。”
  杨掌院如是说着,可表情却颇有几分悲壮,陆侍讲在一旁思索了一下,还是起身道:
  “一人做事一人当,掌院大人,下官自去即是!”
  “你以为你去了,圣上便不会发作翰林院了吗?还是本官去吧。”
  到底与圣上这么多年的情分,他若去了,圣上说不准会从轻发落。
  本该令人趋之若鹜,荣耀非常的事儿,这会儿却因为今日朝野动荡而变得避之不及起来。
  而就在两人就谁去面圣之事相争时,徐瑾瑜已经重新拿起陆侍讲修正好的国史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掌院大人,新国史下官已经记下了,只是此中有几处地方,还需要陆侍讲提供材料出处。”
  徐瑾瑜这话一出,二人直接僵住了。


第177章 
  杨掌院难得有些磕巴道:
  “徐; 徐修撰,你这就背下了?”
  徐瑾瑜微微颔首,随后直接负手而立; 昂首挺胸,随口道:
  “熙禾元年,武帝始登基……”
  通篇三千字,徐瑾瑜信手拈来,随口吟诵,等到最后,杨掌院与陆侍讲只来得及低头逐字逐句的看过去; 等徐瑾瑜最后一个字的话音落下; 陆侍讲整个人仿佛灵魂出窍; 只呆呆道:
  “竟然真的一字不错。”
  下一刻; 杨掌院直接攥住徐瑾瑜的手,激动道:
  “徐修撰啊; 这一次就要劳你走一趟了!陆侍讲没有意见吧?”
  陆侍讲这会儿堪堪回神; 只愣愣的点了点头。
  他怎么敢有意见?
  这徐修撰能站出来,救得是他的小命和前途!
  面圣的机会虽然难得; 可若是触怒圣上; 那才是得不偿失。
  “就; 拜托徐大人了。”
  陆侍讲恭恭敬敬的冲着徐瑾瑜一拱手,倒是忘记了两人之间的半级之差。
  而这时,一旁的周启章却冷笑一声道:
  “徐大人才高八斗; 天赋异禀确实可以替陆侍讲你走一趟; 可你莫不是忘记自己方才干了什么事儿?”
  周启章随后眼神示意的瞥向徐瑾瑜的官服:
  “莫不是; 陆侍讲你想要让徐大人这样去面圣?”
  周启章这话一出,陆侍讲看着徐瑾瑜身上的墨点; 脸色唰的一下变白了。
  “我,我,我……”
  原本绝处逢生的最后一线生机被他自己先行掐断,这会儿陆侍讲摇摇欲坠,几乎都要站不稳了。
  而杨掌院原本惊喜的面容也见见暗淡,看向陆侍讲时,也没忍住呵斥道:
  “你看你干的好事儿!”
  陆侍讲心里叫苦不迭,这会儿眼神发蒙:
  “难道,真的没有别的法子了吗?”
  周启章见状只是冷笑一声,他一直受徐大人恩惠,徐大人愿意放过这陆侍讲,可他一想起方才其的龌龊行径便恨的牙痒痒。
  是以,这会儿看着陆侍讲那如丧考妣的模样,周启章却心中大快。
  徐瑾瑜闻言却蹙了蹙眉,此前他看过陆侍讲的履历,这样简单的人,只怕顺国公府用不了几次。
  他应当还有上线。
  而方才,陆侍讲差一点儿就吐口了。
  只是,此时此刻这却成了两难境地。
  “若是徐大人信任吾,吾倒是有一法子。”
  陈为民一直最为沉默,这是他自进入房间内单独说的第一句话。
  杨掌院顿时大喜过望,他没有想到这一茬新人倒是各有绝活,这会儿遂看向徐瑾瑜,徐瑾瑜也表示同意:
  “那便有劳陈大人了。”
  随后,徐瑾瑜去侧室脱下官袍,交给了陈为民。
  约莫等了一盏茶的时间,陈为民便拿着衣裳走了出来,杨掌院先接过去一看,顿时惊喜不已:
  “这墨渍竟然真的消失了!快快拿给徐修撰!”
  下一刻,外头就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冯卓带着两队内侍官走了过来:
  “杨大人。”
  “见过冯大人,可是圣上要过目新国史?还请您稍候片刻——”
  冯卓抬眼扫了一圈,却没有看到徐瑾瑜的身影,当下有些失望,他可是记得这位徐大人很会哄圣上的,要是今个他能走一趟就好了。
  于是冯卓看了一眼杨掌院,故作不经意道:
  “这次面圣的人选,杨大人可安排妥当了?”
  杨掌院笑着道:
  “安排好了,安排好了。”
  冯卓看着杨掌院那副模样,心里便叹了一口气。
  得了,看来自己这暗示,杨掌院是没有收到,后头几天的日子大家伙都要不好过喽。
  可即使如此,冯卓也无法多言,圣心难测,他这个圣上的贴身伺候的人也不能轻易泄露了圣上的喜好。
  冯卓随后收拢了思绪:
  “既然如此,那杨大人便让人随咱家走吧。”
  冯卓面上波澜不兴,可是杨掌院心里却颇有些起伏不定,毕竟今日是新人报到的第一天,他便要用新人……
  正在这时,徐瑾瑜已经换好了衣服,杨掌院搓了搓手:
  “冯大人啊,你看让徐大人去如何,吾知道徐大人初来乍到,但徐大人的才学却在吾辈之中是数一数二……”
  杨掌院准备了一箩筐的话,想要在冯卓面前将换人之事掩盖过去,可这会儿冯卓却是一眼都没有看杨掌院,而是看着徐瑾瑜那张玉面用了好一阵定神,这才喃喃道:
  “杨大人,你这人选选的可真好啊!”
  杨掌院有些没有听清:
  “冯大人,您方才说……”
  冯卓回过了神,若无其事道:
  “既然如此,那就随咱家走一趟吧!”
  徐瑾瑜上前冲着冯卓拱了拱手,随后与杨掌院告辞,跟着冯卓朝外走去。
  这会儿约莫是辰时正,阳光还不是很浓烈,徐瑾瑜低头看了一眼胸襟前的白鹭,它的羽翅舒展,纯白无暇。
  只不过,随着徐瑾瑜走动间一丝微不可查的酒气飘进鼻翼之中,想来是被陈为民用酒清洁过。
  入职第一天,便随身带着酒,陈为民真是一个奇怪的人。
  徐瑾瑜虽然有些奇怪陈为民的行为,但这会儿不是思索这些的时候。
  刚刚离开翰林院没多远,冯卓随后也放松下来,笑着看向徐瑾瑜:
  “徐大人,多日不见,您倒是越发丰神俊朗,青袍金冠,吾一打眼都没敢认。”
  徐瑾瑜闻言也是有些腼腆的笑了笑:
  “冯大人谬赞了,我倒是觉得这些日子您越发精神了,想来圣上也是龙体康泰,那我便安心了。”
  冯卓听了徐瑾瑜这话,压低了声音:
  “哎呦喂,我的徐大人啊,您快别提了,皇上今日可是憋了一肚子火呢,这不,连咱家都出来避风头了。”
  按理来说,这请人的差事本不必冯卓亲自来,可是成帝一下朝就面沉如水,整个勤政殿那气氛压抑的连蚊子都不敢吭声,于是冯卓请示成帝后,这才走了一趟外差。
  “竟是如此?积火伤身,只怕会损伤龙体,冯大人,咱们还是走快些吧。”
  徐瑾瑜这话一出,冯卓立刻欢喜的应了一声,虽然他是挺想徐大人去灭火的,可徐大人在皇上那里颇为不同,这节骨眼上,他提示一二,也算是结个善缘。
  最重要的是,徐大人听了这话一点儿也没有畏缩,不像有些怕扫到台尾风的大人,连御前都不敢来。
  殊不知,这皇上都在心里记得清清楚楚。
  这一路,冯卓有意无意的将成帝生气的原因点了出来。
  原来杨掌院说的北疆之事只是其一,而这里面还有一桩旧事。
  “徐大人许是不知道,皇上前头因为殿试读卷之事,才贬了户部尚书的官儿,结果前不久,皇上让户部就边疆军费拿出个章程来,结果……”
  结果一个个就跟无头苍蝇一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呈交一些不知所云的折子。
  可以说,就算明个要打仗了,今个户部里头还不知道能剩下多少银子,再加上北疆的军报传回来,成帝没有当朝暴跳如雷,已经都是修养好的了。
  殿试?
  徐瑾瑜微微扬了扬眉,这事儿倒是他不知道的,不过,这位前户部尚书对于户部实在是有些太过重要了呐。
  徐瑾瑜只是垂眸静静的听着,脑中将这些信息飞快整合,冯卓说了一路,徐瑾瑜听了一路。
  就这样,等到了勤政殿时,冯卓都已经有些口干舌燥了。
  “徐大人,您请吧。”
  冯卓随后引着徐瑾瑜从偏门至殿中,此时此刻,殿中鸦雀无声,冯卓与徐瑾瑜的脚步声已经很轻了,可也觉得被放大了数倍。
  徐瑾瑜微微抿唇,走进去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而不远处一面水晶帘隔绝了徐瑾瑜与成帝,冯卓随后低声走过去禀报:
  “皇上,翰林院的大人来了。”
  冯卓刻意没有多嘴,成帝这会儿只头也不抬道:
  “来的这么晚?今日修的是先帝时期的国史?让他先颂来听听。”
  成帝的声音古井无波,可是却像极了一头按耐怒火的凶兽,冯卓遂缩了缩脖子看向水晶帘。
  徐瑾瑜微微敛眸,口齿清晰,声音平和的将新修的国史一一道来。
  徐瑾瑜在休假的两个月,正好经过了一场短暂的变声期,此时少年的声音已经趋于成年人的低沉,那浸到骨子的清润醇厚中夹杂这一点儿属于少年的青涩,如若玉珠倾泻,清泉淙淙。
  成帝本来准备提笔写着什么,可听着听着,表情渐渐平和起来,他甚至微微阖眸,认真的倾听起来。
  等徐瑾瑜说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成帝这才赞赏道:
  “好!不错!父皇在位时的种种英姿被爱卿描述的淋漓尽致,此段国史,可直接录入国册。冯卓,赏!”
  徐瑾瑜随后隔着水晶帘与成帝行了一个礼:
  “臣,多谢圣上夸赞。”
  成帝难得听到这么合心意的诵读之声,只不过他隐约觉得这声音?还有几分熟悉:
  “做的好了自然应该奖赏,不过,此前朕倒是没有听过爱卿的声音,倒是让朕觉得有几分耳熟……
  对了,新科状元郎徐修撰可曾已经报道?他今日如何?”
  成帝精神放松的随意闲聊着,只是这幅模样却让冯卓差点儿眼珠子都要瞪了出来。
  啧,他单知道这徐大人能让皇上龙心大悦,可却没想到人家连面儿都不闪就能让圣上怒气尽消。
  可见成帝问起徐瑾瑜,徐瑾瑜遂缓缓起身,冯卓也打了水晶帘,低声道:
  “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