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谢,不用你帮忙找车的,我们有车帮忙带回去的,现在只搬出去就可以了,我们这里有三个人,还能搬得动布料,就不用麻烦你们帮忙了。”
叶星荣还是客气的道谢,让那些人帮忙不知道要收多少钱?自己拿得动可不要麻烦别人。
第297章
“不麻烦不麻烦,你们慢走,欢迎你们下次再来买东西。”售货员也只是客气的说,别人让不让帮忙,都没有关系,帮一帮他们也是顺手。
三个人就准备搬布料,要搬到楼下,搬到刚才卖衣服的旁边巷子,也就是走出供销社大门,旁边的街道。
“我来搬四匹布料。”
“不行”
“就是,这么小看我们女人。”
叶星荣想搬四匹布料,让他们两个女的一人搬一匹布料的,可两个女的不让他搬那么多,
那只好每人搬两匹布料了,这些布料说重也不是很重,可一下子搬的多了,就是怕掉地下去。
把这些布料给弄脏了,这东西都好贵着呢,他们存一年的钱也都买不起,四五张大团结呢,要小心为好,那可是钱呐。
他们三个人把布料抬到肩旁上,就用肩膀抬着出去,这样的重量对他们这些农民来说,根本就不算重,在家里担山草都有100多斤。
在山上担到卖的地方,担一个多小时,平常在家里担着两桶水,也要几十斤,割水稻的时候,担着两竹筐水稻,也有100多斤。
现在这20多斤重量,对他们来说就是轻轻松松的事,他们哪里有那么娇贵的,连这点重量都承受不了。
他们这些农村出生的,可不是娇贵的小姐,能担能抬能打,不过他们都是文明人,是不会乱打架的。
他们从买布料的地方,抬着布料找个卖电器的地方,这里也有很多人的,还是要闪人家。
抬着布料也注意着,不能在闪人的时候,把布料碰到电器那里的架子,把上面的电器都碰到地下去,那可麻烦大了。
东西甩到了底下,那是要买他们的东西,身上只有三块钱,那么贵的东西,她们身上哪里有钱买得起?
经过生活用品的地方,隔壁就是楼梯了,他们从楼梯慢慢的走下去,也要防着别人上来,这个大楼只有一个楼梯,上下楼都在这里。
如果是年轻人,看到他们也会闪开的,可如果是老人家来买东西,他们走路上来都不稳了,就没有能力闪躲。
好不容易下了楼,可楼下的地方还是有卖物品的,卖的就是菜和肉,这些都也是可以私人来租档的。
不买又不买菜,那就直接从这些地方走过。
他们把布料都抬到市场的地方,找个偏僻点的,干净一点的地方,关键是这里不用太阳晒,就算下雨也淋不到的地方。
他们就在这里等着姚伟涛他们两个来接她们回家,现在还没到饭点,就算到饭点,他们都舍不得在这里吃,在这里吃的东西太贵了,他们都选择买点肉回家里做饭吃。
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可也没有什么通信的工具,最好的办法就是原地等,这样让别人找你好找,虽然县城都不大,可别人找你一趟也很麻烦的。
这样就浪费去了好多的时间,只能在这里傻傻的等,这就是古戏里经常演的,傻佬等小姐,就只能在这里等。
来这里都一个早上了,没有喝过一口水,现在又快中午了,等待的心情,可不怎么好!
他们来这里,赚一分钱也不容易,是不舍得在这里买水喝的。
热辣辣的太阳,口渴也只是看着别人在街上卖东西。
……
早晨叶紫他们几兄妹起床的时候,发现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了,知道他们今天是到县城卖衣服,他们几兄妹就慢腾腾的洗脸吃饭。
每天他们都是吃那样的早餐,白粥加咸菜,不管好不好吃,可见已经比以前的生活好多了!吃饱了早餐。
叶文收拾碗筷,擦桌子,洗碗筷,这些已经成为了他每天都要干的工作,开始的时候还抱怨一下,现在抱怨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没人理会啊!谁人让你是老大啊!谁人让你在他妈妈的肚子里早出生?还是干活吧!
等的大哥洗好了碗筷,小孩子嘛,还是要去玩的,想去哪里玩?
那就和小孩子们汇合,一起出去玩,他们两家已经达成了合作,小孩子们也成为了兄弟,一起玩,那是必须的。:
他们又去叶若风家里,发现两兄弟也在家,他们都没有去爷爷奶奶家,在家里等着他们来玩,他们几兄妹就进他家坐了一会,觉得天天在他家玩,也没有什么好玩的,觉得有点闷。
叶武就首先受不了了,他提议大家出去玩,他们都不知道去哪里玩好,觉得全村跑也不行,后来还是叶武念念不忘屋背山那些荔枝树,提议去那里玩,大家也同意到那里去玩,就一起走路去屋背山。
从叶若风的家里去屋背山,也不是很远,只走几分钟就可以了,他们为了走近路,都是从那些老房子里走上去,从这里上去就要上台阶了,可不是一两阶,这样走十几二十多个台阶,就一排房子,他们穿过好多排房子,都要停下来喘气了,实在是走台阶也很累的,都是小孩子。
他们这一群人里,最小的那个是叶若海,他平常在奶奶家里,很少出来玩的,今天走这么多的路,还要上台阶,累的他两只眼睛都有泪了。
那也没有办法,他们都是小孩子,大了只能拉着小的,根本就背不了他们,就算背的了,可也怕上台阶摔跤了。
只能走一段路,又休息一下了,为了照顾小的,他们大的也脾气好的,没有骂,他们也是从小的长大的,现在的人都没有那么的金贵,哪怕你走不动,只能休息好了再走,。
大人是不会和你一起去玩的,他们都要做事,哪里有那个北京时间,和小孩子玩呢?
那些和小孩子去游乐场什么的的人,那些孩子都是金贵有钱人的家的孩子,他们这些穷人家的孩子,只能大的带小的,去玩也带着去玩。
要是你不带着去玩的话,只能在家里带,那样他们不能出外面去玩,他们会无聊的发疯的,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的上台阶了。
从叶若风家里到屋背山,只走几分钟的路就行了,可那是对于大人来说,他们这些小孩子走走停停的,走到屋背山,都过去半个小时了。
第298章
他们还走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背后的衣服都湿了,他们就是想走到荔枝树下那里玩,那里很多的小孩子在那里玩。
有些老人也在那里坐着,冬天的时候这里也会很热闹,那些老人都会在这里烧上一堆柴,在这里烤火,要是觉得饿,就放点地瓜下去烤地瓜吃。
也会分一点给这里玩的小孩子吃,所以冬天的时候,这里不管多冷,都有好多的小孩子在这里玩。
来这里玩可能有得吃,也可能有的玩,还会有故事听。
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玩游戏,听故事了,还有猜迷语。
主要是现在没有什么娱乐,没有电视看,有的人有收音机,也不会经常的放,只是家里的大人,在家里听一下新闻。
小孩子没得玩,老人又没去处,就合在一起,说说故事,说说书,讲古论今,讲一下艰苦的岁月。
讲一下打日本鬼子的年代,现在这个时候,大队部电影还是三毛流浪记,英雄儿女,这些旷日的国产片,在鼓舞人心。
如果你想放别的电影,那是禁止的,国家现在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很多的事情还是在禁止,播放电影的人,也要看形势。
不过大队一般请人来播放电影,都会点了电影的节目的,谁敢顶头而上啊?
他们来这里的时候,已经不算早了,这里已经坐满了人。
他们找到荔枝树下的时候,有一个老人在那里讲故事,有很多的小孩子围着听故事,荔枝树后面的,就是一座大山,说大山也不是很大,连小孩子都能爬上山顶。
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是在山脚了,应该说是在半山腰,要不也不用上台阶。
叶紫记得前世读三年级的时候,植树节的时候,学校还组织学生到这个山上去种树。
她记得他们学校给学生的任务是,每一个学生都带一个小锄头,每人五棵树,要种完这五棵树才能完成任务。
要不就不放学生下山,那时候的学生都是很听话的,再怎么累都会把任务完成好,两三年级的学生有多大的力气啊?
爬上山腰,还要锄坑,一个学校的学生,一起在那里种植,那可是很热闹的。
可她也记得,那时候的男学生,只顾着自己种完他手中的树,可没有一点的风度,会帮女孩子种树的哦。
路崩了,学校只组织学生到河里担沙子填路,学生都是很听话的,那时候才多大啊?
学校的老师也不怕孩子们掉到河里面去,河水还是有一点深的,孩子们还是很听话的,从家里拿来工具,到河里去捞沙填路。
这条河一般的时候,那个河水是不会冲漰路的,只有下大雨的时候,山里的水都冲下来了,都会把路冲漰。
她还记得有一次,有一个老师家里种花生,发动学校的学生,帮她的家里刮花生。
那个老师的家里是个大队干部书记,来发动学生来做私事,做小孩子的他们,是不知道不懂的,回到家里,也没有跟家长说。
就算跟家长说了,又能怎样?村民都是要听这些干部的,何况是学校的孩子,这个村里面的老师,也算是卖他们的人情吧!
他们三个跟着上去围着那个老人听故事,刚好老人就讲到说:“你们看见我们背后这些荔枝树,这些荔枝有一个名字叫香荔,是我们新兴的特产,里面就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群小孩子就在那里,坐在石头上,眼晴一眨不眨的看着那位老人,入了迷的听故事。
新兴司背,那也是一个乡镇,新兴香荔,是在不知道那个朝代,进贡皇上。
是正宗的新兴香荔,其实只有两棵,后来的荔枝树是嫁接的,都不是正宗的香荔,没有那两棵荔枝树的荔枝果好吃,味道根本没法比。
这两棵香茘是在有一年,罗影皇上巡游到新兴,在两棵荔枝树下乘凉,因为是夏天,实在是太热了,北方和南方不同,来的时候他穿着两件衣服,来到这个地方这个时候,穿一件衣服都热的后背都湿了。
因为那些古人都是穿长袖的,就会更加的热,他把身上的龙袍解了下来,挂在两棵荔枝树的树枝上。
之后这两棵荔枝树的的荔枝果,全部都有一条青线,这条青色的线围着果一个圈,那些荔枝果又特别好吃,那个荔枝核,只有小米粒。
荔枝果又大又甜的,人们就把这两棵荔枝树的树枝,嫁接到别的荔枝树,每个村都有种荔枝树,所以新兴的特产,变成了新兴香荔。
全国出名的荔枝,进贡到京城,进贡给皇上吃的,离着京城太远了,以前都没有好的交通工具,想把新鲜的荔枝进贡到京城。
老百姓们想尽了办法,想了冰着荔枝果,可那到了京城,也不新鲜,后来人们就想到了用花盆培育荔枝果,把一小盘的荔枝树运到京城,还能运去的。
可这也不是那两颗正宗的香荔,可京城的人,不知道啊!
以为他们吃的是最好的,最好吃的,真正能吃到这正宗好吃的香荔,还是要到我们新兴来,想吃到正宗的,又好吃的果子,不到新兴来,哪里能吃到最好吃的果子。
在外面卖的荔枝,也只是嫁接的香荔,说的那些荔枝有多好,买的时候贵的要死。
在龙山寺那棵荔枝,听说有300多年了,寺庙的和尚,都在保护着那棵嘉枝。
老人讲完了故事,就停顿了一下,那些小孩子听完了故事,都纷纷看向头顶的荔枝树,这些荔枝树现在都没有荔枝果了。
树枝上都发了新的嫩芽,孩子们都回想着,往年吃过这些荔枝树的果子,都没有老人说的故事里面,香荔果子有一条青线的。
纷纷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老人,意思是说你说的故事不是骗人的吧?我们怎么没有吃过这样的果子?有一条青线的荔枝果。
老人不服气的用眼睛瞪着这些孩子,很气愤的说:“我说的故事都是真实的,现在那两棵荔枝树,都还在那条村里种着呢,不知道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孩子们还是不相信,几千年的荔枝树,那不成了精了,再说这些村乡,有一颗几百年的树,都很幸运了,经过多少年的艰苦岁月,还有战争的岁月,人都难存活了,何况是这些树。
第29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