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新房,也算是给他们庆祝了。”
  孟宇祁是个男人,想不到这些细节,听完只有点头的份:“还是你细心。”
  唐晚吟呵呵一笑:“靠你们男人想,这婚结了跟没结都一样。”
  孟宇祁:“……”
  这话不是在变相吐槽他们自个儿的事吧?
  所幸时间紧迫,唐晚吟也没多说什么,两人大包小包地扛了好些东西回去。
  第二天做了一桌好菜,给孟玉英跟何云平庆祝了一下新婚,热闹了一场。
  第三天早上天不亮,孟宇祁就得出发了。
  这回有何云平去送,唐晚吟就没起来。
  她誓要将懒惰政策贯彻到底。
  而且,还有另一件更重要的事儿,她都已经等了好久了。
  孟宇祁跟何云平一走,唐晚吟立马把房间的门窗都给关好,反锁起来。
  然后才拿出何云平给的两块玉佩。
  用酒精消过毒的缝衣针在手上戳了个针眼,把血给挤到玉佩上去了。
  幸好玉佩体积不大,不用多少血。
  片刻之后,唐晚吟期待已久的系统播报终于响起来了——
  【无损品质物品两件:月牙形玉佩,扁圆形玉佩各一。】
  无损品质!
  唐晚吟激动了!
  这还是她第一次直接就收获进来无损品质的老物件!
  加上前面的青白瓷茶杯,她就有三件无损品质的东西了。
  距离十件也就不远了!
  唐晚吟难掩兴奋,难怪都说好人有好报呢!
  先前救何云平的时候可真没想到这茬,现在一下子得到两件无损品质的东西,简直是太好了!
  唐晚吟现在就恨孟宇祁的姐姐不够多,要是多来几个姐姐,多救几个姐夫,说不定马上就能开通系统的售卖功能了。
  唐晚吟把三件东西小心收好,把另外几件从胖龙那里收来的,有一定破损程度需要花钱修复的东西也包好。
  这些就只能看机会了。
  要是没能顺利攒齐十件无损品质的物件,还得把几个破烂给修复一下。
  ……
  孟宇祁走之后没几天就到正月十五了。
  过了正月十五,生产队里的活儿也要开始做了。
  孟玉英的身体还没完全复原,唐晚吟没让她出去干活赚工分。
  何云平自告奋勇:“我去就行,我能吃苦。”
  唐晚吟倒是也没阻拦,但是也说了自己的担心:“吃苦倒是次要的,现在咱们生产队里没有大队长,记工分的是李芳,就是那个被带走的大队长李山的侄女。”
  何云平这没落户的情况下,出工算不算工分还不知道呢。
  不过何云平倒是也看得开:“没关系的,我先做着吧,要是不算的话再说,要是算的话,好歹这段时间也不算是浪费了。”
  孟玉英也是这么想的:“放牧的时候过年都要天天去给牛羊喂牧草,这会儿闲下来还真有点儿不适应了。”
  唐晚吟就说:“那行,小何姐夫先去做着,你就跟着春花家的老三,还有他那几个兄弟就行。”
  冉春花的婆家卫家这一辈有五个儿子,唐晚吟已经提前打好招呼让他们帮着带一带何云平了。
  何云平跟孟玉英都很感谢:“多亏你了,晚晚。”
  唐晚吟笑道:“这算什么,后面我可能会有些忙了,我兽医跟代课老师两边的活儿都要继续。”
  唐晚吟说:“我们去年抓的猪崽长的不错,今年春上已经有好几家人来打招呼了,说也想抱猪崽。”
  知道先前的猪瘟是李山弄的之后,大家都很生气。
  包括好多李家本家人,都被李山的卑鄙给震惊到了。
  知道了问题的源头,现在李山被抓走了,大家就开始想养猪了。
  唐晚吟得在他们养猪之前,辅导村里人把猪圈都全面清理一番,避免之前猪瘟病毒的残留。
  孟玉英听了之后就道:“说起这个,晚晚,我有事儿想跟你商量下。”
  “大姐,你说。”
  唐晚吟挺喜欢两边的两个姐姐的,一个外柔内刚,一个坚韧大方,都很好相处。
  孟玉英说:“这事儿也就是我的一个想法,我在草原上待了快十年了,小何也正好就畜牧专业的,我们琢磨着,要不也抓两头猪崽回来养养?”
  孟玉英开这个口其实挺难的。
  因为唐晚吟的个人生活习惯太明显。
  早晚要刷牙,三天洗一次澡算少的,洗手吃饭,院子里的垃圾都要定点扔到指定的地方。
  孟玉英知道唐晚吟爱干净,也知道她跟知青合养的猪都放在别人家里了。
  所以一直没想说这个。
  但是这开年大家都开始分配工作了,孟玉英心里也着急。
第271章 聂队长上任
  “我没做手术之前,腿脚走不了太远,下地也是耽误功夫,可我总不能就这么坐在家里……”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就明明自己还有能力干活,也想干活。
  可是唐晚吟就非要把她摁住不让她动,说是一定要把截肢的地方先养好,体质也增加上来,然后再去医院做手术。
  所以现在就让她天天在家躺着晒太阳,这让孟玉英觉得自己像是个废人了。
  她想找点儿事做。
  唐晚吟听了之后愣了一下:“那大姐你想养多少?”
  孟玉英见唐晚吟居然没有生气没有拒绝,心里简直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连忙道:“两头,就两头,两头猪的话我能保证猪圈里干干爽爽,绝对不脏不臭!”
  孟玉英这是经过思考的,再多的话可能就会有味道了,多少会让唐晚吟不喜欢。
  所以她就想养两头。
  唐晚吟笑了,伏在孟玉英腿边:“大姐,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说,咱们家是肯定不能养猪的。”
  孟玉英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这样啊,那晚晚你就当我没说过,没事的,没事,我做点儿别的就行……”
  “不是,大姐,我是想说,我们这院子里不养猪,但是你可以跟知青一起养猪啊。”
  “啊?”孟玉英愣住了。
  唐晚吟笑道:“子清子敏都在帮忙养猪呢,不过属于我的也就两头,我是想着大姐你要是可以的话,干脆咱们多抓几头猪,到时候单独找个地方,规模搞大一点。”
  孟玉英怔怔的,心里有些激动:“真的能行吗?”
  “能,不过这个还要等新队长上任后再做最终决定。”
  唐晚吟费这么大心思鼓励知青、村民养猪,扩大养猪规模,就是为了以后长期发展做准备的。
  其实现在农村是不禁止养猪的,不光不禁止,还特别鼓励。
  当然,不能自行买卖,得送去统一的屠宰场。
  一头两百斤的猪,宰杀后连骨带肉带下水,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多斤。
  有一百二十斤要上交,当然之后会返还一部分给到生产队。
  剩下的大概会给养猪的人二三十斤的肉票跟相应的钱。
  (这一段是查询过资料的,各地的生猪收缴返还比例不太一样,基本上一头两百斤的猪,给回养猪人二三十斤肉票和三十多块钱是正常的。
  先前村里双抢杀猪补给大家补身体,是专门申请的。其他都要通过屠宰场统一收购。
  另外有读者吐槽,说这个村不养猪,怎么能够杀猪吃,这个问题确实让我很疑惑,不养猪跟不吃猪是根本不相干的两回事。好多村子都是不养猪,买猪肉吃的,猪肉是统一调配,凭票购买的,这种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吧。)
  这几乎算得上是目前情势下,最有可能发家致富的路子了。
  只要能够让大队长同意多抓猪崽,并且满足出工要求,完全可以多养啊!
  唐晚吟是冲着这个问的:“大姐,你跟小何姐夫肯定要有一个下地干活的,但是另一个人完全可以专门搞养殖,所以我想问你最多能养多少。”
  孟玉英跟何云平也激动了:“十头肯定没问题……要是能够找到饲料的渠道,二十头也行!”
  唐晚吟想了想说:“那就折个中,先抓十五头吧。”
  何云平激动点头:“可以可以!我下完工也能帮忙养猪,这个我擅长!”
  “太好了,那就这么定了,大姐跟小何姐夫先好好筹划,只要大队长统一,咱们就可以开干!”
  从这天起,何云平下地干活的时候都精神百倍,特别留心跟养猪相关的事儿。
  天天回来都跟孟玉英报告:“玉英姐,我问了村里人,芦苇荡旁边会长那种浮萍,有一种就是猪能吃的。”
  “河对岸有猪草,尤其这几年长得格外好,都爆发了,不过如果今年养猪的人多了,估计需要抢。”
  “咱们这里红薯跟玉米多,红薯秧红薯皮,玉米芯子……猪都能吃!”
  等到三月份,封闭学习三年的聂源终于回来了。
  同时被任命为盘溪村生产队的大队长。
  村里人几乎一致同意。
  因为之前聂源在的时带领他们做的生产活动就一直名列前茅,是公社的标杆大队。
  结果就因为李山那事儿,导致聂源背上了处分。
  现在真相大白了,李山入狱,聂源倒是经过三年的学习,又学到了不少上面的先进思想。
  聂源带着聘任通知回村,整个村子都激动不已。
  唐晚吟跟李芳商量了一下,小学干脆放假一天。
  大家都涌到老村长家,围着聂源问东问西的。
  “聂队长,你可算回来了!你不在的这几年,咱们村除了红薯就是玉米,人都快吃成红薯了!”
  “是啊,就一个水库鱼,当时的堤坝还是在你的带领下才建起来的。”
  “聂队长,你回来了之后一定要带着我们过上好日子啊!”
  聂源比孟宇祁大四五岁,也才三十出头,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
  说起话来表情坚毅,声音浑厚:“大家放心!这三年我在组织上学习了不少新思想,新方法,我有十足的把握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聂源回来是提前做过准备的,当着大家,把盘溪村的情况一通盘点,也说了一下自己的计划,还有上头的新思想。
  聂源说:“咱们村之前富裕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的养猪,虽然中间出现过挫折,但是现在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们也会在挫折中前进的!”
  说完,聂源正式宣布:“我已经跟上头要了任务了,今年咱们村一百三十户人家,要出三百头猪!”
  “我们村要成为附近十里八乡,乃至市里、省里的养猪标杆村!”
  听到这个消息,村民们几乎都沸腾了。
  跟种庄稼比起来,绝对是养猪的收益更大啊!
  唐晚吟也激动不已,没想到聂源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展养猪事业。
  简直太对唐晚吟的胃口了。
第272章 试点养殖
  她这个现代人,实在是受不了埋头种地吃大锅饭的生活了。
  多劳多得,创新尝试,才是进步的方向啊!
  聂源的演讲继续,同时也告诉大家:“这一次上头有新政策,开放养猪数量,三百头是我对上头的承诺,按照以前的出肉率返还。”
  这个唐晚吟知道,两百斤,给二十多斤票三十多块钱。
  好消息在后头,聂源说道:“超出三百头的,盈亏自负,屠宰时按照百分之五十返还。”
  百分之五十,如果按照一头猪出一百五十斤带骨肉的话,那这可就是七十五斤的猪肉(票和钱)啊!
  村民们都惊呆了。
  聂源笑着道:“这也是上头的试点新方法,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尝试,只有一点,我们村的粮食产量需要保证在去年的八成以上,不能影响交粮。大家可以按照自家的能力,选择种地拿工分,还是自负盈亏养猪。”
  这点儿压力巨大的利益面前,那都是小事儿。
  村民们立刻高呼起来:“那我肯定选养猪啊!”
  种地一年,工分拿满,也不过分到一千斤的红薯跟玉米。
  而且这可都是鲜红薯跟鲜玉米,晒干就只剩八成了。
  去皮去芯再磨成粉,能剩下五成都算是多的。
  再说了,在农村养猪算什么大事儿吗?
  家里但凡有个十来岁的孩子,那都是一边带弟弟妹妹一边割猪草的。
  聂源一宣布之后,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动,立马就要报名。
  这家两头,那家三头的,就登记开了。
  唐晚吟斟酌了一下,直接报了十五头。
  成了村里的头一份。
  听到唐晚吟喊出来十五头的时候,村民们都愣住了。
  唐晚吟笑道:“我家十五头,我是兽医,我大姐跟大姐夫都是搞畜牧的,十五头应该能行。”
  而且这都是保守做法,要是真养的好了,秋上还要抓一批小猪崽的。
  聂源抬头往这边看了看,点了点头。
  倒是苏江红,不阴不阳地说:“就她爱扎眼!”
  本来聂源跟家里商量,既然上面决定让盘溪村做试点试验村,那他们就得拥护。
  家里商量着,看看情况,养个六到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