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倒进我怀里后-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旭一摆手:“什么这个那个,王家十六少是也。”
  谢长月翻个白眼,凑到顾思远身边,小小声道:“夫君,你不知道,这家伙在京城的时候,整天都跟人打架惹事。”
  顾思远看了王旭一眼,显然对此很是意外。
  王旭“呸 ”了一声:“那是有些人非要嘴贱,能怪我吗?”
  说完,又看向顾思远:“顾兄,原来你娶的是这家伙,我说那乡下谁能入你眼呢,不过那你将来可惨了,这小哥儿难对付得很。”
  谢长月气得瞪了他一眼,又把自家夫君胳膊抱得更紧了点。
  顾思远捏捏他的脸颊,以作安抚。
  顾二和木夏还是第一次上茶楼,都有些新奇,目光不住地往窗外看。
  王旭定得这茶楼也很特殊,就在那贴榜的正对面。
  等会吉时一到,衙役把榜上的红绸揭去之后,像顾思远这般眼力好的,都不需下楼,直接站在窗户边便能看个一清二楚了。
  正想着呢,窗外传来连续几声铜锣响。
  锣声之后,又是一阵鞭炮齐鸣。
  顾思远几人纷纷起身,走到了窗户边。
  王旭问道:“顾兄你的座号多少?”
  顾思远答道:“壹佰捌拾贰。”
  王旭点头,让身边的小厮跑下楼,跟另一个已经等在榜前的小厮说一声。
  就在这时,鞭炮声已经停歇,只见下方的衙役扯住红绸布一角,狠狠往下一拉,同时高呼:“大周庆嘉三十一年,武清县试发榜!”
  话音落下,人群随之沸腾起来。
  不过那一队守榜的衙役仍在,不管如何喧闹,榜前那一片,却是始终无人越雷池一步。
  谢长月激动地扒着顾思远肩膀:“夫君,不知道你排多少?”
  顾思远点头:“还行,我已经看到了。”
  ……


第52章 想你
  十、
  谢长月瞪大眼:“看到了; 真的?”
  王旭却是震惊:“你站在这,能看清对面墙圆案上面的字,你那是什么眼睛?”
  顾思远:“人眼。”
  王旭不跟他计较:“既然如此; 我座号是陆拾柒,你顺便帮我看看。”
  顾思远眼睛都没动,便直接道:“看到了。”
  王旭翻白眼,对好友的胡说很生气:“你根本都没往下看。”
  顾思远淡声道:“因为跟我离得近; 之前一并扫到了。”
  王旭:“那你说; 我在多少名?”
  就在这时,下面看榜的两位小厮冲了上来:“少爷; 少爷; 你是第二名……”
  王旭嘴角抽了抽; 想笑又强行忍住的样子,拿折扇遮了遮,轻咳嗽道:“还行吧; 一般一般。”
  这一层的其他等候学子; 侧眸看了过来,这是在找打不是?
  王旭又问小厮:“顾兄呢?”
  小厮看了他一眼,才轻声道:“顾大爷是案首。”
  “靠。”王旭骂了句脏话。
  虽然在得知自己是第二名时,便有了些猜测; 但还是无端不甘心。
  他看向顾思远冷峻淡定的面容; 疑惑道:“你刚刚是真看到了自己的排名; 看到了我就在你旁边?”
  顾思远喝了口茶; 语气一如既往的冷:“为何要在这种事上欺瞒于你!”
  “靠。”王旭第二次骂脏话,“你这家伙是人吗; 考了县案首,那脸上还跟长了冰块似的; 变都不变一下。”
  顾思远:“本就是意料之中,若不是,那才叫人惊奇。”
  话说到这里,王旭彻底无言以对。
  而旁边的谢长月和顾二夫夫,却是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谢长月猛地扑到自家夫君身上:“夫君,是案首哎,我就知道,你是最厉害的。”
  顾思远赶紧伸手搂住人。
  这站在窗口呢,就敢这样猛扑,待会要是直接溜下去,就……
  顾二和木夏浑身几乎颤抖起来,双手紧握着,不住感叹:“扬儿,真好,真好!”
  顾思远对两人点头:“这些年,辛苦爹亲和阿父了。”
  两人连忙摇摇头。
  王旭在一旁提醒:“顾兄,你们此时最好先回家一趟,县案首是有文书为证的,县令会派衙役上门传喜讯。”
  顾二赶忙道:“对对,回家回家,谢谢这位公子。”
  王旭摇头。
  顾思远对其抱了一拳:“书院再见。”
  “书院见。”王旭也抱拳,又提醒道:“路上也不必太急,惯例衙役会到正午时再上门。”
  “好。”
  既然说了不必太急,顾思远便先去了安平书院一趟,刚好都在书市街上,他得去拜谢恩师。
  他们这些参加县试的学子放了假,但书院其他人却还是正常上课。
  顾思远直接去见了陈夫子,陈夫子对他中县试案首一事,虽是有些期望和猜测,但此时亲耳听到,还是喜不自胜。
  难得夸了他两句,稍后又勉励他不可从此忘形,过几日,便要继续回书院上课。
  顾思远一一应是。
  之后,顾思远才和家人一起往黄杨村赶回。
  虽然知道时间来得及,但是顾二赶牛车时,还是显而易见比平时快些。
  四人早上出门去县城看榜,之后又去了趟书院,再从县城赶回来,到达顾家院外时,竟然还未过巳时。
  “哟,回来了,这兴师动众的,不中个案首好意思吗?”李香桃坐在门口讥讽道。
  谢长月抬头看向她,突然怪里怪气地笑了一声:“难怪呢,看来早上出门前还要多谢大伯母吉言了。”
  顾二和木夏也轻轻笑了笑。
  李香桃见他们如此,愣了愣:“你……你什么意思?”
  谢长月真诚道:“这不是在多谢大伯母祝祷吗,夫君真的中了县试案首啊。”
  “哈哈……”李香桃先是震惊,而后突然大笑出声:“就凭他,他能中案首,撒谎也不打稿子。”
  自家振儿自小就被夫子夸聪慧的,县试也才得了第三,就顾扬这个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从来没听夫子夸过一句的人,怎么可能会中案首?
  而县试案首听说不用参加府试,便可以直接获得童生功名,如果是真的,那顾扬岂不是跟他振儿一样了?
  这怎么可能?
  呵呵,太假了……
  谢长月懒洋洋瞥她一眼:“笑吧,笑吧,反正案首的文书马上就要送来了,大伯母记得中午早点开火,多吃两碗饭啊,别到时候怄得没胃口了。”
  李香桃见他依旧如此肯定,不由面色变幻。
  难道,真……真的……
  顾家的院子,靠近村口。
  中午,顾思远几人刚吃过午饭,便听到村道上传来了“哒哒”的马蹄声,和“咚咚”的铜锣声。
  随后,便听得一声高问:“此处可是黄杨村?”
  有人答了一声是。
  又听得那声音高喊道:“黄杨村顾老爷大喜,某奉县令之命前来报喜,敢问顾扬老爷家,住在何处?”
  顾思远带着家人迎了出去,而顾老爷子的脚程居然比他还快,等他们出去时,就已经带着那两个报喜的衙役往家里来了。
  一见顾思远,老爷子便指着人道:“这便是小老儿的孙子顾扬!”
  那两个身上绑红布条,拿着铜锣和文书的衙役,立刻高喊:“恭喜顾老爷高中本届武清县县试案首!”
  顾思远拱手:“两位辛苦了。”
  说完,便递了两个红纸包裹的物事过去。
  两位衙役捏了捏,笑容灿烂,又双手将文书递了过来:“顾老爷请收好。”
  之后,便直接乘马离开了。
  待衙役走后,左右四邻这才敢纷纷出来围观,同时嘴中是说不尽的恭喜好话。
  顾思远一一道谢完毕,便走回了院子里。
  一眼对上的却是李香桃探头探脑、又难以置信的表情,他只当做没看见。
  顾老爷子带着丝丝讨好道:“扬儿考得这么好,今天晚上大家一起吃个饭庆祝吧?”
  顾思远摇头:“只是县试而已,庆祝还是等院试之后吧。”
  顾老爷子表情一窒。
  顾思远却也不再管,径直回了自家去。
  不过,他倒不是为了故意气老爷子,而是真心话,现如今已经三月初,四月中旬府试便要开考,然而报名是要提前考试一个月的。
  也就是说,他再过几日,便要去通州城一趟了。
  谢长月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夫君,什么时候去通州?”
  顾思远道:“明日便回书院上课,到时跟县试作保的同窗一起赶路。”
  谢长月点了点头,放下心来。
  翌日,顾思远照常时间去了安平书院。
  此次,书院内参加县试者一共十余人,通过正场者五人,比例相当之高了。
  刚好五人,参加府试时便可互相作保,不必再去外面寻其他学子。
  而这些人里,顾思远和王旭刚好为县试一、二名,相当惹眼。
  想必等到来年,甚至不必等来年,书院报名的人数便会有个大跃升。
  因此,齐举人也特地请他们去了书房一趟,得知顾思远身为县试案首,还要去参加府试,表情莫定,只道:若此次府试二人排名依然靠前,回来后便由他亲自给二人授课。
  顾思远自然谢过,举人给童生上课自然是抬举,便是他们考中秀才后进了府学,到时授课的依然是举人。
  几日后,一行人乘马车去往通州,到达时已是正午,找了客栈稍作歇息后,便去往府衙报名登记。
  之后,又再乘马车匆匆往回赶,顾思远到家时,已经天色全黑。
  谢长月就一个人,坐在门口的椅子上等着他。
  顾思远走过去,将人抱在怀里往屋里走:“天气还凉,怎么就呆在外面,不是说了,回来可能会晚吗?”
  谢长月嘟着嘴巴:“那我就是想等你啊。”
  木夏在一旁比了个手势:“长月还一直没吃晚饭呢。”
  顾思远轻拍他屁股:“下次不许这样了。”
  谢长月难得不好意思地把头埋在夫君肩膀里,哼,真是的,这么大人了,还打屁股……
  将温在锅里的饭菜端了出来,顾思远和谢长月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吃完了饭。
  洗漱完躺在炕上,谢长月揪着他的袖子问道:“夫君,府试哪一天开考?”
  顾思远:“四月十三。”
  谢长月掰着纤细莹润的手指头,开始算账:“四月十三考,那至少四月十一就要去通州了,府试一共三场,前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两天,然后还要在通州继续呆着,等府试排名出来,这样……就要十多天不在家了……”
  越算,谢长月就越心塞。
  这次去通州,人生地不熟,夫君也不放心带他去。
  顾思远捏了捏他的脸颊,轻声道:“这么舍不得我?”
  “嗯。”谢长月狠狠点头:“你今天回来晚了,我心里都很想念。”
  他的感情向来是直白热烈的、毫无保留的。
  顾思远心脏微缩,伸手将人搂到怀里,在他额头上轻轻碰了一下:“乖乖。”
  谢长月也仰起头,一点一点地亲他下巴和喉结。
  最后,所有的离愁别绪,终究还是归于淋漓的欢爱和汗水中。
  顾思远重新开始了书院生活。
  府试三场,前两场是贴经和杂文,最后一场考两天的是策论。
  贴经和杂文,顾思远已经熟得不能再熟,所以,考前这一个月内,他每日去书院基本都是主攻策论。
  王旭同样如此。
  两人的进步都十分可观,到最后,陈夫子都难以挑出错误来,直言两人府试过后,怕是可以直接去考院试了。
  两人对视一眼,这本就是他们的打算。
  齐举人听说了这事后,便干脆提前开始了对他们二人的指导。
  而在这时,谢长月也暂时有了别的事转移注意力。
  三月下旬的时候,玉米可以开始今年第一季的种植了。
  今年分了家,他们二房分到五亩旱地,一亩水田。
  顾二对于玉米的产量十分看好,因此大方地拨出了三亩地给谢长月实验用,剩下的两亩旱地照例种小麦,一亩水田则是在育苗,等五月插秧。
  树上的枝叶好不容易抽了芽,又在一夕的春风里,慢慢由嫩绿变成深绿。
  眨眼间便到了四月,气温已经回暖。
  黄杨村里四处可闻到槐花清香,孩子们荡秋千一般吊在树上,随手抓起大片洁白的槐花,就直接往嘴里塞,甜蜜的汁水顺着嘴角直接流到衣领处。
  四月初十。
  因为明日便要出发去通州,安平书院这一日便给他们五人放了假,让在家中休息一天,养足精神。
  谢长月正在房间里帮顾思远整理带去府城的东西。
  其实从前几日起,就已经整理过多遍了,不过,他总是不放心,生怕漏了什么,于是查看了一遍又一遍。
  外面院子里,顾二把手上东西递给自家儿子,随口嘱咐道:“这时候可别伤了手。”
  顾思远接过小刀,摇摇头:“不会。”
  说完,就神秘兮兮地出门了。
  晚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