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热闹嫌事大】:是的啊,太扯了吧。蛾是在尝试一种很新的炒法吗?
【小龙女】:'疑问'确实……
【看热闹嫌事大】:所以说作者到底是谁,蛾,在吗?真被请去喝茶了'吃惊'?@糖糖别怕
【云朵棉花糖】:我认识一个刷花的人。
【旺柴娘】:谁?
【小龙女】:真的假的?
【看热闹嫌事大】:什么人?你们蛾粉吗?
【云朵棉花糖】:我不是,以前没听说过蝴蝶妹妹。劳驾各位我现在不想多解释这个。
【云朵棉花糖】:我简单说,我是个学校里的心理老师,有个学生……具体什么事我也不能说,反正就是来找我做咨询的,Ta把这篇文推给我的,但是问什么都不告诉我。
【云朵棉花糖】:我之前好多看不懂的地方,现在也巨懵逼,谁能帮我捋捋,到底怎么回事?我学生会有危险吗?
【旺柴娘】:有点职业道德的人给学生打码严谨到人称代词。
【大官人】:那你赶紧报警啊别在这聊了!
【看热闹嫌事大】:'吃瓜''吃瓜'好吧看你们表演。
【黑猫警长】:你学生ID是不是“冰皮年糕”?@云朵棉花糖
【云朵棉花糖】:你怎么知道?!
【黑猫警长】:这个ID在第三章留言里说“看的人越来越多了”,应该是那天把文推给你的,而且Ta知道你看了,是吧?
【云朵棉花糖】:……对,你怎么又知道了'吃惊'
【黑猫警长】:第六章所有刷花的ID都在刷“对不起”,只有冰皮年糕没说,说明这个年糕可能是唯一一个完成了什么事的人。
【我老公纸片人】:完成啥?成功安利给别人?
【看热闹嫌事大】:反正文锁了,评论咱也看不见。我说咱别演了吧,一会儿说唐果是真人真事,一会儿又网警锁文。是不是该洗蛾仗义发声了?你们清醒一点,这也信?要真有事,蛾手下八百营销号指名道姓开扒不好吗,非得这么迂回?不就代笔翻车么,搞这么神神道道的,痛快点,大家嘲一通过去得了。
【我老公纸片人】:装理中客(注)的黑能不能滚远点,就你聪明?
【大官人】:我也混乱了。
【行楷】:'截图''截图'
【行楷】:我们后台能看到评论,确实是这样。我也希望大家别讨论了,静待调查结果。但这个可能真不是你想的阴谋论,现在网站这边也确实有警方在调查,麻烦可以先不要扩散出去可以吗?@看热闹嫌事大
【大官人】:等等,我觉得跟之前扒得好像对得上,群主和米糊疑似作者和作者身边的人,纸片太太和编辑是查刷榜的,龙和我是因为新星榜进来的围观路人,旺柴是跟着hdmm来的,热闹是论坛来的,就云朵你一个人是三次元来的!所以他们真的只安利成功了你一个人。
【小龙女】:好像还有黑猫没说……
【旺柴娘】:也就是说,那些刷花的人不是蛾粉。
【我老公纸片人】:这篇文就算是代笔,肯定也不是从外面买的版权,蝴蝶妹妹团队是傻子也不会买这种文笔稀烂的意识流,那肯定应该是团队内部的人代笔。所以是@米糊糊?
【看热闹嫌事大】:行吧,你们非要扒,蛾是有个叫“大米”的助理,最早蛾要写小说这件事就是从她那漏出来的,我扒蛾的时候顺便搜了搜她,想着人家是素人,保护隐私就没细说。
【我老公纸片人】:哦哟,你们黑还认识“隐私”俩字啊?
【看热闹嫌事大】:呵呵跟纸片太太认识的字一样多呢。
【看热闹嫌事大】:'链接'这是她微博小号,XX大学的,里面还有照片。
【看热闹嫌事大】:我说真的,你们是不是也太认真了,就算真有警察来查,那也是蛾团队心大写了敏感内容。还真当小说人物是真实的?不说别的,最后一章日记里的日期都是岔劈的没发现吗?一看就是编得仓促没顾上修文,果然上清水的人数学都不好。你们慢慢玩吧,拜拜。
【看热闹嫌事大】已退出【濒危水鬼保护组织】
黄晶晶顺着链接点进去,“大米”的私人微博ID也叫“米糊糊”,和读者ID一样,私博里内容不多,最新的一条发在今天中午十二点过几秒,几乎就在《当鬼》更文之后,写的是“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基本确定最后三章是她发的。
但……是她写的吗?
黄晶晶辞职多年,每天心里想的都是孩子的屎尿屁,好久没这么动过脑子了。
反正“米糊糊”应该不是“唐果”,身份和年龄就对不上。
如果真有唐果这么个人,如果她还活着,今年应该是十八岁,米糊糊已经大四快毕业了。而且以日记里唐果的遭遇看,这个女孩不太可能上大学。
那她会是“水鬼”吗?
“水鬼”在小说里是第一人称,是线索人物,但是这个“人物”有什么意义,黄晶晶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会是替“唐果”伸冤的人吗?
似乎也说不通,首先还是写网络小说这个迷惑操作。
其次,姑且假设作者有特殊的“作家梦”,对清水城有什么奇怪的情结,想在死前把自己的故事写成小说给人看到……《当鬼》那篇文也太让人难以理解了。
为什么要用水鬼这么奇怪的视角?
她的主题是什么?到底是性/侵、校园暴力还是别的?不夸张的说,这篇文的议题比它字数还多。
单纯是写作水平问题吗?
其次……黄晶晶很多年没看过小说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过度解读了,但她总觉得“水鬼”和“唐果”这两个人非常微妙,文中有些地方,这两个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有些地方,“水鬼”又好像有恨意。
“米糊糊”也不是本地人,私人微博上看,她是外省考进来的,今年大四的话,应该是X9年9月份才入学。在此前,她都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念中学。
好多年前的区中学生运动会,X9年夏天的大暴雨……米糊糊都是怎么知道的?
就算这些都能查到,米糊糊又为什么要写?就为了增加真实感?
以及黄晶晶最关心的一点——“张婷”的真名,米糊糊是怎么知道的?
她想了想,私聊了“黑猫警长”。
作者有话要说:
注:理中客——理性、中立、客观的缩写。
第18章 第二重楼
缪妙“黑猫警长”的小号收到好几条私信,“我老公纸片人”在群里疯狂“at”她问进展,她电话还在这时候响了。
缪妙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用手指轻叩桌案,一秒一下。五下之后,她镇压住了脑子里七上八下的缪小蛙和胸片,心又冻成了坚硬的石头,这才拿起手机。
先接电话,电话是同事打来的,一上来就告诉她一个坏消息。
“缪队,大学路那边派出所的刚打电话过来,说他们把邰婧——那什么‘米’送急诊了。”
缪妙:“不是说没事吗?”
“以为没事,一开始挺正常的,还问他们要不要喝水,没过一会儿就不行了,他们这才知道她吃了安眠药。这丫头还真是要自杀,可太悬了我跟你说,幸亏咱们人去得及时……缪队你真行啊,请假在家摸鱼看小说还捎带手救条命,那俩派出所的哥们儿说谢谢你呢——哎我都没来得及问呢,你什么情况啊,多少年没见你请过病假了,到底怎么……”
同事后半截说了什么缪妙没听进去,她心里升起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不,不对。
缪妙打断对方:“找到这个邰婧的时候,她什么态度?”
“啊?什么态度……态度挺好的啊。那边兄弟说大学生就是大学生,寻死觅活都显得比别人有素质。呃……就是跟她说话有点费劲,只回答了自己姓名网名,哦,还有承认了你说的那篇小说是她写的,然后就问不出什么了,过一会儿药劲上来也没法问了。”
没法问了……
缪妙:“具体吃了什么药,哪来的?”
“安定,应该是自己攒的,她同学说她好像一直有失眠的毛病,经常去医院开安眠药。”
缪妙心里的违和感越来越重,脱口说:“能查一下邰婧的手机和电脑吗?”
“啊……”电话那边的同事愣了一下,委婉地说,“什么理由啊?”
缪妙说完,自己也反应过来了——没有理由。
跟当年上街砍人的“喇叭男”不同,这个“大米”除了在网上写了一篇不太和谐的网络小说之外,就是灌了自己一把安眠药,她不是犯罪嫌疑人。
T市这几年管得很严,说怀疑谁要自杀,民警根据ip去寻人没问题,但要查人家私人电子设备,就得有理由走流程了。
按说找到作者,救回来,后面的常规操作就是找人给寻死的做心理疏导。然后顺着清水站的ip,把那几个刷花的“食物”找出来,线上封号,线下联系,看看有什么困难、做做思想工作、未成年的约谈一下监护人,再让辖区民警和社区多留神……这事就算解决了。
可是这里头总有点什么理不顺,逻辑不够通畅——米糊糊为什么要吃安眠药?
普通人可能会被电视剧误导,但一个长期去医院开安眠药的人,不知道用这玩意自杀不靠谱吗?
长期吃苯二氮卓类药的人本来就容易产生抗药性,可以说只要别让药片噎死,吃安眠药最后的结果基本就是去医院洗胃,白受一趟洋罪,搞不好还得留下点后遗症。
蝴蝶妹妹那边被警方询问,正常情况下,肯定会联系这个私自发文的米糊糊——蝴蝶妹妹不联系,被蒙在鼓里的经纪人也一定会联系——所以民警找上门来的时候,米糊糊一点也不意外。
安眠药起效时间很短,不超过半小时,米糊糊话说到一半才开始有反应,很可能是她知道有警察要去找她之后才吃的。
为什么?
怕民警白跑一趟,所以自杀给他们看,让他们找点事干?
缪妙让同事先去筛查评论区ID,重点是刷花的和一个叫“蜡笔”的ID,然后叫了辆出租车,直奔缪小蛙学校,路上开始翻看网友消息。
群里又吵起来了,那“纸片人”不知道干吗的,好像也是个清水站作者,实在有点搅屎棍的本领在身上,跟谁都能呛起来。
“看热闹嫌事大”退群没多大一会儿功夫,她又因为“旺柴娘”在群里说的那句“报警,找媒体、找大V扩散”,单方面地发起了论战:大意是骂旺柴娘站着说话不腰疼。
“纸片”打字比别人看字还快,刷屏刷得人脑仁疼,其他人在试图转移话题或者拉架,旺柴娘没吭声——旺柴娘正在给她发私信。
【旺柴娘】:你好,能看一下证件吗?我以前是个记者,采访过那个小学女生自杀事件。我可以把我以前的证件、署名文章都拍给你看,有一点事情想跟你说。
'照片''照片'
缪妙给“旺柴娘”发了警号,对面确认以后,对她说了《当鬼》一文里用了“张婷”真名的事。
【旺柴娘】:你们后来讨论说那篇日记里所有日期、星期和对应的天气信息都是真实的,我就去查了当年走访过的学校,发现张婷事件的日期是对得上的。也就是说,这里面不存在巧合、也不是误会,作者就是知道张婷跳楼的来龙去脉。
【旺柴娘】:但我在网上搜了一大圈,一来这事真的过去很久了,二来我们当年报道保护了未成年人隐私,我确定网上搜不到张婷本人的信息。米糊糊当时也不在T市,我想不通她是怎么知道的。
【旺柴娘】:另外蝴蝶妹妹的黑粉扒过“大米”的个人信息,我刚才找人问过了,把她各种社交媒体都翻了一遍。这女孩大四,已经二十二岁了,在外省外市长大,发过零星几条关于父母的信息,生父关系疏远,不怎么管她,生母应该过世好多年了,有继父也只能是冥婚了,这女孩是跟着五保户奶奶长大的。不管这个大米是谁,她肯定不是“唐果”。
【旺柴娘】:另外……我提供个个人看法,我觉得这篇文写得很散,非要说的话,只能用“作者想呈现她的一生”来解释。可是最后一章时间错乱,日期和星期对不上,一下又把真实感打散了,你觉得吗?有没有可能不是一个人写的?但我又想不出这么做有什么目的。
“张婷”居然是真名……
缪妙皱起眉——这个她都不知道。
旺柴娘不清楚“食物群”的详情,但缪妙第一时间联想到了那个造成“食物群”变味的小学女生,会不会就是张婷?
那米糊糊会知道“张婷”事件就有两种可能性:
要么张婷跳楼的时候,米糊糊就已经在食物群里了,是赛博目击者。只是她当年是“素食派”,没被“青团”牵连,风波过去以后又找到了当年的群友抱团。
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