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浩这小子,真是有福,娶了李氏这么好的媳妇。”
  有族人望着李青青苗条的背影,跟旁人问道:“王浩媳妇家是哪个村的,她们还有没有这样的好姑娘?”
  有人兴致勃勃的答道:“好像是小泉村。”
  “小泉村在哪里?”
  “远着呢,顺着青鱼镇的官道一直往南走,近七十里路,中间要翻两座山。”
  “那么远。我们村到湘城就七十里路。”
  “还要翻两座山?”
  “我听说小泉村挨着山,离官道远的很,地少穷的很。”
  “小泉村穷,不见得王浩媳妇娘家穷。王浩媳妇识字还会医术,她娘家要是穷,能教她这些?”
  有个身材瘦高的青年妇人,清楚的记得李青青嫁过来时,穷的穿着一双破草鞋,衣服灰扑扑,特别旧的那种,头发上连根木头钗子都没有,忍不住道:“咦,我记得李氏的嫁妆很少?”
  另一个穿青色旧衣裙的中年妇人拍拍脑门,“哦。我想起来了,不到一百个铜钱。”
  妇人比的就是嫁妆。谁嫁妆多,证明娘家宠爱。
  “你们记错了吧?”
  “没记错。”青年妇人望向王家的方向,道:“王浩媳妇娘家只给了八十几个铜钱的嫁妆。”她娘家挺穷的,还给她赔了五钱银子及被褥、木箱、木桶什么的,价值一两多银子的嫁妆,是李青青的十几倍。
  刚才猜测李家条件好的族人一脸震惊,“怎么这么少?”
  活鸡一斤十六个铜钱,一只三、四斤。八十几个铜钱还买不到两只鸡。真是太过吝啬。
  有人不解道:“王浩媳妇第一次嫁人,又嫁得远,她娘家竟只给了这点铜钱?”


第24章 暴雨降两孩哭
  “王浩媳妇给人瞧病每回都能瞧看,还不收钱,是活菩萨。”王族的一个脸上生麻子的老头长辈板着脸道:“你们莫说王浩媳妇娘家的事。”
  “不说了。”
  “王浩媳妇好心有好命,马上住砖屋过好日子。”
  王族人大多善良纯朴,这就不再议论李青青娘家。
  几十里外的小泉村,乌云密布,天降细雨,眼看就要降下大雨,被王村人议论的李家全体出动要赶在雨落下来时收光地里的辣椒。
  同样种植辣椒,小泉村因为在群山山脉的脚下,温度要比王村低,农作物成熟的晚,并且因为周围的河、溪多,降雨量也多。
  李家一家之主李老头今年四十八岁,身材干瘦,方脸长眉,头发白了一多半,年龄比王老头小两岁,可是因为有点驼背,看上去像六十几岁。
  大唐国的人人均寿命短,三十岁的男子就可以自称老夫。
  小泉村跟李老头同年生的几个村人已经去世,李老头还活着,算是寿命比较长了。
  李老头在十四岁时娶的元配,可怜元配被一场泥石流带入河里死亡,死不见尸。
  李老头现在的媳妇康氏是续弦,比他小六岁。
  当年康氏嫁给李老头时容貌清秀,水灵灵挺漂亮的小女子。
  后来康氏生下九个儿女,活了六个,家里十分贫穷,生活特别艰难,康氏才四十二岁,身材干瘦,整个人像纸片一样薄,头发全部灰白,黄色皮肤没有光泽,满脸皱纹,双手骨结粗大,变成了老婆子。
  李老头的长子李大林今年二十五岁,如果李老头的第一个儿子还活着,李大林得排老二。
  李大林容貌随了康氏挺清秀,曾经是个美少年,现在被非常贫苦的生活累的双眼没有神采,目光有些木纳,看上去像三十几岁的人。
  李大林的媳妇邓氏今年二十四岁,个子不高,身材是上身长下身短,长脸短眉,高鼻薄唇,容貌很普通,已生育三儿一女。
  邓氏在娘家时就很能干,嫁到婆家仍是勤快的很。今天轮到她在家做饭,本来可以不来菜地干活,可是她为了抢收辣椒就跟着来了。
  李大林的大女儿李欢,今年八岁,个子一点点高,身后背着近三尺的背篓,双手麻利的摘辣椒往背篓里放。
  二儿子李风五岁,正跟在邓氏屁股后面摘漏掉的辣椒。
  三儿子李元三岁,平时太顽皮,今天也乖乖的跟着哥哥姐姐摘辣椒,就是动作慢点。
  四儿子李明刚一岁,穿着破烂的衣服,光着屁股,被邓氏放在背篓里面,安置在辣椒地旁边的空处,此时,他正在伤心的呜呜哭,不过任凭他哭了半个时辰,也没有人理会。
  李老头的三儿子李二林今年二十二岁,容貌随了李老头,方脸大粗黑眉大眼睛,个子也高,只是左眼有块疤破相了,那是小时候眼皮被马蜂盯了,被康氏用针挑破,就这么留下疤,破坏了整张脸、整个人的气质。
  媳妇明氏比李二林大两岁,生得五大三粗,马脸大鼻子,女生男相,说话声音粗,胸口也平,若穿上男装比李二林更像男子汉。
  明氏生有一女三儿,分别是长女李彩六岁,二儿子李雷四岁,三儿子李元三岁,小女儿李珍一岁。
  李彩、李雷、李元同样都在摘辣椒干活。
  明氏心烦李珍哭闹,又是个女儿,直接把连话都不会说的李珍丢在家里的破缸里。
  李老头的小儿子李三林今年十四岁,身材高瘦,皮肤古铜色,方脸浓眉大眼,就是少年版的李老头。
  他已经定亲事了,女方要了聘礼五两银子,这钱就是王家给李青青下聘礼的钱。
  此时,李三林正急匆匆把一筐筐辣椒往家里送。
  菜地离家里二里路,下了雨的路挺滑,李三林又是光着脚,已经摔了几回,好在都是土路,他又年少,没有摔伤。
  不止是李家,整个小泉村的人家都在抢收辣椒,大家一边非常的忙碌,一边庆幸收谷时没遇到这鬼天气。
  半个时辰后,突然间天空亮了,几道闪电之后,天空又暗下来,雷声大响,紧接着暴雨落下。
  豆大的雨点密如线,仿佛龙王把四海的海水都倒了下来,顷刻之间,天地都是雨水的声音。
  李家人浑身上下被淋湿,像从水里游出来的。
  李家的辣椒还差一点,李老头带着家人愣是冒暴雨把辣椒摘完了,然后就撒腿往家跑。
  康氏跑到半路,扭头向身后的李大林夫妻嚷道:“李明!”
  “哎呀。”邓氏朝李大林骂道:“猪脑子,你忘了儿子!”
  孩子是邓氏放在田地,又不是李大林放的。邓氏却骂李大林。
  李大林直接给了邓氏胳膊一巴掌,打完后就转身去地里接小儿子李明。
  暴雨之中,一岁的李明站在背篓里哭得撕心裂肺,若不是因为康氏想着他,他就得被粗心的家人忘在这里了。
  李明在地里哭的快要岔气,同岁的李珍在家里的破缸里面哭的惊天动地,雷声都盖不住。
  天上打雷,再加上破缸放在屋檐下面,接了雨水,雨水落的太大太快,已经没过李珍的小腿,把她吓坏了。
  李家人回来时,雨水已经没过李珍的肚子。
  李珍的娘明氏心情烦躁,这样的鬼天气在地上干活浑身湿透,心情能好才怪,把李珍从缸里捞起来,没有一句安抚,开口就骂道:“哭什么哭,喊冤啊,你爹娘还没死,你哭个屁!”
  李三林忍不住道:“她被吓着了。你得哄哄她。你太没耐心了。”
  “你有耐心,你哄吧!”明氏直接把李珍塞在了小叔子的怀里,转身就回自己卧房,得把衣服赶紧拧干,然后把身上的水擦干,不然会生病。
  “三嫂,你倒是会派活。”李三林也怕生病,也想把身上弄干,可是手里多了个李珍,心里埋怨明氏对孩子太不负责任,然后无奈的先给李珍收拾身上的水。
  这时,李二林跑进来,一脸焦急的跟家人道:“茅厕的屋顶窟窿又大了,天上的雨直接漏下来,这么下去,粪坑的粪水得溢出来。”


第25章 胡家贪得无厌
  粪水溢出来,等雨停了出太阳,屋前屋后都得飘着令人作呕的粪臭,再一个粪可以肥田,不能这么浪费掉。
  李老头朝李二林道:“你去借梯子!”
  李大林背着张着嘴哇哇大哭的李明回来了,李珍本来已经不哭了,被李明这么一勾又哭起来。
  于是,外面暴雨声噼里啪啦,家里两个娃娃哇哇大哭,吵得李家人心烦意乱。
  李二林把梯子借过来,兄弟三人一起把茅厕屋顶的大洞补了补,又把粪缸浮在表面的雨水挑走倒掉。
  一直忙到天要黑了,暴雨还在下。
  这边的暴雨一下能下一天一夜,就是水灾,不像北方只要闪电打雷的暴雨,很快就停了出彩虹。
  李家人边担忧这次的暴雨下的时间久,边开始等晚饭吃。
  早上就吃了糙米饭,没有盐更没有菜,干了一天活,又淋了暴雨,累得要死,饿的要命,也别做白日梦晚饭能吃点好的……
  那么多的辣椒躺在竹筐里,哪怕淋了雨的辣椒,在这样潮湿的天气放不了几天会**,李家人的晚饭仍是没有舍得吃辣椒。
  晚饭是稀呼呼的稀饭,用早饭特意留下的糙米饭熬的,倒不至于稀到能当镜子照,那也是稀到一人分不到几十粒糙米。
  几个小孩子捧着用了许多年缺了口子的破碗,很快就把稀饭吃光了。
  大人吃饭的速度要慢些,也慢不到哪里去。
  期待了很久的晚饭,就这么一下子结束了。
  李老头取来火盆。火盆是石制的,比铁制的便宜的多,这可是李家的传家宝,到李老头这一代已经用了三代。
  全家人就围坐在火盆边烤火,要把身上的湿气都烤干才能睡觉,不然会得伤寒,那可是要死人的病。
  肚子里好歹有了点东西,又不用干活,能够坐下来烧着火歇息,这就是李家人的安逸时光。
  康氏揉搓着双手、双脚的穴道,这还是五女儿李青青出嫁前告诉她能够活动血液有助长寿的保养方法,道:“不知道辣椒能卖多少钱?”
  小泉村周边不是山就是泉,能种地的地不多。
  李家的地东一块、西一块,合起来才四亩,还不如王家一半多。
  李家的人口却比王家多。
  不算出嫁的李红红、李蓝蓝、李青青三姐妹,李家现在有李老头夫妻、李大林一家六口、李二林一家六口、李三林,总共十五口人。
  十五个人,十岁以上的七人,还不到一半,这七人当中还有三人是妇人。
  地少人多,成年男子少,李家祖上又没有积蓄,可比王家贫穷的多。
  今年李家种了两亩的辣椒,还想指着辣椒赚钱过冬呢。
  李三林已经打听过辣椒价钱,今年是丰年,辣椒比往
  年便宜,还是不要把这个坏消息告诉家人,缓缓道:“我们家算好的,能抢在下暴雨前把辣椒摘回来。”
  李老头眯眼问:“谁家没把辣椒摘回来?”
  李三林道:“曲大麻子家、李大头家。”
  曲大麻子是个脸上生麻子的中年人,前几天刚下过雨路滑,上山砍柴摔了。
  李大头是小泉村有名的懒汉。他家就两口人,他跟老娘,有三亩地,人口少,可是他太懒不管地,就这么凑合活着。
  李大林问道:“曲大麻子的腿还没好?”
  李三林用不高不低的声音,道:“伤筋动骨一百天。曲大麻子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怎么也得养几十天。”
  这里的人穷,穷到快死了,可能都没钱去镇里请郎中看病。
  曲大麻子摔伤了,就在家里躺着,村人也不知道他到底伤到什么程度。
  康氏就着火盆的光,环视三个儿子,嘱咐道:“你们兄弟上山砍柴,可得小心点。”
  李三林嘀咕道:“要是有把柴刀就好了。”
  前些天,李家的柴刀彻底报废不能用了。李家三兄弟上山只能用双手把树枝掰断。
  邓氏轻哼一声,“柴刀,想得美?家里的钱都给你娶媳妇,还欠下债,哪来的钱买柴刀。”
  李三林低下头。
  他定的媳妇胡珍是胡村的小女子,长得挺好。几年前,李三林看中胡珍,非她不娶。
  胡家嫌弃李家穷,要聘礼五两银子,李家给了,这门亲事就成了。
  李家娶长媳邓氏聘礼是三两银子、二儿媳妇明氏的聘礼才二两银子,到三儿媳妇,聘礼竟是五两。
  这还不算完,两个月前,胡家又提出要求,要李家给胡珍打三件套银首饰。
  三件套就是耳环、手镯、戒指,哪怕最便宜的,合起来也得三两银子。
  这下前后就八两银子。
  李家已经掏了五两银子,要是不给打三件套银首饰,胡家不让胡珍嫁过来,那五两银子就白花了。
  于是,李家把给出嫁女儿李青青准备的嫁妆全部扣下,把给孙子、孙女买冬衣的钱扣下,再向长女李红红、四女儿李蓝蓝要了点钱,最后向亲朋好友借点钱,七拼八凑打了三件套银首饰给胡家送去。
  胡家如意了。
  可是李青青没有嫁妆嫁到王家。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