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回新兴一九八零年-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他们俩夫妻合作的家务。

    在雨后天晴的早晨里,大家都顾着做家务,吃早餐,准备出去工作的时候。

    大队部在广播里就放出了歌曲,播放的歌曲就是国歌,就是收音机放出来转播的。

    他们这个村也不是每天都放广播的,现在的收音机都是放电池的,如果放的广播多了,就会损耗掉很多的电池,虽然这是公家出的钱,可也不能浪费公家的资源。

    村里面的资源也不多,现在虽然说改革开放,但人们还没有那么的大胆,包鱼塘包地的,收入也不是很多,只能节约资源了。

    村里面放广播,一定是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有什么事情宣布,不能错过了。

    村里的人都侧着耳朵听,他们知道村里面放广播,不会也无缘无故的,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或者是有什么事情要广播的。

    他们都习惯了,每次村里都是这样做的,那些想早早的去田里工作的农民,他们就坐下来等着广播不完了,再去干活,每个村民都不想漏掉一点消息。

    大队部实际上是一个主持的地方,如果有什么事情要要开会什么的,农民们就不去田野干活,也要听话的,无条件服从命令。

    叶星荣和妻子做好了家务,吃饱了早餐,喝了一杯水,到房间里看看孩子们起床没有?

    大儿子是已经上学了的,每天他不吃早餐,早早的上学,这也是每个学子都这么干的,他们那么早上学,家里哪里有那么早准备早餐空着肚子上学,学子们读十几年的书,就是这么的度过的。

    只能他们放学回来再吃了,小儿子和女儿他们现在已经醒了,叮嘱儿子好好的看家又问女儿说,

    “女儿,昨天晚上要你画的,衣服的款或画的怎么样了?”

    “妈妈我已经画好了两款,还有一款没有画好,我准备今天画好的。”叶紫知道妈妈心急了,就保证说。

    “女儿,那是真的太好了,你先把那画好的,两种款式的画,现在拿给我,那一种款式,你可以慢慢的画。”叶姚氏看着小女儿,现在多了一点肉的脸,要挣更多的钱,给孩子们更好的伙食生活。

    “嗯嗯”叶紫把已经画好的两张纸,递给妈妈。

    叶姚氏她看了看两张纸,觉得这两张纸的款式他们都没有看过,衣服也很好看,她就高兴的对丈夫笑笑,让女儿和儿子在家里,他们就出发去大队部,准备今天的工作。

    夫妻俩没有没有停顿的,一路去大队部,他们怕等一下,广播响起了,太多人来了,他就进步去不了,第一次做这样的任务,心底很紧张,心里想着立刻做好准备。

    俩夫妻到大队部的时候,村长和书记就准备在广播里说话了,他在广播里说,家里有裁缝机的妇女,会裁剪的妇女,还有会裁缝衣服的妇女,如果想工作的话,就到大队部里报名,招工要考试的,如果不合格的,就不能在厂子里工作。

    不要怀着庆幸的心理,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谁会谁不会都知道,那是造不了假的,招工也只招那些勤快的人,偷懒不诚实的人,他们是绝对不要他们在这里工作的。

    就算厂子里收了,工作一段时间后,那些不合格,偷懒的人也会辞掉,他们这里绝对不会招那些废材,他们这里是为公家做事的。

    要做好事实事,绝对不能因为这一颗老鼠屎,坏掉了,他们村在公家里的名声,绝对要杜绝这样的人。

    当然了,以前干活不勤快的人,只要在里面干活勤快,就能拿更多的工资,这里的工作都是计件的,就算不是计件的工作,也是按你的勤力度发奖金的。

    村民们有些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了村里又开厂子的事情,消息不灵通的,就会问邻居这是因为什么要招工?

    各方的打探,村里因为这个广播,都热闹起来了,有些家庭符合条件的,准备去干活的妇女,都纷纷放下了工具,觉得他们的机会来了,要是能在厂里工作。

    能在厂子赚到钱,就不用去田里工作,为家里赚更多的钱,人让家里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谁人不想啊?

 第346章还在招工

    大家都怀着这样的心情,村里都轰动了,想看看厂里是怎么样的招工的!

    就算是男的老的少的,这些人也想看看热闹,他们还没有见过这样的热闹!

    不符合条件的人,他们怀着晓幸的心理,希望能幸运的过关,不能干好的工作,他们能进厂子打杂也好,打杂也是有工资收的,也是一份工作,总比在家里干农田的生活强,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大队部宽阔的大门口,能容下几百人的小广场,看热闹的村民或者真的想工作的妇女,把这里塞得不能让人通过了。

    几千人的村子,这地方才能容下几百人,来的迟的人都把外面,四面八方的巷子,都给塞满了,住得近的人家,甚至在自家的房顶上看下来。

    能赚钱的都是大事情,正在人们辛苦地劳作,也是为了赚钱和让家里人吃饱的,他们这些农民,家里人没有后台的,都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里干农活。

    有的家里人有十几口人,20多人口的,都想让家里人能有工作,减小家里的负担,家里有两三个人出去工作,能挣够一家老小的生活费了。

    这时候村长和书记,安排两个人去搬空电影院里面的凳子,这个两个人是村里面招来打杂的,钱是厂子里出,等把厂子开起来了,这些钱会慢慢的赚!

    他们两个搬空电影院里面的凳子,还有帮忙打扫一下,就能得到一天的工资,虽然凳子不少,也会有点重,但是现在的男人,都是干惯重活的,干的还是轻轻松松的,一个早上就能干完。

    现在都是农闲,有再多的事情做,也能抽出空闲来做工的,他们每天都是这样干,有别的工作做的时候,就不去干农活。

    工作做完了就去干农活,他们都是自由体,想什么时候干就什么时候干,只是能赚到钱。

    大队干部准备招聘,有两个人负责这个工作,他们在广播里说,让那些想工作的,符合条件的妇女,都排队来签名考试。

    准备在大队部的会议室里,考考那些妇女,让她们都准备好,其他人让出一条路,让那些报名的人前来报名。

    村民们还是有些不舍得,让开了一条路,可是那也没有办法,制衣厂的男人又不收,就算收男人,也只能打杂的,家里的妇女就不同了,还可以赚高工资!

    做衣服的都是细心活,男人哪里有那个细心的,就算有这样的人,家里有妇女的,也会让给妇女去做。

    但是做裁剪就不同了,这个男女都可以做,男人做起来,有可能比女人还好,有时候还是要干体力活的,抱布匹。

    不过现在的人都是干惯农活的,这样的体力活都是小意思,年轻姑娘妇女都能做,才会有几百人那么多的报名。

    没胆子报名的,也许他们不想干那个活,也许就不想在工厂里干活不自由,也许是没有自信能进入厂子。

    但是有更多的人,还是希望拼一拼的,现在刚开了广播就这么多的人赶来,等一下,还可能会更多的人来报名,村子周围远的人可能还没有赶到!

    大队干部帮忙让那些人签字,把名字写到纸上,排队的有几百人,可他们这里只收30人,这么多人来报名,那也只能选择精英中的精英,只能靠他们的本事吃饭了。

    报名的人就问长问短的,问厂子怎么不收多一点人,收这么一点人,这么多的人报名,那不是白忙吗?

    村干部也只能耐心的回答,说工厂刚开,就只能收这么一点人,等工厂开起来了,工厂会继续招工的,只要你们进了工厂,能勤劳的干活,把工厂的事情做好,就会有机会收更多的人,村子里会有更多的人,有工作做了。

    妇女姑娘们,听到这样的话,也只能祈祷他们能选上,这样他们就能当第一批的工人,也许以后工厂壮大了起来,他们有机会当领导!

    怀着这样的心情,报了名的人更加的拼命了,能在几百人之中胜,那是多有面子的事情,不单单只是因为能挣钱,更多的是面子啊!

    村民们久久都没有离去,他们看着一个个的妇女去签名,有在家里有人在里面的,就更想知道结果,家里人能到厂里打工,他们家里又多了一份收入了。

    县城的工厂招工都是招工人的,前几年招的都是知青,只有那么几间工厂,都是满人了,农民们都没有地方赚钱,只靠卖山草。

    有些人去县城里打泥水工,不会建房子,只能打杂,都是搬砖头,用锤子打石头,可也没有那么多事做,建房子的人又不多,一家人都窝在村里面,只能穷穷穷。

    几百人进了会议室,大队干部也进入会议室,叶姚氏他们三人也在,书记首先把今次招工的事情说了一遍,也说明叶姚氏和叶李氏,是这间厂的负责人,他们都是县城供销社招聘来的员工。

    村子里面的妇女姑娘们,听到她们两个是负责人,都是羡慕的眼光,这两个人不会是走了狗屎运了吧?

    怎么给选上做负责人的,看人家真是幸运!

    村长一个个问这些妇女,一些问题,问他们会不会裁剪衣服,家里有没有裁缝机?

    会不会裁缝衣服?问了一个就把那个妇女回答的问题,写到纸上去,就让她回去等消息,等问完几百个妇女,已经到了中午。

    叶李氏他们三个人商量,下午把她家里的裁缝机,搬到电影院里面,用来给那些报名的人考试,刚才只是面试,还有让他们来考试,考一下,他们是不是真的会做衣服?

    虽然是一个村,但很多人只能听说,没有实际看过他们做衣服,还是眼见为实,工厂里做工都是这样招工的,只能试过才能招!

    村长已经告诉他们,电影院大厅已经搬空了凳子,已经打扫干净,他们中午就可以进去了。

    让他们看一看名单,哪一些人通知的,中午告诉他,他帮忙通知那些人中午来考试,村长也不用家家户户的叫,只在广播里读名单就行了。

    如果中午读了名单,他们都没有来,只能说这个人放弃了工作,他们只负责安排,可不勉强别人来工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347章名单

    叶星荣对村长说:“我去看看名单,把符合这些条件的人,中午把名字写下来,让村长中午通知那些人来考试。”

    “好,就这么决定,我中午就来这里,你们把名单告诉我就行了,我来帮你安排。”

    村长点点头,这也是他这个村长的工作,能做好这个工作,是他的功劳,谁不想进一步啊?

    谁想做平庸者?

    “那就谢谢村长了,能得到你们的支持,是我们的荣幸,我们感激不尽啊!实在是太感谢了!有了你们的帮忙,我们的工厂开起来就容易多了!”

    叶星荣觉得现在的干部还是很好的,都是做实事的,不会像以前那样,只为名为利,去做一些刮掉人民利益的事情!

    在前些年粮食关的时候,那时候还没分田,都是在联队的,一个生产队的人,或者一条村的人一起干活!

    每年收成的时候就分粮食,过年的时候才会分钱,有一年,村里的干部虚荣,不管村里的民众,能不能吃饱饭!

    把没有增产却上报县里,粮食增产,一亩地增产双百斤,把旱地,开荒的地的粮食,通通都连在一起,搬给那些县领导看,说今年增产了。

    看到有一条村子这样上报,很多人都不想落后,怕比别人超过了,得到县领导的奖励。

    大家都不服输,有很多村都是这样上报,都说是增产了,只有古院村的村长,上报县里说减产了。

    县领导就把上报增产了的那些村子的粮食,通通都搬到了古院村的粮仓,搬粮食的农民都气死了,

    自家人都没得饭吃饱,把粮食搬到了别人的村子里去!

    可他们又斗不过那些村干部,村干部又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让他们挖坑,他们就挖坑,现在挖了一个大坑,给他们这些吃不饱的人跳呢!

    古院村的村民,看到有那么多的粮食分,个个都收粮食收的,哈哈笑,都笑笑话那些村子上报增产的傻子,怎么有那么傻的人?

    笑话那些干部,辛苦了一年,把粮食都搬到别人的粮仓去了,让自家的村民饿肚子,真真是爱爱戴高帽的傻子!

    没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只把个人的名利放在第一位,这次大队干部,都是一些废柴!

    古院村的村名也没有说错那些大队干部,就因为他们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