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妹妹,我把糖馒头做的这么好,你说我能不能只卖糖馒头?”李蓝蓝语速快,声音高,倒豆子的说出心中所想,“家里的地不多,除了种稻子,能种菜的地很少,每年种的菜还不靠一家人吃,你看二姐、二姐夫昨天还给我送菜呢,我要是做包子,就得需要花钱买菜,成本就升高,你说呢?”
李青青吃着糖馒头就着热水,这面食吃了养胃,南方人天天吃辣椒伤胃呢,缓缓道:“菜能有多贵,你不用在镇上买,你让我姐夫在附近村子找家人,让这家人每天给你家送菜,你家要的菜多,价钱会便宜的多。”
前世南北的包子铺开的火的多的去了,没听说专门卖馒头的铺子开的火。
包子有馅。馅分荤、素两大类。
荤馅又分无数种,猪、牛、羊肉、虾仁等拌着各种各样的青菜,素也分很多种,鸡蛋和各种青菜或是纯青菜。
南方的小笼包子,北方的大馅包子、烤包子等。
包子面软有馅,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包子能在中华美食小吃占一席之地,可没听说馒头也这样。
李青青把包子厨艺传授给两个姐姐,就是想着让她们能靠着这个赚一辈子的钱,甚至她们的后人也如此。
谁知,李蓝蓝为了省一点菜钱,竟然不想卖包子。李青青可不同意。
“哦,你说的也对。镇里的菜贵,村里的菜便宜的多。”李蓝蓝一屁股坐在李青青对面的长条板凳,“我说你的脑袋瓜子真灵,一下子就帮我想出对策。”
“你新发面了吗?今天我教你学会做包子,明天我得走了。”李青青心道:四姐虽是非常自信,可一点都不主观,也不死板。这样挺好。
“哦,瞧我这个傻的,忘记发新面了。我这就去。”李蓝蓝拿过李青青的碗,去厨房盛了碗热水,又拿出两个煮好的鸡蛋,塞给李青青和王桔吃。
这样的鸡蛋王亮也吃了一个呢。
冯家没有养鸡。鸡蛋得花钱买。李蓝蓝都舍不得给冯金吃,却拿来给李青青及三人吃。
李青青把鸡蛋壳剥了,然后一半塞进冯金嘴里。
冯金喜得眼睛亮晶晶,奶声奶气,道:“姨,蛋好吃。”
王桔也跟着学,把一半鸡蛋分给了冯四喜。
冯四喜心里有点暖。
李蓝蓝和好了面粉,抱着一木盆昨天冯家兄弟和王亮换下来的脏衣服要去河边洗衣服,她不让李青青跟来,道:“早上河边凉,你在家里呆着。”
李青青不是懒人,道:“我们两个一起洗,这样快。”
“嫂子,你在家陪着青青姐,我去洗衣服。”冯四喜很懂事的把身上绑了冯金的绳子解开,把冯金交给李蓝蓝,然后费力的搬着一大木盆的衣服去河边。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李蓝蓝没觉得小姑子洗衣服有什么不对,只是嘱咐道:“河边滑,你小心点。”
“我哥哥的衣服,我来洗吧。”王桔加了一件衣服,跟着李蓝蓝走了。
李青青等两个小姑娘走后,问道:“四姐,你不担心糖馒头卖不掉?”
李蓝蓝瞟了一眼,“怎么不担心,我想去河边洗衣服就是为了打发时间。”
李青青笑道:“我就说你这么淡定呢。”
“二姐做的包子卖的那么好,我做的糖馒头应该卖的也不差。”李蓝蓝说是这么说,心里却有些七上八下。
她做糖馒头光白面就用了十斤,还有近一斤的糖。这些加起来七十多个铜钱。
要知道她丈夫在县城干一天的活还不包吃才六个铜钱。
糖馒头成本是她丈夫十几天做工的收入。
正在这时,刚去河边洗服的冯四喜竟是推门而入,惊喜的大声道:“嫂子,镇里的人说,咱们家的糖馒头可好吃了,还说买的人不少。我哥哥卖了一会儿就去县城卖了。”
李蓝蓝大喜,从堂屋快走到院子,高声问道:“买卖这么好?”
“是啊。买卖好。”冯四喜又道:“只是镇里人一个劲的说咱们家的糖馒头贵呢。”
李青青给糖馒头定的价钱是一个两个铜钱,买两个三个铜钱。
她觉得一般都会花三个铜钱买两个尝尝。
李蓝蓝扭头朝堂屋里的李青青高声道:“妹妹,他们嫌糖馒头贵。”
李青青走至,秀眉微挑,道:“面粉贵、糖还贵呢,再说整个太镇没有一家卖面食的,你家是独家卖面食的。”
李蓝蓝从未做过买卖,不知道主顾的心理,应了一声,道:“镇里买的人不少,你姐夫他们怎么不在镇里卖,还去县城?”
李青青想了想,道:“四姐,你想想三百多个馒头呢。”又道:“这要是包子,差不多就能都卖掉,糖馒头没有包子的吸引力大。”
李蓝蓝疑惑道:“是吗?”
第37章 不得不告状
李青青摊开双手,“我只是猜测,具体情况如何,要等他们回来才能知道。”
李蓝蓝不由得着急起来。
冯四喜报信后仍回河边洗衣服。
早晨,秋高气爽,明成县城外,官道两旁的小集市人来人往。
这个小集市经县令默许,附近村民在此摆摊售卖农作物、家禽什么的,方便县民购买。
摆摊的农民、小商贩大部分是常来的,彼此认识。
不过,今天有四个人摆摊卖面食,却是整个小集市的农民、小商贩谁也不认识。
这四人当中一个是高瘦的青年,一个是高瘦的少年,还有两个是小少年。
容貌生得最好看的小少年一句接一句的大声吆喝,“糖馒头,放了甜甜的糖的馒头,好吃的不得了,一个两个铜钱,两个只需三个铜钱,大家快来买。
刚出锅的又白又甜的糖馒头,老人小孩子没牙的人都能吃的糖馒头,快来买几个吃。”
太镇冯家糖馒头好吃又便宜,快来买,走过路过不能错过!”
只这一个小少年在卖力的吆喝招唤来往的居民,另外三人均是满脸通红拘谨放不开。
很快,就有一个走路缓慢胖胖的老妇人过来问道:“馒头?是不带馅的包子吗?”
仍是小少年迎了上去,笑呵呵道:“大娘,你说对了,就是不带馅的包子,不过馒头里面放了糖是甜的。”
这位放得很开的小少年就是多次做小买卖的王亮。
另三人自是冯家三兄弟。
今天是冯家三兄弟第一次卖吃食,他们在太镇卖糖馒头不好意思吆喝,到了明成县城仍是放不开不吭声。
没办法,王亮只能一边吆喝一边鼓励他们。
老妇人老眼一亮,还要确定一下,“放了糖?”
“放了。糖馒头是甜的。”王亮立即拿出一个木碗,那里面装有切成小块的糖馒头,递给老妇人,“大娘尝尝就知道了。尝一小块不收钱。”
“还能白尝啊。”老妇人忍不住笑了。她年龄大了,喜欢沾点小便宜。
有个穿着八成新花裙子戴着崭新银钗的矮瘦中年妇人凑了过来,望着老妇人问道:“好吃不?甜不?”
“好吃。甜。真是甜的。”老妇人边咀嚼充满麦香甜味的馒头块,边道:“我买六个铜钱的。我家死老头子就喜欢吃甜的,偏偏牙都要掉光了,吃麦芽糖太硬还沾牙,我看他吃这糖馒头正好。”
麦芽糖还贵呢,一小块就得六个铜钱。哪有糖馒头实惠呢。
矮瘦的中年妇人尝了一块,竟是花三十个铜钱买了二十个糖馒头,还道:“我带了篮子,你们把荷叶铺到篮子上面,把糖馒头放在荷叶上。”
老妇人一边付钱,一边好奇的问道:“你怎么买这么多?”
“我家来客。有老人孩子。我买了糖馒头回去,让他们尝尝鲜。”中年妇人笑容得意,暗道:这要是在湘城酒楼,一小盘馒头才四、五个,就得二十几个铜钱。我买这么多才三十个铜钱。这馒头还是放了糖的呢。
太和县自是有酒楼,只是没有卖面食的。
县城里条件好的百姓,比如中年妇人去过湘城,也是见过世面,吃过馒头的。
王亮用筷子把二十个馒头一个个夹着放进竹篮,还问道:“大嫂,你瞧瞧这样摆着如何?”
中年妇人满意的点头,给冯大柱付钱,扫了几眼冯家三兄弟,咦了一声,道:“我怎么觉得你们有点眼熟?”
冯大柱脸上表情比较平静的解释道:“大嫂,我家是冯家,以前一直住在县城,几年前才搬出去。”
冯家三兄弟在县城打工,总有人问同样的问题。
“我就说呢。原来是老街坊。”中年妇人提着竹篮,怎么看着糖馒头怎么满意,夸道:“你家主妇厨艺可真好,糖馒头做的不比湘城酒楼的差。”
冯大柱一脸自豪。
王亮一脸羡慕的道:“原来大嫂去过湘城酒楼!”
“那是。”中年妇人得意的走了。
冯三柱望向王亮的目光带着敬佩,终于鼓起勇气张口道:“糖馒头,好吃不贵放了糖甜甜的糖馒头,快来买。”
他一口气喊完,脸颊通红,不过,心里小小的激动,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到。
王亮目光扫过走过摊子的人们,只要有人望过来就热情的吆喝,这是他之前卖东西自己体会到的经验。
时间飞逝,半个时辰过后,当冯家兄弟再次掀开棉布时,发现里面空空,今天带来的三百多个糖馒头全部卖掉。
平时话不多的冯二柱都忍不住激动的惊喜道:“王亮说的对,县城比镇里卖的快的多。”
冯三柱笑呵呵摸摸脑袋,道:“没想到县城的人比镇里的人有钱的多。镇里的人一个劲的说贵,跟我们讲价。”
冯大柱怀里的铜钱沉甸甸,嘴巴已经乐得合不拢了。
王亮笑着催促道:“大柱哥,我们赶紧回镇子,把好消息告诉蓝蓝姐、我三嫂。”
冯大柱心里感激李青青,打算掏钱买块猪肉,想到镇里的猪肉比这边便宜,再说身上揣着这么多的钱,可不敢在外面多呆。
四人提着空篮子大步流星的往回赶,到了家中,离午时差半个时辰。
冯大柱心道:用的时间少赚得钱多,还干净不脏。这糖馒头的买卖做的真是痛快,比在县城打工好上几十倍。
王亮率先跑到李青青身前,兴奋的道:“三嫂,糖馒头都卖光了。县城的人很喜欢吃面食。”
李蓝蓝听完丈夫、小叔子说的情况,喜得咯咯直笑,仍是不忘自夸,“瞧,我做的糖馒头多好,全部卖光了。”又环视三人道:“我妹妹帮了我们家大忙,给我们家找来一条发财的路。”
冯家人再次感谢李青青。
“这也是你们愿意相信我。”李青青比较谦虚。
冯大柱特意对李青青道:“今天亏了王亮跟着去帮忙。”
冯三柱开口道:“青青姐,镇里的人要大哥降价,大哥抹不开面子,还是王亮说小本生意不容易降不了价,不然大哥就降价了。”
别怪他告状,他是怕冯大柱下回真的降价。
他觉得家里的日子过得这么贫苦,怎么能为了别人的几句话,就把用来赚钱的糖馒头降价呢?
第38章 芹菜猪肉包子
李青青朝王亮道:“你做的对。”
有冯家兄弟对比,一下子显出王亮聪明能干,有经商的天赋了。
“镇上又不是我们一家做买卖,别人家都不降价,凭什么让我们家降价。”李蓝蓝忍不住提高声音道:“我们家才刚做买卖,他们就想让我们家降价。当我们家的糖馒头是路上白捡的不要成本啊?以后你的脸得硬起来。”
冯大柱嘴唇微张,没有吭声。
镇里的人都是街坊邻居,唉,今天好多人叫着让他降价,连平素关系比较好的几人也如此。
当时把他难为坏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王亮提出去不在镇上卖去县城卖。
李蓝蓝把冯三柱拉到一边,问道:“都是谁叫着降价?”
冯三柱答道:“张嫂、刘嫂、李嫂……”
当时这几个妇人叫的声音最大叫的次数最多,冯大柱一下子记住她们。
冯大柱的话还没说完,李蓝蓝面色微变,瞪了冯大柱一眼,“听见女人说几句好话就顺着她们,瞧你一幅没出息的样!”
冯大柱一脸尴尬,连忙道:“不是你想的那样。”
“怎么不是我想的那样?张氏、刘氏、李氏让你挑水磨菜刀,你就屁颠屁颠的跑去帮忙。她们家又不是没有男人,非得叫你?”李蓝蓝说到这里就更加气了,也不管李青青、王亮兄妹在场,就是不给冯大柱留面子。
冯大柱哭笑不得的道:“张嫂比我大那么多,你可别乱想。”
李蓝蓝反问道:“那刘嫂、李嫂呢?”
“她们长成那样,还不如你的一根头发好看,我这心里只有你,容不得别人。你看看你,非要胡思乱想。”冯大柱说完,觉得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自己,顿时满脸通红,双手都不知道放哪里好。
这次还真是李蓝蓝冤枉冯大柱了。
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