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样就结束了吗?
水稻水稻,这地必须要引泉水才能灌溉啊!不然田里没水,水稻种下去也是死……
不得挖沟渠从山上引水下来?
那挖沟渠的时间就不好说了!
就更别提,野地开荒过后还不能马上种田,还得先沤草木灰来肥田,把田盘肥了,土壤里有了营养,种子它才种得好哇。
现在栀栀问的每一句话,全都重重地踩在赵志强受到伤害的心里伤疤上。
气得赵志强把头扭到一旁去,不理她。
栀栀微微一笑,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叔,一百人开荒一百亩地……我刚一路走过来找你,看到田里还有不少石子儿呢,想必七八天是干不完的,半个月倒也不至于……所以折中一点,就打是十一天吧!”
“荒地开完了,引水渠也要开,一百个人……干上四五天也应该够了。接下来呢,就得烧草木灰沤肥了。割茅草问题不大,一百个人花上两三天的时间也足够了,关键是沤肥要等待发酵……没有七八天可不成。”
“我们刚才说的这些活计,就已经花掉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然后叔还得把发了酵的草木灰再拌进土里去,这等于是要全面再盘一次地啊,又得花上三四天的功夫,这就已经整整一个月了吧?”
“现在都已经三月初啦,咱们这儿要一直等到四月初才能开出新地儿来育秧吧?育秧好歹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这新开荒的地儿,最快五月初才能安排插秧?”
说着,栀栀又感叹道:“这时间也排得太紧了,万一遇上个下雨天气,就得无限期往后移。再就是,又万一遇上点儿别的事耽误了,那真是……”
听到这儿,赵志强快烦死了!
因为栀栀所说的,正是最最最让他感到郁闷的。
如今东陵岛上的庄稼是一年一季的水稻,最晚四月一定要插秧。但无论他和队里的老把式怎么推算,要抢在插秧之前开荒一百亩地,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
所以说,哪有人在农忙时节开荒的!
赵志强在心里把韦大业给骂成狗,但也不想给栀栀好脸色看,就把脸转到一旁去生闷气。
栀栀不怕死地又来了一句,“叔,要是让壮劳力全都去开荒,恐怕会耽误到其他的地里活吧?”
赵志强就更生气了。
他真的很想克制,毕竟别栀栀是唐棠娘的人,又还是个十七八的小姑娘,他一大老爷们儿跟个小姑娘置什么气!
就,还是有些忍不住。
赵志强恶狠狠地说道:“你这小妹子这么闲你咋不来帮着开开荒、种种地呢?”
栀栀笑了。
“叔,你别嫌我烦,我其实……就是替你感到焦虑。啊,对了,我们大当家差我过来请你,让你带几个老把式去一趟正义岛。”栀栀说道。
赵志强愣了一下,疑惑地问道:“棠娘……找我?”
栀栀点头。
显然赵志强是了解大当家的。
“平时想过去给她磕个头她都气得要甩鞭子赶人走的,今天她特意使唤你来喊我去见她?”说着,赵志强摇摇头,“是你这小妹子假传圣旨吧?”
傅明宇面色一白。
栀栀笑道:“那是真是假,叔跟我走一趟不就知道了?”
赵志强上下打量了栀栀一会儿,冷笑,“成啊,我就跟你走一趟!如果真是你说谎……哼哼,那我倒要看看,棠娘如何处置你。”
顿了一顿,他又说道:“棠娘要是发起火来……那一鞭子下去可不得了!”
说完,他就盯着栀栀看。
但是栀栀一点儿也不害怕,依旧笑眯眯的。
赵志强冷笑,转头扬声喊了几个老把式过来,然后交代副大队长继续管着队伍和场面,他则带着那几个老把式将农具交给其他人保管,又拾起了叠放在田基上的衣裳穿上,跟着栀栀他们走到了码头。
见赵志强准备去扒系着小船的绳索,栀栀笑道:“叔,大当家让你们坐我们的船去……到时候完事儿了我们再送你们回来。”
闻言,赵志强又上下打量了栀栀一番,冷笑道:“好,那我就看看你到底在搞些什么鬼!”
于是赵志强领着三个老把式上了栀栀的小船。
傅明宇有点心慌,悄悄扯了一下栀栀的衣角,用眼神警告她:你可别闹得收不了场!
栀栀也回瞪了傅时宇一眼,用眼神警告他:你别说话就好。
傅明宇只好蹲到一旁去。
从东陵岛到海鸥岛,走水路也要一个多小时。
栀栀便在半路上和赵志强和另外三个老把式聊天。
赵志强对栀栀有着强烈的不满,所以基本不理她,也不回答她问的话。但那三个老把式就觉得,这么晾着栀栀也不太好,于是栀栀问十句,他们答上六七句这样……
在聊天的过程中,栀栀又学到了好多田间地头的知识。
很快就能看到与正义岛相依相伴的海鸥岛了。
瘦猴直接把小船划到了海鸥岛去。
赵志强冷笑着看向了栀栀,“棠娘在这儿?”
栀栀大大方方地说道:“实不相瞒,确实是我说了谎,把叔和几位爷爷骗到海鸥岛来的。可我要是不这么干,你们也不愿意来呀……叔,爷爷,请你们上码头去,我呀,想让你们来参观一下海鸥岛。”
赵志强被气得两眼发红,“我不上去!我要去正义岛见棠娘!让她给我一句话……要是她能容得下你这小骗子……我再上你们海鸥岛去。”
几个老把式面面相觑。
其中一人问道:“小妹子,你把我们带到你这儿来……到底是为了啥?”
栀栀脆生生地说道:“因为我希望你们可以向我们年轻人学习啊!”
这一句话,将赵志强和老把式们给惊呆了。
人人都不敢置信地看着她。
过了一会儿,赵志强问栀栀,“哦?我们要……向你们学习啥?”
“种田啊!”栀栀笑眯眯地说道。
傅明宇已经明白过来了。
——别栀栀这是在使激将法呢!
果然,赵志强被气得嗷叫,“嚯,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还是个从城里来的小知青,居然口放狂言说想来教我们种田?小妹子我跟你讲,你还没出生的时候老子就已经扛着锄头种田了!”
栀栀笑道:“你那叫实际操作经验,跟我的不一样。我这叫做科学实践……我还敢说,用同样的种子,你种出来只能亩产四百斤,但我种出来的……保底五百斤一亩,预期值是亩产六百斤,叔,你信、还是不信?”
赵志强怒极反笑,“同样的种子,我种、亩产四百斤。你种,亩产六百斤?”
栀栀点头。
赵志强大骂,“我信你个鬼……”
突然有人铿锵有力地说道:“……我信!”
众人皆尽呆住。
第155章
众人转头一看——
说这话的人是傅明宇?
赵志强和其他几个老把式冷冷地看了傅明宇一眼;没理他。
傅明宇讪讪的。
不过,赵叔他们还是跳下了船,走上码头。
栀栀热情地向赵志强他们介绍,“码头西边儿是军营……咱就不过去了;叔;这边儿走……呐;那是我们自己建的仓库,那边儿呢是砖窑,姚叔他们在帮我们烧砖起房子的。”
赵志强以前也不是没来过正义岛和海鸥岛。
猛然看到这本应是荒凉的海鸥岛上,现在有了一座灯塔、灯塔旁边还起着灰砖军营……好吧好吧;部队的不算啥。
但为什么栀栀说那幢宽敞大气的仓库是她们知青队的?
据赵志强所知;正义岛和海鸥岛并没有种植农田啊;所以她们搞个那么大的仓库出来干啥?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姚叔挑着一担砖;晃晃悠悠从砖窑那儿出来了;正准备往山上走。
栀栀大声喊住了他;“姚叔!姚叔——”
姚叔停了下来。
他回头一看;看到了赵志强和十大队其他的几个老把式?于是他就把担了放了下来;站在一边儿等着。
栀栀带着赵志强他们过来了。
姚叔问栀栀,“你带他们上来干啥?”
栀栀说道:“我带赵叔过来看看我们的自留地、温棚和试验田。”
姚叔点头;和赵志强、那几个老把式寒暄了一番。
然后姚叔又对栀栀说道:“你留他们下来吃饭嘛,现在都已经十点多了。”
栀栀点头,吩咐瘦猴;“一会儿你上正义岛去;把大当家和辫子爷爷、胖叔喊过来一块儿吃饭。”
赵志强诧异地看向栀栀。
瘦猴则应答一声,转身跑了。
栀栀又对傅明宇说道:“你先去厨房打个招呼,帮一帮那边。干完活了再过来找我。”
傅明宇很想顶嘴;说凭啥让我去做饭,我又不会做饭……
可转念一想,现在是非常时刻,还得一致对外才行。
于是傅明宇也“嗯”了一声,急匆匆先一步上山去了。
姚叔陪着栀栀、赵志强聊了一会儿,就担起砖块看似晃晃悠悠、实则飞快地跑了。
栀栀领着赵志强一众,顺路先带他们去看了下知青们的鸡圈、鸭圈、兔子窝和猪圈。
鸡圈是最大的,大约有二百平方米大,目前养了近三只百鸡。龙强一共做了十个鸡舍,白天的时候,它们混养在宽敞的鸡圈里,到了夜里,就会分别进入到各自的鸡舍。
每一个鸡舍都是用竹子搭建而成,距离地面大约十五厘米的高度,鸡舍里铺着柔软的茅草。鸡圈设有三四个食槽,里头放着掺了麦麸还煮熟了的野菜,面上还撒着被擂得碎碎的鱼骨粒……
在鸡圈里奔跑着的母鸡们只只膘肥体壮!
光是这一个鸡圈,就让赵志强感到有些震憾了。
是,三百只鸡……
这也没啥,他们十大队也养了鸡,差不多也有三百多只。
但问题是海鸥岛上听说只有十来个人啊!
十几个人养了三百只鸡,那岂不是天天都能吃鸡?
再看到一百多只鸭子,四五十只野兔和四头猪的时候……
赵志强郁闷地问栀栀道:“你们……一天到晚就养这些鸡鸭了?”
“当然不是了。”
栀栀笑道:“我们也做工,天天背着背篓出去,回来的时候顺利打点儿猪草。再上隔壁正义岛讨点儿鱼骨头回来,猪草煮熟了拌点儿糠、麦麸什么的,再掺点儿鱼骨头,鸡鸭猪都爱吃!兔子就吃点儿菜园子里老掉的菜叶子什么的……然后每天打扫这些家禽的圈舍,粪便拿去沤肥,滋养菜园子……所以我们菜园子里的菜也是长得很肥的。”
“赵叔,这边儿走。”栀栀带着赵志强一众去了她们的自留地。
赵志强等人看到了山谷下一大片被犁得方方正正、整整齐齐的农田。
大约有十来亩水稻、十来亩的小麦,以及十来亩的玉米地!
——水稻田当然要有水,所以被开垦在地势最低洼的山谷底部,四周都有沟渠环绕。
此时水稻已经成熟,金灿灿的稻谷压弯了腰杆,正随着山谷里的微风呼啦啦摇来荡去。三不五时的,稻田底下的水里还会“哗啦”一声掀起浪花,也不知是泥鳅还是稻田蟹在兴风作浪。
——小麦喜旱,所以水稻田和小麦田之间,大约有五十米左右的间距。
这段间距里被种植了好几排不一样的小树,不过赵志强还认不出来这都是些什么树。
此时小麦也已经到了成熟时分,饱满的麦穗沉甸甸地垂着头,看着来十分养眼。
——玉米也是喜旱的,所以玉米田在小麦田的后头。
不过,这会儿玉米还没完全成熟,一个个整整齐齐的排队站着,青悠悠一片,煞是好看。
栀栀带着赵志强他们翻下了山谷,走到水稻田边。
她笑问,“赵叔,你经验丰富,麻烦你帮忙看看我们这收成怎么样?亩产600斤……我有没有说谎?”
赵志强蹲下,用手捧起了沉甸甸的稻穗。
几个老把式也已经蹲下来,捧着这些稻穗仔细地看。
他们又惊又喜,并且小小声议论。
“我的天,这穗子可真沉啊……”
“而且穗粒还大,还饱满!你们掐一下……这浆包的结实啊!”
“依我看啊,这样的谷子,亩产600斤没问题!”
“这个季节不三不四的,我们的还没种下去,她们就要收获了?”
“这怕是……跟我们的种子不一样吧?”
“我还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的穗谷呢!”
栀栀抿嘴一笑。
——这些人还真是不折不扣的老把式!果然能看出来这些水稻不是普通的稻种。
因为这些稻种,全都是六位教授友情提供的,由各个不同的农业科研实验室提供的优质稻种!
为了在种植的过程中,再为教授们贡献一波数据,所以这些不同实验室出产的稻种被种在不同的水田里,知青们还在田间插了木牌,上面写着稻种的编号!
要说赵志强之前是负气来的,到现在看到了现场,手里还捧着这些肥壮饱满的穗粒,他再也没有半点脾气,脸上笑呵呵的。
栀栀笑道:“赵叔,不瞒你说,我们统共十一个知青,全都来自于城市。在今年七月以前,我根本不懂什么叫种田,队伍里也就只有三位知青,是早几年来的,所以他们知道一点儿……”
“我们来的时候已经是七月底了,安顿好以后就进入了八月,那个时节才是真的不三不四呢。可我们也不能被活活饿死吧?所以还是开了荒、种下了这些粮食。”
赵志强迫不及待地问道:“你们是怎么种的?为什么出产这么好?是在田地施了什么肥?还是在水里放了什么?还是说,这稻种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