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何要出兵?朝廷知晓此事吗?皇帝能同意?”叶有灵低头喃喃自语,他娘的,王爷出兵灭苗寨,难道为了得到黑粉?
那个黑粉看着很不起眼,就算有炮仗的功效,湘王爷怎会为了黑粉派兵三万打苗寨?
会不会是黑粉令白老将军等人回忆起当年的湘军跟苗寨那场战役,为了雪耻,便请求湘王爷派兵三万打苗寨?
王浩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师父,师父!”
“哦。人都走了?”
“他们已经走了一会儿。师父,你可曾见过白老将军?”
“见过。”叶有灵往大厅走,摇头晃脑的道:“不是老子吹牛,白老将军武功只比老子强那么一点点。”
王浩激动的问道:“白老将军挂帅,能否打赢此战?”
“那可是苗家群山,那可是苗寨。”
王浩没有见过白老将军,只是多次听说此人,而吴应海是前些天亲眼见过,吴应海给他的感觉是深不可测,道:“听闻白老将军兵法高明,又有吴先生出谋划策,三万人定能战胜苗寨。”
“不好说。”叶有灵大屁股坐在太师椅上,眼睛盯着门外渐黑的天空,狠声道:“若是让老子去打苗寨,老子带上几百个湘军的顶尖高手,直接把苗寨的首领、男人全部杀光,苗寨群龙无首,只剩下妇孺,只能投降!”
明明是炎炎夏季,王浩却觉得背后一片寒凉。
“莫这么看老子,你小子年少,根本不知道当年那场战事湘军输的多么惨,多少将士丢了性命!”叶有灵面色凝重,摇了摇头,最终欲言又止。
大唐国的官员七品官职以下不入流,七品、六品是低级官员,五品、四品是中级官员,三品以上是高级官员。
官场有官场的规矩。
叶有灵当军官多年,直到当上五品官员,上司才告知湘军的忌讳,其中之一便是二十五年前的苗寨大战。
王浩当上军官不到半年,没听人说过苗寨大战,心里好奇,却没开口相问。
不该问的不问!
就在师徒二人认为这场大战至少要打两、三个月,做好了在湘王府长住的打算时,三日后,从苗家群山传来的消息震惊整个南地。
三万湘军在苗家群山外围演练。苗家群山苗寨几位首领担心湘军攻打苗寨,便向湘王赵安献上银矿两座。
湘王赵安接收苗寨七千余人投诚,下令湘军撤军,并向朝廷上奏折,请求皇帝册封苗家群山里面苗寨的苗女黎艳红为湘王侧妃,并请求册封苗寨的三位首领为从二品的县公。
湘城上至富贵人家,下至大街小巷的老百姓都在谈论此事。
众所周知,苗寨盛产银饰。
苗寨的人祖祖辈辈都靠银饰与外面的人换食盐等生活必需品。
原来苗寨有两座银矿!
“听说银矿里银山银海,用这些银子能买下整个大唐国!”
“天啊,原来苗寨的人这么富有!”
老百姓谈论这件事时,都会无比的惊叹苗寨有两座银矿。
叶有灵、王浩一直呆在湘王王府,也在一天的黄昏得知了此事。
白向阳与王浩比完武后,忍不住无比自豪激动的道:“我爷爷、吴先生未损失一兵一卒便拿下苗寨!三万湘军已经返程。”
叶有灵惊喜无比。他原以为回去之后就见不到二十三营的属下呢,这下好了,不用打仗,没有战争,属下都活得好好的。
“太好了。没有打仗就是最大的喜事!”王浩在去年年底亲身经历平乱战争后,就领教了战争的可怕、毁灭性。
叶有灵内心深深的敬佩,道:“白老将军、吴先生兵不血刃就为王爷拿下苗寨。实是高明!”
白向阳道:“那是,我爷爷最是厉害!”
郑锋激动的道:“白爷爷大英雄!”
王浩对白老将军更加好奇、崇敬。
又过了一日,吴应海最先返回湘城。他进了湘王府见过赵安、几位军队高官之后,便分别召见叶有灵、王浩。
此时的吴应海在湘王府、湘城的官场上声望更上一层楼。
外面的老百姓都以为苗寨投诚的大功臣是白老将军,其实并不是。
吴应海发现黑粉的重要军事作用后,立即说服湘王赵安派兵收服苗寨,然后激将法让白老将军毛遂自荐挂帅,下令湘军在苗家群山外围演练,而后,吴应海当使者去苗寨谈判成功,请湘王赵安向朝廷上奏折……
苗寨投诚湘王赵安最大的功臣……吴应海!
只是吴应海不愿意任官职,不愿意让他的名字出现在奏折里面被皇帝知晓。
会客厅。
吴应海将一张纸交给叶有灵,肃容道:“我跟王爷说,你对王爷忠诚,提议王爷重用你。王爷正有此意。这是王爷向朝廷写的奏折部分内容,里面提到你的新任职务。”
在此之前,吴应海与叶有灵见过三面,前面两次是叶有灵按照军中正常程序述职,第三次是前些天叶有灵禀报二十三营如何得到黑粉。
叶有灵没有贪掉王浩的功劳。这让吴应海对叶有灵有一分好感。
叶有灵是异人之徒,武功极高,但是在朝中没有根基,也没有家族拖累。叶有灵正是吴应海想要找的人。
这次,吴应海建议湘王赵安重用叶有灵。
湘王赵安在给朝廷的奏折,叶有灵从湘军二十三营调出,去株城守军担任代折冲都尉。
第310章 连升四级
株城是下等城府,株城守军的折冲都尉是正五品下官职。
叶有灵只是从五品下,若能担任株城守军的代折冲都尉,就是连升两级。
虽然是代职位,但是管着三千守军,人数是二十三营的两倍,并且只要在代任期间不犯大错,一年后就能转成正式。(网络资料:我国唐朝设有六百三十四府,每府一名折冲都尉,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本文架空,作者设定大唐国不到几十座城府,每城一名折冲都尉,上等城府4000人,中等城府3500人,下等城府3000人。)
五品官职以上的文官、武官,往上升一级难,特别是武官,在没有战争,没有立下军功的情况下升一级极难。
叶有灵一下子升了两级,并且是有实职实权的守军主官,这在武官官场极少见。
株城跟湘城一样,属于鱼米之乡,富饶之地。株城守军主官那可是好差事!
叶有灵从吴应海的会客厅里出来时,感觉像在做梦,大嘴笑得能塞进两个馒头!
再说王浩见了吴应海后,被告知今后不许跟任何人提起“黑粉”二字。
然后,吴应海对王浩褒奖了两句,就宣布湘王赵安的决定,王浩官职提为正七品上致果校尉,被调入湘王府亲兵队任亲兵。
湘王赵安能给湘军五品以下的军官任职,只需给朝廷兵部报备。至于亲兵队的名册就不需要向朝廷报备。
王浩原来的职位是正八品上宣节校尉,这次竟连升四级,直接成为正七品上致果校尉。
正七品上致果校尉是武散官,没有实职。王浩在亲兵队只是个兵,不是官,需要听官指挥。
不过,湘王府亲兵队可不是一般的军队,这支队伍当中像王浩这样的武散官很多。
吴应海见王浩跪下表示忠诚,难得和颜悦色的道:“你家在和县,你这就回家,十日后回到湘王府找典军,让典军安置你。”
“是!”王浩心情激荡,再次磕头感激道:“吴先生的提携之恩,下官铭记于心。”
“你曾立誓除掉邓三?”
“是。”
“邓三已死,其头颅悬挂于县城城头,以儆效尤。你无需再回二十三营。”
王浩连声称是。银子、药一身随身携带,二十三营只有不值钱的被褥等物。心道:吴先生不让我回去,那我就不再回去。
吴应海将亲笔写好已盖上湘军帅印的军官文书交给王浩,鼓励几句,又赏了一张面额五十两的银票,就让王浩退下。
叶有灵就在小院的大厅等王浩。刚才吴应海已告知叶有灵,他把王浩也调出了二十三营。
王浩快步进了大厅,见叶有灵红光满面,想必也有大喜事,高声道:“师父!”
“王浩,这回是老子沾了你的光,托了你的福,哎呀,老子没想到你这般睿智。哈哈。老子当了株城守军的头!你小子也不错,入了吴先生的眼,直接进了亲兵队,以后时常能见到王爷,前途无量!”
闻言,王浩无比惊喜,道:“师父,你竟是当上了株城守军折冲都尉,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叶有灵狂喜道:“嗯。代。老子现在只是代职。哈哈,老子在二十三营也是代大队长,现在去株城又是代折冲都尉。”
“恭喜师父、贺喜师父!”
“老子也恭喜你小子。”叶有灵欣慰的拍了拍王浩,夸赞道:“老子是看出来了,你小子擅长跟人打交道,这才在王府几天,就跟白家、郑家的嫡系子弟打成一片。你以后在亲兵队的日子不会差。”
“若没有师父手把手的传授武功,徒儿拿什么跟他们打成一片?”王浩语气十分感激,又有深深的不舍,道:“日后师父去了株城,株城离湘王府来回几百里路,以后徒儿见师父的机会少了。”
叶有灵一开始怕王浩输了丢了二十三营的名声,这才随便教王浩几招,后来见王浩学得很刻苦,骨子里不服输,天赋不错,又拜他为师,就认真传授武功。
王浩是真心舍不得离开叶有灵这个武功十分高强的好师父。
叶有灵是真心觉得王浩是个福星,也想好好栽培王浩,点头道:“朝廷的任命没有下来,我不会马上离开湘城。”
“师父能在湘城呆多久?”
“一个月。”这是吴应海给叶有灵的答复。
朝廷要把株城守军的折冲都尉调走,才能空出职位让叶有灵上任。
现在株城守军的折冲都尉是皇帝的人。吴应海让湘王赵安把银矿献给皇帝,以此交换几个条件,把叶有灵安排在株城当折冲都尉,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皇帝与赵安之间的交易。
皇帝要是同意,还得说服国都的军队高官、世家。这样就需要时间。
如果快的话,就得一个月。
闻言,王浩心里琢磨了一下,便问道:“师父,吴先生给了徒儿十日假,可曾给你假?”
“吴先生让我这就出府回家,从明日起开始参加湘王府的议事会,等一个月后朝廷的调令到了就上任。”
王浩惊喜道:“师父,王爷、吴先生很重用你。”
叶有灵见王浩真心替他高兴,道:“你小子快回家报喜。”
王浩原是想跟着叶有灵去叶府拜见师母,现在听到叶有灵这么安排,便顺从的点头,道:“师父,那我先回家,十日后回来,到时只要有空闲,就去找你?”
叶有灵自是一口应下,还打趣道:“你小子不是想媳妇想的睡不着觉吗,现在怎么变得如此婆妈,赶快滚回家看你媳妇去吧!”
当下,二人离开小院,去马厩取了存放多日的军马,然后从侧门出了湘王府,分道扬镳各自回家。
且说吴应海待王浩走后,又见了几名低级军官,这些人是吴应海在此次围剿苗寨时在湘军里面发现可以培养的人材。
不过,这几名低级军官没有一人留在湘王府。吴应海把他们安排进了湘城守军。
人走屋空。吴应海起身站至挂在墙上的大唐国舆图(地图),目光在湘城周边的十几个城府流转。
去年年底,昌城刺史联手昌城守军折冲都尉谋反失败。今年开春,朝廷派至昌城守军的折冲都尉,是吴应海几年前在兵部安排的武将。
如果朝廷同意湘王赵安推荐的叶有灵担任株城守军代折冲都尉,那么湘城方圆四百里的军队首领皆是湘王赵安的人……
下午,湘城去往和县的官道上一个穿着军服满头大汗英俊青年骑着一匹黑马奔驰而过。
第311章 变化很大
这个青年正是归心如箭的王浩。此时的他通过李青青的信得知家已经从王村迁到了和县县城外,但是不知道具体地址。
就当他进入和县地界的官道时,突然间对面的有男子朝他大叫:“王老弟!王浩!”
王浩在二十三营的几个月,苦练骑术,伸手一拉缰绳,待马停下来,回头一看,见是三个骑马的男子,为首的有些驼背的中年男子满脸笑容朝他招手。
这不是有过一面之缘的和县县丞洪明吗?
“洪大哥!”
洪明热络的骑马行至,跟两个穿着衙役服的青年介绍王浩。
两个青年是和县衙役,见王浩仪表堂堂佩带军刀,威风凛凛,比和县守军的军官精神的多,想必前途无量,连忙恭敬的抱拳道:“小人见过王将军。”
洪明问道:“你这是从军营回家探亲?”
“是。此次我回家探亲十日。改天我去县城请洪大哥吃酒。”王浩想着过明天去衙门登记军官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