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好养,看着你们,越飞越高,越飞越高……”
  “夫子,夫子”
  “睡着了,我们出去吧。”
  钱有福点头,给袁夫子理了理被角,又看了夫子几眼,这才跟着袁毅出了房间。“夫子最近一直这样吗?”
  袁毅点头,“已经这样有一段时间了。大夫说,差不多就这两个月的事了。正好,之前爹精神还好的时候,收拾了一些东西,有些是要给你的,你这次就带回去吧。”
  “给我的?”
  袁毅点头,“都是一些他之前给你批改的文章。还有他之前收藏的你每次考试的试卷。有不少呢。有一些我抄录下来,拿到书院里给学生参详了,你别介意。”
  钱有福摇头,打开面前的书箱,看到里面放的整整齐齐的一箱子文章、试卷,小心翼翼拿起一份翻开看了看,发现上面竟然是自己一开始学诗的时候写的诗之后整个人愕然之余,心里的悲痛又添了几分。
  从袁家离开时,钱有福眼圈都是红的。
  “爹?你没事吧?”安安担心的看向钱有福。
  钱有福摇头,“没事,爹就是有点难受。一会儿就好了。”
  安安试探开口,“要不爹跟我说说你小时候在袁夫子那读书时的事?”
  “好”钱有福揉揉安安脑袋,想了想点头。然后钱有福就絮絮叨叨跟安安说了不少他那会儿在镇上读书的事情,比如他们犯错被袁夫子罚;袁夫子见他作诗不行,让他每天都做一首诗;还有为了适应臭号,他们自己弄个臭号出来适应,结果被熏吐了等等等等。
  很多以前觉得又难堪,又囧的事,现在想来却都已经成了自己生命里难忘的记忆。


第291章 
  看完袁夫子; 钱有福只在家里又待了一天,就不得不带着媳妇儿子踏上了回程。
  可能是知道钱有福年底就能回来,也可能是不愿意在钱有福跟前表现的太伤心; 钱有福离开的时候,钱存贵、李氏难得没有掉眼泪。
  钱有福便也憋住了; 直等走的远了; 钱存贵他们都变成了一个小黑点,看不清了,钱有福眼里蓄着的泪才落下来。
  秦慕歌眼圈也有点红; 却还是笑着安慰钱有福,“好了; 别难受了,年底咱们不是就能回来了吗?到时候大嫂他们也能回来; 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多好啊?”
  钱有福低头抹了把脸; 笑着道,“你都跟嫂子约好了?”
  “约好了; 大嫂说到时候正好把顺子媳妇一起带回来让爷奶爹娘他们看看。”
  顺子的婚期定的是今年六月里。
  钱有福点头; “时间过的真快,家里下一辈都已经开始婚嫁了。再过个一两年,咱们都升级到爷爷奶奶辈了。”
  “哪还用再一两年?就这一两月的事了……你忘了大哥家的大侄媳妇算算日子二月份就该生了。”
  钱有福一愣; 反应过来下意识一拍额头,还真是,他怎么把这茬给忘了?想到下次去秦家; 有个小家伙喊他姑爷爷; 钱有福整个人一个激灵,“怎么感觉自己还没老; 却被人喊老了似的。”
  秦慕歌赞同点头,其实她也有点不适应姑奶奶这个称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等那个小家伙生下来,他们的辈分不升也往上升了。而且“以后,这种被叫爷爷奶奶的时候只会越来越多。”
  谁让这个时代的人结婚生子都早呢,三十多岁做爷爷奶奶的,实在是太正常了。他们又都是家里小的,老话不说嘛,幺房出长辈。
  他们这其实还算是好的了,那兄弟姐妹多的,抱在怀里的爷爷也不是没有。
  一路上跟媳妇、儿子说着话,钱有福离别情绪平复的还算快,等到晚上进了江宁府,情绪已经缓过来了。
  也幸好是缓过来了,府城这边出了点状况,钱有福他们的马车刚进城,就在城门口被留守的钱有山给堵住了。
  “大人,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
  “这两天江宁府附近好多地方都出现了雷打冬……”
  雷打冬?“正月雷,坟谷堆?”
  “不错。”钱有山点头,关于正月雷的民间说法很多‘正月雷,坟谷堆’是一种,还有‘正月雷,十个牛栏九个空’等等,反正都不是什么好兆头。“属下请教了几个老人家,他们都说可能会出现倒春寒,或者今年夏天可能会发洪水。”
  这两天因为这个,江宁府上下都有点人心惶惶。
  钱有福点头,也知道这事得认真对待,想了想,跟秦慕歌母子俩说一声,直接从马车上跳下来,跟着钱有山去了巡抚衙门。
  衙门里,包括刘大人、楚大人在内的几位大人正在发愁,如果到时候真的倒春寒,洪水,他们该怎么办?
  “可是,也不一定就有吧?”俗语也只是一句俗语,也不一定就应验不是吗?
  “可老百姓不这么想,而且我问了家里几个长辈,他们都说可能性很大。这些俗语能流传下来,那都是经过验证的。”如果不灵也传不下来。
  “那咋整?大人啥时候回来啊?”
  “应该是今天回来……”
  刘大人话音未落,就听外面有人喊,“大人来了……”
  刘大人、楚大人几个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站起来迎了出去。
  “大人,你可算是回来了。”再不回来,他们真的就要跑去青山镇去找人了。
  钱有福笑着点头,“这几天辛苦诸位了。”
  “属下不辛苦”这本就是他们该做的,只是这事处理起来实在麻烦,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才想着他们大人能回来给拿个主意。
  钱有福颔首。事儿路上他虽然已经听钱有山说了,怕有什么错漏的地方,过来后。钱有福还是又听刘大人他们说了一遍。
  等刘大人他们补充完,钱有福敲着桌子沉吟了会儿道,“其实我们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如果倒春寒还有夏季洪水真的来了,怎么预防,怎
  么补救。”
  夏季洪水还早,他先说倒春寒,“大家也别把它想的太可怕,倒春寒虽然严重,却也不是一点都没法预防,我就知道一个烟熏的法子可以预防倒春寒。各位也可以回去找一些老人问问,他们遇到的事情多,知道的肯定比我们多。现在还有时间,大家不要太心急,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帮助百姓度过这次危机。”
  刘大人等人有些迟疑,却还是点了点头,大人说得对,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许他们真的能找到好的办法呢。
  眼见大家精神好起来,钱有福笑着道,“这样,咱们分几个组,分别针对不同的作物弄个预防倒春寒一二三四条来。刘大人,你们各自认领一个作物,然后大家一起或是找人求教或是去查阅一些资料,我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后我们咱们再来这里讨论。到时候我希望大家都能给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众人点头,不过“大人,外面的风言风语怎么办?”
  “这个,你们放心,我来让人处理。”民间的舆论,他们可以正向引导。这个时候老百姓心中惶然,其实也不全是坏事。如果他们引导得当反而可能更有利于之后他们官府出台的各项政策,预防活动的推进展开。
  现实也确实如此,待钱有福让人故意放出官府这边正在积极想办法应对可能的倒春寒,等有了好的方法就会告诉大家,老百姓心里虽然依然对倒春寒有担忧,更多的却是对于预防倒春寒方法的期待。


第292章 
  只是在各方面都落后的时代; 想要抵御倒春寒并不容易,钱有福他们集思广益也只搜集到了几种还算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个是他之前说的烟熏法,还有就是刘大人、楚大人、钱有山他们从经年老农那儿讨来的法子:往庄稼地里撒草木灰、还有秸秆等腐熟物肥料或者给庄稼盖草帘子。
  “这几个法子都跟庄稼把式确认过吗?有用?”钱有福自己虽然是乡下出来的; 可两辈子都没见过倒春寒家里怎么应对,就是烟熏法也是上辈子偶尔从同学口中知道的; 因此在这方面实在提供不了多少帮助。
  刘大人等人点头; “都问过”他们也怕白忙活一场,因此这方面做的还是比较谨慎的。
  钱有福颔首,“那咱们就看看怎么能把这几种方法宣传出去; 让不知道的百姓能知道这几种预防法子。还有倒春寒之后的补救措施,也要定个章程出来。”
  众人点头; 而后大家开始畅所欲言。
  这也是钱有福接任巡抚之后,巡抚衙门才渐渐有的工作新模式; 之前他们哪里敢这么说话?大家做事都是一层一层吩咐下来的,很多事情根本没有他们置喙的余地。
  将近两个时辰的思想碰撞结束; 关于倒春寒的灾后补救措施也有了第一稿,接下来他们会一直持续的去完善它; 直到倒春寒那一天真的来到。
  “大人; 你说倒春寒还会来吗?”
  眨眼,距离正月雷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月,天气也随着春天的到来一天天转暖。地里的小麦已经到了返青拔节期; 可是大家预想中的倒春寒依然没有来。
  大家从一开始的严阵以待,到现在已经开始怀疑会不会有倒春寒了。
  钱有福轻笑,“咋?你还希望它来啊?不来不是更好吗?”
  “也不是希望它来”钱五挠头; 他怎么可能希望它来; 就是“这不是大家都说正月雷会有倒春寒吗?”而且之前衙门为此那么兴师动众的,还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钱有福了然点头; “这个我也说不好,希望它不会来吧。”这样老百姓还有希望盼个丰收年。
  然而事与愿违,就在钱有福跟钱五说了这番话不过几日后的一个夜里,倒春寒,它悄无声息的来了。
  钱有福第二天早上醒来才发现,这时候再说去用什么烟熏法、覆草,其实都已经晚了。
  钱有福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事后追肥补救。
  好在经由钱有福他们之前的大力宣传,家家户户不管信不信,家里这两个月都攒了不少草木灰、腐土肥料。
  这些肥料撒下去被这一场倒春寒冻伤的麦子,虽然部分分蘖(nie,四声)冻死了,还有一些小的蘖芽能长成穗,最后到夏收的时候估算一下,只要老老实实跟着官府的步子走,按着钱有福他们说的做的,这一季的麦子竟然损失都不大,“有的跟丰年也相差无几了。我这次到几个村里去,大人你是没看到,那些大娘大爷对我有多热情……”
  “对对对,我去的那几个村也是,还有几个大娘看到我,非要拉我去她们家里喝糖水。”可热情了,热情了他都不习惯了。要知道他们之前去村里那些普通百姓不防着、躲着他们就不错了。哪会像这次这样又是糖水,又是往他们兜里装果子的?!
  钱有福笑着调侃,“那你们感觉怎么样?”
  “好,嘿嘿,这种感觉,太好了,嘿嘿。”
  旁边几个人跟着附和点头,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那咱们后面继续?大家都没忘吧?还有个洪水警示呢?”虽然这两个月他们已经利用闲暇之余把整个江宁府大大小小河道都走了一遍看了一遍,该疏通的也已经让人疏通的差不多了,可还有一些地势低洼的地方,还是要再统计一下,万一到时候真的出现雨水比较大的情况,这些地方容易形成洪涝灾害,也好及时提醒、组织这些地方的百姓撤离,免得到时候造成太大损失。
  “没忘。大人您尽管吩咐。”
  “对,大人您尽管吩咐。”
  有了这次倒春寒的预防、补救,不仅当地百姓对他们官府的信任增强了,其实他们这些人对钱有福的信任无形中也增强了。现在他们都很愿意跟着钱有福的步调走。
  “好”钱有福笑笑开口,“那咱们先吃饭。我让人在状元楼定了一桌,咱们就当庆祝一下。吃完了,咱们继续来讨论下一步的工作。”
  相比钱有福他们这边氛围的轻松愉快,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朝堂上却是一片肃然。
  其根由,正是这一场倒春寒。
  只是不同于江宁府的丰收,其他遭遇倒春寒的地方,无一例外全部粮食减产,有的甚至减产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两相对比,差距如此之大,皇上对江宁府上下对此次倒春寒灾害的应对有多满意,对这些减产地方官员的怒火就有多大。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皇上直接把这些地方官员骂成了狗屎。
  哦,不,这会儿在他们万岁爷的心里,这些人恐怕连狗屎都不如。朝堂上众大臣心里腹诽。腹诽完了这个,还不忘腹诽钱有福走狗屎运。
  毕竟历朝历代,遭遇倒春寒的地方还能保证收成的,十个里也没一个。偏偏人家钱有福就做到了。你不服都不行。
  当然,对钱有福送到京城的奏折上写的数据持怀疑态度的也不是没有。
  这不,皇上这边刚骂完,包括户部蒲侍郎在内的几个不怕死的,当场就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