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行人便又连夜去了鱼儿胡同。那头又怎么闹的就不知道了,反正秦家的人卯时散了。”
沈云西听罢,搁下碗,她的关注点在:“那看来今天正院又免去请安了。”
她这淡定的样子,让福花很没有成就感,“小姐,你就不惊奇不高兴吗?”
她们和秦夫人也算是对头吧,对头栽了大跟头,她小姐居然连个笑影子都没有。
“高兴。”沈云西背着手,往书案边走去,悠悠地说:“不用去请安,我可太高兴了。”
至于秦兰月,只要对方不来找她的麻烦,那对她来说就是个无关紧要的路人,她犯不着去幸灾乐祸。
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不值得浪费情绪,一切浪费行为在她这里都是不划算的。
有这个空闲,她不如多赚点钱。
沈云西铺平纸张,书写她的新故事。
昨天秦家三叔公闹了一回,上一本沈万川兄妹相关的话本子估计还能热一波,等这一本再上线,到时两本一起给她挣钱,她的小钱袋子都不知道得鼓成什么样了。
沈云西畅想了一下未来,还没开始动笔,就听见竹珍说道:“小姐,六月姑娘来了。”
沈云西闻声抬眼,果见季六月站在打起的帘子边,女郎一身玄色劲装,长发高束,英姿飒爽。
对季六月,沈云西并不陌生。这女郎和她兄长季五年都是卫邵的手下,比起木头似的大块头季五年,季六月明显要和气得多。
“你怎么来了?”沈云西问。
季六月并未往里来,在帘外先拱手做了个礼,才回说:“公子让属下到夫人这边来当值,府里的侍卫总不尽心,出了门什么人都拦不住。”
季六月比他木脑子只会看话本子的哥哥聪明得多,她很会揣度上头主子的心思,公子会让她到这里来,显然三夫人在公子那里,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了。
她恭敬地做足了礼仪。
沈云西本来今日打一睁眼还没想起过卫邵,听到季六月的话,她托着脸颊,“他现下在府里吗?”
季六月:“公子往书院去了。”
昨天不是不舒服得很吗,为什么不在家好好休息?他们家很缺钱吗?上工不至于这么积极吧,连身体都不顾了。
沈云西眉头皱了一下又松开,她想了想问道:“我能去吗?”
季六月飞快地看了她一眼,低下头说:“夫人若想去,自然是可以的。”
“那就去。”沈云西丢下笔,红药宫大本营距梁京甚远,离他们过来还有段时候,话本子倒不是很急,“我去看看他。”顺便去书院蹭个御膳。
这都是好久以前的计划了,择日不如撞日,干脆就今天。
沈云西坐着马车前往应天书院。
国公府门前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只是空气里还有淡淡的血腥味在风中溢散。
沈云西在车内翻看京里最近流行的其他话本子。
大抵是从她这里获得了灵感,如今的话本子市场,再也不是从前清一色的穷书生与狐妖鬼、穷书生与富家小姐这类了,而是重生的、种马后宫的、兄妹、姐弟、小妈文学的,诸如此类的题材如雨后春笋,冒个不停。
沈云西陷入了话本子的海洋里,无法自拔。
马车穿过大街小巷,从鱼儿胡同口缓缓驶过。
此时的胡同里,庆明帝正轻抚着沈姑母的脸,出神的眼里尽是痴迷。
今日休沐不必上朝,他昨夜怎么也睡不着,一早就出宫往这里来了。看着这张脸,庆明帝因太子皇后纠纷和白月光忌日刚过,而烦躁涌动的心火稍稍平息。
被他盯着的沈姑母也心不在焉。
为应付秦家的族亲,她一夜未眠,想着被秦家三叔公夺去的钱财,和女儿的怨恼,不由得心生委屈。
秦家欺人太甚!
真当她们是好欺负的!
沈姑母几番克制起伏的心绪,握住了庆明帝的手,委婉地诉苦,“老爷,可给我作主。”
美人黛眉染上苦闷,泪盈于睫,幽然欲泣,衔了一丝苦笑,怎么看都美得动人。
但庆明帝却是瞬间清醒了过来,他扳正了她的脸,眯着眼阴沉地瞧了许久,喝道:“不许哭!也不许求朕!幸芳从来不会做这种表情,也从来不会开口求朕!”
在男女之事上无往不利的沈姑母震惊地张开口,呆在了原处,幸、幸芳是谁?
大太监田林在听见里面的话声,摸着腰间的杏花荷包,口上啧了啧,看他们这皇帝老爷,找替身还要求这么多。
第39章
◎她只是自己想吃◎
皇帝的态度和出口的话语; 让沈姑母惊恐不安。
这一惊乍,落在庆明帝的眼里,就更破坏氛围了。
庆明帝不悦地甩开她的脸; 他也不装了,站起身,居高临下,视线变得森冷起来:“沈氏; 你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替身就要有替身的样子,能做幸芳的影子,是你百世修来的福气。要不然,你以为,一个和亲兄通奸的淫|妇,朕凭什么留待你?”
凭什么?凭的不是爱吗?
到头来; 竟是为了她这张脸么?
沈姑母前头本来是装的; 这会儿眼泪是真下来了。
庆明帝言语中的鄙弃和无情让她怔忡难堪。
可在男人可怕的注目和皇权的威严里,她又箝口结舌,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只有豆大的泪珠儿; 骨碌碌地脱眶而出; 止不住地直往下滚。
庆明帝不耐地拉下眼角,冷哼一声; 叫道:“田林!”
吹着小风儿的大太监田林; 忙端起恭敬的神态,推门溜进屋里来,“陛下有何吩咐?”
“给她另找个地方安置; 从今日起; 不许再叫她见任何人; 省得叫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乱了心神,坏朕兴致。”
庆明帝专横地下达了命令,继而不悦地甩袖离开。
皇帝这种生物,尤其是庆明帝这种人,向来以自我为中心,宫中的嫔妃牵连前朝,他不得不费心思权衡,但如沈传茵这样的,于他不过蝼蚁。
他九五至尊,王朝之主,又怎么会考虑在意一只蚂蚁的喜怒哀乐。
区区玩意儿罢了,只需要让他快乐就够了。
庆明帝一句话就定了沈姑母的未来。
沈传茵不是傻子,如何会听不懂他的意思。
这是分明就是要幽禁她,隔绝与外的往来!
这怎么成呢!
沈姑母情急失色,欲要追出去:“老爷!”
田林挡在门口将人拦住,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沈夫人,您听我一句劝,听话些才能少受些罪。您且放心,奴才一定叫底下人将您的住处收拾得漂漂亮亮的。”
再漂亮有什么用,别人又看不见!
事情发展超出了沈姑母的想象,她脸没了血色,只要想到要过不见天日的日子,就不止的打寒悸,根本不听田林的话,她疯了般一个劲儿地要往外头去找庆明帝。
大太监见此也不客气了,将人一推,径直锁上了房门,招来心腹,做下安排不提。
被沈姑母的一场哭诉打破了美好想象,庆明帝郁抑地回了宫。
才到紫宸殿坐下,就有宫人禀告淑妃求见。
齐淑妃一身青色宫装,东宫早添了丁,都是做祖母的人了,她却依旧体态风流,面容姣好。
她一进门就娇娇柔柔的问安。
庆明帝身子斜歪在龙椅上,倦疲的耷垂着眼皮,“何事?”
齐淑妃往他身前一跪,抹帕子哭道:“陛下,域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您再清楚不过的了,当初还是他主动向您请旨,给卫三郎和沈家女赐婚。他和沈氏是早就断了往来,歇了心思的,又怎么会在云苍寺行狎亵戏辱之举!这事必是弄错了,还请您明察啊!”
齐淑妃才从东宫过来,儿子挞股十杖,还被禁足半月,趴在床上那咬牙忍痛的模样,让齐淑妃心都碎了。
本来不过为一个女人,是受不了这么重的罚的,但偏卫三的身份他们几个都心知肚明,再加之云苍寺又是那个女人的灵位安处,昨日还巧了正是忌辰。
几样相加,在殷皇后的搅火下,圣上也雷霆大怒,竟叫堂堂太子趴在长凳上受人笞打!
这刑还是殷皇后行的,美名其曰太子千金之躯,不可叫宫人辱怠,还是让她这个嫡母亲自来,正好她是女人力气小,就当是对太子小惩大戒了。
简直放她娘的狗屁!
殷家一家子都是武夫,殷若华那贱人,自小就是抡锤耍枪的,她一个人的力道能抵三个太监!说是十杖,换殷氏来,其实就三十杖!
她可怜的域儿,差点没被打死过去呜呜呜呜。
虽说为了皇室颜面,封锁了消息,压下了原由,私下做罚,但太子一路被抬回东宫,哪里瞒得住,东宫都体面扫地了。
昨天日子特殊,她不敢来触庆明帝霉头,但今儿她必须来求情讨个公道!
齐淑妃深知殷氏权重,皇帝忌讳,自己和太子不过被扶持起来和殷氏打擂台的。
她浸淫后宫多年,很懂得利用这一点谋利:“当时皇后娘娘也在,域儿最是敬重娘娘,怎么敢又如何会当着娘娘的面儿,做出违礼之举。”
在场的都是皇后的人,肯定是皇后污蔑的!
听完齐淑妃的话,庆明帝眉头有些松动,淑妃心下一喜,正待乘胜追击,大太监田林疾步走了进来,双手捧着奏折,“陛下,侍御史汤世房汤大人呈本疏奏。”
侍御史汤世房是御史台的新起之秀,方正不阿,果决有才辩,前段时日不知从哪儿翻出来些陈年旧事,一封疏奏,叫福昌长公主食邑被减三百户。
今天却不知又是谁要倒大霉了。
齐淑妃提前可怜了一下倒霉蛋,暂且静了声。
她垂着头,兀自在心里琢磨语言的艺术,务必尽力将昨日的一切全赖到殷若华身上去。
岂料,就在这时,突地一阵疾风扫来,齐淑妃急忙抬眼,就见那封刚被呈上来的奏章,啪的被庆明帝摔到了她的身上。
齐淑妃来不及接住,奏章落在地上,在翻开的一角显露出太子二字。
齐淑妃:“……!”倒霉蛋竟是我儿子??
向来一副颓态的庆明帝此刻虎目大睁,冲冠怒发:“朕看他胆大得很!你也给朕滚出去!”
他扭问田林:“汤世房何在?”
大太监忙回:“汤大人在殿门口等候。”
“传他进来!”
田林领命自去,顺便请离了齐淑妃。齐淑妃大骇,深知不好,也没有强留下,急匆匆奔赴东宫向儿子传信。
东宫内,太子妃正在伺候太子用药,齐淑妃一进门就将人支了出去。
太子元域伏在软被上,周身气息阴郁暴戾,见母妃去而复返,强自按下狂躁,沉沉道:“母妃不是面见父皇去了吗?”
齐淑妃来得急,口里灌进的风都还没咽下去,“不好了域儿,出事儿了!”
将紫宸殿中的发生一一告知,齐淑妃又焦急地问道:“你最近做什么了?竟叫那汤世房逮到了把柄!”
太子也是一愣,说到最近,他突然想到了什么,脸色大变。
他手下可用之人不多,母族又没本事,科考在即,他难免要想法子扶持些人手进去,才刚做了些安排。
不好!
元域猝然直起身来,他欲要下床赶往紫宸殿,但奈何伤痛在身,要一软又瘫了下来。
他恨极拍床,“汤世房……”
齐淑妃虽不知太子到底犯了什么事,却也气道:“那汤世房,朝上多的是官员要他纠察,他怎么就偏盯着皇子皇孙,前头是福昌长公主,现在又是你,什么中正无私,我看他就是指着这个出名气。”
齐淑妃一席话点得太子脑门儿一颤,他喃喃半晌,某一刻福至心灵,恍然怒目:“……原来如此,好啊,他和沈朝朝还真是鹣鲽情深啊!是他,肯定是他,汤世房肯定是他的人!”
齐淑妃还不明所以,元域已然暗悔道:“母妃,二十年前,你真是下了一步臭棋!”
老二虽被送离皇宫,没了皇子的便利,但他却在应天书院扎了根!
每届科考进士有一半人的人都是打应天书院出来的,谁知道这里头有多少是他的人?
这些年,他尽被元邵病秧子无用,院试屡考不中,届届被抬出来的大笑话蒙蔽了眼睛了,竟忽视了这内里的乾坤门道!
一时东宫内人仰马翻,应天书院里,沈云西是全然不知的。
她正在应天书院的饭堂吃饭。
应天书院作为梁京的第一学府,饭堂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总归饭点儿的时候,一窝蜂过来,还是有点挤的。
只有沈云西和卫邵旁边特别空敞。
年轻的夫人束素亭亭,姿貌雅丽,引得来往学子偷眼观瞧。
沈云西没有半点反应,兀自在心里嘀咕,进了应天书院才知道,这里的规矩超多,读书的学子连书童都不许带的,闲杂人等皆都不许进来,竹珍他们都被留在了外头,只有她作为送东西的“家属”被放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