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李青青醒来已经天黑,王家人都吃过晚饭了,张氏给李青青留了一大碗鸡肉汤,还有辣椒炒肉、炒青菜、米饭。
  李青青肚子空空,饱餐一顿,竟是更加困了,大概这些天疲劳过度,身体缺觉的厉害。
  王月看着皮肤粉白的李青青,柔声道:“青青,明天是年三十,又不用做包子买卖,你好好补眠早点睡,明天好守夜,后天可是要出发去营地。”
  李青青好想睡个三天三夜,不过,明天要守夜,后天就要远行二百里去见王浩,对了,她还得准备路上用的东西。
  她想到就去做,先去厨房取了四十个咸蛋,让王亮煮熟了,准备带到营地给王浩吃,再发了几斤面,准备明早炸点油饼、烙些葱花饼,后天带着路上吃。


第145章 供品换了
  她又回卧房把给王浩买的贴身穿的衣服、鞋袜,还有自制的防冻膏、清热去火的等药品,最后是她让青鱼镇老头铁匠打的护心镜、两柄锋利的匕首,都打成包裹。
  军队的男人特别费鞋、袜。她给王浩买了四季的鞋袜。
  护心镜是她让王浩执行危险任务时穿在衣服里面保护心脏这个身体要害部位。
  匕首是她给王浩送的可以贴身放的防身武器。
  这次她去看望王浩,要当面问王浩是否愿意调到家门口的军营,比如和县守城军队?
  如果王浩调到和县守城军队,八成会守城门,到时,王家人每天去和县卖包子,都能看到王浩。
  和县离王村这么近,王浩只要军队放假就能回家,按王浩说的,每旬休一天,每个月就能回三趟家。
  “就看王浩的选择了。”李青青自语后,开始收拾自己在路上换洗的衣服。
  上次出远门是她带着王亮、王桔去娘家两个姐姐家。其实来回不到一百里。可是交通工具太落后,坐着驴车愣是走了两天。
  这回从王村到营地,来回四百里路,中间要在湘城玩一天,这样至少需要六天,那在营地也就呆七、八天。
  “穷家富路。带点银票、碎银路上用。”李青青去取银子。她把银票用针线缝在贴身的衣服兜里面。
  做好这些天色已晚,漱口之后就倒床上睡大觉。
  因为要去营地,也想休息一下,所以从腊月二十九至正月没有跟飘香楼签订契约。
  今天、明天都不用早起做包子给飘香楼送去。
  没有事情人就睡得踏实,这一晚,不止是李青青,王家其他人也睡得很香。
  可是天没亮,就被村里的鞭炮声吵醒了。
  王族的人家家都买了好多鞭炮,大人孩子都很兴奋,腊月最后一天,早早的起来就放起了鞭炮。
  王家当然也买了鞭炮,不过,那是等着午饭、守夜时放的。
  王家人被鞭炮声吵醒后,王老头起床了,给全家人做早饭,见除了王志夫妻起来带孩子外,别人都没起,王老头也不催促,一个时辰后,等着王亮起来吃过早饭,这才叫醒刘氏。
  “老婆子,供品放在哪里了?”
  刘氏一骨碌起来,穿好衣服去敲王月的门。王家给祭祖上的供品一部分在王月的卧房里面房梁上挂着,一部分放在杂屋的大缸。
  早晨,大地融雪,天寒地冻。这是湘城最冷的日子。往年王族的人们没有新的保暖的棉服穿,都不敢在外面久留。
  今年不同了,王族靠卖剁椒赚了银子,人人都穿上了新棉衣,有的人甚至做了两身换着穿。
  “放炮小心些,别把新棉衣炸坏了!”
  “穿新棉衣仔细点,走路别摔倒,过年你还得穿着它串门拜年呢。”
  王族准备去祠堂的大人对在外面玩耍的小孩子再三嘱咐。
  王老头出门了,双手背负走在前面,王志挑着装着供品的两个篓筐,王亮双手提着一头剥了皮还留着羊头的整羊。父子三人直奔王族的祠堂。
  祠堂就在村里,是间偌大的茅草房,面积一百多平米。
  几个族人青年站在祠堂门口吹牛,见父子三人来了,纷纷跟他们打招呼。
  王族的族规:祠堂举行重要仪式时,三岁以上的男子可入祠堂。不允许女子进入。
  祠堂门口还有鞭炮的碎渣,那是来得早的王族的小孩子在放的。
  王亮没有成年,但是超过三岁了,自然可以进祠堂参加祭祖仪式。
  几个小孩子问道:“亮哥,你没带鞭炮啊?”
  王亮摇了摇头,“大白天的放鞭炮看不清楚。我等晚上再放。”
  以前王家穷,没有钱买鞭炮,过年只放一挂鞭炮,也不买散鞭炮,王亮只能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放。
  自从做了买卖后,王亮觉得自己成熟长大不是小孩子,过年没必要放鞭炮玩。
  王老头指着两个儿子带来的东西,自豪的跟族人道:“这是我们家今年的供品。”
  “竟有一头羊!”
  “五叔家真是大方!”
  “我们托五叔的福,等会祭祖后就能吃到羊肉了。”
  “除了羊肉还有枣馒头、湘月斋的点心、金玉满堂。”
  “五叔家上的供品最多!”
  族人一下子围了上来,纷纷夸赞王老头父子。
  王老头老脸乐开花,付出这么多好心疼,不过,得到族人的肯定也值了。他环视四周,竟然没看到王七。
  过了好一会儿,昨天打架的男主角王七才在三个儿子的簇拥下来了。
  王七穿着崭新的灰色棉袄棉裤,脸上没有抓痕,脸膛红通通,像是被冷风吹过一夜,等走近了,族人在他身上闻到一身酒气。
  王大脑袋的爹王二问道:“大清早的喝酒?”
  王七大声道:“我高兴。我愿意喝!”
  王二喃喃道:“早上喝酒伤身。”
  王七的三个儿子王和、王年、王真面无表情的把他们家的供品拿出来放在祭桌上面。
  王族的一个长辈白胡子老头揉了揉眼睛,以为看错了,再仔细一看,一扇排骨、一小堆花生、一堆大米,这可跟昨天王七说的供品不一样。
  “七叔不是说他家的供品是半边猪、十斤桔子吗?”
  “是啊,七婶就因为供品追打七叔。”
  “一扇排骨顶多十斤,排骨的价钱比猪肉便宜。”
  “那一堆花生顶多两斤,大米也就五斤,合起来没有十斤桔子贵。”
  “我们家人口比七伯家人口少的多,卖剁椒也少的多。我们家还上供一只鹅、五斤鸡蛋呢。”
  族人的议论声音不小不大,王七都听到了,心里那个愧疚难受。
  唉,昨天风氏打了王七,还放下话来,这回祭祖王七要是不听劝送那么多的供品,风氏就跟王七和离。
  昨晚风氏跟王七分床睡的。
  今早,王七到厨房看到供品被风氏全换了,气得跟风氏吵架,结果风氏拿出了昨晚准备好的包裹要回娘家。
  三个儿子、儿媳都劝王七让着风氏,大过年别让风氏回娘家。
  王七为了这个家,只能再次依着风氏。


第146章 头都抬不起来
  王七心里难受,供品太少,没有脸去族里主持祭祖仪式,可他是族长,必须出面,不得已出门前喝了两碗酒硬着头皮去吧。
  正如王七所料,族人觉得他家上的供品少,当着他的面直说。
  王七的三个儿子脸上也很无光。
  王七父子再看到王老头父子上的供品,更加惭愧。
  王老头心里有些庆幸,暗道:我们家的供品也换了,不过是换成更多。要是按照我原来设想的上供品,定会被族人笑话。我这张老脸也没地方放了。
  一年一度的祭祖仪式结束之后,族人把供品抬出来准备按人头分配。
  早就在外面站着看热闹的外姓人震惊于供品的数量及价钱,特别是在看到一头整羊时,均是目瞪口呆。
  “那头羊是我五叔家上的供品!”
  “我五叔家连牛都有了,我五叔日子过的很好,不忘族人,教族人做剁椒,今日上了这么多的供品。”
  王族人提起王老头一家人无不大声夸赞。
  外姓人听的连连点头,有那记性好的特意把王家上的四样供品都记下了,打算过年去外村串亲朋好友时说说,王村有王家这么富裕的人家,说明村里风水好。
  “王里正,你家人口多分的供品多,这下你媳妇该高兴了?”
  “王和家分了一箩筐供品。看把王和乐得都找不到北了吧?”
  “王年,你家供品分得多,需要人手帮忙抬回去吗?”
  几个外姓人在得知王七家上的供品之后,几句不软不硬的话把王七父子讽刺的头都抬不起来。
  “这回我们家的脸丢到外姓人那里去了。”
  “唉,娘也是的,怎么就不听爹的话呢?”
  “别说了,再说,爹气恼起来真的把娘休了怎么办?”
  “不会。爹跟娘做了这么多的夫妻,爹不会把娘休掉。”
  王和、王年、王真三兄弟表情沮丧,你一句我一句低声说话,还不敢让族人听见。
  就算他们不说,王七也听见外姓人的议论声,老脸实在挂不住,就把自家分到的供品减了一半。
  王老头父子笑哈哈拿着分到的供品回家。
  王七挥手让三个儿子回家,还道:“我不回家,你五伯家中午有饭,我在他家吃,晚上晚点回家。”
  今天可是腊月三十,一般人也不会在别人家吃。
  可王七现在正在气头,不想面对风氏,干脆不回家吃饭。
  王家仍跟平时一样是三顿饭,午饭是王月、王亮做的,煮了米饭,炖了两条鲤鱼,炒了两大盘辣椒猪肉,猪肉多辣椒少,还炒了木耳炒肉、两大盘青菜,因为王七是客人,又多炒了一大盘剁椒鸡蛋、一盘蒜片炒腊肉。
  王老头把湘月斋送的桂花酒拿出来,王七一看坛子就乐了,这可是一坛一两银子的好酒。
  酒过三旬,王七望着满桌香喷喷的菜肴,鱼肉蛋还有腊肉,哪怕是炒青菜,放的油也足,坦言道:“你们家的伙食真好,比我们家年夜饭都好。”
  王老头笑道:“那你就多来我家吃饭。”
  多年前,王老头孤身一人时,王七这个堂弟挺照顾他的。
  刘氏、张氏、李青青、王月、王桔不喝酒,吃完饭就下桌了。
  “你们哥俩慢慢喝,王志陪一下。等会,王亮收拾碗筷。”刘氏安排好后就回卧房睡觉了。今晚要守夜,明天还要出发去营地。她得好好休息。
  李青青也是困顿的很。真想睡上三天三夜。她回到卧房,钻进被窝没一会儿就睡着了,等她醒来,竟然已近黄昏。
  要不是外面的鞭炮不停的响,她还能再睡一会。
  等她穿戴好去了大厅,发现桌上已摆满饭菜,三个侄女站在桌前踮脚看有什么菜。
  本来是李青青做年夜饭,结果她睡过头了,家人也没叫她,不知厨房是谁在掌勺。
  “三婶好漂亮。”王招弟仰视李青青,又笑眯眯道:“我爹、姑姑、叔叔在做饭。我娘在哄我妹妹。”
  王亮端着一摞饭碗从外面进来,把饭碗在桌上按座位摆好,让三个侄女去洗手摆筷子,等三个侄女出了大厅后,跟李青青道:“三嫂,你是没看见,下午七叔哭着走的,七叔哭得可伤心了。”
  李青青失声道:“啊?”
  “他说日子过的很累心,他还说特别羡慕爹。”王亮感慨的摇了摇头,道:“七叔过了今晚就五十岁,知天命的年龄了。”
  “爹、娘呢?”李青青这才发现没看到王老头夫妻。
  “爹陪着七叔回家。娘去七叔家劝七婶。”王亮轻叹一声,“七叔说想跟七婶和离,想跟三个儿子分家。七叔想自己一个人过。”
  李青青一直觉得王七是大大咧咧的性子,没想到竟然有这么脆弱的一面,喃喃道:“大过年的这是干啥?更年期吗?”
  “青青,我打发盼弟去叫爹娘回来吃饭。”王月端着一盘黄澄澄的桔子进来,笑呵呵问道:“等爹娘回来,我们家就放鞭炮。你说好不好?”
  “好。”李青青看到王月灿烂的笑脸就觉得心情好了,问道:“我们家今年还没放过鞭炮吧?”
  王月笑道:“没放过。盼弟姐妹一直想放,大嫂见我们都在睡觉,不让她们放炮。”
  王亮问道:“二姐,你这么高兴?”
  “对。今年我终于回自己家过年了!”王月剥了一个桔子,边吃边道:“我都盼了好几年了,终于盼到这一天!”
  李青青心道:二姐才是真正的大大咧咧。二姐这样也好。
  汪汪,外面传来波拉拉的叫声,情绪是欢快的,看样子是从外面回家了。
  刘氏在院子里就大声道:“吃年夜饭!”
  三个小孩子围着王志、王亮跑,嘴里叫道:“哦,放鞭炮了!”
  王老头、刘氏不打算在这样喜庆的时候跟家人说王七家的事,等着四挂鞭炮放完,就进了大厅就坐吃年夜饭。
  “就差王浩了。”王老头喝了一口桂花酒,目光望向李青青,很是感激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