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奇异人生之民国纪事-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下一枚原子弹。
  广岛是日本的陆军之城,是日本防卫本土的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所有前往中国、朝鲜、东南亚、南洋诸岛的陆军,都是从广岛起航。
  9点14分,原子弹从b…29轰炸机上落下,在广岛市中心上空600米处爆炸,发出眩目的白色闪光,空中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一个巨大的蘑菇云升腾而起,天空充满奇异的蓝光,几百根紫色火柱直贯万米高空。
  广岛,瞬间沦为焦土火海。
  处于爆炸中心的人和物体,像原子一样分崩离析,强光使成千上万人失明,放射雨使无数人在以后20年中受尽折磨,缓慢而痛苦地走向死亡。这次爆炸,直接死亡近9万人,但是活着的人,远比死去的更加痛不欲生。
  令人瞠目的是,至此日本仍不肯无条件投降,对外宣称,是一枚陨石落在广岛市。
  他们仍寄希望与苏联的调停,并赌美军只有一枚原子弹。
  9日,苏联宣布对日宣战。
  同日上午11点30分,美军又在长崎投下一枚原子弹。
  15日,日本天皇发布诏书宣布投降。
  即便如此,日军仍然处决了一些盟军战俘。
  还能说什么呢,这样一个民族。
  他们慕强,但是有一日,你稍稍露出疲态和漏洞,就会遭受它的反杀。
  人,从来都是以己度人,好战的民族时刻觉得有人打算侵犯他的领土,善于抢夺的国家,无论你怎么做,他都觉得你在觊觎他的财物。
  心中没有善意的人,感受不到别人的善意。
  而善良的、喜爱和平的民族,却最容易放松警惕。



第九十二章 无条件投降
  9月9日9时,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了中国战区受降仪式,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何英钦弯腰接过受降书的照片,引起一片骂声。
  后来,王守卿写来信件,告诉沈梦昔,他当时也在大礼堂就座,日军虽是投降,被要求全体剃了光头,但是气焰仍旧嚣张,递交投降书的不是冈村宁次,而是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日军陆大毕业的何英钦,本就对日本习惯性的谄媚,加之中方代表过宽的桌子,接受投降书时必会弯腰,使得中方气势顿时荡然无存。
  为此他特别窝火,气得在信中大骂何英钦,又骂盟军的安排。
  信末让沈梦昔尽快搬回上海,他目前留驻南京,不久国民政府就会还都南京。又嘱咐沈梦昔尽快将房产处理了,很快就派人去接她。
  沈梦昔依言将重庆和成都的房子都卖了。但是孤儿院却是个难题,这些年与孩子们相依为命,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她向民政部门打了报告,很快就派下来新的院长,接管了孤儿院,离开的那天,所有的孩子按照大小个头,站在院子里齐声唱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年龄小的几个孩子干脆仰天哇哇大哭,还有几个抱着她的腿不肯松开,让沈梦昔生出自己抛弃了他们的感觉。
  1946年初,林惠雅夫妇带着三个孩子回了北平,沈梦昔也跟随两个哥哥一起回到上海,孙胜仪带着家人与他们同行,但目的地却是南京。
  上海似乎更繁华了,似乎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女人依旧打扮时尚,男人依旧风流潇洒,黄包车依旧跑得飞快,黄浦江依旧静静流淌,从来没有浪奔浪流。
  站在别墅前,沈梦昔依稀恍惚,——八年多没有回来了。
  院子里传来一阵窸窣的声音,一条戗毛戗刺的黄狗慢慢走出来,见到沈梦昔,脸上似乎出现了拟人化的表情,忽然激动得不能自己,鼻子打着响,原地转了一圈,又因年老体衰而不得不放弃用继续转圈来表达兴奋,沈梦昔推门进去,大黄将头抵在沈梦昔的膝盖上,发出呜呜的声音,似乎在控诉她离开了太久,沈梦昔抱着大黄的头,伸手抚着它的脊背,跟着流下了眼泪。
  林嫂闻声出来,激动地啊呀了一声,跑了过来,她也老了很多,人还是那么干净利索,接过沈梦昔手中的行李,嘴里说着“可算回来了,可算回来了!”
  家里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像是章家兄弟几家从来没有来住过,沈梦昔走向客厅,大黄呜咽着在后面亦步亦趋,沈梦昔招手让大黄进了客厅,林嫂顿时发出不满的抗议声,沈梦昔连忙笑着说“林嫂,大黄很懂事的。”又转头对大黄说“是不是大黄?”
  大黄摇摇尾巴。
  “林嫂,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沈梦昔握住林嫂的手说。
  林嫂很是不适应,局促地想要抽回自己的手,沈梦昔笑着不松手,还摇了摇。
  吃过饭,沈梦昔打算上楼稍稍睡了一会儿,大黄还是跟着她,仿佛怕一眼看不住,女主人又会长时间消失不见。
  沈梦昔招呼它上楼,但是大黄只上了两级台阶,就已经爬不动了,沈梦昔心中大恸,一条狗的寿命能有多长,它这八年,大概相当于人的五十几年,它是不是一直都在等待?
  她指着门口说,“好狗,你看着门,我上楼休息,不出去。”
  大黄听了,卧到了楼梯下,沈梦昔想笑又想哭,拍拍大黄的额头,上楼了。
  休息了一个小时,她打算去看看林老太太,林跃升去年就从香港回来了,这些年,他建立“忠义救”,锄奸杀贼,募捐集资,在抗日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但是目前上海的副市长,曾是他的门生,两人有过过节,最近更是闹得不可开交。
  沈梦昔带着大黄登门拜访,大黄到了林老太太的别墅,自动卧在大门口,阿圆迎出来,见到沈梦昔热泪盈眶,让沈梦昔也不由得眼睛发潮,“阿扁呢?你们都好吧。”
  阿圆更难过了,哭了出来,“阿扁死在了香港,到了香港没多久,他就染病死了。阿方也早嫁人了,只有我留在老夫人身边。”
  沈梦昔啊了一声,“八年了,真正是物是人非啊。”
  “您快去看看老夫人吧,从香港一回来,她就像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谁知没几天,就病倒了。”
  沈梦昔听了连忙疾步上楼。林老太太躺在床上,形销骨立,眼窝深陷,沈梦昔一阵心酸,抓起林老夫人的手,贴到脸上,“义母,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林老夫人睁开眼睛,一滴混浊的眼泪顺着沟壑纵横的脸,流到枕头上。
  “好。”老太太嗓子里发出沙哑的声音。
  “我结婚了,嫁给王守卿了。我在重庆一直挺好,四哥一直照顾我”沈梦昔坐在窗边,絮絮地给老太太讲述着当年在南京和重庆的经历。——那些过往,久远的似乎已经过去了一百年,如今再提起,不真实的好像不是自己经历的事情。
  林老夫人的嘴唇颤抖着,却很难再发出声音,沈梦昔难过的哽咽不止,林老太太明显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刻。
  这一场战争,是迄今为止人类爆发的最大规模的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的人口卷入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万亿美元,参战各国死亡人数超过9000万,仅中民就占3500万。林老夫人幸运的是有个好儿子,得以看到胜利的曙光,更多的老人连战争初期都熬不过去,就如徐州城的那对老夫妻,跑不动逃不掉,城门失守之日,就是他们命丧之时。
  云裳服装店居然一直没有停业,是章嘉蕊在经营,沈梦昔笑了一下,有种非常荒诞的感觉。
  黄姨娘和章嘉蕊很快上门,黄姨娘没什么变化,倒是章嘉蕊成熟了很多,她主动将账目拿给沈梦昔看,沈梦昔细细看过说“这些年多亏有你们照顾父亲,照顾云裳,稍后我将账目算清,这些年云裳的收入,我只要两成,其余都给嘉蕊好了。”
  黄姨娘大喜。
  章嘉蕊却没有什么表情,“七姐,你结婚了?”
  沈梦昔闻言一笑,“是的。”
  章嘉蕊张张嘴,再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这些年的收入也是不小的一笔,嘉蕊,你可以拿着钱,自立门户,也做个生意,当个老板。”沈梦昔合上账本,笑看着章嘉蕊。
  那母女脸色一变,章嘉蕊想了想,点点头,“我会的。父亲的那栋小公寓,一直是我和母亲在住,几个哥哥都照顾我们”
  “我也不会争的。”沈梦昔接口道。
  黄姨娘连连点头称是。
  不用问,章家的遗产都是几个儿子分了,出嫁的女儿是没有份儿的。那公寓大概就是章家兄弟商量了,给黄姨娘养老用的。
  宝山的服装厂,厂房和机器都尽数损毁,沈梦昔也没打算再继续做,干脆放弃了。
  甚至连云裳也不打算再做,她知道内战将起,这比抗日还让人抓狂。
  章嘉璈那日说要让四嫂回到上海,沈梦昔却说“我打算去美国。”
  章嘉璈张大了嘴巴,好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第九十三章 告别的方式
  早上醒来,忽听林嫂在门口焦急地喊着大黄,沈梦昔从窗子探头看出去,只见林嫂在狗窝附近弯腰看着,连忙疾步跑下楼去。
  到得门口,却见狗窝里空空如也,只有一撮黄色的狗毛在风中微微晃动,沈梦昔拈起那黄毛,眼泪落下来,——大黄走了。
  最近一周,大黄饮食减少,大多数时间趴在狗窝昏昏欲睡,昨天傍晚,沈梦昔蹲在狗窝前,抚摸大黄,大黄伸出舌头舔了舔她的手,它的肚子起伏着,仿佛喘气都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沈梦昔心中难过。
  但是没想到大黄会在死前离开家,离开她。昨天舔的那两下算是告别吗,它是怕主人难过吗,是怕主人看到它狼狈的样子吗?
  沈梦昔手里捏着那撮狗毛,跑出大门寻找大黄。
  风烛残年的老狗狗,能走多远呢,但是,沈梦昔几人找了大半天,还是没有见到大黄的影子,她失落地回家,不找了,大黄选择这样的方式与她告别,那她就不找了。
  随手收养的一条流浪狗,随手喂些吃食,一直并未上心,并且中间隔着八年,这八年她几乎没怎么想起过大黄,但是很明显,大黄是在努力等她回来。
  仿佛辜负了一个很重要的朋友,沈梦昔难过地伏在桌案上,久久不动。
  王守卿回到上海,他是来接妻子去南京参加还都仪式的。
  书房门口,他看着凝目盯着一撮狗毛的妻子,咳了一声“原来我活得还不如一条狗。”
  沈梦昔闻声侧头,看到王守卿,神情欣喜,但还残留着刚才的伤心,随后嘴角下撇,王守卿快步走过来,一把搂住她,抚着她的后背,“好了好了,我们去南京散散心。”
  两人三年未见,没有什么陌生感,但也没有太多的激动,沈梦昔靠着王守卿的肩头,流了一会儿眼泪,心情渐渐平复。——有人陪你哭,和一个人孤单流泪就是不同。
  “你说大黄是怎么想的,怎么就悄悄离开了呢。”
  “大概是残存的狼性吧,它想死的有尊严一些。”
  “真的吗?”沈梦昔转头疑惑地看着他。
  “哈哈,我怎么知道?”
  沈梦昔气得捶了他一下,“你还笑!”
  经历了战火的南京,满目疮痍,民生凋敝,国民政府去年就拨款10亿元进行房屋建设,还从美国订购了1700栋简易房屋,并对中央军校的姜委员长的公馆、美龄宫以及汤山别墅进行了维修。
  经过半年的修整,依然处处可见断壁残垣,可见创伤至深。
  此时,出现很多官员抢占房产、抢夺金银珠宝的事情,1000余栋花园洋房,几乎全部落入提前回到南京,进行接收工作的军政要员手中。沈梦昔见到的孙胜仪,就一脸灰败,她家的那栋三层洋房,就被人占了去,回来三个多月,他们一直租房住在一间狭小的房子中。
  “南京老百姓都在骂,这些接收大员,是”五子登科“,就是房子、票子、车子、条子、婊子。根本没人管老百姓的死活,能抢的都抢到自己的腰包里。南京的物价高得吓人,我们简直都活不下去了!”孙胜仪一脸憔悴,“似乎还不如在重庆了。”
  沈梦昔不满地看着王守卿,“说!你是不是也抢了?你也五子登科了?”
  王守卿马上两手一摊,摇头否认,“不不不,这种事儿我可做不出。”
  看看妻子难看的脸色,说“这种风气连委员长都没办法,法不责众啊。得,你别生气,我试试看能不能给要回来。”
  沈梦昔两眼放光,“真的?”
  “真的。”王守卿笑了,他觉得妻子这样几次三番“真的?真的?”的问,还挺有意思的。
  王守卿分配的房屋在梅园新村,是一栋三层的洋房,一个年轻的军人站在门口,敬礼后笑着说“夫人好!”
  沈梦昔疑惑地看着王守卿,目光在问刘副官呢?
  “这是辛副官。”
  沈梦昔冲辛副官点头一笑,“你好。”
  她没有再问刘副官的下落,王守卿身上新添的伤疤,和近些年,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