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端建造适合生存的岛屿,来配合往来船只的补给。”
“如果找不到这样的岛屿,那我们就……自己建一个适合生存的岛屿出来!”黎恕一字一句地说道。
众人惊呆了。
洪禾禾急道:“在大海里头……建个岛???”
黎恕点头。
洪禾禾,“我的天呐在海里怎么建?把喜马拉雅山给轰平了,推进海里啊?”
黎恕居然还认真想了想,说道:“禾禾说的是并不是没有道理,但要真把喜马拉雅山给轰平……难度很大,再搬到南海来?也是很费力气的吧?”
“就是啊!这怎么可能呢?”洪禾禾说道。
许久没说话的龙强轻声说道:“这不就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吗?”
黎恕缓缓点头。
众人再次陷入沉默。
栀栀站起身,对大家说道:“同学们,就像龙强说的那样,这其实就是一个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超级工程。可能不会像我们建议海鸥岛那样,那么的顺利……第一年开荒,第二年就能吃上自己亲手种出来的粮食……”
“想在外海勘探出淡水,然后依地势在合适的地方种出几个岛,还要在岛上做建设,建房子、修码头和机场,种蔬菜种庄稼还要绿化……依我们眼下这样的简陋条件,除了一双手、什么也没有……想要达成目的,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不一定能看到效果的……”
“那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放弃呢?”栀栀反问大家。
众人全都皱起了眉头,眼睛又齐唰唰地看向了米国版世界地图——黎恕是军人,他又是负责这个项目的。现在国家这么穷,却依旧下狠心要做这个项目……也就是说,这是要勒紧裤带也要干的事儿了?
栀栀缓缓地说道:“不、我们不能放弃!这件事……可能会牺牲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但肯定惠及儿孙!”
陶容冶第一个举手,掷地有声地说道:“我赞成栀栀的决定!”
众人都笑了。
多年过去,陶容冶依旧是栀栀最忠实的拥趸者。
于露也朗声说道:“我也赞成栀栀的决定!”
慢慢的,众人眼里都闪烁着泪光。
龙强,“我赞成栀栀的决定!”
高甜甜,“我赞成栀栀的决定!”
洪禾禾,“我赞成栀栀的决定!”
大周,“我赞成栀栀的决定!”
于丽娟,“我赞成栀栀的决定!”
……
栀栀笑了。
她哽咽着说道:“同志们、朋友们,这一次我们很有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做无用工,哪怕辛辛苦苦做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也未必能做出成绩来……如果大家不想参与这个项目,我是不强求的。可我,又很需要一个配合默契的团队……”
洪禾禾大声说道:“栀栀你别犹豫了!我同意的!这事儿咱干了就完了!别说三十年都做不出成绩来……三十年以后我退休了,让大石头和小石头(禾禾的两个儿子)接着干!只要方法是正确的,总能干出成绩来!”
其他人也连连点头。
栀栀拉着黎恕,向小伙伴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大家了!”
接下来,栀栀和黎恕又跟大伙儿约定好,晚饭后再开一次会议。
于是大家散会。
洪禾禾他们还领着双岛社队的活计,要去上班儿。
栀栀想去隔壁的正义岛看看叔叔爷爷们;黎恕呢,想去海鸥岛军营问问情况……夫妻俩各就各位,约定下午五点钟左右,黎恕去正义岛接栀栀。
栀栀自己架着小船儿去了正义岛。
这会儿是下午三点多钟。
大多数需要工作的人们全都已经离了岛,留在岛上的……人数多、且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正义学校了。
由于岛上的幼童比较多,所以目前只开设了托儿所和小学。
孩子已经睡醒了午觉,分班跟着老师在小操场上上体育课,正在练习拍球;也不知从哪个教室里传出孩子们整齐稚嫩的歌声——
“当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栀栀忍不住笑了。
几个教导孩子体育的老师,是原来南陵镇上的男知青,隔着栏杆看到了栀栀,连忙跑了过来,激动又兴奋地问道:“栀栀?栀栀你回来了?要不要进来看看?”
栀栀想着她和辫子爷爷的约定时间快到了,就摇摇头,“下次吧,我今天和辫子爷爷约好了要去看看他……对了,这几年来,你们过得怎么样?”
“我们啊,这几年过得可好了!”男知青笑道,“你是不知道哇,过年的时候我们都有回老家,总觉得老家那边儿的人啊,过得还没我们好!住的房子没那么漂亮,工作也不如我们体面,更别提工资了……”
“再就是啊,呆在这儿南陵最大的好处,就是海鲜管够,大米、面粉、黄豆红豆什么的……我们吃的可都是品相最好的……那日子确实过得很幸福!”
栀栀笑了。
说着,男知青又挠了挠头,说道:“就是啊……现在出了知青返城政策,这让我们觉得有点儿……不知怎么选才好。都是下乡插队的知青,谁不是背井离乡来到这儿的?那现在,到底回还是不回?回去了,以后的工作前途能比在这儿强吗?要是不回,又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儿……”
栀栀面上的笑容淡了下来。
是啊,这确实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男知青对栀栀说道:“好了栀栀,下次再跟你聊天啊,我得给孩子们上课去了!”
“快去吧!”栀栀笑道。
栀栀朝着集体疗养院走去。
当初她和黎恕离开正义岛的时候,疗养院已经初步建好,但叔叔爷爷们还没有入住。但现在,集体疗养院已经变得非常有生活气息了。
这是一个天井式回字型建筑,共有三层楼高,由东南西北四栋楼组成,每一栋每一层都有十二个房间,每个房间最多可住四人,总计二百人。当然了,住在这儿的爷爷们也没有二百人,所以大家住得比较宽松,一个房间基本住两到三个人。
庭院植着草皮、铺着鹅卵石,用竹子和花树间隔出悠长又整洁美丽的小楼,还搭了木架让葡萄、丝瓜、苦瓜等植物来爬藤……所以啊,哪怕是一年四季都处于夏季的正义岛来说,这些木架也是凉亭,大白天的在这儿散步,爽凉又怡然。
栀栀沿着庭院里的卵石路慢慢地散了一会儿步……
突然听到有人喊她,“栀栀?”
她转头一看,不由得一怔。
——来人身材瘦削高挑,面容英俊沉静,皮肤也被晒成了古铜色,就是年纪轻轻生了满头白发。
栀栀叹气,叫出了他的名字,“……明宇。”
第446章
数年不见;傅明宇已经变了个模样。
栀栀初识傅明宇时,傅明宇是个二十四五岁桀骜不驯还带着点儿傲娇属性的男青年,天真不失韧性,热情而又坚持……
可惜遇上了命中注定的冤家。
算起来;十年过去;傅明宇已经三十五岁;棠娘的女儿也快十岁了……
“栀栀,这些年……你有棠娘的消息吗?”傅明宇红着眼圈看着栀栀;表情是绝望的,眼神又暗含着一丝希冀。
栀栀垂首,默默摇头。
良久,傅明宇长叹了一口气。
“她是真的在躲我吗?”他喃喃低语;渐渐远去。
栀栀也叹了口气。
她也没有散步的心思;转身去找辫子爷爷了。
辫子爷爷已经睡醒了午觉;这会儿正在屋里坐着等栀栀。
栀栀一到;辫子爷爷先是很自豪地拉着她参加他和瘸子七共住的屋子:
看看我们这床;一米二宽的!单人床一米二宽,睡在床上都能打滚了!再看看我们铺的这床垫子!呐,这么厚的一层麦秸杆垫,一年换两次!麦秸杆垫上铺了草席,草席上铺旧布单,布单上是厚厚的一层木棉垫……
栀栀你压一压我这床垫子,是不是很软?
哎哟解放前啊连地主老爷都没有这么好的床铺咧!
栀栀你再过来看看我这屋里的柜子……我和老七一人一个衣柜!一人一张桌子!这椅子……特别结实!坐着——它特别舒服!还有这开水瓶、这手电筒、这闹钟……我跟你说;咱们这儿的人啊;全都人手一份!
栀栀你说说,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好哇?
辫子爷爷激动万分地说道。
栀栀连连点头。
一旁的瘸子七也说:吃饭的时候那才叫好呢!我也不知道是捡到啥宝了活到现在……现在啊,每天午饭晚饭全都是一荤一素一汤;大米饭管饱!而且米饭还有两种,一种干饭,一种是煮得浓浓烂烂的软饭!想吃哪种想吃种,我就爱吃那种软不拉叽的饭,不费牙口!
辫子爷爷大笑,“对对对!栀栀啊,要不今天晚饭你就在我们这儿吃?”
栀栀笑道:“没问题啊!一会儿黎恕也会过来,那我和他就在这边儿吃晚饭吧!”
几人聊了一会儿的天,辫子爷爷对栀栀说道:“你不是说,想去赶海?这个点差不多了……走吧!”
栀栀犹豫道:“要不还是不去了吧,爷爷,我们就在院子里散散步也是挺好的。”
——主要是中午辫子爷爷去海鸥岛的时候,是林小满搀扶着去的。
栀栀也不知道辫子爷爷是腿脚不便呢,还是哪儿不舒服,所以宁愿不去。
可辫子爷爷很顺溜地拿起了拐杖,豪情万丈地说了声“走”,然后一马当先的柱着拐杖离开了。
栀栀:……
她只好跟了出去。
在路过食堂的时候,栀栀进去借了个背篓和一把火钳,跟着辫子爷爷一块儿走了。
别看辫子爷爷柱着拐杖,但走起路还是挺利索的。
栀栀跟在他身后,还得小步快走才能赶上。
到了岸西海滩,栀栀的感觉一下子就来了!
她赶紧脱了鞋袜、挽高了裤脚,爬上了岩礁,拿着火钳开始翻找……
岩礁上吸附着密密麻麻好大一片藤壶和将军帽。
栀栀并没有密集综合症,但看到岩礁上层层叠叠的诸多吸咐型贝类……浑身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她带了火钳过来。
所以很轻松就将这些藤壶从岩礁上敲击下来,再捡起来放进背篓里就好。
正义岛和海鸥岛上的食物来源充足,大家也就不再像以前那样,为了吃饱肚子而来赶海。现在赶海成了一种消遣,而大家平时又忙于工作……已经鲜少有人花时间来撬这些壳多肉少的东西了。
但是栀栀弄了不少。
她吭哧吭哧地敲下来一大背篓,气喘吁吁地背下岩礁,将打回来的藤壶和将军帽全都堆在沙滩上,再背着空篓子回去继续打。
来回打了四五趟,栀栀也累了,这才不再去打藤壶和将军帽,而是留在沙滩上,和辫子爷爷一块儿撬贝壳取肉。
辫子爷爷虽然年纪大了,撬壳取肉的动作却麻利得很。
他随身带着个竹柄铁头的单叉鱼叉,用轻薄锋利的尖锐铁叉一撬,贝壳被撬开,再用铁叉一一剜,肥美的贝肉便壳肉分离了。
接下来,贝肉被扔进背篓里,空壳被甩到远离海水的沙滩一头——贝壳焚烧后便是石灰。
现在岛上的砖窑用得比较少了,大约两个月开上几窑,烧出来的砖块是用来修补房子的。到时候可以集中将这些贝壳拿到煅烧,制成石灰起一个沤肥的作用。
栀栀和辫子爷爷一边撬贝肉,一边聊天。
犹豫片刻,她还是把她和黎恕决定要在外海种岛的事儿说了。
辫子爷爷眼睛一亮,“在海里种个岛?”
他随即陷入沉思。
片刻,他说道:“其实也不是不可以。”
栀栀瞪大了眼睛。
辫子爷爷傲然说道:“这事儿要是放在十年前……我们兄弟还没老的时候,正义岛二百来号人,每人潜下海里去搬石头,然后再摞在一块儿。一人一天搬五十块大石头……二百人一天就能搬……我来算算哈,二五一十多个零再加前头三个零……那一天就能搬一万块大石头啊!”
“那干上三年五年的……肯定能堆起一座山来,山尖尖露出了水面,可不就是个岛?再说了,我们选个地势浅一点儿的、有淡水出口的海底不就得了?做事情要有聪明的头脑,不要傻乎乎去选那种很深的海沟子嘛!”辫子爷爷继续说道。
栀栀笑了。
辫子爷爷又突然沉默下来。
“栀栀啊,要是十年前你给我们布置这个任务的话,那岛早就已经种起来了!现在……哎,爷爷老了哟!”辫子爷爷伤感地说道。
栀栀只觉得眼眶热热的。
“爷爷,你就不问问我,为什么要去外海种岛吗?也不用问问我,种个岛出来有什么意义吗?明明外海多的是无人荒岛,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千辛万苦地种个岛?”栀栀小小声问道。
辫子爷爷一愣。
“大当家不在么,就由你这个小当家来做决定啊!”辫子爷爷笑眯眯地说道,“我们老了,你跟我解释太多我也不懂……但你年纪轻轻的就有这个能耐把荒无人烟的海鸥岛搞得那么好,连着正义岛也搞好了……整个南陵地区都受益嘞!”
“所以栀栀啊,你想要去种个岛,这肯定也是天大的好事!爷爷一定会支持你的!”辫子爷爷说道,“我虽然老了,不中用了,但你胖叔还算年轻,他们还好使……我算算哈,嗯,起码能挤出一百个人来给你用!”
“栀栀啊,你莫要灰心……有你胖叔叔他们在,一百个人花上十年时间,就每天下水搬五十个大石头,怎么也能帮你把岛建起来了!”辫子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