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记-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咱儿子那傻样,我看子衿也和气,两个孩子性情都好,打小的情分,以后不怕处不好。再者,年纪更是同龄般配,阿仁正好大子衿两岁。”

    江顺慢吞吞道,“不说别人,阿玄跟子衿也差不离,不过小两岁罢了。”小舅子中了进士,门第也起来了。江顺不是自欺欺人的性子,这年头姑舅做亲不要太寻常,倘他是何家,肯定也愿意闺女嫁到进士门儿里,而不是乡绅门儿里呢。

    张氏挑眉,“小舅爷都是进士了,以后为官做宰的,难道还能瞧得上乡下丫头。”何家虽不错,可跟官宦之家到底没的比呢。

    江顺道,“孩子们都小,再说,哪怕不与阿玄结亲,人家子衿读书识字样样不差,长的也好,难道碧水县没有好人家”

    张氏一想,丈夫说的也有理。张氏一拍大腿,道,“赶明儿有空我去朝云观给咱阿仁拜拜,其实我娘家侄女也不赖。”觉着何家这可能性的确有些低,张氏脑子飞快,转口又自荐了娘家侄女。

    “我说你是不是傻”江顺瞧妻子一眼,“自来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你泼到我家都十好几年了,怎么还胳膊肘往外拐”

    张氏不乐,“你就是瞧不起我娘家。”说来娘家这几年也的确有点儿不景气,张氏才想帮扶一把。

    江顺道,“我哪里有瞧不起,你私下贴补,我可有说过一个不字岳家不是外处,可咱们就阿仁一个儿子。别人都是高娶低嫁,要侄女们真正出挑,我也不是没心胸的。但总不能为了帮衬岳家,就给阿仁说个拿不出手的媳妇吧。不说别的,你也想想阿仁相中的是什么样的”他家想说何家这门亲事暂时是有些勉强,但儿子眼光还是有的。

    张氏嘀咕,“我难道会委屈自己儿子。”她自然也想要个出挑的媳妇。

    夫妻两个就儿子的终身大事妹念叨一番,夜深便睡下了。

    何家是第二日告辞的,约好了待沈素回家再过来。江仁装了许多山上干果给他家子衿妹妹路上吃,看儿子这热乎劲儿,张氏颇是心酸,想着儿子一片童男子的赤诚,可惜自家只是村里小乡绅,家资不比何家,怕人家是不乐意做亲的。如今儿子越是热乎,张氏越是替儿子难受。谁知他儿子跟子衿妹妹嘀咕半日后,指着另一小布袋里的干果对人何家姑娘道,“子衿妹妹,这是给培培的,你代我给她吧。”

    何子衿点头笑应。

    张氏回家问儿子,“培培妹妹是哪个”小屁孩儿,老娘只生你一个,你哪儿来的这些妹妹啊

    江仁一片赤诚坦荡,“上次去子衿妹妹家认识的,培培妹妹是子衿妹妹的邻居,我推她玩儿秋千不小心把她推地上去给摔了一下子。培培妹妹也很好,不似别的丫头那样娇气。我上回回家时,她还送我枣子让我路上吃呢。”

    张氏忍着头疼问,“这个培培妹妹多大了”

    “跟子衿妹妹同岁,生日小子衿妹妹一些。”

    “长得好看么”

    “不如子衿妹妹漂亮,也还成。”

    张氏郑重警告儿子,“你现在是大小伙子了,男女有别,不要总跟人家小姑娘走得太近。”

    江仁不以为意,“又不是不认识。再说,妹妹们也喜欢跟我玩儿呢。”

    江仁简直为姐姐妹妹们操碎了心,他问他娘,“大妞姐是不是说婆家了”

    “哪个大妞姐”妹妹还没说清呢,你又来了个大妞姐,张氏觉着自己儿子像花花公子,一颗老心顿时忧愁的了不得。

    江仁哪知他娘的忧愁,跟他娘打听,“就是姑丈邻家,沈大家的大妞姐呗。”

    张氏道,“大妞也十六了,说婆家怎么了”

    “我瞧见媒婆子往他家去了。”

    张氏道,“成天只管姐姐妹妹的,能有什么出息好生念书跟你姑丈学,以后才有大出息”

    这些天,他听这话听的耳朵里长了茧子,江仁翻个白眼,“娘你也得给我生个聪明脑壳,我才会念呢。没把我生成读书胎子,非逼我念,都快逼死我了”

    张氏抄起鸡毛掸子将不孝子打出家门。

    话说何子衿回了家,非常尽职尽责的把江仁给何培培的干果送了过去,她道,“上回的事,阿仁一直觉着对不住你,他家里有山地,这是他自家山地里产的,托我带给你。”

    何培培的娘王氏觉着江仁懂事,笑,“就那一点儿小事,怎么还惦记着呢。”孩子间玩耍少不了磕碰,虽然摔了她闺女一下,也并没摔的怎么着。先时江仁送了药赔了礼,如今又托何子衿送东西,王氏想,怪道江仁的姑姑能嫁给进士呢,想来江家也是知礼之家。

    何培培也没想到江仁还惦记着她,她出娘胎头一遭给了何子衿个好脸儿,笑眯眯的接过一小布袋的干果,还倒了盏茶给何子衿,笑,“早上我就听说姐姐和五叔五婶去了你外家,阿仁哥还好”

    何子衿笑,“他呀,好的很。就是来前儿托我带这干果给你当零嘴儿。”

    何培培笑,“多谢阿仁哥了,以后他来县里,叫他再来我家玩儿吧。”此时瞧何子衿竟有几分顺眼哩。

    何子衿笑,“行,等我再见他,一定将你这话儿送到。”

    何培培道,“姐姐哪天再去你外祖家,跟我说一声。”总不能光收江仁的东西,她还得还礼才行呢。

    何子衿笑应。

第100章 何涵

    

傍晚,何涵回来见家里有干果,嗑了两个听他娘说是江仁托何子衿送来的。何涵对江仁没啥好感,随手又将松子扔回碟子里,道,“早那小子就喜欢围着子衿妹妹转,怎么又给培培送东送西的,理他”

    何培培羞恼道,“哥你说什么呢”

    王氏道,“上回不是把你妹妹给摔了一下子么,人家孩子托子衿送来的,也是好意。”

    何涵道,“上回要不是娘你拦着,我非给那小子些个好看不可。”

    王氏笑,“孩子家,当得什么真呢。”

    何培培哼唧道,“哥就会说我,你早上命都不要的爬榆树上折一串串的新鲜榆钱,还不是腆着脸去送了给三姑娘吃”

    何涵当时就想把他妹的嘴给缝上,真是个多嘴的丫头何涵强调,“昨天吃了子衿妹妹家的香椿芽,今天我送些榆钱去怎么了礼尚往来懂不懂我是拿给子衿妹妹吃的”

    何培培偏生要较真,半点面子不给她哥,“子衿姐姐昨儿一早就去她外公家了,你又不聋不瞎,难道不晓得她不在家分明是拿去给三姑娘吃的”

    王氏皱眉,“都闭嘴胡说八道什么你哥这就要说亲的人了传出去谁还肯嫁你哥”

    何培培哼一声,“娘你别瞎给我哥说亲了,你看他那样子,他喜欢三姑娘”这实在是个太实诚不过的小菇凉啊,以至于她娘也想把她的嘴缝上了

    何涵别扭着个脸偷瞧他娘的脸色,王氏臭着脸,“还吃不吃饭了一个个的,就会磨嘴皮子较真儿培培去给我把菜择干净了,阿涵去念书”把两人打发走,王氏心里直犯难。

    晚饭时何子衿瞧见在榆钱饼,笑道,“祖母知道我爱吃榆钱饼啊”

    何老娘啧一声,“真个会给自个儿脸上贴金,早上阿涵送来的,正是吃榆钱的时候,这东西说是粗些,味儿也成,还能省下些细粮。”

    三姑娘笑,“姑祖母就是想着妹妹爱吃,特意放到晚上才叫周嬷嬷做的。”

    何子衿拿个着小榆钱饼道,“尤其是掺了苞米面,烙的时候锅底刷层素油,烙出一层焦黄来,刚出锅时吃着最带劲儿。”

    何老娘将嘴一撇,“爱吃这个好说,以后只要有榆钱,天天烙来吃,还省钱。”说到这个,何老娘就觉着何子衿是天生穷命,嘴刁的时候,非飘香园的点心不吃,说好养活的时候,隔三差五的她得吃回粗糖。什么苞米面烙的小薄饼,荞麦面擀的面条,糙米饭,或是高梁面的窝窝头被何老娘讽刺为天生不吃好粮食,上辈子穷鬼投的胎。

    何子衿咬一口榆钱饼,吃得有滋有味儿,道,“嗯,明儿个别烙饼了,做榆钱饭,那个也好吃。单烙苞米饼,再叫周嬷嬷早上记着买一碗牛乳回来,先用杏仁和茉莉花茶煮过一遍去了奶腥味儿,烙苞米饼和面时别放水,就放这煮过的牛乳,那烙出来苞米饼才好呢。”

    看,说她天生穷命吧,有时又特会糟践东西。何老娘骂,“个死丫头片子,还牛乳和面,你怎么不用参汤和面个败家的东西”

    何子衿一哂,瞅着何老娘道,“参汤有啥好喝的,那是药,苦不拉唧,谁会用那个和面啊,又不傻。”因此话有影射何老娘智商之嫌,何子衿晚饭是在何老娘的骂声中度过的。

    余嬷嬷还自发给何老娘解读,“大姑娘一回来,太太就格外欢喜。”

    何子衿笑呵呵地,“我就知道,祖母早想我想的不行,爱我也爱的不行了。”

    何老娘叫何子衿恶心的炊饼都拿不稳了,何子衿还道,“老话说的好,打是亲骂是爱啊,祖母没别的不好,就是不擅表达,只得天天骂我两句,委婉的来表达对我的感情了。”

    何老娘炊饼都抖桌上了,生生气笑,“你就不叫我消停的吃顿饭。”

    何子衿,“我食不言寝不语了。”

    何子衿不说话,何老娘又觉寂寞,主动与何子衿道,“一年大似一年,在别人家可不许这般贫嘴,叫人笑话。”

    有这祖孙俩一问一答一训一贫的,何家的饭桌上,不想热闹都不成啊。

    如今沈素考中进士,何家又多一靠山,陈志的事儿有陈家死命压着,陈大奶奶与陈大妞都被教训了,陈家五个房头都老实的很,没人敢往外多嘴,主子都这样的,做奴婢的自然也知闭嘴的道理,这事儿到底没传扬出来就给何家小舅爷中进士之喜压过去了。

    何老娘与沈氏就琢磨着给三姑娘好好的相看个婆家,隔壁何念王氏夫妇也在儿子的终身大事烦恼。王氏问丈夫的主意,道,“这可如何是好,阿涵似是瞧中了三姑娘。”

    何念道,“你不是瞧好大舅兄家的杏姐儿了么。”

    “是啊,我都打算跟大嫂子开口呢。”王氏满是心烦,“你不知道,阿涵一大早的爬树上折榆钱枝子,就是为了给三姑娘送去吃呢。”

    何念没多想,道,“既然还没跟大嫂子开口,你就去问问隔壁婶子的意思。你不是说三姑娘挺能干的,一幅绣图能卖好几两银子。”这般能挣钱的姑娘也不多啊。

    王氏不满意三姑娘,“没爹没娘,命硬啊”

    何念道,“要不悄悄打听了八字,先合一合,若八字合得来就给阿涵说说看。这几年你不也常夸三姑娘出息能干么。这娶媳妇,一则最好合了孩子的心,二则品性正经就成了。虽没爹娘,她在婶子家这几年,婶子家不就是她娘家么。”主要是三姑娘有手艺,现在一幅绣图挣几两银子,待得出师薛千针,肯定挣的更多。给儿子娶个会挣钱的媳妇,手艺还能一代代往下传,何念觉着挺划算的。

    说一回命硬,王氏又道,“也不知有没有嫁妆呢。”

    何念笑,“看你说的,她在婶子家这好几年,能没嫁妆么只是太丰厚想来也不能的。”

    王氏问丈夫,“你说,阿涵怎么就瞧上三姑娘了呢”

    何念靠床眯着,“咱儿子又不瞎。”因是邻居,时常来往,何念也见过三姑娘的。那丫头实在生得够好,他儿子这渐渐大了,哪个少年不喜美人。三姑娘是出了名的能干,且何恭的家也信得过的,故此,何念对这门亲事倒不是很反对。

    王氏与丈夫嘀咕,“我嫂子可喜欢咱阿涵了,说杏姐儿嫁人能陪送五十亩田地。我出嫁那会儿,家里才给了二十亩。五十亩地,算算也有二百多两银子了。这是能传给儿孙的产业,三姑娘再能干,一年能挣二十两么,她得十多年不吃不喝才攒足这二百多两呢。”

    何念家在县上有个杂货铺子,郊外还有一二百亩的田地,论家境与何恭家相仿。何念一听大舅兄家肯拿出五十亩地来陪嫁内侄女儿,也颇是心动,立刻改了口,“要不,你再劝劝阿涵。总得劝得他转了心意,不然,这终身大事,说是父母之命,也不好不问问孩子的意思。否则,如今扭着,将来成亲也不过不好日子。”

    王氏道,“我也这样想。三姑娘是有手艺,可实在单薄了些。子衿她爹娘心肠好,收养她这几年,也算慈悲了。像你说的,婶子就这么一个侄孙女,不至于不给三姑娘备份嫁妆。可哪怕有嫁妆,毕竟还有子衿呢,这才是婶子的嫡亲孙女,有什么好的也得存着给子衿呢。咱家虽只阿涵一个儿子,可下头培培是与子衿一个年岁的,将来亲事肯定离得也挨得近,咱们这左邻右舍的住着,我可不想到时培培的嫁妆不如子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