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潘金莲日记-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舅舅叹了口气,“那时多年轻,少不更事,哪会有那么开阔的胸襟?当初我确实怨恨过你外公,认为他嫌贫爱富,要拆散我们,置自己爱女的幸福于不顾,又不肯成全自己最心爱的弟子,平时所说的与所做的完全是两回事,是个伪君子。恩师只叫我自己想通再去找他。那时我才20多岁,想问题自然是又偏激又冲动。曾想干脆带着你娘私奔,去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当冷静下来,想到如果我与你娘私奔,那么倾刻间老师和师娘就会痛失爱女与心爱的弟子,而女儿与弟子一齐背叛自己的父母及恩师,对他们的打击是无与伦比的,那这世上还有什么人值得相信呢?我们不能这样做。即使我们私奔成功,即使在一起,可是背着骂名,心中的负疚,会让我们有真正的快乐吗?会无忧无虑、无愧无悔地一辈子吗?何况老师和师娘身体本来就不好,说不定会为这件事而丧命,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我与你娘等于是杀人凶手。而且,我也知道,你父亲对母亲的爱绝不亚于我,他会对你母亲很好。如果我不带你母亲私奔,接受你外公的安排,那就只牺牲我一个人的爱,却会成全你外公外婆、父亲、母亲。你外婆的病,有了你父亲经济上的支持,可以多活几年,对于你外公我的恩师是一个莫大的慰藉。从经济上看,你母亲嫁给你父亲,她生活会富裕和安定。而且你父亲高大威猛,一般人不敢欺侮他,他完全能保护你娘。而我,无论从经济与外观上,都不具备你父亲的条件,你娘跟着我,只会受累、受穷。我受恩师大恩,无以回报,难道还要为一己私利做禽兽之事么?君子只会让自己深爱的人活得更好更幸福,何必一定要让她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却不一定给得了她幸福。三天后,我答复了恩师,并与你娘结为兄妹,并在恩师前承诺:永不反悔!这就是你父亲在危急之时,为什么会大胆放心让我承担起照顾你娘的责任。我只是遗憾的是,没有办法找到你父亲的尸骨,不能把他与你母亲的尸骨合葬!”

    啊!原来像舅舅那样品质高尚的人,也一样有为自己的利益而动摇过自己追求的时候,可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是他最后战胜了自己,抛弃了自己的利益,成全了他人,所以他成为一个君子,处处受到人的尊敬,那么我呢?如果我克制不了自己心中的欲望,我会不会成为一个人人唾骂的淫妇呢?
………………………………

潘金莲日记【丙申年◎41】

丙申年十二月十七日

    今天下午,武二郎买了两瓶好酒并一些鸡鸭鱼肉,拿回家来,要过年了,武在郎自是也要比平日早些回来,我便帮着武大郎,做好下酒菜,端上楼,仍在武二郎住的那间房,我们四人团团围住,准备吃饭。

    舅舅与武二郎早在房里谈得高高兴兴,待我们坐定,武二郎便举着酒杯说:“大哥在上,今日武二蒙知县相公抬举,差往东京干事,明日便要起程。舅舅与我相随,他从未去过东京,愿与我相伴而去,路上也有所照应。这一走,家中就没有人照应,算日程,这一去,多则三四个月,少则是七八十天便回。这要看路上是不是顺畅。所以有句话特告与哥嫂:大哥为人向来懦弱,我不在家,舅舅也不在,无人相商,怕被外人欺侮,假如一向每日卖10扇笼炊饼,明日只卖5扇,每日里迟出早归,不要与人喝酒、争辩。归到家里,便放下帘子,紧闭门窗,省了多少口舌是非。如若有人欺侮于你,也切记不要与他争执,待我与舅舅回来,自会与他理论。大哥若依我,便满饮此杯!”

    武大郎自是接过兄弟的酒:“兄弟,我全依你!”

    武二郎举起杯子转过头来对我说:“嫂子是个聪明人,我哥哥为人质朴,有什么好歹,全凭嫂子调解,请嫂嫂牢记此话,‘篱牢犬不入’,不要做心口不一之人。”

    我当然清楚武二郎话中之话,他不戳穿这层纸,为他们都存些颜面,那我又何必说破,便举起手中酒说:“二弟,你既然瞧得起嫂子,嫂子就满饮此杯吧!”一口饮尽,又自己斟上一杯:“祝舅舅与二弟出门办事平平安安。一路顺风,我先干为敬!”举起杯子,又一口饮尽!身体便有些摇晃,头也有些晕。

    在旁边冷眼旁观的舅舅此时出面,忙叫武大郎:“武大,快扶她先进去,她喝得太急,前日又病了,才好的身体怕是支持不住了!”武大郎连忙把我扶进我房里的床上。

    武大郎扶我躺下,仍过去陪舅舅与兄弟。那房间木板能有多厚,他们谈话又没有压低,故此我仍听得清清楚楚。武大郎对武二郎说:“兄弟!你与舅舅这一去,须早早回来,莫让为兄望穿双眼!”声音已是哽咽。

    武二郎说:“大哥!如果你实在不安心等我回来这段日子,就不要出去卖炊饼。我明早自会请人送些盘缠与你度日!”武大郎说:“兄弟,我自小手脚停不下的,歇在家,反不习惯。我就听你的,只卖平日里卖的一半,家里还是有的,盘缠不要拿来。你与舅舅出去,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岂不知,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么?多有几个钱带身边,心中也要宽一些!”

    接着就是舅舅与武二郎商议,明日里在什么地方会合。我知道舅舅之所以敢于与武二郎一起出去,当然也是因为他其实骨子里与武二郎一样,是一个胸怀大志,也想有番作为的人。早就渴望有机会到外面的世界里广结天下英雄豪杰,饱览天下的名山秀川,不枉来世一次,只可惜他对恩师的承诺束缚了他。而今我的母亲已不在人世,对我的担心也不复存在。因为武二郎搬离家中,我已无法常常见到武二郎,情丝已斩断,我也不会对武二郎再有什么幻想,“哀莫大于心死”,他不会担心我“红杏出墙”。因为在这个世上“张善人”“高小混”之流,一抓一大把,而武二郎那样顶天立地的英雄,只有一个,我绝不会再对其他的男人动心了。他也没有必要看着我,害怕辜负了我外公、娘的嘱托。他也该去实现年轻时的梦想……

    想着,听着,我就睡着了。而舅舅与武氏兄弟的谈话在我的睡梦中由清晰转为模糊。他们什么时候走,怎么走,这一切,都与我再没有关系了!

    丙申年十二月三十日

    今天是年三十,也是大寒,舅舅与武二郎动身去东京已是第三天,没有舅舅的呵护与劝导,我的心中变得空荡荡的。自从我的生活中出现了舅舅,虽没有血缘关系,他对我的爱护帮助却胜过亲舅舅,从小失去父亲呵护的我,就把舅舅当成是亲生父亲一般。何况舅舅是饱读诗书,见识超过常人,就是我亲生父亲在世,也不可能像他那样,对于我的教育开导,让我的见识不断提高,让我从善如流。他的教导劝解,常常使我从茫然不知所措中,找到一条出路。如今他与武二郎一起见识外面的大千世界,我一下子仿佛又回到没有人依靠,没有人谈心的那种年月。在那年月我一个人苦苦地与“张善人”“高小混”人挣扎,那么辛苦孤独、寂寞无助。我实在不愿回到那种地狱式的日子,我只愿舅舅与武二郎快去快回。

    想想吧!这滴水成冰、天寒地冻的日子,有钱人家的老爷、太太正围炉饮酒;风雅之士是赏酒吟诗,哪怕是一般的穷人,也不用到这白茫茫的雪地里,千里跋涉,万里奔波。也只有舅舅和武二郎这种真正的男子汉,为了自己心中的追求、理想,才会心甘情愿在这样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赶路。

    家中就只有武大郎和我,我们都同样没有心情,做了一桌子的菜,也没动几筷子。只有我们两人,围着火红的炭炉,相对无言。我就一直看着窗外,大片大片的雪花悄悄地落,伴着悄悄的雪花,是呼呼直吹的朔风。就这样守着,一直到天亮。
………………………………

潘金莲日记【丁酉年◎1】

丁酉年正月初三

    又是新的一年,初一、初二,就我和武大郎在家里,冷冷清清地过了。

    今天是年初三,郓哥来我家,又带来一篮子马蹄,他问我:“金莲姐,舅舅和武二叔去东京,没人陪你散心,我们去赶庙会好不好!坐在家里又没有什么好说的!”

    我犹豫不决地看了看武大郎。

    武大郎连声说:“金莲,你就跟郓哥去玩玩吧!我去不方便,郓哥人机灵,你跟他去玩,我放心。坐在家里也闷得慌,出去也不一定非要买什么,庙会里东西多着呢,看看心情也会好点!”

    于是我就去梳洗打扮,穿上武二郎送我的彩锦做成的棉袄、棉裙,头上还插着孙嫂设计做成的一枚绒花——红梅,略微擦上点细脂水粉,便出来了。郓哥大声说:“金莲姐,你这一打扮,怕到庙会去,就是庙会上最俊俏的娘子了!好久都没有见你这样容光焕发了!”

    郓哥与我在庙会上转了一圈,好玩的看了,好吃的也尝了;那欢乐喜庆的气氛感染了我,心情舒畅起来,时间也不早了,也该回去了。

    也许我是女人的缘故,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总是会很警惕。我总觉得庙会那么多的人里,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我与郓哥走到哪里,那双眼就盯着我的背影,但是我四处张望,也无法确定:这么多的人会是哪一个人,又是哪一双眼。

    到了后来,这双眼睛盯得我也心烦意乱起来,可是这种感觉是无法对任何一个人讲的;即使讲也讲不清,何况赶庙会的人也渐渐少起来,我就催促郓哥回家。郓哥虽然还有些依依不舍,可他是个极懂事的孩子,就听从我的,拿着那只色彩斑澜的蝴蝶风筝与一串糖葫芦,随着人流离开了庙会,他是什么也不知道。

    我们离庙会越来越远,我也感觉到那双眼睛已经远去,这揪着的心才放下来,有一种猎物逃脱猎人追捕的感觉。

    我自己问自己:是不是因为舅舅与武二郎走了,我心中失去了依靠,没有了安全感,所以才会疑神疑鬼,觉得会有人盯着我,加害于我呢?既然又没有发生什么事,就别声张了,免得叫人笑话!”

    于是我和郓哥高高兴兴地到了何九叔家,把糖葫芦和蝴蝶风筝送给小宝,还答应哪天由我和郓哥带着小宝去放这美丽的风筝!那小宝高兴得扑上来直叫“谢谢干娘!”,还在我脸上亲了两口!

    何九娘子说:“金莲!你要不来,我还准备去你家讲一声,今年这元宵节呀,阳谷县可真热闹了!阳谷县的大户凑了钱,也请江南的匠人扎了一批花灯,比清河县扎的都多、都漂亮,想让阳谷县的父老乡亲见识一下,这可是阳谷县从未有过的花灯盛会。十五元宵那天,阳谷县的百姓肯定会倾城而去观花灯!这不,何九叔都被叫去布置了!”

    何九娘子又问我:“金莲哪!十五那天干脆我们左邻右舍结伴,一起去观灯吧!我们人多,互相有照应,不怕有人捣乱!你就跟我们一起去吧!好吗?”郓哥也说:“金莲姐,说实话,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大场面的花灯会。我们人多,不怕有什么事的!”

    我想,人家都不怕,我又有什么好怕!我就说,那我去叫孙嫂和王婆吧!大概她们也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吧!

    当然,大家都同意观灯,而且是皆大欢喜!
………………………………

潘金莲日记【丁酉年◎2】

丁酉年正月十五日

    前几天,我把何九娘子邀我们观灯的事告诉武大郎时,他开始还有几分犹豫,我想他肯定是想起去年清河县观灯的一幕。当我告诉他:“今不同往日,一是我们左邻右舍这么多人结伴而去,人多势众嘛;再说这阳谷县谁不知道武都头有个亲哥哥,只要亮出武二郎的名头,我就不信那些小痞子敢怎么样!”武大郎想想,觉得我说的在理:凭武二郎在阳谷县的名头,是无人不知晓的,大概也不会有人想招惹吧!便答应了!

    今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我想今年我终于有机会去看花灯了,我可要遂了小时候的梦想,一定好好地看个够。左邻右舍也与我想到一块儿,大家都提前用餐,邀约齐了,就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

    灯会的地点就选在狮子街,当街架起了十座灯架,根据不同的内容来布置灯架,灯架的周围就有摆摊的,也有挎篮、挑担卖吃食的,有卖瓜子、干果的、玫瑰桂花糕的、面食的,甚至还看到扛着草把子,上面插满了冰糖葫芦的……反正饿了可以充饥,馋了可以解馋

    我们来得算早的,十个灯架下围的人不算太多,我们干脆就顺着灯架往前走,准备一个一个都看,不许一个漏网。

    第一个灯架上,挂的是模仿着各种各样瓜果蔬菜、花卉植物而糊的各式灯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