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后妈养崽手册-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跋涉一路,终于回到了家。
  路上唐晚吟还是给吴老师兑了半杯空间水喝,不然十多个小时的车程那么熬着也不是事儿。
  吴老师毕竟年纪大了,比田招娣还大几岁呢。
  等到了村里,唐晚吟直接把吴老师带回了家。
  孟宇祁在门口放下行李:“我去找聂源哥。”
  这年头是不允许人随意流动的。
  去哪儿都得要户口,要证明,手续什么的。
  孟宇祁准备去找聂源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什么法子留下吴老师。
  唐婉吟这边带着吴老师进了家门。
  家里大家伙儿都在呢。
  大姐孟玉英正帮着孔秋露打下手,收拾线头布料什么的。
  三个孩子不知道上哪儿弄了雨布来,铺在地上打枣。
  让唐晚吟震惊的是,上树的居然是最为乖巧的子清。
  子敏聪明,站得远一点儿。
  子礼这个傻子,子清上树后拿竹竿敲打树梢,枣子就噼里啪啦掉下来了。
  砸得子礼哇哇大哭,又不知道躲。
  唐晚吟哈哈大笑。
  都没来得及介绍吴老师。
  还是吴老师看不下去了,连忙把子礼拉过来。
  “你这孩子,怎么不知道躲呢?”
  子礼委屈巴巴地说:“二姐说了,我接着的,才算我的。”
  唐晚吟就乐了:“那你没接着的呢?咋了?她还能不让你吃?”
  子礼点点头:“二姐说她要做生意。”
  唐晚吟:“……行吧。”
  是她大意了。
  见到唐晚吟回来,三个孩子都很高兴,跑过来抱着唐晚吟的腿。
  三张小脸充满了期待——妈说了,这回不带他们出去,但是回来会给他们带好吃的!
  唐晚吟挨个摸了过去,先跟他们介绍:“这是吴老师,以后你们喊吴姥姥。”
  孟玉英跟孔秋露也赶紧过来见过吴老师。
  “吴老师好——”
  “吴姥姥好——”
  两个姑娘,三个孩子,这么齐齐喊过来,让吴老师一下子就红了眼眶。
  “好孩子,你们好,你们好。”
  她自从离开讲台之后,很久都没有被孩子们这样喊过了。
  孟玉英跟孔秋露都听唐晚吟说起过吴老师的事儿,只是没想到唐晚吟这回竟然把吴老师给带回来了。
  子敏撒丫子去猪圈那边把何云平跟熊杰松也喊回来了:“我姥姥来了!我妈让你们回去认认人!”
  子敏的姥姥?
  熊杰松还好,不清楚子敏三个的身世。
  但何云平已经知道三个孩子的情况了,这会儿简直一头雾水。
  子敏哪儿来的姥姥?
  等回了家,听了唐晚吟的介绍,才知道原来是这么个姥姥。
  两个小伙子都是老实本分的,连忙也跟吴老师问好。
  家里满满当当的人,一口一个姥姥,一口一个老师的,顿时就让吴老师没有了生疏感。
  子礼最喜欢吴老师了。
  为啥?
  因为唐晚吟说吴老师身体不好,需要人看顾着,上下台阶最好扶着。
  吴老师自己其实没有这么严重,活动还是自如的。
  但是子礼听进去了。
  家里头除了孟玉英腿脚走不利索之外,其他人都很健康。
  就是孟玉英,其实也就是伤口磨脚,放牧的人,身上力气大着呢。
  一点儿都不虚弱。
  所以家里总是子礼最小,最被照顾。
  现在不一样啦。
  子礼也有要照顾的人啦!
  于是吴老师身后就多了个小跟班。
  进屋,子礼扶着。
  上炕,子礼护着。
  出来院子里走走看看,走哪儿子礼就跟哪儿。
  子礼还一本正经:“吴姥姥,您可慢着点儿。”
  把吴老师给欢喜的,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唐晚吟跟吴老师说:“西厢房一间住了我姐跟姐夫两口子,一间住了咱们村里的养猪技术员小熊。”
  “东厢房一边是我……跟孟宇祁,一边是孩子们睡。”
  “老师,您就跟着孩子们一起睡,成吗?在炕上砌个矮墙。”
  这种起炕的农村都是这么做的。
  孩子小时候就一起睡大炕。
  等孩子们长大了,知道男女有别了,就在炕上砌道矮墙,炕沿再拉个帘子,就算是两个半间的小房子了。
  吴老师自然是同意的:“挺好,挺好。”
  就这么隔出来,小间的炕也比她从前睡的床大呢。
  唐晚吟也是只能这么安排了。


第306章 热热闹闹再好不过
  睡堂屋不像样子。
  耳房倒是能睡,但是一东一西两个耳房都用来当洗澡间跟卫生间了。
  男女各一间。
  洗澡在里面。
  尿盆也在里面。
  总不能把这样的厕所再给吴老师住吧?
  让吴老师跟孩子睡,大家都觉得可以。
  子礼特别高兴:“这样我就能照顾姥姥啦。”
  他没有两个姐姐说话那么利索,不爱喊吴姥姥,就直接喊姥姥了。
  唐晚吟觉得甚好。
  就该有这样的小太阳,打消吴老师的生疏感。
  这边子礼护着吴老师,子清子敏两姐妹也没闲着。
  不是在打枣吗?
  子清打下来,子敏赶紧捡了一捧,就塞给吴老师。
  “吴姥姥吃,咱们家的枣子可甜啦!”
  这会儿院子里的桃子早没了,橘子也还没熟。
  就剩下枣子跟板栗,还有半边的柿子。
  几个孩子跑前跑后的:“姥姥你爱吃这个吗?给你挑个柿子吃?软了的,特别甜!”
  子礼还想拉着吴老师出去。
  他说:“李大元就有姥姥,我也给他看看我姥姥去。”
  吴老师被孩子们喊得没有一丝空闲的。
  唐晚吟连忙拦住:“子礼别闹!让姥姥好好休息休息。”
  吴老师却笑着说:“不要紧,这样很好,听着孩子们的声音,我都觉得精神多了。”
  她是真心喜欢当老师的。
  一直都很爱护自己的学生。
  如今没教书了,再看到这些孩子,真是疼到骨子里了。
  唐晚吟笑道:“您可别太宠着这几个,现在看着乖吧?皮起来那也是一等一的。”
  吴老师什么都说好:“调皮好啊,调皮说明孩子精力充沛,思想活跃。”
  唐晚吟乐了,吴老师这是真爱孩子啊。
  不过这会儿唐晚吟还不能让孩子们把吴老师带出去。
  得先等着孟宇祁那边的口风,看看聂源能不能帮忙把吴老师留下来。
  不然被人举报瞎跑的话,也很麻烦。
  大家在家做饭,收拾东西。
  饭做好了,孟宇祁才姗姗来迟。
  还带着聂源一起来的。
  唐晚吟琢磨不出来这是啥意思,当着聂源又不好意思问。
  孟宇祁冲唐晚吟笑了一下,没说什么。
  只给聂源介绍吴老师。
  “沙台市陶营县中学的老师,有三十多年的任教经验,绝对好老师。”
  吴老师不明所以。
  聂源已经连忙伸手跟吴老师问好了:“吴老师,您好,您好!”
  吴老师也只能赶忙道:“聂队长,您好!”
  聂源更加尊敬了:“吴老师,您可别这么喊我,小祁都跟我说了,像您这样的老师真的是咱们请都请不来,我们盘溪村村小能请到您这么有经验的老师,那是我们的荣幸。”
  啊?
  吴老师有点儿懵。
  看唐晚吟。
  唐晚吟也有点儿懵。
  看孟宇祁。
  孟宇祁这才笑着道:“怎么样,聂源哥,光吴老师这口普通话就很可以吧?”
  聂源笑得见牙不见眼:“那肯定的,城里来的老师嘛!”
  村小两个老师,就只有唐晚吟会说普通话。
  李芳是不会的。
  教孩子们都是“一夹一瞪于饿”,这哪儿行啊。
  聂源说:“那以后就要麻烦吴老师了,手续我去办,应该很快的,赶在九月开学前,咱们学校也算是有个正式老师了!”
  开学,老师?
  唐晚吟忽然明白过来,顿时就惊喜起来。
  那边吴老师还在被聂源拉着问教学的事情,什么现在分两个年纪行不行,语文数学都能教吗,教材的话要申领多少套什么的。
  吴老师也反应过来了。
  先不管她是不是能当盘溪村村小的老师,但是问题该回答的都认真思考了一下回答。
  “如果基础差别不大的话,先分两个年级是可以的,一二三一个年纪,四五一个年纪。”
  “四五年级的孩子就要为了上中学冲刺冲刺了。”
  “教材的话,我们试过,最多可以五个孩子拼一本……让孩子们抄抄书没坏处的,抄来的书记忆深刻,他们也会更加爱惜。”
  聂源问了好大一通,激动得不行:“那好,那好,吴老师您这里把介绍信给我一下,我这就去办。”
  吴老师愣住了,唐晚吟连忙道:“吴老师,我这里有!”
  当时孟宇祁说买火车票要介绍信,让唐晚吟找学校帮忙开一张介绍信,就说到坪山乡教学交流什么的。
  人家也理解买票需要手续,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给开了。
  唐晚吟是真没想到这玩意儿现在还能派上用场。
  孟宇祁那家伙该不是那时候就已经想到了吧?
  唐晚吟连忙回房转了一圈,把介绍信给拿出来了。
  又把吴老师的相关证件拿给了聂源。
  聂源也没耽搁:“都七月下旬了,我也不跟你们客套了,我这就办了,你们帮我招呼好吴老师。”
  说完,拔腿就跑。
  生怕晚了申请不下来。
  何云平懵懵的:“咋回事啊,吴老师不是晚晚的老师吗,怎么变成帮聂队长招了?”
  唐晚吟笑嘻嘻地道:“这个啊,你就得问孟某人了。”
  这一茬过去,大家就赶紧开饭了。
  在楼上吃不好,都是啃干粮。
  吴老师是个朴素节约的人,唐晚吟也没好意思大手大脚下馆子。
  好在只是一天而已,回来吃也是一样的。
  大桌子小桌子各一张。
  大桌子五个人,三个男人,孟宇祁、何云平,熊杰松,两个女人,唐晚吟、孔秋露。
  小桌子也是五个人,孟玉英陪着吴老师,跟三个孩子一起吃。
  因为她们俩都是刚做完手术,需要休养,跟着孩子吃清淡少盐的菜式,同时要多点儿瘦肉,补充蛋白质。
  而大桌上的人大多都是干活的,得量大管饱。
  没人计较这个,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唐晚吟看着就有点儿感慨。
  她还记得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她带着三个孩子,眼前一抹黑地来到这个几近荒废的院子。
  院子里的草都有一人多高。
  割了还长,只能先拔掉,再用火烧。
  后来又翻了几遍,孟宇祁慢慢给铺上了水泥,做了小路出来,也种上了果树。
  现在家里常住人口都有八个人了,加上孔秋露跟熊杰松,那就是十个人。
  院子里整整齐齐,屋子里热热闹闹,真是再好不过了。


第307章 又到一年推举上学
  八月初的一天,聂源终于把手续办好了给送过来。
  “办好了,吴老师是咱们村的正式老师了,工资待遇县里出一半,每个月给十二块钱,村里按工分算。”
  吴老师闻言很是激动:“我又能上课了?”
  聂源也是个搞笑的。
  还没听出来,反倒有点儿愧疚:“就是咱们村里孩子少,班少,孩子们还得帮家里干农活,所以一天只能上半天课,吴老师您看这……”
  唐晚吟就笑道:“半天好啊,符合咱村的实际情况。”
  也符合吴老师的身体条件。
  吴老师跟聂源彼此都很愧疚,一个觉得我身体只能上半天,对不住村里。
  一个觉得我这只能让孩子们来半天,有点儿不配合教学工作。
  谁也不知道彼此都其实都希望只上半天。
  吴老师当天晚上就开始准备教案了。
  她说:“我以前教的都是中学生,多少有点儿基础了,孩子们也大了,现在教小学可不是就简单了,得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性。
  不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特殊情况。
  村里人知道村里来了个正式老师也很高兴。
  听说吴老师想要个书桌跟书柜,村里人你出个老榆木板子,我出两条凳子腿,七拼八凑的,给吴老师送过来了。
  都希望吴老师回头多看看自己家孩子。
  吴老师细心地把每个孩子家里的情况都了解了一下,知道有些家长是支持孩子上学的。
  但有些家长觉得不读书也能干活挣钱,送孩子读书,不就是浪费钱吗。
  吴老师都给记下来,回头再对不同的孩子进行单独辅导。
  她对这方面有经验。
  说服家长,想办法给孩子们找到求学的机会。
  九月,橘子变得黄澄澄的时候,村小正式开课了。
  现在村小就有三位老师了。
  吴老师主带四五年级的语文数学,并且陪伴他们冲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