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能在这里当牲口贩子,也是因为有亲戚在衙门当衙役。
不过,衙役连品级都没有,根本不敢招惹在湘王府挂了名字的李青青。
“你快谢谢老伯吧!”
“老伯救了你,你还恩将仇报!”
“快给老伯道歉!”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张老黑倒是能屈能伸,这就跟长脸老头道歉。
“方才女神医说家里要买水牛。咱们就是干这行的,有消息先告诉女神医家。”
“我儿子有点口吃,这个病女神医能不能治?”
“我媳妇的头老疼,吃了几副县城药铺郎中开的药,也不见好。刚才我要是知道她就是女神医,我就跑过家把我媳妇拉到让女神医给瞧瞧。”
“女神医给人看病真不收钱?”
张老黑低头望着自己的左腿,这条腿老是阴雨天痛,那位小妇人能免费给治好吗?
……
李青青在牛车里面坐着,王老头赶着牛车,大黄在官道上缓缓前行。
马向南骑着李青青刚买的灰公骡、王亮牵着黑母羊在牛车后面跟着。
从县城城门的官道向东不到二百丈,路边有一片杨树林,透过树林隐约能看到里面一个被土墙围起来的农庄。
李青青掀开车帘看到农庄,心道:这里离县城真近!
很快,四人就来到农庄面前。
马向南恭敬的道:“老爷、夫人昨天留下活,说今日您就来收农庄,让小的派人今天一早把农庄收拾出来。小的就雇了几个村民清扫了一下。”
李青青心里感谢马清夫妻的细致。当下跟着马向南在农庄到处走了一遍。
王亮想到以后要搬到这里面住新宅,还要和县上学堂,激动不已,正好看到前方一片几十株梨树、桃树花开灿烂,惊喜道:“马叔,桃花、梨花!”
王村、王村后面的大山有桃树、梨树,都是零散的一、两株,不像这里是一片,正值暮春,粉红的桃花、白色的梨花,风景怡人。
李青青问道:“昨天只听姐姐、姐夫说是种有果树,没说是桃、梨。这些桃树、梨树结的果子甜不甜,能吃吗?”
马向南笑眯眯答道:“您问小的就问对了。这片桃树结的桃子酸不好吃,梨树结的梨子是微酸,个头也小。”
他胖呼呼的手指向果林,又道:“在桃树、梨树的后面有九棵桔树,结的桔子可甜了,皮薄籽少。这几年庄子没有人,每年秋天桔子快熟时,我怕人爬墙偷桔子,雇个村民日夜守着,等熟了摘下来。去年还摘了三百多斤桔子。”
李青青、王老头父子听的津津有味,甚至王亮条件反射咽了口水。
却不知十几里外的王家篱笆门外来了一顶红彤彤的喜轿。
第233章 喜轿抬来平妻
雨丝飘飞,天气雾蒙蒙。俗话说春雨贵如油,然而湘城一带年年雨水充裕,像这样的小雨经常可见。
戴着斗笠、穿着蓑衣的王七坐在山脚下的大石上,眼睛不时的望向不远处悠闲的在细雨中吃草的水牛。
族里唯一的水牛,也是附近几个村唯一的水牛,这头水牛现在名头可比王七的大。
甚至有人走十几里路来看水牛!
前些天的春耕,水牛立下汗马功劳。族里的人都说水牛真能干,王七当初买水牛的决定非常正确。
这几天王七不让水牛干活,让水牛好好的休养。
王七已经过了三个月的单身生活,虽说寂寞孤单,但是身上穿的、嘴里吃的,就连平时用的也比以前强几个档次。
就拿他身上穿的蓑衣来说,这是新买的,哪怕下大雨,也不会淋湿。不像以前,他的蓑衣到处是破洞,每次下雨淋湿,都害怕得伤寒死亡。他上了岁数,最怕生病。以前每次下雨,特别是大雨,他都心生恐惧。
他的目光从水牛飘到远处的村庄、稻田。分家之后,他的三个儿子虽然跟他前妻仍在一片屋檐下生活,但是分灶做饭,银钱也分开,三个儿子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前两天二儿子两口子还请他吃了一次炖鱼。
“娘太扣门,活得太累。爹,你说的对,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有钱不吃不喝,那是好日子瞎过。”
“爹,托你的福,我们的日子比以前好过。”
听听,这是二儿子王年、二儿媳赵氏的原话。王年那张嘴说话难听的跟喷粪一样,也能说出在理的话。
王七想到昨日前妻风氏站在村路望着他的目光里充满了后悔,不由得咧开嘴哈哈笑。
这个老太婆又倔又蠢。
其实王七就想通过和离治治风氏扣门的毛病。只要风氏主动认错服软,保证日后事事听王七的话,王七可以跟风氏破镜重圆。
王七从未有过再娶的念头。之前他跟村里人说了一些娶妻生子的话,就是随便说说,气气风氏。
唉,少来夫妻老来伴。
当年,风氏嫁给王七,还是一个豆蔻少女,比李青青年龄还要小。
那时王七还不是族长,嗯,王七的爹是族长,王七也不是家中长子,而是排行第三的儿子。
王七努力表现得到全族的人肯定,这才当上族长。
可是族长也不是好当的,特别是一个很穷没有地位的家族的族长。
王七又想尽办法跟衙门的人搞好关系,让和县县令在王村设置里正的职务,这般他才当上了里正,让王村在和县衙门挂上名。
一个有里正的村和没有里正的村是不一样的。有里正的村,官府的各类告示等要比没有里正的村早知道。
有什么事,特别是打官司什么的,有里正的村的村民就比没有里正的村的村民容易见到衙门内部的人打听消息。
那些年,风氏还算支持王七的事业。
风氏是从什么时候变的?
王七在和离之后细想了想,好像风氏是儿女长大要成亲时变的。
唉,归根到底是他太穷。
风氏扣门了这么多年,养成习惯,加上性子倔强,年龄大,不肯改变。
王七希望风氏能通过这次和离彻底改变。如果风氏改不了,那么王七就维持现状。
王七身上的银子不多了,接下来,打算把水牛外租出去,就按市场价,每天收三、四十个铜钱。哪怕一个月租十天,也有三钱银子的进项。
水牛出租赚到的钱,他打算做本金跟着王家做小买卖,比如收购辣椒,做成剁辣椒。
想到做小买卖,他的目光落在王家的砖屋,那几排砖屋在王村的茅草屋当中简直是鹤立鸡群,特别显眼、气派。
他的族兄王五真是好命,儿子当军官,儿媳是神医,家里有好几个赚大钱的买卖,往来有贵人。
听说昨天湘城的贵人在王五家待了一整天。
贵人手指缝里流出来的银子都不得了。王五家攀附了贵人。他可以攀附王五家,也能富起来,不是吗?
就在王七畅想从王五家也就是王老头家得到赚钱的方法时,依稀看到村口出现了一片十分醒目移动的红物。
“那是什么?”
“喜轿?!”
“村里没有人办喜事,哪来的喜轿?”
王七自言自语,站起来眺望,喜轿抬到谁家?
不一会儿,他看到喜轿停在了几排青砖屋的大门口,那不是王老五家吗!
“五哥家里办喜事,怎么没知会我?不对,五哥家里没有适合成亲的儿女。侄子王亮、侄女王桔都未成年!难道是王月要二嫁了?不对,昨天五哥还说王月没找到合适的。”
从远处传来鞭炮声,那是抬喜轿的人放的。
王七看到村里人都朝王老头家走去。
顿时,王七想到一件可怕的事情。
“难道王浩当了军官,在外面纳了小妾送回来。他娘的,王浩怎么对的起李氏!王浩怎么能够这样做!李氏人那么好!这个混账小子该死!”
王七越说越气愤,替李青青打抱不平,连忙牵着还没有吃尽兴的水牛朝王老头家去。
水牛走不快,王七心里那个着急,干脆先把水牛送回家里的牛棚,再一路小跑过去。
王老头家已经围着十几个人。
被围的中心是那顶红彤彤却有些破旧的喜轿,抬轿的是两个容貌十分普通看上去挺老实的青年,送轿的是一个瘦的纸片一样的老头、两个瘦瘦的中年汉子。
瘦老头、两个中年汉子一看就是父子三人,都是又矮又瘦像竹竿。
王七一脸紧张的朝围观的族人问道:“这喜轿是怎么回事?”
王大脑袋的家就在村口,从喜轿进村,他就一直跟着到王家,答道:“七叔,这喜轿里的女人,那个,他们说是王志哥的平妻。”
“啊,王志?”王七一听不是王浩,心里吁了一口气,再一听竟是腿有残疾的王志,还娶的是平妻,县城里面的富贵人家都很少有平妻,大都是贵妾、妾,忍不住骂道:“平妻是个什么玩艺!王志人呢!”
王大脑袋道:“王志哥卖包子还没有回来。”
这时,从王家的大厅里面传来妇人、几个孩子的哭声,紧接着就有一个身着铁绣红色长裙的妇人从大厅气势汹汹的冲出来。
第234章 不想活了
这个妇人就是李青青娘家大嫂邓氏。
张氏十分难过无助、王盼弟姐妹恐慌害怕的哭泣,让邓氏为她们打抱不平。
邓氏最看不惯女人当妾,平妻也不是好东西。
邓氏满脸怒气,一口气冲到大门口,堵在那里不让人进门,叉腰朝着喜轿大骂,“臭婊子,勾引男人的狐狸精,臭不要脸,该下十八层地狱,哪里来哪里回,滚!再不滚,老娘就拿菜刀剁了你!”
纸片一样瘦的老头眼神有些不好,打量邓氏,问道:“你是谁?”
瘦老头的一个儿子额头短下巴长,早就等的不耐烦,被邓氏这么骂,气的大声嚷道:“王志把我妹妹睡了。王志说今天来接我妹妹过门当平妻。我妹妹在家等了半天王志没来。我们就把我妹妹送过来。你赶紧让王志出来接我妹妹。”
闻言,邓氏的嗓门更大更尖,叫道:“不要脸的娼妇,还没有成亲就跟男人滚到一起,我呸,这么恶心的事,这么恶心的人还想嫁到王家当平妻,做什么春秋大梦呢!去他娘的,赶紧滚到青楼当婊子卖让万人骑!”
李大林刚才一直守在门口不让喜轿进。他与邓氏商量好了,在王老头夫妻没回来之前,不能让喜轿里的女人进这个门。
王家可不是王志的,而是属于王老头夫妻,并且三排砖屋是李青青花钱建的!
哼,王家要是进了这样的女人,家宅不宁,以后可有的是闹腾。
李大林见瘦老头的两个儿子被邓氏骂的握紧拳头要打人,立即挡在邓氏身前,冷声道:“王志不是王家当家作主的人。王家是我王叔、刘婶做主。你们就在外面等着。你们刚才说王志娶平妻的事,等王叔、刘婶回来做决定。”
瘦老头又打量李大林,问道:“你又是谁?”
李大林目光蔑视,不想理会瘦老头。
有那看热闹的外姓人,跟瘦老头父子三人道:“王志在家里是长子,可是他在家做不了主。王家真正做的是王浩和王浩媳妇李氏。王家的家产是王浩媳妇李氏挣来的。
你们家的女人嫁给王志当平妻,没有用的,从王家得不到银子。你们真傻。”
“王志不是王伯亲生的儿子。王伯亲生的长子是王浩,以后王家的财产大多是给王浩。”
“你们是不是被外面的谣言骗了?其实王志吃的住的用的都是他弟弟、弟媳妇挣回来的。王志没有钱。”
瘦老头与两个儿子面面相觑。
王家大厅。王桔一边劝张氏,一边气愤大哥王志对不起张氏。
张氏已经哭成一个泪人,哽咽道:“村里人提醒我,让我看好王志,怕他想生个儿子会娶个小老婆,还怕他会好色逛青楼被坏女人骗了,我不信王志会那样。现在喜轿都抬上门,外面的女人当王志的平妻。我真是好傻。我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我可怎么办?”
“娘。”王盼弟三姐姐呜呜哭着。她们不知道怎么劝张氏。
“我的命好苦。我以为过上好日子,没想到王志不要我了,王志娶了个平妻。我不想活了。”张氏想到自己第三次嫁人还是没有遇到好男人,哭得特别伤心。
王桔板着脸,气道:“大哥怎能这样?唉,大哥为什么要这么做?”想了想,又道:“大嫂,这事会不会假的?”
张氏哭道:“人都进门了,喜轿都抬来了,怎么可能是假的?”
李欢听到外面邓氏的叫骂声,担心邓氏被那三个人打了,便走出大厅,就看见院子外面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天,全村的人都来了吗?
王七走至,用质问的语气问道:“你们是哪个村的人?”
瘦老头仰视王七,缓缓答道:“我们是小康村人。”
“我是王族的族长。我也是王村的里正。”王七盯着瘦老头,继续问道:“男方不去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