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的时候,那边说能弄到何首乌种子,就种了点。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如果能活就好了,何首乌价贵,要是能种活,自家种上几年等过几年卖了,也能给阿德、阿福在城里买套宅子。
虽然阿德跟陆家定亲,陆家那边没提宅子这事,可钱长林还是放在心上的。看现在这架势,两个孩子将来肯定都是要走出去的,没有宅子咋成?
第064章
因为两地有船可直达; 钱有福取中府试第六名的消息传回青山镇的速度,比钱有福预想中的要快得多。等他跟他爹回到青山镇,这消息已经传的青山镇全镇都知道了。
“阿福?哎呦; 阿福回来了,咱们村第二个秀才老爷回来了。”
看到钱有福从牛车上下来; 在村口唠嗑的妇人那嗓门震得钱有福脚下一个趔趄; 差点摔了。
站稳身子,钱有福无奈解释,“二婶; 我现在只是童生,还不是秀才呢。得等过了院试; 才算秀才。”
“那有啥?”钱二婶摆摆手,“现在不是; 后面就是了。我可都听说了,你府试啊; 考了第六,第六呢。那下次考试; 一个秀才还不是板上钉钉没跑的事。”
要么都说她存贵叔家会教孩子呢; 看看,两个孙子大的去年才中了秀才,今年这个小的; 再过两个月说不定又是个秀才。
“是啊是啊”旁边人跟着附和。
钱长林听到这话,忙笑着上前帮钱有福解围,“他几个婶子; 可不能这么夸; 这孩子还小呢,万一这孩子当真了; 回头不上心念书了,那可咋整。”
“那不能。”几个婶子连连摇头,钱有福是什么性子,她们看着钱有福长大的能不知道?不过几人也没再在这事上纠结。反而感兴趣的问起钱有福府城的事。
这个时代交通太过不便,人没事鲜少出门,很多村里的汉子都一辈子没出过镇子,就更不用说这些婶子们了。
“府城啊?那是挺繁华的,屋子比咱们镇上好看,街道也比镇上宽一些。那边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钱,也有穷的穿的破破烂烂的。好看、精致的东西确实不少,但是大都卖的很贵,一条普普通通的苏绣帕子就要十几文钱呢。”他们镇上才两三文钱,钱有福笑着把自己在府城的见闻一一说给这些婶子们听。
几个婶子听的一脸向往,等第二天看到李氏、周氏、吴氏、秀儿几个手里拿着的精致漂亮的帕子,好些大姑娘、小媳妇、老婶子舔着脸凑到李氏、周氏跟前,问婆媳俩下次钱有福去府城参加院试能不能请他替她们买几块帕子。
“我们也不挑样子,就按着你们手里这样的随便买两块就成。”
“对对对,二婶子,您可千万得帮帮忙,咱们也知道阿福下次去考试重要,也不要阿福考试前给我们买,就考完试去逛街的时候,给我们带两块回来就行。我那小闺女再过几个月就要说亲了,有块好看的帕子,拿出去也体面,您说是吧?”
“这……”,考虑到钱有福院试的重要性,李氏、周氏当然不想答应,这不是给自家孙子(儿子)找事儿吗?可都是一个村的,有几个还是钱家人,而且说起来这也实在说不上是多大事,要是一口回绝了,说出去好像也不好。
这么想着李氏、周氏便给了个模棱两可,进退皆可回旋的答案,“那我回头帮你们问问阿福。但是阿福答不答应,我可不敢保证,毕竟你们也知道,这下一场院试实在重要,关乎阿福能不能中秀才。”
几人连连点头。
回去跟钱有福提起这事,钱有福想想好像也不费多大事,就应下了。毕竟这种出远门,帮人带东西的事,在这个时代就还挺常见的。
不过有一点他得事先说清楚,“这个我也不太会挑,给你们挑的,还是我请店里的老板娘帮着参谋选的,回头我挑回来的要是不合她们心意,她们可不能怪我。”
“那不能,要是她们敢这么干,回头我亲自上门撕了她们。”
钱有福笑着点头,那就没问题了。“您问问她们都要几条吧。”
李氏点头,抱着小堂弟出去晃悠了一圈,回来就把数报给了钱有福,就连买帕子的银钱都一文不差的给钱有福拿回来了。
“这些个大闺女、小媳妇啊,为了条好看的帕子也是出血本了。你们是没看到,那给铜板给的多痛快,一点看不出平时的抠搜样。”
吴氏上前从婆婆怀里接过儿子,一边逗孩子一边笑着道,“阿福可是未来的秀才公,能请未来秀才公帮忙买帕子那是多大的福气?是我我也爽快。”
“这倒是。”李氏扶额,她倒是把这茬给忘了。
“对了,娘,你刚刚出门,陆家跟袁家那边让人送帖子过来了,说是明天上门来。”
这两家是他们家未来亲家,本来应该是阿福办席面的时候来的,可是因为之前县试的时候办过了,这次府试,阿福没让办。这两家就等了两天才上门来。
李氏颔首。
翌日辰时末,陆家、袁家马车先后出现在村口。
“这山南村也不知是什么水土,竟养出这样出色的两兄弟。”陆夫人看着外面普普通通的小村庄,难得有些感慨。
之前陆县令做媒把亲侄女说给钱有德一个刚中秀才的农家子,虽然陆县令一直说钱家人不错,钱有德也不错,小小年纪就是秀才,将来一个举人跑不了,陆夫人心里其实还是非常不赞同的。
毕竟嫁人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家人甚至两姓之间的事,不能只看钱有德一个。
现在再看,她竟然有点羡慕她五嫂了,这兄弟俩将来怕是差不了。“可惜咱们家丫头跟这孩子年纪差了点。”
陆县令好笑,“不差点,你难道还想把咱家丫头再说给钱有福?姐妹嫁兄弟?”
“对呀,这有啥不行?之前在咱们老家的时候,这不是常有的事儿吗?”
两家、三家换亲那都是常有的事。也就是老陆家靠着杀猪有点家底在,要不然他们兄弟六个,准得跟人家换亲。
“你可拉倒吧,别一天天劲想这些乱七八糟的。”
马车刚好到陆家门口停了下来,陆大人掀开帘子从马车上跳下来。
看到已经等在边上的钱家人,陆大人忙朝钱家人拱手。“恭喜亲家,贺喜亲家了。”
“同喜同喜。”钱存贵、李氏笑着把两家人往里请。
钱有福作为府试取中的当事人,自然也要在旁边跟着陪客。偶尔两家人问起府试的事情,他还得回上两句。
一开始两边说的好好的,气氛也很和谐,陆夫人、袁家两口子并这次跟过来的跟巧儿定亲的袁庆问的也都是钱有福之前府试的情况。
结果,陆大人一句“阿福接下来院试,可有把握?”,场面瞬间冷下来。
所有人目光全都看向钱有福。
陆夫人直接给了陆大人一胳膊肘,瞪了陆大人一眼,‘你这人会不会说话?这种话那是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问的吗?这不是让人不知道咋回吗?’
正想着出声帮着打个圆场,钱有福已经从容笑着道,“大概七成把握吧。”如果不出意外情况应该是没问题,如果再出现府试
最后一场那种情况,那他就不确定了。
“好”陆大人捋着胡子,目光发亮的看着钱有福,而后转头朝钱存贵、李氏夸道,“还是亲家会养孩子,这孩子我看着都想抢回家去做女婿,只可惜我家丫头跟这孩子年纪差的大了点……”不过,他还有一帮子好友呢,回头他就挨个写信去问问,看看还有谁家缺女婿。
陆大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媒婆当上瘾了,看到钱有福就想给他说个小媳妇。
陆夫人这个枕边人看出陆大人的危险想法,趁着其他人打岔的功夫,赶紧又是一胳膊肘过去。
钱有福垂眸的瞬间,正好看到,再想到上次他哥岳丈、丈母娘带着陆金宝、陆银宝来的时候,他哥岳丈、丈母娘的相处模式,钱有福心里莫名想笑。
“阿福,你觉得袁家如何?”下半晌,两家人离开,钱存贵把钱有福叫过来问道。
陆家这门婚事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没的挑,但是袁家这门亲事,老爷子有点拿不准,也有点后悔不该让老三媳妇这么早就把巧儿的亲事定下。
“爷想问哪方面?如果是为人品性,我初步观察下来,觉得都还不错。”袁家父母虽然有些市井之人的小精明,但能看出来品性不错。袁庆年纪不大,是个手脚麻利,有眼色的,人也挺不错。
虽然,不知道他爷有意考察这个未来的孙女婿,钱有福为着他巧儿姐,这第一次见面,还是为袁庆小小设置了一些考验的,他都还处理的不错。
至于说袁家经商这一点,反正现在朝廷允许商人子弟参加科举,他觉得问题不大。大不了,等巧儿嫁过去,有了孩子,好好培养孩子走科举就好了。
钱存贵摇头,他说的不是这个,他想说的是,“袁家那边子嗣是不是单薄了些?” 就袁庆一个。
这在现代绝对算是优点,有好些人征婚的时候,还会特意强调只要独生子或者独生女。可这是古代,古代人更喜欢兄弟多的,他们觉得子嗣多的人家有福气,同样也能根据这一点简单判断这家人身体是否康健。
袁家就袁庆一个,上一代也就袁父一个,再往上听说也是一个,几代单传……
“这会不会是有什么隐疾?”
第065章
“啊?不; 不会吧?三婶给巧儿姐定亲前不是都打听清楚了嘛?”应该不会漏了这么重要的事吧?
“要不您叫三叔过来问问?如果您实在不放心”,钱有福想了想笑道,“这事儿也简单; 爹跟镇上孙大夫关系不是一直挺好的吗?您改天让爹去镇上找孙大夫喝顿酒,叫上袁庆; 到时候找个借口; 请孙大夫帮着把个脉不就行了?”
钱存贵眼前一亮,“你这个法子好。我这就寻你爹去。”说完,起身就往后院走; 走出去几步想起来才又转身问道,“阿福你准备啥时候回镇上?”
家里的事儿也差不多了; “明天就回。”说完,注意到老爷子陡然暗下里的眼神; 钱有福心下有点酸,只能笑着安慰道; “爷,我这次回来的时候跟哥都说好了; 等我六月院试考完从江宁府回来(之前院试就在府城考; 今年开始要去江宁府考了),他也跟我一起回,到时候; 我在家里赖上一个月,好好陪陪您,好不好? ”
“好”老爷子闻言脸上重新挂上笑; 却不急着去找钱长林说袁家的事儿了; 又走回来跟钱有福殷殷叮嘱了好些话。
第二天,回到私塾; 袁夫子拉着钱有福又是一番长谈,谈这次府试,谈他接下来的复习计划。
“现在你的贴经、墨义、算学、试帖诗、杂文这几样都没什么问题,接下来复习的重点更多还是要放在策论上。前几天你袁勤师兄从江南那边让人捎了些题回来,你回头带回去做一下然后拿过来给我看看。”
钱有福点头,“除了这个,学生还想跟夫子再借剩下的两卷在《周律》看看。”
想到了,“喏,已经给你拿过来了,你拿去看吧,等你院试考完了,再还也行。”
钱有福连连笑着鞠躬致谢,完了,时间也不早了,钱有福恭恭敬敬跟袁夫子告别,“那学生就不打扰夫子了,学生告退。”
从夫子家出来,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小胖、阿继知道他回来了,却还在私塾外面等着,看到他出来,立时迎上来,“阿福……”
“小胖、阿继。”
有些日子没见了,三人一见面都很高兴。
小胖、阿继说起这段时间私塾里的事,钱有福也简单说了一下他府试的情况。
听说他府试的时候试卷不小心被打湿了,两人既担心又有些为他可惜,“如果答题卷没有打湿,说不定阿福能再得一个案首呢。”
“哪有那么容易?”钱有福轻笑,“那些师兄那么厉害,我能得第六已经很不错了。”他对头名并没有那么执着,也没有那么高的胜负欲,一定要得案首。
“这倒也是,一山更有一山高”小胖、阿继跟着甲班师兄一起念了一段时间书,见识了那些师兄的厉害,也确实认识到了这一点。不过,“阿福,我们相信你,你六月份院试肯定会中的。”
钱有福笑着点头,“我会努力的”。
说到做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钱有福除了跟甲班周元几个同样报名了今年院试的师兄一起讨论学习,向袁夫子请教问题,就是各种刷题、读书、练字。
这种过于充实的生活过的相当快,钱有福自己都没咋感觉,就又已经到了他要乘船南下江宁府参加院试的时候。
这次私塾里除了他之外,包括周元在内的几乎所有甲班学生都会参加,加上杨夫子那边王吉等人,他们一个镇这次就有八个人要参加院试。
因为每年几次几个私塾之间的交流活动,大家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