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边的田就是村长家的,村长家人多,按人头分到的,加上祖上留下的,约莫有五十几亩,是村里最富的人家……”
  陆尚还算明白,乡下人家田地多少,一般也代表着家境好坏。
  陆家能有二十六亩,要不是需要供陆尚读书,又经年供养汤药,只这二十多亩田,他家在村里怎么也能算数一数二的富户了。
  “陆家……咱家的田不在这边,是临近漠拓河的,听说灌溉很实方便。”
  陆尚微微点头:“等过两天凉快点了,我过去看看。”
  两人一路走着说着,很快就到了村口坐牛车的地方,这个时辰出现在村口的,多半是要赶早去镇上的,或是采买家用,或是卖些闲杂。
  赶车的庞大爷就坐在车板上,收一分钱上一个人,无论男女老少,一律三文钱,携带东西超过二十斤者不拉。
  姜婉宁想了想,难得八卦了一句:“听说拉车的庞大爷是村长家媳妇的亲大伯,跟村长关系也不错。”
  陆尚奇怪:“不是说拉车的大爷是隔壁村的吗?”
  姜婉宁理所当然道:“是啊,村长的夫人就是隔壁王家村的。”
  陆尚看着她,哑然失笑。
  牛车不大,如今已经坐了大半人,庞大爷看着周围没什么人了,最后招呼一声:“还有没有人去塘镇!”
  “有有有!大爷稍等!”
  庞大爷循声望去,看见陆尚后很是愣了一下。
  对面两人也走了过来,陆尚准备好六文钱,刚要给他,庞大爷一个激灵,连忙推拒:“我说是谁呢,原来是陆秀才!不用不用,陆秀才要去镇上说一声,我单独送你都成!”
  说着,他就让车上的人往一块挤挤,偏要给陆尚他们让出一个宽敞位置才行。
  陆尚不了解实情,只好应承了他的好意。
  他病逝的消息只在陆家村流传,而他又好得太快,外村人根本不知其中变动。
  而跟他同村的更不会当他面说些闲话,只似有若无地打量着,一会儿看看他,一会儿又看看被他护在手边的姜婉宁。
  “都坐好,启程喽!”一声叮铃铃的铃响后,牛车动起来。
  这时,车上有人问了句:“陆家的,这是你媳妇儿?”
  陆尚扭过头,判断了下他闻讯的对象,没有否认,而是眉眼间染了一点笑:“是,这是阿宁。”
  姜婉宁适时在旁喊了一声:“许二叔。”
  “哎好,你们夫妻俩这是去镇上啊?”
  陆尚说:“正是,我和阿宁去买些东西,我看二叔带了不少东西,这是去卖的?”
  许二叔高兴地摆摆手:“这不夏天了,山上猎物多了,我也是运气好,逮着了好几只兔子,趁着兔子还活着,我拿去镇上酒馆,也能赚上几个铜板。”
  陆尚了然,这就是姜婉宁说过的,靠打猎为生的人家。
  他探过头去:“我看看……嚯!这几只兔子可够肥,二叔好本事!”
  许二叔万万没想到,能得到向来高傲的陆秀才的夸赞,又是震惊又是惊喜,一个黑皮糙汉,硬是羞得脖根都红了。
  等两人寒暄了几句后,赶车的庞大爷终于找到空当,叫道:“陆秀才呀,我这儿有点事想请教请教你,就上次你叫我买的书,我买了,就是之后——”
  陆尚连声喊停:“等等等等,庞大爷您等等,上回我叫您买什么书来着?我前些日子精神不好,忘了好多事,实在不好意思啊。”
  “啊?哦哦哦没事没事,就是我家小孙子六岁了,家里想叫他认点字,上回你去镇上时,我跟你聊了几句,你说可以买《时政论》,我拖了好些人,好不容易买来了,可家里都不认得上面的字,你看之后可怎么好啊?”
  话音刚落,姜婉宁不禁望过来,眼中存了几分疑惑。
  说起这《时政论》,却是当朝读书人科考必备树书目,由朝廷刊印,每年只有寥寥几千册,陆尚之前找了好久,也没能找到购买门道。
  就是庞大爷他们,也是废了好些功夫,花了足足十两银子才买到的。
  可正是因为这书又贵又难买,一看就是好东西,他家才没怀疑陆尚的用心。
  就连陆尚也是听得眉头直皱,就算他再文盲,也知道启蒙识字是要用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什么书什么论,还是时政相关,用于启蒙?
  陆尚满脑袋的问号。
  而他听到这,也大概明白庞大爷为什么不收他车钱。
  可惜他对这里的知识体系实在不了解,更不敢妄言。
  他沉思片刻,说道:“既然买到了书,之后自该开始学字了,只是我对你家小孩不太了解,还是要见过他才知下一步,庞大爷要是有时间,不如送他来我家一趟?”
  能去秀才家受指点,这自是天大的好事。
  庞大爷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好好好,赶明儿我就把他送去,谢谢谢谢,陆秀才可太谢谢你了!等你们在镇上买完东西,直接来城门找我,我先把你们送回去!”
  “等下回你们要去镇上了,差人跟我说一声就是,哪用得着赶这大早。”
  陆尚只觉受之有愧,匆匆应下。
  在车上他不好跟姜婉宁请教,只好借口累了,闭眼小憩,也躲过其余人的问询。
  赶在太阳升到正当空前,牛车终于抵达塘镇。


第17章 
  塘镇在整个大昭不起眼,可比起三面环山的陆家村,已经繁华了太多太多。
  塘镇周边的村子足有二十几个,村里人买卖多是要到镇上来,再加上镇上偶有过路行商,镇子虽小,却也五脏俱全,衣食住行诸类,皆有涉猎。
  从进镇开始,就能看见沿街的摊贩,若想到食肆酒馆商铺等地方,那就继续往里走,走过塘镇最外围一圈,也就是镇上的百姓生活的地方。
  可就是外围的这一圈商贩,也足以让陆尚和姜婉宁看得眼花缭乱。
  只是两人的好奇,并非出自一种。
  陆尚那是没见过古代的街市,看见什么都蒙着两分朦胧,又不自觉地与他所熟知的那些作比较。
  而姜婉宁十几年都生活在京城,整个大昭最繁华的地方,所见都是好东西,哪怕是城外老汉支起的一个首饰小摊,其精致程度也远远超出塘镇店铺里售卖的。
  饶是她经历了流放路上的贫苦,但像这样贴近普通百姓生活,还是第一次。
  她能看出地上的瓜果新鲜,能晓得肉摊上的猪肉骨头值钱,却无法理解,街头的几个姑娘如何会为了一只做工粗糙的蝴蝶钗子争个没完,卖钗子的小贩更是连连抬价:“小姐们,现在要一两银子了……要三两了……”
  看她频频回头,陆尚的脚步慢了两分,等看清她所注意的东西后,忍不住问道:“你也喜欢?”
  “啊?”姜婉宁愣住,回神后,不自觉将心底的不解说出来,“……我不明白。”
  陆尚耐心听她讲完,没有露出丁点儿的不耐烦,尤其望着她那双透彻的眸子,更觉她可爱。
  陆尚笑问道:“那你之前买的许多首饰,可值那个价钱?”
  姜婉宁认真想了想:“若只论做工材质,那是不值的,可要是加上工坊的名气,还是有许多人争相抢购的。”
  陆尚说:“那就对了。”
  “你看那钗子做工粗糙,可在塘镇百姓眼中,已经是难得的好东西了,他们接触不到更高级的,而受人争抢的蝴蝶钗,在塘镇的名气便如工坊在京城。”
  姜婉宁若有所思,片刻却是拽住了陆尚的衣袖。
  “怎么?”
  姜婉宁的眼睛亮晶晶的,嘴角挂着一抹窃笑,她小声说:“我也会做簪钗环饰,做得可比他们好多了,那等我有了名气,是不是也能卖出好多银子?”
  随着她话落,陆尚却是再也忍不住,一边拍着她的肩膀,一边放声大笑。
  过路的行人纷纷向他投来诧异的目光,姜婉宁更是害怕他犯了病,眼中浮现几抹担忧:“陆尚……”
  直到陆尚笑够了,他想捏捏姜婉宁的脸,可又念着男女之别,只好硬生生忍下。
  他毫不吝啬地赞赏道:“是我小看了阿宁,阿宁会的可比我想的多太多。”
  “当然可以,等之后我去给你找材料,你看是要良木还是玉石,又或者金银等物,等把首饰做出来了,早晚有一天,阿宁的首饰会成为塘镇最受欢迎的。”
  姜婉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不用最受欢迎,能卖出去就好了……”
  陆尚只是笑,心底却是不禁轻叹。
  直到此刻他才清楚意识到,古代女子虽多有束缚,可她们所学所会,远比他想象中多得多,便是眼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也带给了他太多惊喜。
  陆尚此行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专门去瞧瞧卖卤菜的摊子,二来则是来了解一下镇上赚钱的行当。
  现在再加上一个到首饰铺子里转转,瞧瞧塘镇流行的款式,以及给姜婉宁买盒护手霜。
  至于他说与家人的买纸买墨,早在下牛车时,就被他忘得一干二净。
  陆尚询问姜婉宁的意思:“我想着现在镇上转一转,各个街道都瞧瞧,中午再找个地方吃点东西,等下午没那么热了,再买东西回家,可好?”
  姜婉宁乖巧道:“都听夫君的。”
  陆尚找人打听了一番,终于问出卤菜摊的位置。
  可不等他找过去,先被街边代写书信的摊位吸引了目光。
  说是摊位也不尽然准确,应该说是跪在摊前不住苦求的老妇。
  那老妇头发花白,身上的衣裳打满了补丁,她双手握在一起,不住向着摊位后的青衣书生作揖:“老爷帮帮忙吧,求求你帮帮忙吧——”
  陆尚侧耳听着,才知那老妇已经在这儿求了好久。
  她家老头眼看着不好了,临终之前只求见见远走北地的儿子,他们找遍家里也只找出八文钱,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跪下哀求,嗓子都哭喊哑了。
  可那代写书信的书生连多余的目光都没给她,稳坐桌后,看着旁边的人多了,再说上一句:“代写书信,一字两文。”
  一个字两文钱,老妇带来的铜板,撑死了也只能写四个字。
  陆尚为书信价格震惊的同时,脑子也快速运转起来。
  正当路人看不过去,开口帮老妇求情之际,却听人群后面传来一道清朗的声音:“这里有代写便宜的,阿婆要试试吗?”
  老妇哭求声一顿,迟缓地转过身来,面上还带着未干的泪痕。
  陆尚笑吟吟指向姜婉宁:“我是陆家村的秀才,今日带夫人来塘镇,正巧我家夫人粗略识上几个字,阿婆不如找我家夫人试试?”
  此话一出,周围人群一下子喧嚷起来。
  有人是对他的秀才身感到质疑,更多人还是在表达对姜婉宁的不信任。
  “那小姑娘?我瞧着瘦瘦小小的,年纪也不大,能识什么字!”
  “阿婆你可别被骗了,就说几文钱不多,可你在这写的准对,给了那姑娘,谁知道写出来是什么样子的……”
  “哪有女人识字的,可别听他瞎说了!”
  听着耳边轻蔑的话语,姜婉宁面色发白。
  陆尚听着也不舒服,却也没有当众与人争论,他只是上前几步,将浑身僵硬的老妇搀扶起来:“不如这样,阿婆可以先找我家夫人写信,写好你找旁人给看看,要是写得好了,再给钱,不满意分文不收。”
  他长得本就干净,说话不急不缓,更易叫人心生好感,而这种先写后付的行为,更是给老妇下了一颗定心丸。
  不知何时,人群里的议论声歇下。
  老妇遥遥望向姜婉宁,半晌,颤声说道:“好姑娘,能不能帮帮我……”


第18章 
  要不是曾听姜婉宁提起过镇上书信代写的事,陆尚根本不会参与到这种闲事中。
  便是参与了,他身上也不曾携带任何纸笔。
  也就是代写书信的小摊开在书肆旁边,书肆老板被外头的喧嚣吸引出来,如今更是想看个乐子,才好心提出:“小店可以提供纸笔,公子不如入店一坐?”
  陆尚闻声望去,和书肆前台阶上的老板忘了个正着。
  他稍一思量,也不拒绝,冲着老板遥遥一拱手,转而带着姜婉宁和老妇走过去。
  为了避免被人质疑,陆尚在店里取了纸笔后就走了出去,四处看了看,又跟老板借了店前的一张废弃的桌木。
  既是说好叫姜婉宁来写,陆尚就不会有任何多余的举动。
  他只是帮着摆好了桌子,又将宣纸和笔墨准备好,整个过程中,他除了偶尔问一句:“这样可以吗?你看这个角度合不合适……”
  其余便无半句指点,至于那书信写字,更是只字未提。
  直到一切都准备好,陆尚直接退到一边去,揣着手,全看姜婉宁的发挥。
  姜婉宁很少会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下做什么,她平复了一番情绪,缓缓吐出一口气,转头问道:“阿婆是要写什么?”
  “我写、我想写——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