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种是的确是订婚了,没来得及结婚的,但这种少,因为但凡有时间订婚,也就有时间结婚了。”
这点唐晚吟认同。
“那另一种呢?”
“另一种就是其实已经结婚了,要么是没领证,要么是还没断干净关系,所以只能说订婚了,好走一步看一步。”
走一步看一步的意思就是,如果摆脱不了之前的婚姻,就说是订婚后才结的婚,两头不穿帮,不得罪人。
但要是能摆脱之前的婚姻,就干脆说订婚之后又退婚了。
无论男女,这样的事儿多了去了。
唐晚吟听得一怔。
这才想起来,没错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了,无数的知识青年捡起书本,重新复习,努力考上大学,鲤鱼跃龙门,成为天之骄子。
但同时,也涌现出大批的人,在找到新的希望之后,就立马想要与过去进行割舍。
无论那些过去是黑暗的,还是曾经对他们雪中送炭的。
唐晚吟半晌无话。
甘秀凤说:“唉,其实也能理解吧,我是下乡第五年跟我男人结的婚……我本来以为我能熬下去的,但是五年都回城无望,没办法,就只能在当地结婚了。”
“我男人是个好人,但是报道那天你们也看到了,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根本说不到一块儿去。”
“我在家里只跟我闺女儿子说得来。”
甘秀凤说起自己家的事儿,也有些伤感:“当初是不知道,要是知道的话,再等几年……”
第345章 外语角
但也只是说说而已,在正式消息下来之前,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
所以甘秀凤说了两句,就没说了。
“咱们也不知道老天爷怎么安排的,但既然已经结婚了,那就不能做那昧良心的事!”
落魄的时候结了婚,如今发达了,就想悔婚,哪有那么好的事啊。
“人啊,做事凭良心,要是没有了良心,将来也做不成什么大事。”
宿舍里的讨论没持续多久,甘秀凤看到曹红林一回来就洗脚上床睡觉,也就不多说话了。
……
开学之后就很忙碌。
一是学业任务重,唐晚吟他们被学院的教授再三劝道:“国家现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你们不要把你们当成大一的新生,要把自己当成国家急需的第一批人才!”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那么多地方需要发展,那么多科学需要进步,我们要跟外头接上轨,靠的就是你们!都给我精神起来!”
老教授精神奕奕,学生们哪敢不从。
所有人,连丁雨萱都没敢说什么,天天早出晚归,白天一天课,晚上回来还要各种做作业、预习。
除了学习之外,他们这第一届的学生还要负责很多学校的建设工作。
学校提供了场地,请来了老师,安顿好了食堂宿舍,但是还有跟多的地方需要开新、复兴。
唐晚吟她们宿舍周末就被叫去图书馆帮忙了——图书馆进了一大批新书,光靠几个图书管理员,根本整理不过来。
还有大批量封存了十多年的老书,也不知道之前是放在哪儿的,厚厚一层灰,还有不少因为潮湿都霉烂长虫了,都需要一一收拾出来。
唐晚吟被分到了晒旧书。
要把用箱子装起来的书都搬到图书馆前面的小广场上去晒。
要翻,要拍打,日落之前还得收回来,要盯着天气,不能让书本受潮了。
这活儿真是不容易,唐晚吟上午晒了一上午,中午饭都吃不了。
搬书的手都在抖,身上、头发上,甚至喉咙里都是灰,兴许还有数不清的螨虫尸体。
唐晚吟匆匆扒了两口饭,赶着时间出了一趟校园。
再回来的时候就带了一兜子口罩回来,挨个发给在图书馆帮忙的同学。
霍帅雯跟甘秀凤她们都连连感谢。
其他同学也都是,纷纷夸唐晚吟:“唐晚吟同学,你这口罩可派上大用场了。”
这老灰,轻的让人打喷嚏、咳嗽。
严重的,眼睛发炎、喉咙发炎,不知道有多耽搁事。
唐晚吟笑道:“不光有口罩,还有手套,一人一副,赶紧戴上。”
他们这拯救的老书,好多都是以后的珍藏文物。
这一批书至少是十年前就封存起来的了,真的是意义非同寻常。
唐晚吟给同学买口罩和手套的事儿让学校知道了,第二天立马紧急去纺织厂调了一批口罩跟手套回来,发了下来。
还让唐晚吟写个条子,去教务处报销。
唐晚吟高兴极了。
虽说不在乎这两个钱吧,但是好学校真的不一样。
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刻板条例,能够及时响应学生的建议和诉求……她是越来越喜欢大学生活了!
这批书足足清点整理了一个月。
唐晚吟三天写一封信给孟宇祁和家里。
那边孟宇祁也是。
他们俩通常是这封信还没寄出去,就已经又收到了一封信。
最后都记不清哪封对应的哪封,反正只以笔传情,绵远悠长。
唐晚吟还借着沪市这边个体经营的春风,买了不少东西寄回去。
当然了,有的是真正在沪市买的。
有的嘛,那当然是在某多多上批发的。
一个月之后,校图书馆才算是能够正式开放了。
甘秀凤和曹红林都报名勤工俭学,在图书馆帮忙。
霍帅雯跃跃欲试,又有点儿不敢。
甘秀凤和曹红林已经成对子值班了,霍帅雯不想跟别人一起,就想拉着唐晚吟一起。
“杜宝宝跟丁雨萱都不去,一个是书呆子,说看书都来不及,才没有时间去勤工俭学,一个是压根没打算做这种事。”
霍帅雯问唐晚吟:“怎么样?咱俩一起去吧?”
唐晚吟遗憾拒绝:“我也不去了。”
图书馆里的书好是好,但是对她的意义其实没有那么大。
现在的人买书不容易,所以对书籍的渴望十分强烈。
但是她上辈子义务教育九年,高中大学七年,加上业余时间阅读的书,那可太多太多了。
现在都要用手抄本的小说,她也早就看过了。
霍帅雯十分惋惜:“那我也不去了吧。”
这年头的人,就是喜欢成对子,集体活动。
唐晚吟笑道:“你要是想去的话,我给你找个人?”
“谁啊?”
陈婉玲。
其实陈婉玲也来找过唐晚吟,想问她要不要一起勤工俭学。
唐晚吟没答应,如果有兴趣的事儿,比如去触摸触摸那些十多年的老书,她是欣然向往的。
但是变成了重复性的工作可就有点儿不美了。
唐晚吟拉了个对子,让陈婉玲跟霍帅雯一起。
唐晚吟自己现在的目标是英语角。
……
学校要弄个英语角。
专门批了一间教室,说让学生们布置起来,以后每周五要组织一次英语角的活动。
活动方式不限,目的就是要让外语系的学生带动其他系的学生把英语给学起来。
学院的教授找唐晚吟开会。
唐晚吟一进去,里面已经有一个男生在了。
唐晚吟连忙跟教授道歉:“钱教授,对不起,来晚了。”
钱教授看了看手表,笑道:“我们约的是下午两点,现在才一点五十五,你怎么来晚了?”
唐晚吟笑道:“让老师跟同学等就是晚了。”
那个男生自我介绍叫陆维康,也很和善:“没关系,我也刚到。”
钱教授说:“我看了你们这一届的高考分数,其他科目的不说,各有所长,但是英语这一科真的是短板太严重,这么多学生里,只有你们两个是满分。”
“学校领导经过考虑讨论,想问问你们两个愿不愿意接下这个任务。”
第346章 大学生活
“我们的大学停办了这么久,文化科学都落后了别人不少,外语是联系我们跟外面的桥梁,外语学好了,才能够师夷长技以制夷,赶上别人。”
“落后就要挨打,所以要拼命往前赶,你们这一届的学生是万众瞩目的,学校希望理科工科的学生外语水平也要提升上来,才能学习世界上最前沿的技术。”
“课上要安排,课下也要有组织,所以,英语角这事儿就交给你们俩主导了。给你们一个星期的时间,尽快写个策划上来,然后就要开始动作了。”
唐晚吟跟陆维康都听得热血沸腾,郑重接下任务:“钱教授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学校失望的。”
从钱教授的办公室出来,陆维康就提议道:“要不咱们找个地方商量一下?顺便也去看看英语角的教室?”
钱教授刚把英语角的教室钥匙给他们。
唐晚吟想了想道:“要不改天吧,空教室估计都好久没用了,找个时间,多带点同学过去,正好把教室打扫出来?”
道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但是陆维康也不是个笨人,他看了唐晚吟一眼:“你怕我吗?”
唐晚吟:“……谈不上怕。”
心里却在暗自腹诽,这人可真是的。
明明看出来她想避嫌了,还非要说出来。
陆维康笑了:“你可以去跟钱教授打听打听我,我不是坏人。”
唐晚吟尬笑道:“我知道,我就是觉得今天我们也没带工具,再说不还得先思考思考,收集一下资料再讨论比较高效吗?毕竟咱俩现在刚收到这消息,脑子里一片空白,能商量个什么出来。”
陆维康盯着唐晚吟看了一会儿,才笑了:“行,那就按你的,你说什么时候吧。”
唐晚吟想了一下:“要不明天下午五点半吧,我们五点下课,吃个饭,再去拿工具,时间正好。”
“好,那五点半,不见不散。”陆维康倒是也没说什么,爽快答应了。
……
唐晚吟当天晚上回去就把这事儿跟室友说了,让室友明天一起。
这会儿的大学生都充满激情,说起来学校跟老师交代的任务,那都是激情满满。
甘秀凤说:“我跟曹红林明天晚上去不了,我帮你找几个人,男生也找两个,力气大,能干活。”
“行,谢谢大姐。”
等睡觉之后,唐晚吟就在系统里搜索了一些学习英语、练习英语的小方法。
看到多多上的英语学习材料,连书带音频,甚至是视频,还有道具、练习册,才几十块钱一套,简直是美滋滋。
就只一点不好——这音频视频都是通过网盘或者光碟发送的,没有磁带!
但凡搜索磁带,那都是什么“年代老物件”、“时代的记忆”,纪念用的,不是实际用的。
唐晚吟只能想办法去找了刻录磁带的店家,然后把第一家的收货链接,转发到刻录的店家那里去。
好在刻录的店家反应迅速,修改了付款链接发过来。
好家伙,四位数字!可真不便宜!
唐晚吟没敢下单,只能遗憾退场。
现在就是非常想念瘦猴。
……
查了半晚上的资料,唐晚吟心里也有点儿数了。
第二天下课,大家匆匆去食堂吃了饭,就回宿舍拿了扫把水桶抹布什么的,准备大干一场。
唐晚吟带着钥匙去到英语角的教室,陆维康已经先到了,还带了四个男生,两个女生。
唐晚吟这边也带了六个女生,四个男生。
大家十分热情地通报了姓名跟专业、班级,还有籍贯等信息,才打开教室进去。
教室里依旧是厚厚一层灰。
虽然能看出来学校的勤杂工简单收拾过,但还是需要花不少时间重新整理一遍。
大家一边整理,一边就说起了关于英语角该如何组织的事儿。
有个男生就说:“我别的还真不怕,就是怕这英语,怎么学都学不好。”
“我也是……我们英语老师自己都不会,我都是自己硬记下来的。”
“不瞒你们说,我都后怕,我就差两分没被录取,就是怕这个英语给我拖后腿了。”
大家说起英语难的事儿,都很有共鸣,简直不能更凄惨了。
有人就问唐晚吟跟陆维康:“钱教授说你们俩高考英语是满分,你们都咋学的啊?”
陆维康笑道:“我父亲母亲都会英语,他们就是我的家庭教师。”
丁雨萱好奇地问陆维康:“你父母出过国吗?听起来比我的家庭教授还厉害。”
陆维康挑眉:“是,他们是归国留学生。”
丁雨萱又兴冲冲地问道:“那他们是在哪个国家留学的啊?是英国吗?如果是的话那就太好了,我的老师已经很久没有跟英国的同伴交流过了,有时间的话……”
丁雨萱跟陆维康这边的对话让旁边的人自惭形秽。
这一届的大学生,好多都是知青。
知青就是下放到农村去的,大多数家里条件不怎么样,还在村里待了好几年。
哪里敢说什么出国,留学,家庭教师的事儿啊。
还好杜宝宝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