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九歌细细观察了片刻,便说道:“除了我听说过的那个沈霁月和郑潜、周洛,还有何家的那小子入了天照,其他人都是在观想阶段。这四个人是最有可能考入离宫的……”
说到这里,陆九歌忽然惊疑了一声,她怔怔的看着那走在最后面的少年,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怎么还有一个人连观想阶段都没有进入,从他的身上感知不到丝毫天地灵气的存在。”
就算修行资质再差的人,大多也都入了观想,道藏中记载的那些在弱冠甚至不惑之年才踏入修行路的特例,也都是早早便入了观想,只是观想的时间比很多人更长,所以才能受天照洗礼后,修行进度呈现跨越式飞跃。
从来没有听闻过,在十几岁的年纪连观想都没有入的人。
正如陆九歌所言,纵使像今年书院首名关慕云这样的人,也都是早早的入了观想,在十五岁时更是跨越天照入了远游,按照正常情况来看,自五岁之后到十五岁之前,便是入观想的普遍时间,若是超过了十五岁,便基本上没有可能再成为修行者了。
那道藏中记载的于不惑之年才入修行路的人,并不是说这个人在不惑之年才观想到天地灵气,而是在这个年纪才开通气海入了远游,真正站在修行的路上,实际上这个人早很多年便已经可以观想到天地灵气。
开通气海的时间不分早晚,但若是在十五岁之前连观想天地灵气都做不到,那就已经可以被判定为与修行毫无希望了。
所以突兀的在考生中看到这样一个异类,饶是陆九歌向来表现平淡,不会有太多表情的脸上也难免出现了错愕之色。
南笙闻听此言也是大为惊奇,朝着陆九歌的视线望过去,很快便注意到了那走在最后面的黑衣少年。
只是一眼,南笙便愣住了。
因为这是一个对她来说算是很熟的人,至少在这些考生里,这个人的脸是她最熟悉的。
她仔细回忆了一下,方才记起了这少年的名字,有些不可思议的喃喃道:“这家伙怎么会出现在这儿,难道他竟然想要考入离宫?”
看到李梦舟这个人,南笙下意识的便联想到了自己跟随师姐刚到都城的时候,便见到李梦舟从青楼里走出来的画面。
她的脸上出现了厌恶的神色,恨恨的说道:“这个家伙在花城对我视若无睹,却是满肚子花花肠子,十足的伪君子,刚到都城便去了青楼,世上怎么会有这般无耻的人,像这样的人竟然也想考入离宫,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听着南笙口中念念有词,陆九歌疑惑的问道:“师妹认识这个人?”
南笙好像很怕跟李梦舟牵扯,因为对方根本不配,果断的否决道:“我怎么可能认识这种无耻之辈,小小年纪便不学好,长大了还得了,我诅咒他吃面没有汤,噎死他,吃饭没有筷子,急死他,我……”
所有她能想到的世间最恶毒的诅咒全部说了一个遍。
陆九歌愕然的看着南笙,默然无语。
其实李梦舟是很委屈的,他甚至根本想象不到自己是如何得罪南笙的,因为根本没有道理可言。
花城的相遇,他只是以欣赏的态度仔细看了几眼南笙,然后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便又选择无视了她,这便导致了南笙对他的第一印象很不好。
而刚到都城,便又恰巧被南笙看到他从温柔乡里走出来,这种坏印象便更加浓厚了几分。
或许李梦舟知道这一点后会做出解释,偏偏他并不知道,而且就算他真的知道,也有极大的可能会选择沉默待之,并不会太在意。
正所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子甚至还排在小人前面,是根本没有道理可讲的。
第二十四章 白色石碑(上)
正值晌午,本该是正常人用餐的时间,虽按照常理来说,离宫山门会安排好接引入宗的人,偏偏在入山门的石碑处空无一人,便很是不正常。
山道上唯有一块白色的石碑。
石碑上简简单单的刻着两个字,离宫。
石碑后方不远处,正有近百的少年少女气喘吁吁的走来,然后一脸错愕的看着面前空空如也。
山路虽然不长,但他们一路行来也是花费了不少的力气,似乎越往上走,重力便愈加难以承受,本来陡峭的高坡便很难前进,攀至顶处自然会有双腿如灌了铅般的感觉,但他们的感受更为严重,很多人直接便瘫软在了地上。
白袍少年看了看那眼前的石碑,抬手擦了擦细汗,困惑的说道:“为何此处没有来欢迎我们的人?”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青袍少年周洛。
周洛微微蹙着眉头,看着那些或平静,或是装作平静,乃至那些表现不堪的人,轻声说道:“也许侍卫们让我们徒步登山是有原因的,离宫的人没道理对我们置之不理,这里面一定有其他深意。”
摇着折扇的那来自幽州的郑家小少爷郑潜微微眯缝着眼睛,说道:“我们都是入了天照观想阶段的人,都是大有可能成为修行者的潜在力量,寻常的山路于我们而言,不会如此难行,或许这沿途的道路上,有离宫的前辈设下的障碍,导致重力增加,如果我所料不错,这登山的过程应该也是考核中的一部分。”
年纪最小的何峥嵘只是看着山上的殿宇,一言不发,眸子微微泛着异彩,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沈霁月应该是同行的女孩子中表现最佳者,未曾大喘过一口气,面色微微透着红润,听着郑潜所言,略微沉吟片刻,说道:“登山的前段过程中并无异常,在过了中段后,似乎重力突然增加,但又没有太过突兀,好像无意识的便感觉到疲惫。”
登山的目的不只是承受重力,更重要的是对意志的考验,那是在思想和精神上增加重力。体力上的不堪倒是次要,很多人都面色苍白,问题显然更严重。
近百位登山的考生,几乎有大半表现不堪,有的甚至面色蜡黄,像是生了一场大病,而这些情况,在登山的过程中并没有体现,或许很多在登山的路途中,并没有察觉到什么,在抵达石碑前后,征兆才突然显现。
某处峡谷上,陆九歌注视着那些登山的少年们,眉头轻微舒缓道:“那沈霁月和郑潜等人果然不愧比其他人走得更远,看待问题上也更加细密。”
南笙不以为意的说道:“这是随便一想便能看透的问题吧,也不能证明他们资质有多高,但意志力倒的确算是这里面的拔尖。”
陆九歌微微一笑,说道:“因为你所站的角度不同,当然能做到旁观者清,针对意志的压迫力是无形无念的,他们在登山的过程中是很难感知到的,就好像一个人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一开始并不觉得有什么,等到注意周遭陌生的环境后,才会突然警醒自己迷了路。这是一种潜在感知问题。”
南笙若有所思,她美眸看着那仍旧站在最后方的李梦舟,诧异的说道:“师姐,那家伙好像也没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竟然表现的比沈霁月和郑潜等人还要轻松,脸上连一滴汗都没有。”
陆九歌怔了一下,似乎才反应过来南笙口中的那家伙是谁,皱眉说道:“说来也很奇怪,这少年没有入得观想阶段,但他的意志力似乎很惊人,或许他曾经接触过天地灵气,又或者是其他原因,但他的表现的确很值得人在意。”
……
晌午瑰丽的光线之下,石碑前是一片面积极大,由青青草甸丘陵组成的缓坡,只不过这些青青草甸已经被积雪覆盖,早已失了青意,但仍是很动人的画卷,画间隐现十数道交综复杂的车道,道旁隔一段距离便栽着几株花树,并不规则的点缀在山坡间,美丽到了极点。
李梦舟并没有在意周围人的说话声音,他只是默默看着山景,然后沉默很长时间,朝着那石碑走去。
很快的,李梦舟的动作也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他们的目光随着李梦舟的脚步也朝着石碑汇聚。
就蹲坐在石碑旁边的白袍少年,紧蹙着眉头抬眼看向李梦舟,若非李梦舟是特例单独骑马跟随出城的,或许他早已遗忘了同行的人中还有这样一个少年。
相比于大多数人服饰华贵,肤色白皙,李梦舟这般身着粗衣,肤色黢黑,便显得格格不入而又不伦不类。
白袍少年颇有些厌恶的挪了挪位置,似乎很怕李梦舟身上的脏东西沾染到他。
李梦舟仅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视线便放在了石碑上。
或许这石碑只是指路牌,说明着跨越石碑便是进入了离宫山门。
但李梦舟能够很清楚的感觉到,这石碑上亦或是石碑上刻着的离宫二字,富含着很强大的力量。
他有理由相信刻下这两个字的人,一定是大修士。
他伸手轻轻触碰那石碑上的字,有清凉的感觉透过指尖很快传遍他全身,令得他精神都为之一振。
他仿佛僵硬在了原地,世间除了石碑便再无他物。
所有人都在看着李梦舟怪异的举动。
某处峡谷上的陆九歌和南笙同样如此。
南笙很是鄙夷的说道:“那家伙倒是挺会找关注点,本来是一个默默无闻谁也不在意的小人物,现在所有人的视线都在他身上。”
陆九歌虽然很奇怪南笙为何对那少年的态度如此不堪,但她也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看着李梦舟触摸石碑的动作,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峡谷上出现了第三个人,像是从一开始就站在这里,出现的并不突兀,他一身白袍,背后有剑,负手而立,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也同样注视着李梦舟。
“他是第一个发现石碑问题的,虽然不知道是不是误打误撞,但他终究在这一点上超过了沈霁月那些人。”
陆九歌看向那名白袍青年,揖手见礼,微微颔首,轻声道:“宁师兄。”
白袍青年微笑点头示意,说道:“陆师妹。”
南笙看着那位宁师兄,在简单的行礼后便说道:“难道那石碑有什么问题不成?就算真的有问题,李梦舟那家伙肯定是误打误撞。”
白袍青年莞尔一笑,说道:“南笙师妹似乎对这少年颇有意见,但客观来讲,不论他不是误打误撞,他也是比其他人更早发现了问题。登山的过程的确是离宫的考核题目之一,而关键就在石碑上,若不能感知和破解石碑上的难题,他们就会被困在山门外,进不得离宫,也无法参与接下来的考核。”
陆九歌说道:“我倒是认为那少年是真的发现了石碑问题,他的目标很明确,触摸石碑的动作也很刻意,不然其他人为何没有想着观察石碑?而他现在若有所思的样子,更加证实这一点。”
南笙有些不甘心,噘着嘴恨恨的盯着李梦舟。
白袍青年笑道:“我与陆师妹意见相同,那少年或许真的有很不平凡的本事。”
南笙终于还是忍不住说道:“但那个人连观想阶段都没有达到,就算发现了石碑问题又能如何?不能观想天地灵气便是没有修行资质,他观察力再敏锐又有什么用?”
白袍青年叹了口气,说道:“的确,如果他真的没有修行资质,就算意志力再坚定,洞察力再是可怕,也不能入离宫。”
第二十五章 白色石碑(下)
陆九歌有些可惜的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少年表现的越好,最后可能受到的打击就越大,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三个人都不再说话,看着有人走向李梦舟,停下的位置正好与石碑齐平,很是巧妙。
他对着李梦舟微微欠身,清声说道:“在下周洛,锦州人士,不知兄台此举可是有什么问题?”
周洛是一个很精明的人,他自然能够发现李梦舟此时的不对劲,很快也联想到了很多。
李梦舟抬头看了看他,并没有立即回答,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问题。
这般无礼的举动便惹恼了向来与周洛关系不错的白袍少年,他站起身来,传出一声冷笑说道:“纵使离宫剑院没有什么苛刻的规矩,对来拜山的人也是不会计较身份和来历,但个人也要有自知之明才行,还真以为是什么人都能够入得了离宫?”
面对白袍少年的刻意针对,周围的考生都没有言语,本来这也不管他们的事情,而且很多对这白袍少年也并不是很喜欢,亦是懒得去管他的事情,只是比较同情被白袍少年针对的李梦舟罢了。
就连周洛也只是皱了皱眉头,他同样对李梦舟的不搭理而有些不悦,自然也没有道理去阻拦白袍少年。
李梦舟依旧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放在了那白袍少年的身上,这少年年纪与他相仿,甚至可能还要比他小一些,身材消瘦,但站得很直,身上穿的锦袍看起来也很贵,至少在李梦舟的认知里,应当要比他最贵的那身价值八两银子的衣服还要贵得多。
这倒不是李梦舟的关注点只在银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