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子声音戛然而止,脸色爆红,“十八天……”
他懊恼异常,搓了两下手,神色变得萎靡起来,“对不起,耽误你时间了,我这就走。”
他知道自己没希望的了,当下叹了一口气,失望的转身要走。
舒予,“……”
“等等,我话还没问完呢,你走什么?”
那汉子一愣,猛地转过身来,“不是说,书院招人,要,要会读书写字才行吗?”
舒予无语,“读书写字只是会优先录用的一个条件,可不代表一定会录用。我们找的毕竟还是要会干活的人,不是会读书的。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品性和能力,你若是本事大,书院还是会雇用你的。”
(本章完)
第2281章 我会种地
舒予的话不高不低,这会儿不管屋里屋外都很安静,不止那汉子听见了,就是排在门口不远的其他人也一清二楚。
原本就因为自己不怎么识字的人这会儿齐齐松了一口气,果然来试一试是正确的。
那汉子更是眼睛瓦亮,连忙问道,“那,那您看我成吗?我力气很大的。”
舒予,“你平日里在家中擅长做什么?会做什么?”
“我,我会种地,我家十亩地都是我一个人伺候的,收成都很好。”
这话一出,门外有人低声笑了起来,这汉子脸色又红了。突然意识到这里是书院,就算会种地,也没有用武之地。
舒予却开始琢磨着自己越发壮大的向日葵花田了,会种地啊,这本事好啊。
她看向面前的汉子,“既然你家有十亩地,收成还好,想来不愁吃喝,怎么想着到这边来找活儿做了?”
汉子小声的说,“我娘子说,我脑子不好使,让我来书院多干活,多接触读书人,涨涨见识,以后说不定听多了看多了肚子里就有墨水了。”
舒予,“……”你这娘子说话可真够直的啊。
“可要是你来书院做事,那家里的那十亩地怎么办?谁来伺候?”
“我还有一兄一弟,他们可以的。”
舒予眯起眼,“你不是说那十亩地都是你一个人种的吗?那你兄弟呢?”
汉子抿抿唇,有些支支吾吾的,“他们身体不太好,时常生病。我父母怕他们出事,就……多照顾他们些了。”
听到这里,舒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顶上一个兄长,下头一个老幺,他在中间最不得父母欢心,可不就成了家里的老黄牛了吗?
什么兄弟生病?不过就是躲懒的借口罢了。
怎么的,要是他真的以后在书院做事,他兄弟的病就能好了。
舒予看着眼前的汉子,嗯,憨是憨,但没到彻底傻掉的程度。他说话这般犹犹豫豫的,想来也清楚父母的偏心和兄弟的利用。然而就算清楚,还是勤勤恳恳的伺候十亩地,说明想不出法子挣脱这副困境,的确不太聪明的样子。
倒是他那娘子有意思,人也聪慧,一逮着机会就让他抓住。
说是他脑子不灵光到书院来受熏陶,但若是运气好被书院录用了,在父母那边有个交代,又能摆脱家里的那些吸血水蛭,总归是踏出了第一步的。
这汉子好就好在知道好歹,会听娘子的话。
舒予若有所思,那汉子心里却越发的忐忑。
他刚要说点什么补救一下,就听到舒予问道,“你先去那边,跟我家丫鬟登记一下自己的名字住址和基本情况,要是无事的话,就在旁边的屋子等等或是在书院转转,下午我再告诉你结果。要是有事,你也可以先回去。”
“我可以等……”娘子交代了,话要老实说,事要老实做,能留下就尽力留下,不要错过机会。
舒予颔首,对应西点了点头,汉子就去一旁登记了。
舒予这才叫下一位。
(本章完)
第2282章 两位童生
后面的人识字的依旧不多,排在这边找活计的,家里条件都一般。
要真的有能力的人,那肯定去往右边排队了。
不过也有两个落魄的童生过来应聘,两人一个二十三岁,一个五十多岁。
前者是家逢变故,考上童生后不久便父母双亡。而他多年来一心读书,生活技巧全无,遣散家中下人,所有事情从头学起。谁知没多久妻子受不了苦日子,离他而去,成了他人的继室,别人的继母,却只留下了才两岁的女儿与他相依为命。
读书是不可能再读书了的,没钱没时间,女儿要依靠他生活。
好在他是童生,做账房也好抄书也罢,还是能赚点钱勉强糊口的。
只是女儿太小,他做事的时候不好带在身边,于是托了隔壁婶子代为照顾。谁知道有一回他中途回家,却看到那婶子对着女儿又掐又骂的,还同女儿说母亲不要她了,是她不乖。
他当场怒火中烧,把婶子教训了一顿后将人赶了出去。
只是自那之后再不敢找别人代为照顾,后来和东家商讨减少工钱后,东家同意他将女儿带在身边。
可他总有忙的时候,一个错眼,在门口乖巧坐着的女儿就被拍花子给拐了去。
幸好官府一直在找这帮拍花子,在女儿失踪一夜后,这些贼人落网,女儿总算是有惊无险。
只是经过这两回变故,这童生心有余悸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后来有人说让他再娶个妻子,家里有了女主人,孩子也有人照顾。
可这童生经历了这许多事后,并不觉得这是好法子。
然而架不住女儿越发沉默,一点动静就吓得她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就在他打算妥协之时,峥路书院突然传出要招人的消息。
若是能在书院里做事,自然不会遇到拍花子。女儿现在四岁了,只要给她一小块地方让她自己玩耍,安全问题不需要担心。
而且书院当中都是学子,不说各个秉性有多好,总归都是读书人,大部分是知理善意的,也不担心有人欺负了她。
他还打听过山长孟状元的情况,甚至于那日孟状元成亲时他就在丰淮街,清楚听到他对于女子生孩子一事的诸多回答。
若是这样的人还需要担心,那他真找不到更合适的去处了。
所以这一次,这童生是带着女儿一块过来面试的。
舒予对孩子一向有耐心,尤其听说这孩子小时候经历的那些变故,总会让她想到家里的弟妹。
她让人给小姑娘送了糖果点心,听她奶声奶气又小心翼翼的道谢,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抬眸对那童生说道,“常家仪,你被录用了。”
这常家仪的学问毋庸置疑,至于品性,从他对待女儿的态度就知道了,大问题没有。至于其他的……
“不过我们这边惯例是三个月试用期,要是三个月后,你做的不好,那我们也不会客气留人的。你放心,这三个月都是有工钱的。若是三个月后你能留下来,那工钱会往上涨。”
(本章完)
第2283章 录用
常家仪一听,暗暗的松了一口气,紧跟着又问,“那我女儿……”
“书院会给每个员工都分配住的宿舍,独自一人的,四个人一间房,房间会比较大。若是有家庭的,那会单独分一间房,只是房间会比较小。晚些时候等招工结束,会有人带你们去看看住的房舍的。”
常家仪眼睛亮了亮,“多谢路县主。”
“好了,时间还早,你带小姑娘到处转转吧,外边有茶水点心,可以吃点东西,别饿着孩子。”
“是。”
常家仪出去了,舒予看向另外一位童生。
这童生五十多了,据说一直在往上考,考了三十多年,至今没有结果。
他自己倒是早就不想考了,奈何家里人不同意。早年间家里条件不错,能供应的起。现在家道中落,妻子去世,家里的儿女怪他没本事,一大把年纪除了读过书什么都不会做。
这老童生读书多年多少还有傲骨在,被儿女这样嫌弃,他也不愿意在家里呆着。
听说这边招工,他就来试试。
别的不知道怎么样,但舒予看过他写的字,非常好看,有种打印机打出来的那种工整。
老童生说,他其实在读书上没有天赋,要不然这么多年也不会连秀才都考不上。
就是因为没天赋又被家人寄予厚望,只能死记硬背,经常是背书抄书。
这写得多了,手上不仅老茧硬邦邦的,字体也非常好看。
这样的话,以后书院里的抄录事宜,老童生不是正合适吗?
舒予做主将人留了下来,老童生很高兴,有一种……浑浑噩噩中找到了自己价值的感觉。
后面舒予又面试了几个,有认字的,也有不认字的。
不过来的大多都是男子,少数的几名妇人十分局促,隐隐有后悔来此的样子。
但其中一位妇人却有一手好厨艺,书院是有食堂的,目前大厨是有,还缺帮厨。
这妇人以前是在大户人家当厨娘的,别的不说,做的吃食很精细。
舒予琢磨着,食堂里可以做固定的大食堂,但单独点菜也是可以的嘛。
若是她在这做得不自在,舒予倒是不介意将她挖回自家去。
招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除了给书院招人,她还看中了几个打算忽悠到自家作坊去。
舒予这边的纳贤堂招工事业如火如荼,而另一侧的桃李堂更是热火朝天。
孟允峥等人都到了桃李堂外后,就将招生的要求又说了一遍。
“此次招生,入学的学子年龄自五岁以上。启蒙班从五岁开始,到十六岁止。”
这样的要求,主要是五岁的年龄正正好,再小一点,那就不是给孩子启蒙,是在带孩子了。
至于十六岁止,那是因为十六岁已经到了男子成婚的年龄。当然,想要读书什么时候都不晚,可这个年纪才开始启蒙,说明家里的条件并不好,十六岁已经成了家里的壮劳力,甚至已经娶妻生子了。读书一途前路漫漫,他读书没问题,可到了该承担起家里责任的时候却才开始榨干父母妻儿的所有价值,那这样的学生,孟允峥也不打算收。
(本章完)
第2284章 你可以自己洗衣服
当然,若是遇到特殊情况,也会特殊对待的。
这是启蒙班的招生要求,启蒙班之后,就按照功名来招生了。
启蒙过了却还是白身的,会有四个班。这部分人目前最多,像二牛大宝他们都是。以后若是还有更多的学生,会再多加班级。
紧跟着就已经参加过县试院试,并且成了童生的学子,暂定两个班。
随后就是秀才了,秀才大多数都是在县学读书。不过孟允峥之前已经挖了几个过来……
最后就是举人,举人更少,目前峥路书院还没有举人的学生。
但不着急,有两位先生在,很快就会有的。就算他们不入学,在书院呆上半年以上,到时候考上进士,那也属于峥路书院的名额。
别的不说,当初在京城的时候,荀盛他们都是打算过来的。他们如今正在一边游历一边往东安府这边来,想必再过不久就会到了。
“招生的情况就是这样,现在说明住宿的问题。书院有房舍,四人一间。八岁以下允许回家住,但需要按时上下学。八岁以上都要住校,休沐的时候才能回家。若有事情可以请假,说明缘由也能允许归家。”
一听这话,人群顿时响起嗡嗡嗡的讨论声。
有个十来岁的小胖墩问道,“山,山长,那我能带书僮吗?”
孟允峥笑道,“不能。”
“那我要住在书院里,不能带书僮,我的衣服就没人洗了。”
孟允峥,“你可以自己洗。”
小胖墩瞪大了眼睛,不止他,其他一些家中有下人的小儿都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我不会洗。”
“可以学。”
小胖墩都要哭了,“可是,可是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来洗衣服的。”
旁边有父母也觉得孟允峥有些不像话,他们送孩子来读书,怎么还要洗衣服呢?家里有下人,没下人的也有母亲洗,哪里都轮不到孩子吧?
孟允峥倒是很有耐心,“你们是来读书的,但却不仅仅只是为了读书。你们还小,很多事情可能并不清楚。难得有机会,那我便同你们说一说我在会试时候的事情吧。”
这是要传授经验啊。
众人的眼睛噌的亮了起来,立刻挺直了脊背,听孟山长说话。
孟允峥,“会试有九天,想来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九天六夜的时间,我们都要在考棚里度过。所谓的考棚,我想你们中很多人大概不知道,他就这么长。”
他在旁边的书桌比划了一下,“还没这书桌长,而我们的吃喝拉撒,就在这一小小块天地解决。”
年长的学子早就知道,年幼的像是小胖墩以及他们的父母,却都一脸错愕,紧紧的皱起眉头来。
“睡觉的时候,我们要将桌板拆下来铺平。这桌板不轻,所以我们需要有力气。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