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青青心情有些复杂,道:“娘,你和爹可真是……”
  刘氏道:“你放心,你爹会问亲家,要是亲家同意,我们就盖房子,要是不同意仍要在小泉村住,我们便由着亲家。我们不会勉强亲家。”
  “好的。一切听爹娘安排。”李青青说至此,心里感激刘氏、王老头的好心好意,还为她想的这么周全,再看李老头、康氏,真是相差太多,感慨道:“我大哥、三哥那天去小泉村时给我念叨了几句,他们最迟明年开春就在红石村买地盖房子,把我娘家娘接过来。没想到,你和爹做在他们前面。”
  李青青每月给李大林、李二林开五两银子的工钱,并且时不时的把病人送的礼物分给他们一些。
  李大林、李二林完全有能力自己买地盖房子。
  李青青压根没想给两个哥哥买地买房子。
  现在刘氏夫妻买了地,还要盖房子,送给康氏,让李大林一家人住进去。
  刘氏微笑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和你爹对亲家做的事,就等于是你和王浩做的。”而后俯在李青青耳边低声道:“这样外面人也不会说你们什么。”
  王浩是六品军官,李青青是湘王赵安褒奖过的女神医,王家开着包子作坊,光是给管事就每月五两银子的工钱,这样的夫妻在和县是相当的有权有势。
  可是李青青的娘家李家还在偏远的小泉村,家里住着破旧不堪的茅草屋,李青青的弟妹竟是难产而亡……
  这事若被坏人有心编排,说王浩、李青青狠心、凉薄什么的,不知情的人一听,会以为王浩、李青青真的如此。
  李青青被刘氏点醒,连忙道:“多谢爹娘。”
  奴婢李春梅站在一旁,心道:夫人对娘家没做到的事,老夫人、老太爷都做了。老夫人、老太爷仁慈善良会做人,这是夫人的福气。
  李春梅以前待过的府里,无论是主子还是下人,只要是婆媳,关系相处好的很少,有婆婆又刁又恶毒的,甚至直接把儿媳生生磨死,有儿媳坏的,悄悄虐待婆婆,人前人后两副模样。
  像刘氏与李青青这对婆媳相处的这般好,真是少见。
  家和万事兴。主子之间的关系好,吩咐下人的事会少一些,下人少干一些活,也跟着受益。
  不远处的药房空荡荡,王桔独自在制药。
  太医分院的人全走了,李欢也回小泉村奔丧。
  王桔空闲下来偶尔会想李欢,猜测李欢何时回来?
  宅子旁边的包子作坊,王月、冯远正在听马大柱媳妇的董氏念账本。
  李家办丧事,包子作坊的三位大管事王志、李大林、李二林都去了小泉村,作坊的采买、账本什么的暂时交给王月。
  李青青怕王月弄不过来,安排董氏及两个奴仆过去帮忙。
  就这样,王月仍是觉得事情太多太忙头大。
  冯远心疼准媳妇,也怕小商贩糊弄王月,他上午卖完猪肉后就来到作坊帮忙。
  冯远原来不识字,后来要娶王月了,怕配不上王月,就让王月教他认字。
  王月认的字也不多,就让王亮、王桔教冯远。
  冯远不会看账本,可是卖了几年的猪肉,账算的很利索,帮王月算账本。
  董氏一开始不想让冯远知道作坊的流水,特意禀报李青青,得到李青青的同意后才当着冯远念账本。
  王月喜滋滋道:“今天比昨天多赚了五钱多银子。”
  冯远补充道:“五钱银子六十七个铜钱。”
  董氏收了账本退下后便去向正在晒太阳散步的李青青禀报,道:“冯公子不用算盘便能算账。”
  冯远虽是卖猪肉的屠夫,但是要娶王月,所以王家的下人尊称他为“公子”。
  刘氏夸赞道:“这孩子倒是有些内秀。”
  李青青微微点头。她知道冯远会武功,猪肉买卖也做的好,但不知道冯远会心算,这回王月嫁的人真是不错。
  董氏恭敬的道:“夫人,今日又有七个商贩说作坊的包子量太小,恳求您给作坊加量。”
  李青青心里有数,道:“还没到腊月,不着急加量。”
  正说着,外面传来脚步声……


第369章 算她倒霉
  来者正是去小泉村的马照,见到刘氏、李青青,立即跪下叫人后,禀报道:“老太爷、大老爷、四老爷已在回来的路上,一个时辰后便能到家。老太爷怕老夫人、夫人着急,让小人先回来报信。”
  闻言,刘氏暗喜,又不好在李青青面前笑,便道:“他们也是骑马?”
  马照今年四十三岁,曾经当过马家的铺子管事,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只是栽过大跟头,后面就去守园子,如今做了李青青的奴仆,见李青青是神医,来往皆富贵人家,王浩又入了湘王赵安的眼,觉得这对夫妻前途无量,打算好好做事,得到李青青的重用。
  这礼数上面一点都不敢马虎,一直是跪着说话,答道:“小泉村出山的路崎岖,一开始骑不了马,出了山上了官道便可以骑马。”
  刘氏又问道:“亲家一切可好?”
  马照在路上就想好了怎么回答刘氏等人问话,“李家老夫人看上去还行。”话毕,抬头望向李青青。
  李青青见马照有话要说,便道:“一路辛苦。你起来跟我去偏厅。”
  刘氏没有多想,便跟了过去,马照起身特意转身低头轻声道:“还请老夫人安排厨房给老太爷、大老爷、四老爷准备饭食、汤水什么的。”
  刘氏一怔,再见马照也不让李春梅跟去,这才发觉马照要单独跟李青青说事,猜测是谁的事,不会是王老头不舍得给康氏五两银子,惹了外人说我们家闲话吧?
  刘氏心道:这个老头子,去小泉村时都说的好好的,给五两银子,还要送康氏一座房。唉,早知道我就去小泉村了。
  王老头还没回来说情况,刘氏已经开始自责没有亲自去李家吊唁,没有亲自安慰亲家康氏。
  偏厅,李青青坐下后,问道:“情况如何?”
  此次李青青派六名奴仆跟随王老头父子三人前往小泉村,这六名奴仆除了管家张宝,还有见多识广的马照。
  马照恭敬的站着,低声道:“小人请夫人节哀顺变,凡事不要往心里去。”
  李青青早就做好心理准备,再者一直觉得李老头极度重男轻女特别凉薄,对于李老头的死并没有十分难过,道:“你直说。我喜欢听真话。”
  马照斟酌着语言,缓缓道:“夫人娘家境况不太好。小人见康老夫人身子骨瘦弱,李六老爷精神不济。”
  其实康氏何止身子骨瘦弱,简直瘦得跟纸一样薄。
  王家任何一个奴婢都比康氏胖。
  李三林何止精神不济,就是一个大哭包、大累赘。
  李青青轻叹一声,问道:“三林的媳妇为何去世?”
  马照怕李青青这个同是孕妇的人受打击,本是不想说柳花的事,可是李青青直接问了,便道:“小人听说李六夫人是难产失血过多去世。”
  李青青问道:“她今年多大?”
  马照答道:“李六夫人好像比李六老爷小一岁。”
  “虚岁十五,其实才十四岁。唉,嫁到李家算她倒霉。李家是不是等她快断气了才请的郎中?”
  “这个……”
  李青青想到原身重病时,李家不肯请郎中,导致原身去世,如今十四岁的柳花也是被李家耽误病情失去性命,心里再次对李家厌恶,不由得冷声道:“让你说实话。你若不说,那我就问别人。不在你这里浪费时光。”
  到了这时,马照自是看出李青青对李家并没有好感,或者说不喜李老头夫妻及李三林,连忙答道:“是。李六夫人快不行了,李六老爷才与李老太爷一起下山请郎中。只是山上积雪厚,山路陡滑,李老太爷又心急,一不留神失足摔落。”
  李青青冷哼一声,道:“李三林不能一个人下山请郎中吗?他就是个废物!”
  马照低头道:“邓夫人、李三老爷也这么责怪李六老爷。”
  “李三林就不是什么好人。”李青青话毕,认为听李家的这些事,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对肚子的胎儿不好,便道:“葬事办的如何?”
  马照便把马家、宋县令、林河凡派人去李家吊唁给康氏送了多少银子的事说了。
  李青青点头。马家、林河凡完全是看在她的面子上。宋县令除了看她的面子,还看王浩。
  这三家给的银子足够康氏养老。
  她希望康氏能够想通想开,有了银子能舍得吃穿,而不是都用来买田地或是给李三林再娶。
  马照见李青青面色好些,道:“我们家老太爷给了五两银子,还说要送给李家老夫人一座红石村的房子。”
  李青青自语道:“是。爹、娘给我娘家娘五两银子,还要盖房。”
  王老头夫妻手上的银子都是李青青给的。
  几个月前分家时,王老头夫妻手上剩下一百多两银子,后来李青青陆续又给了她们二百多两,她们给王月准备嫁妆,送王亮上学堂,如今又出一笔银子给康氏买房子、吊唁李家。
  王老头夫妻曾经穷的时候,比李家好不了多少,但是王老头夫妻有了银子后,没有把银子紧攥在手里,该花的不少花,还很大方。
  这样的老人,真是让人喜爱、尊敬!
  马照道:“老太爷怕康老夫人不肯离开小泉村,特意以红石村的房子说事,康老夫人肯搬到红石村住,才给盖房子。”
  李青青能想象出王老头跟康氏说这事时的表情动作,微笑道:“爹最好了。这真是帮了我娘家哥哥姐姐一个忙。不然,我娘家的娘在小泉村,我娘家哥哥姐姐肯定不放心。”
  马照道:“是。李家大老爷、二姑奶奶、三老爷、四姑奶奶都孝顺康老夫人。”
  马照话外的意思是提醒李三林不是真心孝顺康氏。
  落在李青青耳里,以为马照的意思是,她这个五女儿和李三林这个六儿子都不孝顺康氏。
  李青青挥了挥手,道:“你下去吧。”
  马照连忙退下。
  李青青待马照走后,把马照的话又想了想,发觉自己想错了,自己是马照的主子,马照不可能贬低主子。
  那么说马照话外的意思是李三林不孝顺!
  李三林可是李老头、康氏的儿子,大唐国的人在孝道上面,对于成年的儿子可比外嫁的女儿要求高的多。
  李三林做了什么,能让马照这个奴仆都觉得他不孝顺?


第370章 不许进门
  李青青让李春梅把马照叫回来。
  马照赶紧又跑来跪下答话,这次便将李三林不肯让李老头夫妻离开小泉村的事说了,还说李三林在李老头去世后,明知哥哥姐姐能给康氏提供很好的生活环境,但是为了让康氏留下来陪他,也不想让康氏离开小泉村,最后说了李三林的媳妇柳花其实是饿坏了导致早产。
  李青青当场骂道:“早就知道李三林自私自利还愚蠢,没想到能自私愚蠢到这个地步!一个是他媳妇,一个是他爹,还有一个他娘,这三个人都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就这么对他们!”又骂道:“李家也是真够可以的,那么多粮食,能把小儿媳饿到早产?李家都是瞎子,看不出小儿媳饿的只剩下骨头吗?”
  马照怕李青青气的动了胎气,赶紧劝道:“夫人小心身子骨,小心小少爷。”
  李青青冷声道:“我娘家爹也是活该,让他们宠着李三林,好了,我娘家爹没命了!我娘家娘要是再跟着李三林,肯定没有好结果!”
  去年李家为了给李三林娶胡珍,一个铜钱都不肯给李青青的原身花,原身死了,李青青来了后,嫁到王家时单薄到都说不出口的嫁妆还是李红红、李蓝蓝给置的。
  李老头夫妻是李青青的原身的爹娘,李青青没办法恨他们,但是对于李三林,除了厌恶还有恨。
  这回再得知李三林对于李老头夫妻、柳花做的这些事,那就更加厌恶。
  站在门外的李春梅也怕李青青气大伤身,轻轻拍拍门,道:“夫人,您节哀顺变。”
  李青青一激动,高声道:“我不想见李三林,不许李三林进门!”
  马照心里暗道:夫人真是英明果断。
  马照活了四十几年,见的自私自利愚蠢的人多了,像李三林这种还真有。
  这种人胆小自私愚蠢,专门祸害对他好的亲朋好友,然后害了吧,他还觉得自己是无辜的。
  李青青不想见李三林,就是要跟李三林划清界线,以后不管李三林的事。
  李三林就祸害不到李青青及王家。
  那么身为王家的下人马照跟着就少了麻烦。
  李青青又问了马照一些事,得知田志高要到湘城参加科考,林氏请求李二林照顾田志高,最好能帮田志高找一个安静安全的住所。
  马照见李青青没有提出帮助田志高,便没再提田志高,又道:“李正老爷想离开小泉村。”
  李正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