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事没事,真没事,真没受伤……”钱有福被秦慕歌不小心碰到了腰上的敏感部位,素了几个月的男人眼神霎时幽深起来。秦慕歌意识到不对,再想躲,已经来不及了。
第164章 
  一晌贪欢完; 再去给爹娘爷奶他们请安,时间已经到用晚饭的时候了,不过大家都是过来人; 都懂,所以除了顺哥儿有些不高兴二叔回来半天都在屋里陪二婶不出来跟他玩之外; 其他人也就笑笑就过去了。
  “阿德、阿福; 这次你们在家能待多久?”
  钱家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这种规矩,即便陆氏、秦慕歌嫁进来,考虑到以后家里孩子的教养; 也只是要求嘴里有饭的时候不许说话。所以每次钱家一大家人一起吃饭,饭桌上都是很热闹的。
  钱有德主动答; “我选了山东平原县令,阿福考进了翰林院。除去来回路上的时间; 我跟阿福差不多可以在家里待上二十多天。”
  如果只是回青山镇祭祖立进士牌坊,二十多天时间足够了; 可要是把处理府城这边陆氏、秦氏的产业也算在里面,时间其实也就紧紧巴巴。
  “你进了翰林院?”之前两口子交流的时候; 都没顾得上说这个; 秦慕歌一听钱有德说钱有福进了翰林院,以后两口子能留在京城,很是欣喜; 扯着旁边钱有福袖子小声问。
  钱有福笑着点头,也低头跟秦慕歌小声道,“这几天你就把府城这边的生意都处理一下; 东西能收拾的也都收拾收拾; 等家里的事处理完,我们就进京。”
  秦慕歌闻言目光灼灼点头; 那眼里的光亮让钱有福既高兴又有些愧疚心疼,算算,他媳妇自打嫁过来已经有一年多没见到娘家人了,“等这次去了京城,我跟你一起回岳丈家住上十天半个月。”
  “啊?能行吗?爹娘爷奶会不高兴吧?”秦慕歌做贼似的偷看了眼李氏、周氏几个。
  钱有福摇头,那肯定不会,爹娘爷奶在这方面还是挺开明的,只要好好跟她们说,她们绝对不会反对的。再一个爹娘恐怕压根不会跟他们一起上京。
  毕竟他是家里老二,按着这个时代的习俗,父母都是要家里老大来养的,再加上顺哥儿、平哥儿这两个大(曾)孙子,虽然钱有福不愿意却也能猜到他们到时候会跟着谁。
  事实也确实如钱有福所想,晚饭后李氏、钱存贵打发了其他人,留下钱有福兄弟俩说起这事,也跟兄弟俩说了周氏、钱长林的打算,“你们爹娘打算到时候跟阿德一起去山东。阿福你也别吃心,老祖宗的规矩在那,你哥他是长子,再一个山东离咱们这边怎么说也近一点。”
  钱有福点头,“那爷奶呢?爷奶跟我一起去京城吗?”
  “京城我们就不去了,等你们都各自上任去了,我跟你爷打算跟你们三叔三婶一起回青山镇去。”
  落叶归根,老两口年纪也大了,也懒得再到处跑了。本来二老确实想借着这个机会去京城住一段时间,看看老大跟几个孙子孙女的,可是阿德、阿福兄弟俩回来前,李氏染了一次风寒,虽然现在已经好了,可老太太还是不怎么想动了。
  “三叔三婶愿意回去吗?”钱有福就怕三叔三婶都跟着他们从青山镇那个小地方走出来了,不愿意回去,到时候因为这个再对爷奶生出怨怼来。
  “那有啥不愿意的?家里有吃有喝有田有宅的。这个你们兄弟俩不用操心,这事你们还没回来我跟你们爷就已经跟你们三叔三婶说过这事了,这是他们两口子自己的意思。”
  三叔三婶自己的意思?钱有福诧异看向二老。
  钱有德轻咳一声,在边上小声给钱有福解释,“考虑到我们以后都不会在家,爹娘估计也会跟我们在外面,爷奶在我们回来前,已经做主给爹娘,三叔三婶内部分家了。”
  考虑到三叔两口子这些年对这个家的付出,李氏、钱存贵不仅把家里这些年置办下的两百多亩田都给了三房,还出银子在镇上给三房置办了两个铺子。
  二房这边,老两口原本以为两个孙子都会留在京城,本来打算用家里卖掉种了几年的何首乌得的两千多两银子并现在住的这宅子,在京城给二房买个两进宅子,再置办两个小铺子,现在两个孙子一个在京城,一个去山东。
  老两口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弄了,“想问问你们自己的意思。”
  “先紧着哥吧,我自己手里的私房银子够用。”
  几年前他攒下的银子就有一千两了,这两年府城的宅子又涨了点,卖掉,加上太子那八百两也有个两千两了。
  这么多银子,在京城想买个三进四进的宅子不容易,两进的宅子还是挺容易的。
  他回来之前就已经看好几处了,等回去立马就能定下来,剩下的银子再凑点还能在稍微偏点的地方买个小铺子。
  “私房我也有。”钱有德没好气的瞪钱有福。“爷、奶,京城居大不易,先紧着阿福吧,我手里也有点积蓄,去了平原县,可以住县衙后宅,不用另外买宅院,花用也有俸禄,用不上什么银子。”
  “你可得了吧?一个县令的俸禄能有多少?!”钱有福翻白眼,“那么一大家子呢,都指着那点俸禄,一天三顿白菜豆腐吗?”
  “我手里还有点积蓄呢。”
  “有积蓄,我也不要,就当我孝顺爹娘的。”
  “好”,钱存贵欣慰抚掌,“那听爷爷的,咱们不偏不倚,这两千多两银子,你们一人一半。”
  “爷,这样分不妥当,我哥是长子,又要养爹娘,按规矩也应该我哥七我三。”超过三成他是不会要的。
  可钱有德也不愿意接受这个分配方案,坚持平分,“这又不是分家。
  ”就算是分家也不是所有人家都是七三。
  最后李氏一锤定音,把这笔银子四六分,钱有福四,钱有德六,双方这才妥协。
第165章 
  搞定了银子分配; 接下来就是这次回青山镇祭祖、立进士牌坊一事。
  “家里因为你们兄弟俩中了进士,都高兴的不行,牌坊的事; 消息刚传回来,第二天你们堂伯就跑来跟我说了族里的打算; 族里的意思是这个牌坊不需要我们操心; 他们都会弄好。但是我想着咱们也不能让族里吃亏,所以我跟你们奶私自做主,出了二百两银子给族里添了二十亩族田。将来这二十亩族田的产出; 可以用来供应族里孩子念书,也可以给族里孤寡添些生活所需; 保障他们的生活。”
  钱有福兄弟俩点头,这个挺好的。
  “另外”钱存贵顿了顿继续道; “你们二叔公、大爷爷年纪大了”,这两年两人的身体; 其实已经有些不好了,“这次你们堂伯过来; 还说了件事; 就是你们二叔公、大爷爷有意让你们阿爷我接了这族里族长的位置。”
  “阿爷你的意思呢?”
  他的意思?自然是接过来,这一个是这个年代讲究连坐,现在两个孙子好不容易做了官; 他怕族里人飘了,做出什么事情来连累到两个孙子,另一个; 钱有福二叔公家里几个儿子都不成器; 孙子倒是有两个好的,奈何辈分太低了; 恐怕压不住。
  “那阿爷就接了吧。”钱有德想想开口,“就是接了之后,阿爷要受累了。”族长这个位置,虽然看着不是什么大官,可真正做起来并不轻松,族里大小事都要管,琐事很多。
  钱有福对这个倒是不太担心,“反正三叔就在家里,让三叔在边上帮着些就是了。”很多事又不是真的需要他爷去做,三叔就可以代劳。
  钱存贵捋着胡子点头。但是这里面又有一点问题,那就是远在京城的老大,才是他的长子,按规矩这事应该老大跟在他身边帮着张罗,将来他再要把族长位置传下去的时候,才好传给老大,可是老大远在京城似乎没有回来青山镇的意思。
  当然,这本来不是什么问题,就像阿福说的,反正有老三在,这些事老三也能干的很好,怕就怕将来老大看老三做了族长又后悔。
  “这个简单,过几天大伯一家不是也要回来嘛(钱有福他们之前回来的时候,钱大伯他们有点事耽搁了,就晚了几天),阿爷叫上爹、三叔,把这事当面说清楚不就行了。”
  如果大伯将来想要这个族长之位,那就合家搬回青山镇,如果不回来,那以后,也就别再想着族长这事。反正所有事情前面都说清楚,别到时候因为这个让因为多年分离本就已经不太亲近的兄弟关系,再添嫌隙。
  钱存贵点头,心里略一思量,便接受了孙子的建议。
  正事说完,老两口又问起兄弟俩在京城考试的事情。虽然之前钱有福两个在饭桌上已经说了一些,可老两口还是想听,尤其是兄弟俩打马游街去参加琼林宴的情况。
  无奈,兄弟俩对视一眼只能笑着你一言我一语,挑一些有趣的又说了一遍。
  等老两口意犹未尽的听完,时间已经都亥时初了。
  钱有福兄弟俩怕再说下去耽误了老两口休息,赶紧假意打了两个哈欠从老两口屋里退出来。
  “哥,这次回青山镇,你有没有想过从族里找几个靠得住的去帮你?”
  跟钱有福进翰林院当差,需要用到的人不多不同,钱有德去做这个平原县县令,如果身边不带一些自己人,做起事来会很麻烦。
  钱有德点头,“如果有合适的会带上两个,本来我是想把三叔带上”,钱长鑫早年虽然性子略有些跳脱,这么些年磨练下来做事已经很沉稳了。又跟他爹一起管了这么多年家里的药材生意,人情往来,识人做事方面也都很不错,“但是阿爷想让三叔留下,那我就再看看。”
  “师爷找好了吗?”他们都是官场新人,有个老手带一下会好很多。
  “岳丈大人帮忙寻了个熟悉官场的师爷带我。你那边呢?”
  “我这边暂时有阿山就够了。”他在翰林院反正也没多少事。“其他的,我想等明天去见了师父之后再说。”
  “黄夫子他会跟着你回京吗?”
  钱有福摇头,“我也不知道,回不回都是师父的选择”他不想勉强,也勉强不了。他明天去见师父他老人家,是想跟他汇报一下他的成绩,感谢师父这些年在他身上的付出,另一个也是想听听师父的建议。
  毕竟在翰林院里,以后说不好什么时候就会见到皇上、太子,他想跟师父讨点建议,他怎么做,能让皇上对他更满意。
  “要让皇上满意?”黄夫子捋着胡子不知道想到什么,出神了会儿,回过神来幽幽开口,“二皇子逼宫造反的事情才过去,要想让皇上满意,你首先要让皇上知道你是忠贞的保皇党。其次,没人不喜欢能干有能力的人,你要让皇上看到你身上的能力价值。”
  当今在政务上是个很务实的人,能干活,能做事的,又想法的,他都喜欢。
  “不过早在你还没进京参加会试前,为师就已经把你做的文章送到御前让当今看过……”甚至现在很多地方治水的法子还是之前钱有福提供的。有这些打底,其实只要钱有福表现的不是太差,皇上对钱有福的印象都差不了。
  所以“你也不用太紧张,记得到了皇上跟前谨言慎行即可。其他的,等遇到了事儿,为师再跟你说吧。”
  遇到了事儿,师父再说?钱有福眼睛骤然一亮,“师父准备跟我一起回京了?”不然,他真遇到了事,怎么及时问他师父?
  黄夫子捋着胡子笑着点头,“出来几年,为师也是时候该回去了。”
  “太好了?!师父打算什么时候走?要是不着急,师父就跟我们一起回吧?”到时候也有个照应。不然就师父跟松子两个他还真不放心。
  黄夫子摇头,“这个恐怕不成”皇上给他发了征召令,让他回去接任鸿胪寺卿,时间很赶,他过两天就必须得出发。
第166章 
  “师父一路顺风。”
  送黄夫子、松子上了进京的商船; 钱有福也转身上了旁边往青山镇去的船。
  府城这边的事,他这几天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回家祭祖跟建进士牌坊了。
  “也不知道家里的进士牌坊建的怎么样了?”
  “快的话; 估计已经快建好了。”
  这么快的吗?钱有福诧异,他以为得建好些日子呢。毕竟他之前看过的那些进士牌坊; 瞧着可不简单; 只上面的各种雕刻估计就要费不少功夫。
  “傻”钱有德扇子轻敲钱有福,“你以为这进士牌坊是知道你要建才临时做的吗?那都是提前做好的。”这东西是有统一模子的。就跟搭积木一样,人家会把各块积木准备好; 他们弄回来,把它搭上就可以了。
  “?!”这个钱有福还真不知道; 涨知识了。不过,“哥; 你咋知道这个的?”
  “刘子涛你还记得吗?之前袁夫子重病时,去青山镇给袁夫子诊治的刘大夫的侄子; 他一个选房亲戚三年前中了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