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王村,就说方圆几十里,有哪个媳妇能做到才成亲不到两个月就拿出一半的钱给婆家盖房子买新衣?
李二林轻声问道:“你家有多少亩地?”
上次来王村给李青青送嫁,匆匆忙忙的都没仔细瞧,今天来的时候观察了一下,王村的田地挺多。
“十亩地。”王志又道:“三弟妹买了两亩地,要是加上她的地,就是十二亩地。”
“我妹妹还买地了?”李二林再次震惊,对于他来说,砖屋、新衣都不是重要的,但是地,关系到粮食,关系到吃饱肚子,简直太重要了。
第28章 辣椒黄瓜肉包
“买了。邻村有个老人去世,留下几亩地,几个儿子争地打架差点出人命,村里长辈出面把地卖掉分了。地卖的急,两亩六两银子,三弟妹就出手买了。”
“这地买的好。”李二林回想李青青在娘家时的点点滴滴,这个妹妹是聪明,但是不会医术,更没想出新点子赚钱,怎么嫁到婆家变得如此厉害、能赚钱?
特别是买地。
要是李家能多出两亩地,起码不会发愁冬天没粮食吃饿死。
他被这两亩地闹得亢奋的失眠了,听着王志打呼噜,直到半夜他才睡着。
四十里外的冬村,李红红、庄三虎夫妻已经从被窝里爬起来去厨房干活做吃食。
李家的长女李红红,今年二十三岁,个子瘦高,曾经容貌清秀,如今是三个孩子的娘,家里生活贫苦,导致皮肤黄黑无光泽,眼角起了皱纹,看上去三十几岁。
她男人庄三虎在庄家是第三个儿子,今年二十八岁,身材魁梧,脸上生着横肉,看上去很凶。
之前庄三虎的爹娘在世,几兄弟跟爹娘住一起,一大家子人,直到去年爹娘去世,长兄庄大虎按照当地的风俗把家分了。
庄三虎分到两间茅草屋、两亩多地。
李红红不想跟难缠的妯娌住一个屋檐下,说服庄三虎把两间茅草屋卖给了兄弟,然后跟里正报批通过,借了点钱在村尾盖了五间茅草屋。
现在庄三虎家是独门独院。
钱花了不少,但是李红红不用再跟几个妯娌吵架,再一个自家有什么好事、坏事也不会立马传遍全村。
前两天,李红红的小妹妹李青青带着小姑子、小叔子来看她,送来很多礼物,做新冬衣棉被的棉布棉花、五斤猪肉、五斤猪板油、两斤糖、一些药,还有一门可以传家的厨艺—包子!
对,就是包子,蒸笼蒸的包子。
湘城是南方,把馒头、包子统称为包子。包子可是稀罕吃食。
馒头里放点糖叫包子,包了馅的就叫带馅包子。
这边只有大酒楼的厨子会做包子,还是那种不发面的包子。
李青青在青鱼镇买了面粉,折腾了几天弄出老面,然后就蒸了馒头、包子,王家人吃的香的不得了,就是肠胃已经适应了米食,吃再多面食很快就饿了。
李红红、李蓝蓝在李青青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送钱给她当嫁妆。
李青青心里感激两个姐姐,决定回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青青来李红红家,就把做包子的厨艺教授给李红红,让李红红做包子售卖挣钱。
这不,庄三虎的家是独门独院,李青青传授李红红做包子,庄家别的人并不知道。
李红红学了一天终于学会了,前天李青青走了,昨天李红红就开始做包子,让庄三虎拿到三里外的九曲镇去卖。
146个带馅包子,辣椒黄瓜猪肉馅,直径两寸大小,一个卖两个铜钱,竟然一个时辰卖光,没有买到的人一个劲的让庄三虎下次多拿些来卖,还有人跟庄三虎打听预订的事。
面粉一斤五个铜钱,用了10斤。辣椒黄瓜及小香葱自己家地里种的,合起来用了5斤多。五花猪肉一斤十五个铜钱,用了两斤。柴木是庄三虎上山砍的。
总收入292个铜钱,成本合起来顶多100个铜钱,利润高达192铜钱。
对于只能够种地得到收入的李红红、庄三虎夫妻来说,这简直跟抢钱没啥区别。
于是昨天晚上李红红用大缸发了二十斤的面,剁了一大木盆的馅,今天不到黎明就起来做包子。
庄三虎已经跟李红红学会包包子。包的没有那么多的褶子,没那么好看,但是对于很稀罕包子的当地人来说,卖相不错了。
李红红在娘家时是长女,性格有点内向,话不多,嫁到庄家之后,一开始被几个妯娌还有大姑子、小姑子欺负,几年过去,性格改变,非常泼辣,比娘家的邓氏、明氏都厉害。
“三虎,把水烧上。多放点水。水要是放得少,锅会烧干,包子还蒸不熟!”
“好。”李红红说什么,庄三虎就点头应着。
别看庄三虎的名字有个虎字,在外面也挺凶,但是对李红红是真的很好,几乎百依百顺。
就拿把两间茅草房卖掉,借钱另盖新房的事来说。这是李红红的主意,庄三虎的几个哥哥嫂子都说李红红败家,庄三虎却同意了。
再一个,李红红老给娘家贴补。
庄三虎盖房子欠钱没还清,李红红让他借钱给李青青当嫁妆。虽然钱不多,但是庄三虎一个七尺男儿向亲朋好友借钱,脸得拉下来,头得低下来。
李家要给李三林未过门的媳妇打三银首饰,向李红红要钱。
李红红再次让庄三虎向亲朋好友借钱。亲朋好友得知原由,有的借了,有的没借,那借了的人还把庄三虎说一顿,让庄三虎回家收拾李红红,别这么贴补娘家没个头。
庄三虎把这些话都当成耳边风,回家把钱交给李红红,照样对李红红好。
“等钱赚多了,我们家就听青青的话,砌两个灶眼,同时蒸两锅包子,这样快的多!”
“好。”
“等钱赚多了,送儿子上学堂。我们家说不定能出个秀才!”
“好。哈哈。要是这样,我爹娘坟得冒青烟。”
李红红边往蒸笼里放生的包子,边和庄三虎憧憬未来。
蒸好的包子放进垫有新棉被的大木箱里面,然后再用新棉被盖上。这样可以保温。
新棉被就是李青青送来的。
早上,庄三虎匆忙吃了三个包子灌了一碗用来蒸包子的热水,就把三个装满包子的大木箱放在双轮板车上,然后推着板车去九曲镇。
李红红站了一个半时辰,累得直不起腰,喝了口水,听到卧房里传出三个儿女说话声,像叽叽喳喳的小鸟,不由得面露慈祥。
为了儿女能过上好日子,她觉得自己和庄三虎再累也值得。
三十里外的太镇,临街最东边的人家姓冯。这家是两排茅草平房。
这个镇子姓冯的人家有几户,除去这家,其余几家是亲戚。
第29章 发面需要天赋
这家是几年前从几十里的县城搬过来的。
县城当然比镇里好。
搬家的原因是家里的长辈重病花了很多银子,日子过不下去,长辈过世后,长子就把县城的房子卖掉,带着弟弟妹妹来到太镇买了地、茅草屋。
冯家长子叫冯大柱,今年二十二岁,是个大孝子,爹娘过世后,对四个弟弟妹妹很好,哪怕成亲后也如此。
冯大柱的妻子就是李青青的四姐李蓝蓝。
如今冯大柱是一家之主,李蓝蓝是当家主妇。
前天,李蓝蓝的娘家妹妹李青青带着小叔子、小姑子推着满满板车的礼物到太镇,特别给李蓝蓝长脸。
接下来,李青青又传授李蓝蓝做包子手艺,再次让李蓝蓝面子上很有光。
从前天晚上到今天,李蓝蓝已经发了四次面,还是没有发成功,在厨房里那个唉声叹气,“妹妹,你说我平时做衣服、种地的活学的都挺好挺好,怎么发个面就学不会,我怎么就这么笨?”
包子好吃,面粉难发,特别是在大唐国没有干酵母粉的情况下。
“四姐,发面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你别急。”李青青看着个子比她略矮,容貌比较清秀的四姐,柔声道:“你别担心,等你学会发面我才走。”
没发好的面仍可以吃,做饼、面条都行,不会浪费。
李蓝蓝蹙着眉头问道:“二姐发了几回面就会了?”
李青青坦言道:“两次。”
李蓝蓝震惊道:“啊,二姐比我笨,怎么两次就把面发成功了!”
李青青笑道:“二姐说你比她笨。”
两个姐姐年龄相差五岁,却一直不对付,什么都比。
就拿两个姐姐给李青青凑嫁妆来说,李蓝蓝先回的娘家,给了四十个铜钱,李红红后回的娘家,听说李蓝蓝给的钱数目,就把身上所有的钱掏出来,四十六个铜钱,比李蓝蓝多六个铜钱。
再拿两个姐姐过年回娘家来说,如果今年李红红给的礼物多,来年李蓝蓝就肯定会多带礼物超过。
李红红也是这样。
前几天,李青青在李红红家里时,李红红不止一回说“我比你四姐聪明,什么东西我一学就会。你四姐比我笨。”
“二姐竟然说我比她笨,哎哟,二姐生得是木鱼脑袋,被人欺负了都不吭声。”李蓝蓝是快人快语的性格。
李蓝蓝在娘家时就是这样的性格,嫁到婆家后,上面没有公婆,又是长嫂,四个小叔子小姑子年龄小,丈夫冯大柱又尊重她,她在家里地位很高,一般的事情她能直接做主。
“二姐那性格还被人欺负呢?”李青青有些惊诧。
这回李青青去李红红家,带了许多礼物,李红红婆家的亲戚过来几人要蹭饭吃肉,被李红红直接骂走了。
李红红泼辣的样子直接把王亮、王桔看傻眼了。李青青也没想到李红红这么厉害。
不过,李青青挺佩服李红红黑白分明的性格,对于极品亲戚不骂走,难过当成祖宗供起来?
李蓝蓝便道:“二姐以前特别软,谁都敢欺负她。你年龄小不记得了。”
李青青抬杠,“二姐出嫁时我跟你小姑子年龄差不多,我记事了好吗。”
李蓝蓝有三个小叔子一个小姑子。小姑子冯四喜今年八岁,跟王桔同岁。
李蓝蓝道:“哼,就那年夏天,曲大麻子走路不瞧地,把我们家的小鸡踩死了一只,二姐瞧到了,都不敢吭声。”
李青青疑惑道:“咱们娘家以前养过鸡?”
“当然养过,还养过狗呢。狗能看住鸡不被黄鼠狼偷吃。后来狗老了死了,家里没有粮食养狗,一夜之间,鸡被黄鼠狼咬死……对了,我们全家都哭了。”李蓝蓝一口一个我们家,我们全家,仍是把娘家当成自己家,反问道:“你都忘了?”
“想不起来了。”李青青来到大唐国之后,接受了原身的一部分记忆当中没有这些事。
“你瞧我又扯远了。反正二姐性子软还笨。”李蓝蓝见李青青又去布袋里面取面粉,心里那个愧疚,道:“二姐也就发面比我强了。”
李青青把面粉放进木盆里面,微笑道:“二姐和你都给我找了个好姐夫。”
李青青通过观察,觉得两个姐姐的日子过得很贫苦,但是好在丈夫对她们都很好。
李蓝蓝忍俊不禁,眉毛弯弯,道:“可别当着你姐夫的面夸他,可别让他骄傲。”
姐妹俩在厨房做面食的时候,李蓝蓝的小姑子冯四喜背着李蓝蓝的女儿两岁的冯金带着王桔在镇上溜达。
太镇比青鱼镇大些。这个镇也挨着湘河,不过地势比较高,汛期很少遭受水灾。
太镇距离县城比较近,物价比县城低。县城的一些居民会步行几里路到太镇购物。
“湘河的鱼,今天早上刚打上来的,鲢鱼一斤五个铜钱!”
“湘河的河虾,活蹦乱跳,新鲜的很,一斤八个铜钱,要不要?”
“稻田里的黄鳝,吃了大补,一斤八个铜钱。”
几条街道都有渔民、村民卖东西,还有县城、镇里的居民买东西。
冯四喜指着成人手指粗像蛇一样的黄鳝给身后的冯金道:“小金子,这是鳝鱼,夏天你吃过的,你记得不?”
冯金梳着朝天辫,穿着打满补丁的旧衣,小脸蛋被秋风吹的红扑扑,奶声奶气的道:“不记得啊。”
“鳝鱼可好吃了。”冯四喜回味着黄鳝的香味,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王桔疑惑道:“入秋了还有鳝鱼挖啊?”
黄鳝跟蛇都会在气温低的季节入眠。
冯四喜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天还没那么冷,黄鳝就能出来。”
“今年天气冷的晚。”王桔嘀咕了一句,心里想着自己有新棉衣穿,冬天怎么还不来呢?
正在这时,从不远处的街头传来妇人的尖叫及男子的怒骂。
“蛇!”
“啊……痛死了!”
“毒蛇咬人了!”
“救命!”
“不好,有人被毒蛇咬了。”
顿时,街头一片混乱,整条大街的人都表情紧张环视四周的地下,生怕毒蛇爬过来把自己咬一口。
第30章 竹叶青蛇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