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志没有接话。
张氏再次害怕王志动了去县城定居的念头,道:“我们现在过的日子比以前强十倍不止。我们要知足。不能太贪心。”
卧房里传来小女儿王聪悦牙牙学语的声音,她以为张氏在跟她说话,就啊啊啊的回应。
张氏把小女儿抱起来,道:“你瞧瞧,聪悦生下来才几个月就养的又白又胖,比盼弟三个一岁多的时候都重!聪悦是沾我们的光,我们是沾了浩弟、青青的光。可爹说了,人不能总沾别人的光。你说是不?”
王志轻轻点头,打消收养王动动的念头,也坚定了留在王村。
两天后,王动动被王七收养了,不但如此,王七当众宣布宣布,只要王动动是个好的,长到十岁时就让王动动重新回族谱。
之前王七跟风氏和离,名声一下子很臭,都影响到他当族长。
王七收养王动动的事让王七的名声恢复一些。
王七原本打算,风氏若跟他道歉服软,承诺以后都听他的话,他就跟风氏恢复夫妻关系。
岂料,风氏在听说王七收养王动动后,三天两头的跑到王七的院子外面骂王七不养自己的孙子,养别人的孙子,竟然还污蔑王七跟王求的前妻有一腿!
不仅如此,风氏还到处跟人说王七糊涂虫,银子养了别人的儿子!
把王七气得打消了跟风氏复合的念头。
王七收养王动动,并不是白收养。王求带着康银花离开村子了,但是王求的房子、几亩地留下来了。
王七准备把王求的房子租给了外姓人,这样一个月可以得二十个铜钱,然后几亩地有稻田、菜地,稻田每年交了农税后至少能收三百多斤稻谷,菜地能产一千多斤的菜。
几个月前,王族的几位长辈、王老八等人不想让王七当族长,因为王七收养王动动的事,也对王七改变了看法,觉得王七心地善良、愿意付出,挺有担当。
风氏脑子糊涂,没有看这些好处!
王七教王动动放水牛、在乡野给水牛割草吃。
王动动比王七的几个亲孙子、亲孙女乖巧、聪明,小小年龄就已经会热饭菜看家了。
王七有了王动动,也算有个伴,平时有人陪他说话。
几日后,刘氏听王老头说,王七对王动动挺好,王动动都养胖了。
刘氏见王七对王动动不错,之前因为王七跟风氏和离,对王七产生的负面情绪也少了许多。
年前至今,家里、王族的事没完没了,难得一个清闲的下午,李青青午休醒来后躺在床上不想起来。
她把这几个月发生的事一件件捋顺,再计算收入、花销。
突然间发现,哪怕在和县附近买了二十亩良田、建了一座大宅子,还有八百多两银子!
从去年深秋至今,除去过年去外地探望王浩、恶劣天气的日子,做了半年的买卖,竟是赚了这么多的银子!
李青青很期待搬到县城城外,把包子作坊开起来后赚到的钱是多少?
说到开包子作坊,现在还差人手。
张氏私下相告,她们一家六口不去县城,决定留守王村。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李青青不知道王志夫妻怎么考虑的,竟然不愿意去县城。
不过,李青青不会强求王志夫妻。毕竟这是王志夫妻的人生,不需要李青青安排。
“得赶紧买奴仆了。”李青青早就让王亮去县城打听买奴仆的事,就是没有亲自去县城。
“我天天在家呆着,极少出门,见过的人少。唉,要是王浩在就好了。他见过的人多,他去买奴仆,肯定一挑一个准。”
李青青再次不由自主的想起王浩,也不知王浩去了苗家大山的军队任职,顺不顺利?
现在已是四月,苗家大山的天气开始炎热起来,那边都是深山老林,蚊虫蛇蚁多的很。
之前,李青青给王浩带了一些驱虫药、解兽毒药,仍然担心王浩。
“等搬了新家就给王浩写封信。”李青青想去看看王浩新的军营,可是家里的事太多,再过几天要搬家、开作坊,真的没有功夫去。
她要去军队探亲也只能等过年了,就像今年过年,加上路上的时间来回能去半个月。
想至此,她开始期盼日子过的快一些,赶紧把这炎热的夏天渡过,赶紧过年吧。
李青青畅想未来,激动之后又困了,瞧瞧窗外光景还不到黄昏,便闭上眼睛养神。
快要睡着时,从外面传来喧闹声。
很快,卧房的门砰砰作响,门外,王桔语无伦次、很是恐慌的道:“三嫂,来了好多人,有几人流了好多……好多的血,快要死了,你快救救他们。”
第256章 集体受伤
李青青竟然听到了外面有驴子叫唤,好像不止一头驴。
这是怎么回事?
她赶紧起身穿衣,只是简单的把长发扎起,穿着鞋就打开门。
“三嫂,要死人了。”王桔快要哭了,也不知是吓得还是担心的。
邓氏也跑了过来,脸红脖子粗的朝李青青大声道:“不好了,两个村子的人为了抢水源打群架,他们互相拿锄头抡人、打石头砸人,已经抡死了一个少年,还有六个男的浑身是血,都活不了。”
湘城这边一到夏季,天气酷热,没有挨着江湖河流的村子,只要连着三天不下雨,稻田里的稻子就缺水,导致干渴枯萎。
每年,各县都会出现为了抢水源打架的事情,打伤人是很平常的事,打死人也是有的。
李青青去年秋天来到大唐国时,已经过了夏季,并不知道当地村民抢水源打架的事。
“不是我们村吧?”李青青都顾不得问邓氏是看热闹激动还是见出人命着急了。
李青青两世都不会种地。
她不知道王村的稻田夏季用水从哪里来。
邓氏叫道:“不是。天啊,怎么可能是王村?王村挨着河,还有水塘。”
邓氏早就从张氏的嘴里了解透了王村的地形。
王村的地理位置很好,有河有塘,还有王族祖辈修的水渠,夏天不怕干旱,也没有水灾。
王桔答道:“三嫂,不是我们村,是青鱼镇过去的洪村、小田村。”
王家的门外、前院已经人满为患,洪村、小田村的几十个男子或坐着或站着,个个满脸悲伤。
有几个男子正在哭丧着脸跟飞奔而来气喘吁吁的王七及满脸担忧的王老头夫妻说话。
篱笆墙外有两辆驴车,拉车的两头驴子不知是热了还是怎么着了,不停的叫唤凑热闹,叫的人心情更加烦躁。
刘氏激动的道:“我家青青来了。”
一个身材瘦高、肤色微黑,穿着灰衫方脸中年男子急匆匆上前,鞠躬行礼,用很快的语速道:“青鱼镇丁明见过李神医。丁明医术浅薄,救不了这些村民,不得已把他们带来,求李神医救救他们的性命。”
闻言,李青青方知面前这人就是太镇邓郎中在信里说过的青鱼镇丁郎中。
邓郎中去年就在信里说过,丁郎中会带着治不了病人来找李青青救治。
直到今日丁郎中才这么做。
不等李青青说话,刚才跟王七说话的红脸老头、黑脸老头均是小跑而至。
“李神医,我是洪村的村长,求求你先救我们村的人!”
“李夫人,我是小田村的村长,我们村的人快死了,求求你出手相救!”
“李神医,你别听他的,明明是我们村的人伤势重!”
“李夫人,这个死老头最是奸滑,你可千万别听他的,小老儿求求你救救我们村的人。李夫人,你的大恩大德,小老儿永远不忘!”
红脸老头是洪村村长。黑脸老头是小田村的村长。
这两个村子人口不多,县衙门没有在两个村子设置里正的职位。
两个村长不是里正。在外面的地位没有王七高。
丁郎中气急,朝两个老头嚷道:“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争!”而后请李青青去看伤势最重的病人。
这些人受的伤在青鱼镇的时候就已经由丁郎中检查过了。丁郎中医术不高明,但是能分辨出谁的伤重,谁的伤轻。
很有眼力的李欢已经把李青青的药箱提了过来。
李青青救治的第一个受伤的人就是刚才邓氏说的已经被锄头抡打致“死”的少年。
少年大概十五、六岁,身上打着布丁的灰色衣裤布满血迹,此时躺在地上,脑袋血淋淋,面色惨白,双目紧闭,奄奄一息。
少年的身旁跪着一个老头、一个中年人,从他们的哭喊声可以听出是少年的爷爷和爹。
李青青手指放于少年的鼻前,感觉不到气息,把脉发现脉搏很弱,蹲下问道:“伤口在何处?”
少年的爷爷哭道:“后背、大腿。”
少年的爹一脸悲怆,指着少年的左脑,急道:“我儿子的脑袋撞在石头上,脑袋出了好多血。”
“流血过多。”李青青嘀咕了一句,赶紧从药箱里面取出用一片百年人参的参片给少年含在嘴里。
前些天,马清、风氏送给李青青一些上好的药材,其中有两根人参,一颗一百年,一颗二百年。
大唐国的森林资源保护的很好,东北寒冷之地盛产年代久远的人参。
皇宫的马娘娘每回给马家赏赐礼物都有十几盒人参、一些牛黄、麝香等名贵药材。
马清、风氏能分到一些,就拿出一部分送给李青青。
别人不认得人参,丁郎中行医多年自是认得,忍不住震惊道:“李神医刚才给他服的可是百年的人参?”
“是。救人要紧。”李青青边给少年继续检查,边道:“他这么年少,希望能挺过来。”
少年的爷爷、爹得知李青青把价值十分昂贵的人参给少年吃,均是感激的给她磕头。
李青青飞快的用医用酒精把少年脑袋伤口涂的不知道用什么制成乱七八糟的药粉清洗干净,然后涂上自己制的止血粉。
刚才,少年脑袋的伤口还在往外湛血,直到李青青给他涂上止血粉,这才停止流血。
丁郎中不错眼珠的盯着李青青救治少年,从百年人参片到立即能让伤口不再流血的止血粉,都让丁郎中内心深深震惊。
接下来,李青青跟老头、中年男子道:“你们把他扶起来侧过身,我瞧瞧他的伤口?”
少年被两位亲人小心翼翼的扶起来侧过身露出伤口。
少年躺过的地上有一摊鲜血。很明显,他后背、大腿的伤口一直在流血。
“流血太多。”李青青再次感慨一声,便指挥丁郎中过来用医用酒精把少年后背、大腿的伤口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清洗干净。
丁郎中羞的满脸通红,愧疚道:“我制的药粉药效不好,止血效果很差……”
丁郎中的医术还不如邓郎中,制的止血粉里面竟然有石灰、粘土什么的。
第257章 安宫牛黄丸
这里的郎中认为石灰有消炎杀菌的作用,所以很多郎中自制的止血粉有石灰,只是剂量不同。
人受了外伤,伤口上面洒上石灰,那感觉想想就疼死。
不过放眼大唐国,镇里药铺的郎中就是他们这个水平。
李青青看着少年后背血肉模糊,待丁郎中给少年清理好伤口,发现伤口竟是深见白骨,心道:这是被人抡了几锄头?难怪奄奄一息!
王七站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心情十分复杂。
唉,两个村子为了抢水源竟是打出人命。
幸亏王村农用水源充足。不用年年跟别的村子抢水源。
李青青高声道:“快取糖水来,给他们每人喝一碗!”又指挥王老头、王志、王亮去给这些人清理伤口,再撒上止血粉。
她打算先把这些人伤口的血止住,再按伤势轻重救治。
大概是百年人参起了药效,少年微微睁开眼,右手抬了抬。
李青青就等着少年醒过来,赶紧给少年服了一颗安宫牛黄丸。
前世,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那可是众所周知的救命药,不过,此药是治疗中风、脑出血等病,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建议家里有老人的备安宫牛黄丸)
今天,少年的左脑被石头打破,另外,少年失血过多,心脏供血不足,奄奄一息,李青青为了保住少年的性命,给少年吃了她制作的安宫牛黄丸。
刘氏把一碗糖水端过来,李青青就让少年就着糖水把安宫牛黄丸服下,而后一本正经的跟王桔、李欢嘱咐道:“准备小手术。一会儿,我要给病人缝合后背、大腿的伤口。”
丁郎中已经接二连三的被李青青的治病手段震惊了,忍不住问道:“小手术是什么?”
“你跟着一起。”李青青缓缓站起来,觉得头有点晕,这是久蹲的后遗症,半晌,道:“丁郎中,你看看能不能学会缝合,给剩下的病人缝合伤口。”
“我可以跟你学习医术?”丁郎中怕自己听错了。
“可以。你一起来吧。”
“多谢李夫人!”丁郎中激动的差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