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呢,一般说来天气非常炎热。所以下午四点左右,厨房这边会送加了盐茶水去给大家——盐茶水,就是用盐末来炒茶叶,炒到焦脆焦香时再加清水熬煮、晾凉。
下午一般也会送些点心过去,通常说来是一人一个素馅的包子,或者用凉拌的酸辣海石花凉粉什么的。
加了盐末的茶水能很好的补充身体因为流汗而消耗的电解质,更有解暑的功效;酸辣凉粉也在最最程度上抚慰了流了一整天汗的又饥又渴的肠胃。
为了抢工,大家吃过晚饭看完竞争失败的队伍表演完以后,会再次前往大棚劳作。
大棚的水泥柱子上插着染了松香的火把,大伙儿会聚在一块儿就着火把带来的光明,继续赶工……
一到忙到夜十点钟,高甜甜会在高坡上敲脸盆催大家回来休息。
这时,厨房还会再提供一顿宵夜。
每一个洗漱完的人都会领到一杯温热的甜牛奶和一只带壳的水煮蛋。
大家吃完以后,再由管饭的知青们监督着大家排队刷牙洗脸,然后回去睡觉。
大多数人都会因为劳作了一天、更会因为临睡前喝了甜牛奶而沾床就睡。
充足的、质量绝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第二天大家就能精神满满的再去地里干活啦!
就在育秧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时……
三月十五日这一天,大家刚吃过午饭,黎恕就找上门来了。
他一脸严肃的把栀栀叫到了码头那儿。
然后,他领着她往东边儿去。
那儿是海鸥岛的一片海滩。
其实海欧岛并不小。
南边儿是码头,西边儿是军营,北边儿是山脉之下的悬崖,东边儿是一大遍的浅滩。
栀栀被黎恕严肃的表情吓住,所以一路行来诚惶诚恐,也不知他会带来什么样的坏消息。
——在这个年代,海鸥岛上不通电,连有线的电话都没有,更别提手机之类的联系工具了。
就连海鸥岛上的官兵,唯一能与外界联系的就是一台手摇发电式的电台。再加上他们每天都会派兵划船在近海巡视几次,同时也包括去镇上的军营总营去汇报工作。
岛上知青们的家书家信,全靠大兵们顺道捎来;就连知青办下达给栀栀的工作指令和工作内容,也一并都由大兵们去帮忙取、帮忙递交。
正因为这样,栀栀有些紧张。
她默默跟着黎恕走了一会儿,忍不住问道:“黎恕,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黎恕没说话。
良久,他才问道:“周双双那家伙还听话吗?”
“目前看来……挺好的。”栀栀答道。
周双双来到海鸥岛的第一天,就以“她是黎恕的小青梅”来故意引导众人,然后被黎恕无情拆穿。本来黎恕的意见,是想要马上通知周双双的家里人,让把周双双接回去。
周双双不愿意离开。
她分别找了黎恕和栀栀。
——周双是这么对黎恕说的,
“我就是不愿意嫁给那个瘸子才从家里逃了出来的!要是你非逼我回去,那我也只好……想办法再从这儿逃走。我就说一句万一!万一我离开这儿以后出了什么意外呢?你这一辈子良心过得去?黎恕,我现在已经知道你喜欢别栀栀了,我保证不会再破坏你们了成吗?你想要告诉我家里人,也行,你……你写信告诉他们!”
“不瞒你说,我也挺想知道我从家里逃出来以后,他们是怎么想的。是觉得那瘸子比我还重要呢,还是说……我的威胁已经起作用了,他们不会再逼我嫁人了。所以你写信给他们,他们收到了你的信以后愿意来这儿接我,我肯定不会再抗拒回去了。”
“但在他们来之前,我想呆在海鸥岛!我喜欢这儿……我甚至可以帮别栀栀她们劳动!我不收取任何报酬只需要提供食宿就好!黎恕,求求你了!”
——周双双又是这么对栀栀说的,
“我知道我不属于海鸥岛,将来也会离开这儿。但我真的很喜欢这里。别栀栀,你可不可以让我留在这儿,我会天天帮你们干活。”
“至于我什么时候离开,你也不用担心。黎恕根本容不得我留在这里,他现在已经去想办法通知我家里人了,说不定,我家里人已经动身前往海鸥而来。所以……你可不可以让我留在这儿,一直到我家里人找到我为止?”
因为这样,别栀栀去找了黎恕,两人商量了一番。
黎恕当然没有听信周双双的鬼话,什么写平信邮寄到她家里去……
他直接给她爸打了电话,告知了此事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周父接到电话很高兴,好话说了一箩筐,希望黎恕可以暂时收留一下周双双。同时周父也告诉黎恕,近期他和儿子马上就要进入深山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军演。所以他会安排老家那边,让周双双的堂哥上海鸥岛去接周双双。
但现在不是农忙么,所以周双双可能要在海鸥岛上呆两个月左右。
周父拜托黎恕,出于对周双双的人身安全着想,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千万别再让她乱跑了。
就这样,周双双即将在海鸥岛呆上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此刻栀栀听到黎恕问起周双双的近况?
栀栀如实说道:“……她其实很勤快的,一分钟也闲不下来,每天都在帮忙。她简直就跟……我第一天认识她时,完全不一样。现在想想,她最大的问题应该是……过于现实主义了。”
黎恕找栀栀可不是为了周双双。
周双双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也完全没兴趣。
之所以问起周双双来,只是为了寻找一个话题。
“要是她再搞事情的话,你告诉我,我来教训她。”黎恕说道。
他立刻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栀栀,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栀栀眨了眨眼,“今天三月十五日啊,是育秧第十四天……”
她突然愣住。
三月十五?
这不就是她的生日吗?
栀栀睁大了眼睛,“我……”
黎恕笑着从口袋里拿出了两样物事,托在手里朝她端去,“栀栀,生日快乐!”
栀栀笑了。
凭是谁,在收到生日礼物的时候都会很开心。
她低头看着那两样物事。
一个是红包,一个是白色的……折叠式软骨太阳帽。
想着海鸥岛漫长的夏季,一年365天一天比一天猛烈热情的太阳,这布制的软骨太阳帽可太实用了!
栀栀也不是没有太阳帽,但那其实就是草帽。
草帽挺扎头发的,毛茸茸的很不舒服;而且还挺厚实的,非常热。在这么热恋的天气里,带着草帽劳作一整天,草帽至少糊上好几层汗,不但显得重,气味儿也不好闻。
栀栀看着这个轻巧的太阳帽,面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谢谢你呀黎恕!”她伸手拿过太阳帽,拆掉绑绳、打开,一顶又大又轻软的太阳帽就出现在手里。
栀栀将这顶太阳帽戴好,发现边沿很柔软,完全不会扎到皮肤和头发,而且很轻巧,几乎完全没有重量,很轻便。
她俏皮的摇晃着脑袋,还不时用手指拨弄一下宽大的帽沿……
栀栀笑得合不拢嘴,又说了一声,“谢谢你呀黎恕。”
黎恕看到她那么高兴的样子,也笑了。
他把红包递到她面前,“过生日一定要吃长寿面,收礼物,拿红包。长寿面呢,我就不献丑了,你们知青站里随便谁的厨艺都比我强,这礼物呢,小小心意……但是这红包,你必须收下。”
栀栀老家也有过生日必须收红包的习俗。
一般都是长辈给晚辈的。
但她和黎恕属于平辈。
好像不太合适。
她正犹豫呢,黎恕已经直接把红包塞进她手里了,“拿着吧,我还有很重要的事要跟你说呢。”
栀栀一凛。
她心想,难道除了这个,还真有什么很重要、或者很严重的事?
她认真点头,“你说。”
黎恕一脸严肃地说道:“别栀栀同志,我有很重要的事情必须让你知道。从今天起,你就已经年满十八岁了吧?”
栀栀怔怔地点点头。
“那就……已经是个成年人了。”
栀栀又点头。
黎恕,“所以……是可以考虑处对象和结婚的事了。”
栀栀瞪大了眼睛。
黎恕忍住了笑,“别栀栀你敢不敢跟我打个赌?”
“啊?”
“我等你三年!每年都会送给你一个……你最喜欢的生日礼物!当你接受到第三件礼物的时候,就必须嫁给我!好吗?”黎恕红着脸大声说道。
栀栀骂他,“你有病!”
说着,她掉头就往来时的路走,面上不知为何烧得慌。
“别栀栀——”
黎恕站在原地大声叫着她的名字,“别栀栀——你喜不喜欢——我!”
栀栀心里暗骂:这人好不要脸啊!
然后黎恕把后半句喊了出来,“……送给你的……太阳帽?!”
栀栀卟哧一声笑了。
第165章
育秧么;从种子落地生根到出芽、到分苗,空气湿度温度好的话,最多三十天能完成;如果湿度温度达不到最佳,大约四十五天左右也能分苗。
但育秧也并不需要人们足足忙够三十天。
只要忙完开头;后面的事情就得交给时间了。
栀栀和小伙伴们商量过;难得这些从正义岛借调来的五十个叔叔爷爷们配合得那么好;所以索性:先把海鸥岛上的新自留地里的水稻、小麦和玉米田给种起来;然后再把已经成熟了的旧自留地里的水稻、小麦和玉米田一一收获。
是的;知青们自上岛以来就不停的劳作,为的就是大面积的开荒、积肥养地。
目前正好到了旧自留地里的作物还没完全成熟;但又面临着春耕的尴尬境地。如果要等到旧自留地里的作物完全成熟以后再种植新一轮的作物;一来会耽误时间;二来会损坏土壤里的肥力……
所以现在;只需要将去年同期开出来、已经沤肥得很成功的荒田种根据时令种上新的庄稼就好。
至于旧的自留地;等到丰收以后;把地空出来养肥,秋天的时候可以按照导师们的要求,再种一季农作物。
于是;当栀栀安排大家在新的自留地里准备翻土、进行耕种前的最后准备时,她把正义岛的徐拥军和孔兰薇也叫了过来;让他俩也一块儿参与劳动。
在这之前,栀栀和徐拥军他们商量了一下;匀出了五十斤优质实验稻种,也一块儿育了秧。
1967年3月16日;海鸥岛知青们开始播种玉米,一共二十亩的玉米,花了差不多七八天时间才全部种完。
3月23日;知青们终于将第二批的二十亩水稻秧苗种下。
到了4月3日,第十、十一生产大队委托海鸥岛育秧的稻种被分批送到东陵岛和南瓜岛。
栀栀指定李爱国和于丽娟为第十、第十一生产大队育秧服务售后负责人,由李爱国和于丽娟来指导第十、第十一两个生产队的实验田种植计划。
4月10日,知青们收获了他们的第一季水稻,过秤后得出了亩产670斤的好成绩!
4月15日,知青们和叔叔爷爷们一块儿种下了二十亩的实验小麦。
……
到了4月23日,海鸥岛的抢种、抢收工作基本完成。
岛上没有打谷机,但第十、第十一大队有,而且现在他们也没有庄稼可收获,就很大方的借给了海鸥岛。
用打谷机把谷粒从水稻上打下来以后,还要晒干,再用椿米机碾去表皮的谷壳……
谷壳就是糠,需要用筛子过滤,剩下的就是白胖可爱的大米了。
当然,打完谷子的稻穗就是禾杆,收集起来统一焚烧了当成返田肥料。谷壳(糠)收集起来,是喂鸡鸭猪的最好饲料。
小麦的收获比较麻烦。
东陵岛和南瓜岛本身不种植小麦,所以没有合适的磨小麦的碾子。不过,赵志强给栀栀介绍第七生产大队的大队长陈建柏,说他那儿有。
栀栀去跟陈建柏商量好了,让直接把海鸥岛上的13亩地丰收的四千斤麦粒送到七大队去,直接请七大队帮忙碾壳,麦麸回收,报酬是五百斤面粉。
一个月以后,栀栀就收到了二千七百斤的面粉和五百多斤的麦麸。
再加上之前15亩地、亩产平均670斤,总计一万斤稻谷,去除糠皮之后还余7千斤左右的大米……
知青们的粮仓被塞得满满的!
啊对了,还有玉米!
玉米的亩产量在600斤左右,不过,栀栀她们种植玉米的目的不完全是当成人的口粮,更是想用来当成家禽的口粮。
现在岛上的粮食多了,住民又少,栀栀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于是这天晚上,她在读书室里召开知青大会。
“现在我们手里有7千斤大米、2千7百斤的面粉和6千斤的玉米……已经足够我们18个人吃上一整年的,而且到了秋天我们还有新的收获……”
“所以今天咱们要讨论的问题主要是,如何给咱们制定工资或者报酬,以及……我们和正义岛同属第十二生产大队,本来就不能区分得太清楚……可我们确确实实从正义岛搬了出来自立门户,正义岛还帮了我们那么多的忙,我们应该怎么回报?”
栀栀说道。
众人面面相觑。
李晴玉属于保守派代表,第一个开口说道:“帮扶正义岛没有问题,但必须先把我们自己的口粮留够……其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确实正义岛帮了我们很多,可我们也帮着正义岛建立了长期和军营换粮的关系,以及长期和林市市委小卖部换鱼的关系。”
“就冲着这两点,正义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