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我晓得。”
    村支书拿着一张用来写介绍信的纸,写着这个地方的地址,盖上村里面的盖章。
    这个年头,出去坐车,就是要一张这样的纸,这张纸等于身份证了,没有这张纸,坐火车,住旅店都不行。
    给那些民警抓到,把你当成是逃犯来关着,这年头很多知青下乡,没得到回乡的信件,没得到村支书的介绍信,他们也不能回乡,那是逃跑来关着的。
    很多知青现在都很心急的,等不到家里回信,让他们回去,他们在这个地方还是要干活的,还不能回去,怎么办呢?
    就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想回城,有的等不到希望,年纪已经大了,男的就会娶这个地方的人做老婆,女的也嫁到乡下来。
    还有的就是得到了村里面读推荐大学的名额,去读大学了。
    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那是因为,很多知青都付出了婚姻的代价,才换来的条件。
    在他们拿到了名额,去读了大学了,很多人都会抛妻弃子,女的就会直接的走掉,和农民老公离婚。
    这是历史弄出来的代价,在两三年以后,恢复了高考的时候,这个情况就会更加的严重。
    有的人会给力的,夫妻都考上了,农民老公不再是农民,农民老婆不再是农民的时候,他们那些人才会,不那么悲哀的,不用抛妻弃子。
    村支书把信件都写好了,就递给了梁爸爸,他能帮的就只有那么多了。
    既然这位老人要执意的去,他们这些旁人的,也只能是真诚的支持了!
    “谢谢你啊支书,我先走了,到了地方我就发电报给你。”
    “好,路上保重,注意安全,防贼防小偷。”
    “好的,谢谢,这些我会注意的,那我先回去了。”
    “好,梁叔你慢走。”
    梁爸爸对支书的老婆点点头,然后着急的走出院子,打开院子的门,走了出去,然后关上了门。
    着急的打着手电筒回家,他觉得太顺利了,心里好高兴,办好了,这件事情,路上就不会有麻烦了。
    村支书的老婆看着丈夫,她心里有话,刚才没有说出来,现在等人走了,她就问了出来。
    “老公,他两夫妻去找儿子,前几年都不去找,怎么现在突然就找儿子?”
    “这个老实的叔,估计是真的找到儿子了,可能还是有别的原因,没说他儿子怎么样了。”
    “你说他儿子是不是发财啦?现在不敢回来。”
    “有这个可能,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现在我们这里运动还没有结束,很多的事情都不能让别人知道,一但给人家告发了,那还是要关牛棚的。”
    “是啊!希望以后不要这样了,这样的日子太可怕了。”
    “我已经感觉国家有可能慢慢的恢复了,现在的政策好像慢慢的放松了,好日子不远了。”
    “老公,真的会是这样吗?那就是太好了。”
    “会的啊!以前都不让人读书的,不让人读大学,直接把大学的老师都放下来了,可是现在都能去读推荐大学了,恢复高考已经是必行,十年没有人读大学,国家就缺少人才,想一个国家的富强,必然要培养人才。”
    “那我们的儿子女儿不是也可以去读大学了?”
    “让他们好好学习,读书是有机会的,还有啊!别把今天的事情说出去了,等这位叔发电报回来,别人问起来才说吧!”
    “老公,我知道轻重的,不会和别人说的。”
    “那就好,儿女的还没有回来吗?这么晚都还没有回来,不睡觉啊?”
    “儿子女儿都是去同学家,说是一起学习。”
    “算了,不等他们了,我们先睡觉吧。”
 第484章故乡再见
    支书两夫妻,在这个老实人走后,心中隐隐约约有点担心,可个人有个人的活法,他们只能关心,却不能帮他们生活!
    梁爸爸并不知道,他走了以后,那支书两夫妻说了什么,知道也没有办法,他不能和他们说实话,她要保护自己儿子的安全
    梁爸爸回到家里,发现儿子已经冲凉出来了,和妻子一起收拾行李。
    见到梁爸爸回来了,梁家辉就着急的问,
    “爸爸,写好介绍信了没有?”
    “写好了,那,这就是。”梁爸爸挥一下手中的纸。
    “爸爸,你把介绍信收好,明天坐车坐船都要这封信的。”
    “我晓得,我会贴身放好的。”
    “好,爸爸,你看看还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我们快点收拾一下。”
    “不用急,我们现在去坐车坐船,天黑黑的,也做不了啊!还是要等天亮前,我们才出去。”
    梁爸爸把介绍信,放在衣服,,里,放好了才放心了。
    农民出外面的时候,他们都会在衣服的里面缝一个袋子,装值钱的东西,装钱啊,锁匙的,有的也会在裤子的里面缝一个袋子。
    更加夸张的就是,有的人会在内裤里缝一个袋子,出门在外,丢了行李也不能丢钱,没了这些钱,那就惨咯,千里迢迢的,难道要走路吗?
    “那我到厨房去煮一些饭团,在路上吃,像我记得还有一些番薯,煮熟一些番薯,还能留着中午吃。”
    梁妈妈记起来了,现在还没有准备明天要吃的东西。
    如果都在路上买,买不买的到吃的是一回事,但是买吃的是很贵的,家里有现成的东西,何必发那个冤枉钱。
    “那老婆这你去准备吧!能记起来的粮食,都要打包,你等一下在厨房的柜子里找一找,看有那些咸菜啊什么的,菜干啊的,我们都打包。”
    “不用了吧?爸爸,这些东西都打包,不就是很多?”
    “儿子,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家里能吃的东西是放不了的,不带走就会烂掉,宁愿辛苦一点啊!也不要浪费了东西。”
    “好吧,爸爸,我听你的,吃的东西都带走,别的就不要收拾了。”
    “儿子,就是收拾粮食这些东西,我们带走都很困难了,虽然家里发的粮食不多,但那些豆子,菜干什么的,还是很多的,这些我们都是平常用空闲的时间种的,东西一定要带走。”
    “好好,不会浪费掉,都带走。”
    等他们一家收拾好东西,已经是深夜了,省的又带多一点的东西,他们就在家里先吃早餐。
    一家人先吃着早餐就吃番薯,这些东西重,几个人吃都要有几斤,吃掉了就小拿了几斤东西了。
    吃饱了番薯,他们喝了水,又带了一些水,在路上喝,几个人都看看这个家,心里面都有点舍不得。
    可是再舍不得也要分别的,两个老人不舍得,眼睛都流泪了,擦了一擦,红红的眼睛,擦掉眼中的泪水。
    还是一狠心的,为了儿子,为了孙子,他们也要跟着去照顾。
    带上行李,把家门关上,不舍的又看看这间生活了几十年的房子,一狠心还是脚步重重的走。
    这么一走,也许几年才能回来,也许永远都不能回来了。
    几个人怀着不同的心情,还是趁着天黑走路的,他们也是打着手电筒,虽然他们是黑天走路,村里面的狗也没有叫。
    但是在她们快要出村口的时候,在村里面跑出来几个狗,这几个狗跑到他们的身边,对着梁家辉低声的叫,那是不舍得声音。
    搞得好像知道,又要和主人分别了,不知道何时才能又见到主人。
    梁家辉看着这几个狗,对每一个狗都用手摸一下它的头,嘴巴轻轻地对他们说再见。
    那些狗对着他摇尾巴,用嘴舌头轻轻的亲梁家辉的手,亲密的表现不舍。
    “你们都回去吧,再见啦!”
    “儿子,我们走吧!再不走天就大亮了。”
    “好,我们走。”
    梁家辉背着行李,手里也拿着行李,他年轻力壮的,就拿多一点,让老迈的父母拿少一点。
    他们两老能走远路都好了,不过他们只到镇上等车就行,这么早应该不会碰到熟人吧?
    就是碰到了熟人也不怕,那些人也不会立刻的反应过来会来捉他的,只要过了今天,那就安全了。
    梁家辉没有再理会那些不舍的狗,和两位老人,趁黑赶路。
    天还没有亮,他们就这样打着手电筒走路,从村口到镇上这条路,都是砂石路,因为有车行驶过的,道路还是平坦,又得两旁种满了树,是让走路的人能有乘凉的。
    今天可能是月尾的关系,天上也没有月亮,因为是晴天的关系,天上还有几颗星星,敖然间还有一些萤火虫飞过。
    在夏天的田野里,晚上一点也不肃静,因为除了鸟叫老鼠叫,还有青蛙叫各种各样的虫子叫。
    在这个人们都睡熟了的夜晚,还是很热闹的,让他们走路的几个人,不会感到孤单。
    梁家辉尽量把行李的重量东西都挂在他的身上,他年轻力壮的,哪能让老人受罪呢?
    这几年都在外面打拼,没有一刻不想念父母,现在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就这样走路,不说一句话,也感觉温馨满足的。
    只要能一家人在一起,哪怕大家静静的坐在一起,或者静静的走路,亲人在身边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这种只有体会没有办法诉说的感觉,是多么的好,心中那是满满的开心,无法言语的喜乐。
    他们一家人顾不上说话了,只顾着走路,天已经开始慢慢的亮起来,不用手电筒已经看得见路了。
    没有多久,他们就走到了镇上,他们就走到等汽车的地方,在路边的大树下停住了脚步,只要等到公车来了,上了客车就可以离开这里了。
    天色已经开始大亮的起来,已经天色亮了在镇上,两边的店铺就开始打开店铺门营业。
    都是一些卖生活用品的,还有卖吃的店铺,最大的那个店铺就是供销社,这个时候也开始开门营业了。
    天空从东边升起了一颗太阳,把大地都照亮了起来,梁家辉看着家乡的日出,感觉在高山的顶上升起来的太阳,是那么的好看,充满了生机。
    太阳升起来了,万物充满了生机,又到了一天的早晨,花草都在暖洋洋的阳光中努力的生长着。
    看着家乡的每一处地方都感觉不舍,刚回来故乡,又要远离故乡,心中不舍,又有什么办法?
    ------题外话------
    谢谢支持,给票我的人,点击作品的人,谢谢。
 第485章路上的风景
    太阳升起来了,勤劳的人们,早就起来干活。
    勤劳的人们,在日出以后,都在勤劳的工作了,为一天的工作拉开了帷幕。
    就在太阳升起来不久,公共汽车也开始营业了,汽车慢慢地开了过来,梁家辉招手让汽车停下来。
    汽车在他们的面前慢慢的停了下来,这辆汽车的总站不在镇上,这是私人买的汽车,它的总站应该是那个司机的家吧!
    这个年代公交汽车真的不多,很多人都选择走路或者骑单车,却很少人会花钱坐汽车的,一个镇上只有一两辆汽车,这辆汽车都是分开时间来开,这样客人不多,也不会亏掉。
    做生意的怎么会亏,平常的开车只是赚一些辛苦的钱,过年过节的就能赚大钱。
    汽车停了下来,打开了车门,梁家辉带着父母慢慢的上了汽车,上了汽车找个座位坐下来,汽车慢慢的开了起来,再回头在窗边看着这个家乡,对家乡默默的说声再见。
    梁家辉一家人也没有说话,因为这是在外面,说什么话,聊什么天都是不方便的,一家人心里懂得意思就行。
    汽车行驶着,路边有人招手,他也会停下来,不会像城市那样有站牌,汽车总会行驶到站牌停下来。
    这些乡镇的汽车,都是没有站牌的,只要有人招手,他们都会停车招客。
    这些已经成为了人们默认的规则,只要能方便村民,村民们就会很高兴。
    汽车已经坐满了人,甚至有人还没有座位坐,在车上站着,但是如果还有人上车,司机还是会让人上车,他不会管车里面挤不挤,只要拉多一些客,他就会挣多很多钱。
    这个时候还没有那个交通局,也没有交警,有的只有人民警察。
    更加没有摄像头,司机怎么载客,都没有人会拦住,只有这么一班车,肯定会挤啦!
    人们只要能上车,也不管车上挤不挤了,人要方便得要坐车啊!
    你想过渡到市里面去,你必须要坐车在汽车上坐船,过渡到另外一边,要是你在走路过渡,还要贵一点。
    那是因为你个人过渡,和一个汽车过渡是不一样的,汽车也会买年票月票的吧?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