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姜婉宁收了谢礼,几家人面上浮现了几分?轻松。
  庞大爷最先感?慨:“这一转眼竟是十?来年过去了,想当年我只想着叫乖孙考个秀才,日后好去当个夫子,也算光耀门?楣了,哪成想他?还真跟姜夫子说的一般,中了举人,中了进士,这可是咱们老?百姓做梦都?不敢梦的啊!也亏得?当初我没有因为姜夫子是女?子就看轻了您,要不然这是要错过多大的机缘。”
  姜婉宁笑了笑:“您那年知道了实情?,还愿意信我,我自然也不能叫您失望了。”
  “唉——”庞大爷抹了一把脸,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只能又道了几声谢,复推了推庞亮:“乖孙你可记好了,是谁悉心教养了你十?年,姜夫子于你虽非亲生爹娘,对你的恩情?却远胜爹娘了!往后你要是做了对不起姜夫子的事,咱们老?庞家不是那等狼心狗肺的,你也别当咱们庞家人了!”
  庞亮并无被教训的不悦,垂首恭敬道:“是,爷爷放心,我定将老?师的恩情?铭记于心。”
  在庞家之后,林中旺的娘亲也说了差不多的话,且不论她?是真心还是假意,好歹态度是摆出来了。
  而林中旺又在陆氏物流做工,倘若他?哪日真做了对不起姜婉宁的事,届时不用?林家做什么,只怕陆尚就先替夫人报了仇。
  冯家二老?跟陆家往来颇多,在姜婉宁怀孕的最后几个月,冯夫人也常来家中看望,难免会说几句体己话,自然也就包括了他?们冯家对冯贺寄予的重望,以及对姜婉宁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谢。
  这回他?们两人也没有多言,冯夫人代冯家说:“往后只要是姜夫子用?得?到的,我们冯家但凡说一个不字,那就是忘恩负义不是人!”
  姜婉宁哭笑不得?,连说“言重言重”,又亲自给几家人倒了茶水。
  她?说:“为人师者,教书育人本就是本职的,再说咱们这几家,也算跟我时间最长的了,庞亮是我唯一的学生,我待他?多好都?是应当,冯少东家予我信任,我也当投桃报李,不负所望才是。”
  “便是中旺,你们就当是我藏的一点?私心,全是为了给夫君培养得?力的管事。”
  话虽如?此,几家得?益都?是实打实的。
  在这个时代,师恩是能比肩生养之恩存在的,正所谓尊师重道,无论他?们是为官还是行商,只要不是那等薄情?的,便要记姜婉宁一辈子。
  考虑到庞家赶回塘镇还要好几个时辰,天色又晚,姜婉宁就留他?们在府上吃了饭。
  饭后则是给他?们寻了客栈,在府城休息一晚,待到来日再回家。
  恩科结束,加之陆尚高中,陆府的客人实是络绎不绝,还有那与陆尚并不相识的,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登上门?,面对陆尚的疑惑,他?们只管送上礼,嘴上说着:“以前?不认识没关系,过了今日不就认识了……”
  连着曲恒和几个县令都?登门?拜访,陆家风头可谓一时无两。
  姜父姜母也无心想那什么赦罪书了,赶紧出来,姜父帮忙招呼客人,姜母则帮着姜婉宁多照看照看孩子,便是陆奶奶也上了年纪,素日人来人往,唯恐惊扰到生了心悸。
  光是应付各方来客,陆尚和姜婉宁就应付了足足十?日。
  这还是因为陆尚放出话去,说好等月底在府上设宴,这才挡了一些来宾。
  不等陆尚去塘镇巡查物流队的生意,姜家的赦罪书终于送上门?来。
  圣上亲训,姜家虽有过失知错,却也罪不至死,又念姜之源著书无数,沿用?至今,圣上爱惜人才,欲重启用?姜之源,擢升太子太傅,以示皇恩行当。
  姜父携姜母谢恩领旨,却并没未答复是否要回京复职。
  而在二老?接过圣旨起身后,却见曲恒纵马赶来,当着无数百姓的面,屈膝跪在姜父身前?,规规正正磕了三个头,大声道:“学生恭喜老?师、师娘洗脱冤屈!”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他?们松溪郡的郡守大人,也是那位姜大学士的学生。
  “这陆家可是不得?了啊!原本出了一个状元已足够扎眼了,合着那位开了私塾的女?夫子也是出身不凡,人家可是京城里正儿八经的小姐呢!”
  前?后不过两日,府城便全是有关陆家和姜家的传闻,百姓们从陆府门?口经过时,都?忍不住驻足观望,欲看看这是何等神奇风光的人家。
  后来听传旨的公公说,皇上除了给松溪郡送来赦罪书外,另有给西北大营送去圣旨,一是洗去姜家大公子身上的罪状,二来也是命将军数其功绩,上奏朝廷,好行封赏。
  姜父在拿到赦罪书后,去书房与陆尚长谈一整夜。
  出来后则是双目清明,才出房门?就见了传旨的公公,应了皇上的复职和擢拔,两日后携夫人与公公一起,回京复职。
  姜婉宁虽说了不会干涉姜父姜母的决定,却也意外姜父的做法。
  她?趁着陆尚陪小安安玩耍的时候问了一句,才知这与陆尚也有几分?干系。
  原来姜父无法拿定主意,对于皇帝的复用?,他?担心官场多争端,万一又有那步走错了,只怕对姜家又是一场面顶之灾,再来新帝初登基时,对姜家的一系列打压,也叫他?心生忌惮。
  可另一方面,姜家世代为官,他?又不忍叫姜家的官途断送在他?这里。
  陆尚亲了亲女?儿的小手,复答到:“我听爹的意思,还是想要回朝做官的,就是害怕将来再说错话做错事,心里存了两分?胆怯罢了。”
  “不过我是想着,我这几年仍是白丁,若涉及官员,恐还是占了下风,若爹真回朝做官,又是大学士和太子太傅双重身份加持,无论是对我行商,还是对你办私塾,也算一个庇护了。”
  “我便与爹说,不妨回朝待上几年,等几年后我入了朝,爹再隐退也不迟。”
  姜婉宁了然,凑过去摸了摸女?儿的侧脸,没有继续多问什么。
  两日后,姜父姜母离开,在朝廷官兵的护送下入京复职。
  而陆尚则是去了塘镇,将他?离开这几月的账本全部检查了一遍,又看了两件赔付事故,因是不可抗力因素,遂减免了对运送长工的处罚。
  姜婉宁又要看顾私塾里的学生,又要帮忙操持着月底的宴请,反是少了许多放在女?儿身上的精力。
  也幸好陆奶奶还在家,有她?和奶娘一起照顾着,才免了姜婉宁的后顾之忧。
  又过两日,陆尚从塘镇赶回来,接手了家中的琐碎,顺便兼顾起看孩子的重任。
  姜婉宁这才腾出功夫来,好生整顿了一番私塾,又见了几个曲恒介绍和自行过来应聘的夫子,最后录用?了三位男夫子,一位教授诗赋,两位教授经义,剩下的策问和时政还由姜婉宁来教。
  再就是女?学那边,项敏负责总览大局,在私塾里时日长的学生们转去做夫子,给新来的女?学生们教点?东西,除了念书识字由姜婉宁讲授外,更多时间则由她?们教导。
  这样一来,姜婉宁便把私塾里的事脱手了大半。
  月底陆家设宴,原定的三十?张席全被坐满了,而门?口还有源源不断的客人,姜婉宁只好临时去酒楼订了席面,又在家门?口添了流水席,也算宴请过往百姓了。
  就这样,八月悠悠晃过。
  九月探亲假过半,许多授官的学子都?要赶赴任地了。
  与陆家关系一般的人不知道陆尚另有任务,还以为他?也是返回了京中,这才叫家里的客人清减下来。
  殊不知,陆尚始终窝在家里,心甘情?愿做个家庭主夫,无论后宅安排还是孩子照顾,全由他?一手操办。
  九月中,詹顺安带着三十?号人来了家中。
  这三十?号人都?是松溪郡本地人,或是家里无牵无挂,或是愿意带着家眷搬家,也就是能去海上行商的。
  陆尚亲自问了他?们各家的情?况,挑了两个出去,改分?去了塘镇的物流队,剩下的则全部留下,给他?们半月时间收拾,等月底就出发上京,等候跟着李辉的商船出海。
  之后他?又提了两人顶替了詹顺安的位置,詹顺安则被调去了京城,一面负责京中物流队发展,一面负责新分?出去的海运事宜。
  詹顺安家里就他?和妻子两人,也方便直接搬去京城。
  与其他?长工不同的是,陆尚直接给他?们置办了宅子,就在京城正中的位置,三间房带一个小院,直接写的詹顺安的名字,花费了六百多两。
  他?没有告诉对方新宅的花费,只将地契交给了詹顺安:“你为我办事,又是要离开家乡,我自然也不能辜负了你,这房契你拿好,到了京城就能直接住进去了。”
  “你也别急着拒绝,京城的房子可不好找,你是住哪里都?成,嫂子总不好跟着你风餐露宿吧?再说等过两年你和嫂子添了孩子,这宅子的位置就正好。”
  詹顺安攥紧了房契,沉默良久,垂首道:“多谢老?板。”
  后来陆尚把这事说给了姜婉宁,姜婉宁也表示了赞同:“詹大哥在陆氏物流做了这么多年,功劳无数,当得?起这座宅子。”
  说起京城的宅子,陆尚又问:“眼下爹娘都?回了京城,阿宁日后是想在府城住,还是回京城呢?”
  姜婉宁沉吟片刻:“我听夫君的意思,海商是不是主要还是在京城一带活动??”
  陆尚微微颔首:“是有这回事,但我不出海,在哪里都?一样。”
  姜婉宁说:“但消息传回京城,和传回松溪郡的时间总是有差的,不如?再过一两年,我们便搬去京城吧,既能与爹娘住得?近一点?,也方便你日后办事。”
  “再说就算这几年不搬,过上个四五年你办好了皇帝的差使,入朝还是要搬去京城的,还不如?趁着安安年纪小,早早搬过去,也好叫她?提早适应了。”
  “好,那就听你的,等过一两年,咱们就搬去京城。”陆尚又问,“现在可要相看着宅子?”
  “暂且不用?吧?”姜婉宁想了想,“等爹娘他?们稳定下来,不如?叫娘帮我们留意着,这不还有时间呢。”
  “成!”陆尚应下。
  又过半月,詹顺安带着挑选出的新长工从松溪郡出发,除了这些长工外,他?们的队伍里另有家眷,脚程上就要变慢许多。
  好在他?们也不算太赶时间,能在李辉的商船出发前?赶到就可。
  十?月底,京城传回消息来,说是姜父已官复原职,又领了太子太傅一职,姜母也恢复了诰命,寻回了姜家曾经的宅子。
  原来的姜府这些年一直都?是空置的,他?们只来得?及收拾出来主院,剩下的院落还要请人慢慢收拾。
  而随着姜父复官,又在朝堂生被皇帝委以修书的重任,彰显了姜家复起之势,他?先前?的那些学生也渐渐登门?。
  姜婉宁和陆尚一同将姜父姜母送来的书信看过,只是轻哂一声,对他?们的做法并未过多置词。
  放下书信后,二人又投入到各自的事情?中。
  一晃眼又到了一年冬日,年关将近,陆尚得?知詹顺安带走的那批人已登上了商船,只尚不知船上情?况,还要等商船回来后。
  他?在这几月里寻找好了造船的匠人,因着是朝廷出钱,也没有了银两短缺的困扰,商船的材料都?能用?最好的。
  另外他?也在各个地方开始招募船工,叫物流队将招募的书帖带去各地,再请衙门?帮忙张贴,无论是否有使船的经验,若能应聘上,后续都?会有专门?的培训,工钱以海上行驶天数来算,每日二十?二文。
  到现在为止,应聘上的船工已足有八十?人了。
  就是陆尚要打的商船很?大,共计两艘,每艘都?需二百余人,还要继续招募下去。
  与此同时,姜婉宁的私塾也招了新一批的学生。
  但这批学生只有女?子,更多是普通百姓家来的,说好三年后若是念得?好,可以帮忙分?配工作,或是去项敏的绣房里做工,或是去物流队里当账房。
  说起物流队的账房就不得?不再提一句,自打年中陆氏物流就开始招手女?账房,这些女?账房不需要随长工同住,她?们有专门?的处理账簿的屋子,里面全是女?子,只要算好了当日的账目,就可以下工回家了。
  最开始时,前?来应聘的女?子寥寥无几。
  还是陆启做主,将女?账房的工钱提了一成,才算招来了几人,等后头她?们做得?熟练了,他?又多给了些赏钱,这才算把女?账房的名声打出去。
  如?今女?子也有在外做工的,但多半还是在绣房等地方,又多是上了年纪的妇人,真正说十?几岁二十?多岁的女?子,基本还是留在家中。
  这还是姜婉宁某日和陆尚讨论过的结果。
  就说她?的私塾里女?学生无数,可她?们所学,最后真能用?到实处的还是太少太少,更多人等到了年纪就会回家说亲,所谓在私塾里求学的几年,也不过是她?们人生长路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