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又道:“王志、张氏,你们给你爹磕头!今日分家,我说给你们这么多的地、银子,你们爹一个不字都没有说。”
  王老头没想到老伴会这么说。不过心里挺高兴。
  刘氏等着王志、张氏跪下给王老头磕头时,道:“王志,你爹不是王志的生父,但是辛苦把你养大,给你娶媳妇,帮着你养四个女儿,现在分家又对你和你的两个弟弟一视同仁。我还是那句话,你爹比你生父强十倍。你能做你爹的儿子,是你前世修来的福气。”
  王志心里十分感激王老头,头磕地,砰砰响,连声道:“是。”
  刘氏正色道:“便是分了家,你仍是你爹的长子。你要好好孝顺你爹。你记住没有!”
  王志答道:“记住了。”
  王老头心情复杂,扶起王志,语重心长的嘱咐道:“好好的跟你媳妇过日子。不对你媳妇有二心。你得跟我学。”
  张氏感激的望向王老头,道:“谢谢爹。”
  张氏不作不说闲话,也勤快。
  要不是张氏前面嫁了两回,当年的王志条件那么差,还娶不到张氏呢。
  王老头对张氏这个儿媳妇比较满意。
  刘氏走至,把王志、王亮的手放在一起,道:“你们是好兄弟,分了家也是。今天王浩不在家,他要是在家,他肯定会同意我说的话。”


第270章 又来亲戚
  王亮小小年纪,听到这里,竟是伤感的红了眼,感慨道:“是。娘说的对。我们三兄弟永远是好兄弟。”
  王志感动的无声落泪。他在心里暗暗道:我们三兄弟是好兄弟。永远的好兄弟!
  邓氏有些动容的热泪盈眶,忍不住跟李大林道:“人家三兄弟感情真好。你们三兄弟,就你和二林感情好。三林那么自私自利,不是个好的。”
  李大林轻叹一声。
  他在王家呆了这些天,已经看出来了,王老头夫妻公正,对几个儿女,基本上做到一碗水端平。
  不像李家,李老头夫妻非常的重男轻女,对三个儿子也没有一视同仁。
  导致身为女儿的李青青对李老头夫妻怨气很大,嫁到婆家后,全力帮扶婆家,却对李老头夫妻不管不问。
  他、李二林对李老头夫妻、李三林有怨气。他身为长子,为了养活妻子儿女,被迫离家。
  ……
  夜深人静。昏黄的油灯下,李青青手持毛笔,一笔一划的在宣纸上写字。
  她在给二百多里外苗家群山军队的王浩写信。
  她兴致勃勃的告诉王浩,家里在县城有了地,盖了大宅子、作坊,买了奴仆,马上要搬家,下次王浩从军营回来,不用多走十五里路到王村,而是直接回到和县的新家。
  军人一年四季都在军营,加上交通特别不方便,信息闭塞,家人搬家了都不知道。
  李青青没有给王浩说王家分家,没有说剁椒方子被王求到处卖,没有说张小虎、张大虎陷害她未遂的事……
  她怕王浩担心家里。
  家书报喜不报忧。她写好了信,看了两遍,放下信后,环视卧房,这个地方住了几个月,马上就要离开,有些留恋。
  她是个念旧的人。
  打开柜子,取出成亲那天王浩送她的小木箱,里面放满了碎银子,最上面是王浩几个月前半夜三更潜入家中送她的金耳环。
  这个小木箱。她会带到新家去。
  次日,马向南派小二给李青青送来和县官员、富人、举人、秀才的名单,小二指着名单上面的人,一个个的介绍这些人的情况,由李青青决定请哪一位。
  王家搬家,需报知和县的父母官县令大人。
  必须要给县令大人送请帖。
  还有县衙门的师爷、县丞、捕头等,本县的几位军官府上要送请帖。
  再就是几位告老还乡德高望众的官员、几位举人、秀才等。
  当天,王亮写好了二十几个请帖,由小二带路,去这二十几家送请帖。
  这些人来不来另说,王家得把礼数做到。
  黄昏,李二林一家六口坐着骡车来了。明氏可算看到了被李二林赞不绝口的王家砖屋。
  明氏在小流村住了几个月,没有做农活,不用风吹日晒,嘴里吃的,身上穿的,都比在小泉村时好上许多,所以容貌比以前看着顺眼些。
  她和李二林的四个儿女,李彩、李雷、李元、李珍也是收拾的干净利索,比在小泉村时看着好太多。
  不过,明氏、李彩姐弟比起在王家生活几个月的邓氏、李欢姐弟又差了些。
  特别是两家的孩子,因为李欢姐弟识字,李欢学了医术,看着气质明显比李彩姐弟好。
  邓氏很是欢喜的大声叫道:“弟妹!哈哈,你们也来了。太好了。以后我们都在县城外面租房子住,可比在小泉村那种偏僻山沟好多了。”
  明氏收起震惊的目光,先是给邓氏打了招呼,然后见过王家人,当明氏看到李青青时,直接傻眼了。
  这是脸色蜡黄、瘦弱的小姑子李青青?
  天啊,眼前的美貌少妇,明明是大户人家的夫人!
  明氏不禁心生自卑,赶紧垂下眼帘。
  李彩的性子是活泼胆大,可是看到王家条件这么好,王家三姐妹穿新衣戴银饰,再看到仙女般的李青青,拘谨的连话都不敢说了。
  倒是李青青微笑的叫明氏“嫂子”,叫李彩姐弟的名字,还摸了摸已经被刘氏抱在怀里的李珍的头发。
  刘氏正在逗弄李珍,问道:“你有没有一岁?”
  李珍说话像嘴里蹦豆子,答道:“两。两。岁。”
  “妹妹,我把东西都搬过来。”李二林把所有的东西都带过来了。包括二百多斤面粉。
  他搬家的时候,小流村的村民纷纷过来打听,得知他不做包子买卖,都特别惊诧,有那心善的还劝他不要好高骛远,要把包子买卖做下去。
  李大林与王家奴仆帮李二林从骡车上面卸面粉,道:“你动作可真够快的。”
  李二林笑道:“那是。我跟明氏说,走,不在水流村住了,去和县给妹妹的作坊当管事。明氏就说了一个字好。哈哈。明氏都不问我为什么?”
  李大林道:“弟妹对你那是没得说。”
  “大嫂对你也是如此。哈哈。我看大嫂现在都不跟你发脾气吵架。”
  李大林忍不住嘴角上翘。
  李二林特意掐的时间来的,正好赶上吃王家吃晚饭。
  明氏见王家摆了三桌,连奴仆吃的都是精米饭、肉菜,不禁心里惊叹。暗道:王家可真是家大业大。
  等她吃过饭,被邓氏带着在王家转转,发现王家连茅厕都是砖屋,忍不住道:“这么好的房子都不住啦?”
  “这房子是好,可是等你看到和县的新宅,你就知道比这房子好许多。”邓氏环视四周后,小声道:“二林有没有让人给家里带口信?”
  刚才在大厅,邓氏一直忍住没问。
  明氏答道:“有。二林托租给我们房子的村民给红红姐带口信,说你们家、我们家、青青妹都搬到和县县城外住。”
  邓氏哦了一声,有些欢喜的小声道:“二林没让人给小泉村带信,那就好。”
  明氏不以为然的道:“红红姐知道后,肯定会告诉爹娘。”
  邓氏翻了个白眼,道:“我就是不想让爹娘知道。万一爹娘知道让三林也来和县投奔青青,怎么办?”
  明氏却道:“就三林那个德性,他敢走出小泉村吗?你真是高看他了!”
  “但愿吧。”邓氏想到李三林夫妻就来气,道:“我们都不在,爹娘肯定把所有的好东西都交给三林!”


第271章 独立门户
  李二林卖了几个月的包子,赚了几十两银子。他把三分之一的银子给了明氏。明氏腰板直起来,再也不是身上连一个铜板都摸不出来的。
  明氏目光不屑道:“除了地,还能有什么?”又道:“不就几亩地吗,还在山沟里面,偏僻的连老鸹都不去!我才不稀罕呢。哼,眼不见为净。我家二林说了,我们以后不会回小泉村,就在外面买房子买地。”
  邓氏可是知道明氏从来不说大话,现在明氏能说出这样的话,只能说明李二林做买卖赚了很多银子。
  李二林可是李家三兄弟里面最聪明的一个。李二林能不卖包子,上赶着给李青青的作坊当管事。可见管事比卖包子还赚钱。
  李大林不就是李青青的作坊管事吗?李青青给李大林一个月开五两银子呢。
  一亩良田才四两银子。李大林一个月赚的钱,买一亩良田都富余!
  李老头夫妻现在有六亩良田。
  李大林只需要给李青青当半年管事,就能赚三十两银子,买七亩半良田,就比李老头夫妻的良田多出一亩半!
  想至此,邓氏顿时有了底气,道:“大林也说了,我们以后不回小泉村。”
  明氏拉邓氏去王家外面的村路转转。
  邓氏疑惑道:“村里没什么好看的,天都黑了,你去村里想看什么?”
  明氏硬是拉着邓氏走出王家几十丈,站在村路旁边,四周无人,方小声问道:“青青对你们好吗?”
  “好。可好了。青青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对我们特别好。”邓氏真是不知道怎么详细描述,就是一个劲说李青青对自己一家人好。
  明氏有些话不好问李二林,怕李二林骂她事多,只能问邓氏。
  “哦,青青教我们识字。哈哈,我会写我的名字!”邓氏边说边激动的蹲下找了个尖锐的石头,就着月光在地上写字。
  明氏想蹲下来看,可是晚饭吃太饱,蹲不下去。
  邓氏写了十几个字,就是她们一家六口人的名字,笑道:“我每天学两个字。我会写一百多个字了。我还会算账。”
  明氏很是羡慕的道:“真好。”
  大厅。李大林、李二林、王志决定明天一早就去新宅附近的村子租房子。
  五岁的李雷、四岁李元已经被奴仆贺常喜侍候沐浴过了。
  李元直接光着屁股跑到大厅,朝李二林叫道:“爹,我娘呢?”
  李二林嗔怪道:“快穿上裤子。你羞不羞?你不怕蚊子咬?”走至院子,外面黑呼呼,没看到明氏,暗道:这个婆娘跑哪去啦?
  明氏好久没见邓氏,妯娌俩说了近半个时辰话,要不是村路蚊子太多咬人,还不会回王家。
  李春梅迎上前,恭敬的道:“明夫人,两个小姐、少爷已经沐浴歇息了。”
  明氏还没适应被人叫“夫人”,愣了一会,耳边传来邓氏的声音,“我们也要沐浴,水准备好了吗?”
  李春梅答道:“回您的话,准备好了。现在就可以沐浴。”
  邓氏大大咧咧的拉着明氏回卧房取了干净衣服,然后去沐浴,还道:“你要是想让奴婢侍候,就跟她说一声。”
  明氏连忙道:“不。我自己就行。”语气有些怯懦。她只是一个卖包子小贩的媳妇,可不是什么夫人。可没那么娇贵。
  等沐浴时,明氏看到每人一个大浴桶,一大盒皂角粉,再次震惊。
  邓氏还怕明氏享受过了,过两天住进租的房子,会对李青青心生怨气,特意道:“千好万好没有自己家好。等我们以后有钱了,在和县买了房子、地。那才是真正的好。”
  明氏深以为然。她望着置在墙壁的油灯,泡在温热的水里,嗅着发间传来的皂角香气,觉得一切都不真实。
  家里来娘家亲戚,李青青挺高兴,跟李二林、李大林聊天聊到很晚。
  王家人都很识趣,把大厅让给李家三兄妹说话。
  王志夫妻这两天经历了分家、决定搬出小泉村去和县租房,今晚再次失眠。
  那明氏不是个多想事的人,带着四个儿女,躺在干净宽敞的大木床上,嗅着熏蚊虫的艾草气味,很快入睡。
  不过一日,李大林、李二林、王志就在和县县城城外的红石村租到了房子。
  红石村就在官道旁边,是和县前往湘城的必经之地,距离李青青的大宅子不到一里路。
  红石村是个不大的村子。以前这里没有人住,后来县城的驻军的一些孤儿军士退役后,无处可去,就请求军队跟县令要地,得到地后,在这里盖房子定居,然后娶妻生子。
  渐渐,湘城周边的孤儿军士听说了这里,退役后,都过来定居,久而久之,就行成了一个村。
  红石村没有大姓家族,大家都是祖籍外地,在湘城周边退役的军士。
  李大林、李二林、王志就是跟村里两个退役的军士租的房子。
  王志的是一排五间茅草屋,带一个小院、一口水井,一个月八十个铜钱。
  李大林、李二林的院子比王志略大,都是一排六间半房,那半间房是厨房,可以做饭,前院有口水井,后院有茅厕,还有一小块地能种菜,一个月九十五个铜钱。
  明氏来到王家只住了不到一天,就听李二林的话,带着行李和娃去了新租的房子。
  李大林、李二林两家人都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