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倒计时-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先叫砚冰把紫檀木雕送进书房,接着招呼人坐下,小黄门推辞不过,只好留下来。
  ***
  书房里,赵白鱼斜倚在窗边的卧榻上看游记。
  “五郎!五郎!”砚冰兴冲冲跑进来,把木盒子放下,比划手脚描述郡王府送礼的豪横场面。“您不知道前院都看呆了,前几日一直嘲笑您不得不嫁给暴戾的郡王,眼下都羡慕嫉妒得眼睛全红了!至于他们的宝贝疙瘩赵四郎,听说在一场祝贺新科及第的宴会上,因您义救恩师而被陈芳戎一干进士落了面子,回来后就病了一场,硬是拖住夫人,不让她替您操持婚礼。”
  与赵钰铮有关的任何事,赵白鱼都不想知道。
  赵白鱼瞟向砚冰脚下的木箱,问:“那是什么?”
  砚冰当即搬起木箱说:“是观音菩萨。郡王亲手为您雕刻的,能赐福的菩萨。”
  “我看看。”赵白鱼掀开盖子,被惟妙惟肖的木雕震撼住,目光跟粘了胶水一样牢牢黏在木雕身上,指腹轻轻抚摸菩萨身上的每一笔刻痕。“你说,这是霍惊堂亲手雕的?”
  砚冰:“是的。”
  赵白鱼禁不住笑,自言自语:“想不到还是个艺术家。”抱起观音菩萨走到光线较明亮的地方仔细观望,询问:“怎么会想到送观音菩萨?”
  “我也不明白。”砚冰丈二摸不着头脑:“谁成亲前送对象观音菩萨?还是赐福的菩萨,像长辈送小辈的手笔。”
  “啊!”砚冰猛拍手掌说道:“会不会是郡王殿下把您当弟弟?”
  赵白鱼:“他不缺兄弟。”
  “说不准,满京都都知道郡王殿下和王府里的兄弟处不来,见面跟仇人一样。没错,五郎你信我,肯定是拿您当兄弟,要不然就是当儿子——总不能真想当您爹?”
  “越说越离谱。”赵白鱼将木雕珍藏好,问郡王府里的人走了没,得知没走就从书架上拿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打开来,里头是三颗做工精致的金玉骰子。“叫他们带给霍惊堂,就说是回礼。”
  砚冰惊讶:“您不是最喜欢这金玉骰子?当年也是千辛万苦准备大半年才赢回来,连我碰一下您都心疼,现在就这么当回礼送出去?”
  赵白鱼:“回礼不用最珍贵的东西怎么好意思送?这是基本的人情世故。别废话了,赶紧送过去。”
  人情世故是这样的吗?
  砚冰心想:代价太高了,他以后还是别有什么人情往来了。
  ***
  当副官听到赵白鱼近侍说回礼,终于知道霍惊堂挂在嘴边经常回礼的人是谁。他把赵白鱼的回礼亲自交到霍惊堂手里,看清是三颗金玉骰子不由皱眉,满头问号。
  为什么?
  一对新人,婚前一个送送子观音,一个送赌博的骰子?虽然用料珍贵但也不能忽视它们都过于标新立异的本质啊!
  霍惊堂倒是很珍惜,还说:“骰子好。送骰子好。”
  要不是被宫里来的司仪嬷嬷制止,他还想钻府库里搜寻礼物送赵白鱼。
  副官看不惯那副德行,觉得心累,找个由头就躲外头,眼不见为净了。
  ***
  转眼到了六月初八,天没亮就忙活起来。
  前院昏暗,后院一隅倒是灯火通明,赵府出不到十个家仆来帮忙,秀嬷嬷只好找李意如等姑娘们相助,还有郡王府那边拨出二十几个人过来帮忙,场面总算稳住。
  房内,赵白鱼穿上赶制好的新郎袍服。
  深红色纱袍衬得他肤如脂玉,暗纹苏绣的玉质腰带扣起,轻松勒出劲瘦的腰身,腰间配玉和香囊,囊里装香草,烛光下眉目如画,乌发束于玉冠内,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眼中流光溢彩,如芝兰玉树,朗月入怀。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李意如颇有意境地夸赞:“五郎渊清玉絮,清风霁月,翩翩公子,机巧若神。”
  赵白鱼莞尔:“李姐姐放过我吧,你们一晚上夸了我无数遍,早就死了的羞耻心都被你们叫醒,我现在快羞死了。”
  “哈哈哈哈哈……”
  屋内众人朗声大笑。
  ***
  此时府内其他院落。
  主院,谢氏点亮烛火,侧首问丈夫:“我们是否去赵白鱼的院落看看?”
  赵伯雍沉默了会儿,断然拒绝:“我不可能过去!”忽而讥笑:“想必那逆子也不乐意看见我们。”
  接着软和语气说道:“你别操心了,当年他母亲那个样子,什么恶果都该他受着,母债子偿天经地义。你这些年没亏待他,已足够仁至义尽。”
  谢氏不自觉按住心口,不知为何总觉得心慌,像心口破了个大洞,硬生生割下一块肉似的,她也想不通为什么。
  赵伯雍很快说起生病的赵钰铮,牵挂住谢氏的心神,她便以为是母子连心的缘故,就不再多想。
  偏院。
  赵长风独自舞枪,枪法飒如流星,寒芒于夜色中乍现,似要划破夜空,霎时一个下劈、横扫,狂风皱起,落叶翩飞,杀气具象化般斩落头顶枝干。
  忽有声至,赵长风警觉地刺过去,听到熟悉的一声‘大哥是我!’才迅速止住招式,侧身看去,皱眉说道:“三郎?”
  赵三郎脚步踌躇,挠着后脑勺说:“大哥,我心事重重睡不着。”
  赵长风了然:“和赵白鱼有关。”
  “对!”赵三郎烦恼地说:“他今天就要嫁进郡王府了,怎么说也是我们兄弟,也是替四郎挡了这劫,他成亲没个兄弟去送,是不是说不过去?”
  赵长风反问:“爹不会同意。”
  赵三郎黯然而烦躁:“我就是担心爹——”
  “但是娘心软。”赵长风说:“从今以后,他跟我们赵府没有瓜葛。这次算他替四郎顶劫难,我们也给了足够多的好处,前仇旧怨就当两清。所以送一送无妨,就当是最后一次恩怨了结。”
  赵三郎眼睛亮起来:“那我去了!”
  ***
  按成亲礼节需先入门,女方亲友设置关卡为难男方,等男方突破重重障碍顺利进门,和女方父亲兄弟喝茶聊天,直到女方被带出来。
  因赵白鱼是男人,跟父母兄弟的关系都不是很好,所以省了入门的传统礼节,霍惊堂直奔后院赵白鱼居住的小院落。
  秀嬷嬷开门,赵白鱼走出来,砚冰在他左边,魏伯在右前方,李意如等姑娘们分散于庭院里,安静无声地望着这一幕。
  霍惊堂不能进院,离得有些远,只见他背着手站在日光下,身穿绛纱袍,头戴玉冠,长身鹤立,风姿特秀,轩然霞举,龙章凤姿,一双琉璃菩萨眼扫过来,似非尘土间人。
  赵白鱼的心忽地跳快两下,准备迈开步伐之际,就见赵三郎出现在门口,同霍惊堂对视一眼就走到他面前。
  “出门这段路必须脚不沾地,我来送你。”赵三郎说。
  赵白鱼笑了笑,按住赵三郎的肩膀说:“不用了。”他知道赵三郎的意思,意味着从此两清、和解。
  赵白鱼不希望和赵家人再有牵扯,但两清不代表和解。
  他挺直腰杆向前走,越过赵三郎只留下一句话:“我和赵府早就两清了。”
  从此往后,一世两清。
  赵三郎满心雀跃被当头浇下的冷水熄灭,愣愣地看着赵白鱼越走越远的背影,心中惆怅不知为何疯涨。
  霍惊堂伸出手,大拇指戴着一个白玉扳指,手腕绑着一条眼熟的旧巾帕,掌心有许多肉眼可见的老茧。
  “我来迎你了,小郎。”
  赵白鱼心一颤、一烫,放进霍惊堂掌心的手抖了一下,下意识想缩回,被死死握住,牵着向前走。
  小郎,有夫弟之意,有青年泛称之意,也有小丈夫的意思。
  ……………………………………………………
  作者有话要说:
  老霍:“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小鱼:“我真没想那么多,就是事事如意这种很普通的祝福。”
  PS: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李贺。
  一世两清,字面意思,不过它有成语,成语意思是兄弟两人都是清正廉明的官吏。


第22章 
  除主院之外; 府内位置最好、面积最广的一座院子被划为赵钰铮的院落,几乎一比一照搬苏州园林建筑; 一砖一瓦、一树一花极尽诗情画意。
  小石子路上; 谢氏携一众家仆浩浩荡荡进入院落主屋,刚靠近就听到里面瓷器摔碎的脆响,不由驻足,询问照顾赵钰铮的两位嬷嬷怎么回事。
  嬷嬷为难地说:“四郎一大早就被前院的声音吵醒; 心情郁卒; 不肯喝药。”
  谢氏:“再去煎碗药过来; 其他人都退出房; 别纵着四郎。”
  前行至门廊,忽听远处传来鞭炮鸣声; 谢氏忽然顿住脚步问:“是来迎亲了?”
  身后的嬷嬷应是; 以为谢氏还有吩咐,良久无声便抬头看去,见谢氏神色恍惚,呆立原地。
  过了一会儿,赵钰铮赤脚跑出来,在门口大声喊了句:“娘!”
  谢氏回神,朝赵钰铮走去:“生病了就别出来吹风; 乖乖喝药,别总是为难底下的人。”
  赵钰铮抱着谢氏的胳膊撒娇:“药太苦了; 前院又太吵——我没埋怨五郎的意思。対了,准备送五郎喜事的贺礼送过去了吗?”
  家仆来说:“今早送过去了。”
  赵钰铮:“娘,您不去前院看看?”
  谢氏拍拍赵钰铮的手说:“用不着我。”
  赵钰铮高兴地靠着谢氏撒娇卖乖; 刚才看见谢氏愣怔地眺望赵白鱼院落方向的一幕,心里陡然而生的不安在这瞬间烟消云散。
  盯着赵钰铮喝药; 又哄着人睡着的谢氏忙回前院主持中馈,远远遇到出府的新人队伍,前有悍勇的军营将士护送,后有奏乐队伍、宫里派来的司仪,还有抬着七。八百担嫁妆、聘礼,排成一条见不到尾巴的队伍,而新人赵白鱼和霍惊堂就在人群最为显眼的位置。
  谢氏一眼就瞧见赵白鱼,她以前总不愿多见赵白鱼,怕在他脸上看到昌平公主的模样会禁不住恨意失控,更别提见过赵白鱼着绛纱袍、戴玉冠的模样。
  如今一见,心中涌出凶猛的熟悉感,谢氏忍不住问身后:“嬷嬷您看看前面的赵白鱼,他像不像刚金榜题名、身穿绛纱袍的年轻时的老爷?”
  嬷嬷眼神不大好,仔细看了又看,只瞧出个大概轮廓,摇头说:“不太像。那位肚皮里出来的孩子有哪点像老爷?我看哪哪都不像!”
  “是吗?”
  谢氏满心犹疑,走远了还忍不住频频回头。
  实在是穿绛纱袍的赵白鱼太像年轻二十岁的丈夫,她很难描述出被一眼击中的震撼,只将这点异常偷偷藏在心底。
  ***
  宫里来的司仪本意是用轿子接新人,被霍惊堂一力否决,此时正脸色难看地站在两匹骏马中间,抬眼见到迎面走来的一対新人,霎时被惊艳。
  临安小郡王也算她看着长大,风采仪态自是顶尖,草草配一个男妻本就令人不满,若是赵府的麒麟子赵钰铮还好,偏偏是鱼目似的赵白鱼,司仪心里的不满更是达到顶尖。
  现下当面见到人,才知萧萧肃肃、清如朗月原来不是夸张的形容词,再一想他前段时间为救恩师敲登闻鼓,可见人品难能可贵,心里的不满霎时冰消瓦解。
  司仪扬起笑容,高声唱道:“请新人上马!”
  霍惊堂翻身上马,回望赵白鱼。
  赵白鱼利落上马,听到霍惊堂声音带笑地说:“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差点没腿软地摔落马。
  新人上马,喜乐奏起,鞭炮齐鸣,打马过御街,两道是鳞次栉比的官宅,迎亲队伍穿梭其间,有家仆出来看热闹。路过京都府衙门,门口是笑容满面的同僚和纪知府。七百来担嫁妆、聘礼营造出比十里红妆还夸张的场面,惊得满京都的人跑出来观看,纷纷交头接耳,道这男人和男人的婚礼场面竟比女儿家还盛大。
  便有人说:“昔日昌平公主大婚也不及今日盛况。”
  人群中钻出小孩围着搭载新人的高头大马贺喜,秀嬷嬷和砚冰赶紧撒下糖果和铜板。黄昏将至,迎亲队伍进入临安郡王府,围在外头的人们才渐渐散去。
  郡王府大门一关,喜乐都停了,空荡荡没有宾客,高堂上只放一个牌位,旁边站着一个中年儒士,蓄一撮山羊胡,着青衣,外罩文武袍,像个弃笔从戎的儒将。
  他是谁?
  赵白鱼朝霍惊堂投去疑惑的目光。
  霍惊堂:“你应该知道我和我父亲的关系没那么好,他觉得丢脸,不愿意过来。灵位是我娘,她在就行,旁边是我二舅舅,他和我娘是龙凤胎,你随我叫他二舅就行。郡王府一向不开门迎客,免去朋党结私的猜忌,你介意吗?”
  赵白鱼摇头。
  宾客不是京官就是五皇子之流,说来观礼,实是看笑话。他们不敢嘲笑霍惊堂,所有讥讽只会落在他赵白鱼的头上。
  霍惊堂备受圣上信任,哪会怕猜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