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清给湘王赵安办的事情,只有他自己知道,便连爱妻马氏、爷爷马正新也不知道。
“咱们老爷回府了。”
“听说咱们老爷在国都开的马家酒楼买**湘城的马家酒楼还要好。”
“国都在北方,不是说北方人不喜吃鱼吗?”
“老爷开的酒楼不止卖鱼,还卖别的菜,或许国都的人喜欢吃别的菜。”
马府的奴仆从马清贴身小厮嘴里听到一些好事,主要是马清在国都开拓市场很成功。
马清这一路马不停蹄往家赶,非常疲惫,到家后给长辈报个平安就大睡两天,醒来后寻思联系湘王府的二总管,看看湘王赵安想不想召见他?
“你这两天睡觉,我不忍心吵你。湘城出事了。”风氏笑意浓浓。
马清紧张的在椅子上坐直了,问道:“什么事?”
风氏秀眉一挑,幸灾乐祸的道:“胡家酒楼走水了。”
“好!太好了。”马清仰天大笑,低声问道:“可知道是谁放的火?”
“你别这么看着我,不是我干的,这么多年我是想放火烧了胡家酒楼,烧了胡春阳这个狗东西的宅子,可一想,要是如此,我就成了罪人得下大狱。我犯不着。”风氏亲自给马清按摩肩膀。
“那是谁放的火?”马清一连猜了几个开酒楼的同行名字。
风氏摇了摇头,笑道:“放火的人是青楼的一个嫖客。胡春阳跟这个嫖客为了青楼女子争风吃醋打起来。胡春阳没有打赢,气不过,找了几个乞丐用布把这个嫖客的头一蒙,狠狠打了一顿。这个嫖客可不是好惹的,花了一两银子找了两个灾民放火直接烧胡家酒楼。这事就是腊月二十九半夜发生的。”
“这事还真是没想到。”
“可不是吗,大家都没想到。”风氏原想借机提醒马清,千万别再去青楼,不过看马清做买卖四处奔波很辛苦,年三十都不能回家跟家人团聚,就打消了念头。
马清问道:“胡家酒楼都烧掉了?”
风氏抿唇笑道:“只烧掉半座楼。”
“那跟全部烧掉没什么区别。这是胡春阳自找的。活该!”马清哼着小曲,就差拍手叫好,想了想,问道:“可曾死人?”
“听说重伤三人。”
“该烧死的是胡春阳,这三人替他受了灾。”
风氏道:“你上次去国都前交待几个掌柜办的事,我听他们说都办好了。”
“嗯。他们给我写的信里说了,说夫人一声令下,他们就开始行动,只向外宣扬了半日,胡春阳、何掌柜就迫不及待的抢购剁辣椒。”
“可不是吗。两边为了多买剁辣椒还打了起来。”风氏笑靥如花,“胡春阳、何掌柜抢着吃亏上当。”
“他们都是太贪心。”马清抬手握着风氏给他按摩肩膀的手,柔声道:“我不在家,夫人辛苦受累。”
“这个家又不是你一个人的,也是我的。我在自己家做事是应该的。”
“能娶到夫人,是我前世修来的福。”马清跟风氏说了几句情话,就挥手让奴婢都退下,而后低声说起宫里的喜事。
原来这回马清在国都开了马家酒楼,招牌菜是年年有余,剁椒蒸鱼头,再配上面条,凡是吃过的客人均称赞不已。
马清自是给宫里的马娘娘也送了剁椒。
马娘娘没有给小皇子、小公主哺乳,可以吃辣椒,下令御厨按着马清给的菜方做了年年有余。马娘娘品尝之后,连声称赞,又把此菜推荐给爱吃面条的皇帝。
皇帝不但赏了马娘娘,还把年年有余加入腊月底宴请群臣的国宴。
皇帝宠爱马娘娘,但是也的确是喜欢吃年年有余这道菜。
“这真是喜事。”风氏激动的道:“上次的金玉满堂,这次的年年有余。宫里都有赏赐。”
“是。宫里的赏赐我都带了回来。过两日你就能看到。”马清为了早点回家,跟随行都是骑马,从国都带回来的礼物则是用马车运输,迟几天能到。
第156章 喜回娘家
风氏喜滋滋道:“年年有余都上了国宴,想必国都我们家的酒楼买卖更上一层楼。”
马清大笑几声,问道:“吃水不忘打井人。年前夫人可曾给李氏家里送礼?”
“当然送了。我本来还想正月两家走动一下,不过,李妹妹带着家人去看望王浩了,李妹妹不在王村。”
“这次我把马家酒楼开到国都,都按着李氏所说的安排,其实我心里并没有底,买卖到底如何。”马清笑道:“事实证明,我的决策是对的,李氏定的菜谱是对的,国都的人喜欢吃湘菜。”
风氏一直向往国都,那里有最好的书院,要是马清在国都的买卖做的好,风氏想把儿子送到国都的书院读书,激动的道:“太好了。你在信里轻描淡写几句话,我想知道更多,你快给我说说咱们家酒楼在国都的情况。”
“刚才已经给你说了很多,你还想听?”
“想听。我还想亲眼看到呢。”
“国都的有钱人比湘城多,遍地权贵富豪,像我们家族在国都顶多算三流。”
风氏内心有些震惊。要知道马家有两位三品高官,还有一位宫中的娘娘。在朝中有高官,在宫里有娘娘,在商业有买卖。马家在湘城是一流的家族,连湘王都要礼遇。
马清问道:“你可知,国都的人管我们湘城来的人叫什么?”
风氏摇了摇头。
“南蛮子。”马清自嘲的摇摇头。
就他一个大唐国三流家族的嫡子放在国都根本就不够看的。
他只跟风氏说他在国都做买卖的风光,没说过碰壁被嘲讽丢脸的事呢。
风氏气道:“国都的人怎么如此傲慢?”
马清缓缓道:“夫人,你想想,湘城的人是怎么对待外来户,不也是排挤打压吗?”
风氏叹道:“唉,我还想让儿子去国都的书院读书,夫君这么一说,我都不敢想了。”
“松青他们三个去国都书院读书可以,这样可以认识很多人,以后在仕途上就会便利的多。”马清起身握着风氏的双手,“你我真是心有灵犀,我也想过此事。夫人要是舍得,过了年我就把松青送去国都的书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湘城的书院当然没有国都的书院好。
风氏出身武将之家,自幼习武,性子比文官的女儿坚韧,教育儿女,严格要求,心里虽说舍不得,但为了儿子的前程,道:“松青是长子,以后要撑起我们家的门户,就让他先去国都书院读书,让他给两个弟弟当榜样。”
长子马松青今年就九岁了,这个年龄去国都书院正合适。
马清夫妻决定后,向长辈禀报,就安排此事。
当日,马清夫妻带着儿女去风家拜年。风氏的大哥得知马松青要去国都书院读书,就让自己的儿子跟着马松青一起去国都书院。
父母一心望子成龙,恨不得把所有的资源都用在儿子身上,希望儿子能够超越自己。
富贵人家的马家、风家这样,贫穷人家的李二林、李红红也如此。
正月三日的下午,雪过天晴的小泉村,偶有鞭炮声响起。
小泉村因在山里,气温比山外的村镇低,一旦下雪,雪也比山外的村镇大。
此时,整个村子披上一层银白色的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有些奇异的光芒。
这是个不被外界打扰的村子,偏僻到很多外面的人都不知它的存在。
李红红是李家的长女,每年正月二日会带着夫君儿女回到小泉村给娘家人拜年。
只因正月二日雪下的有些大,考虑山路太滑,就等到三日一早上山。
往年李红红一家给李家的年礼是年前送来,就是二十斤米,十几个鸡蛋。
去年秋天之后,李红红跟李青青学会做包子,李红红夫妻在当地做起包子买卖,每天只要出摊,肯定能赚到至少一百多个铜钱。
特别是年前,包子买卖红火的不得了,每天能卖掉一千多个包子、糖馒头。
几个月下来,李红红夫妻已经赚了二十几两银子,给李家的年礼增加至十斤猪肉、十斤鸡蛋、五十斤大米,还有二百个铜钱。
今日正月二日拜年,李红红夫妻仍没有空手,带了一坛酒、两斤糖、一百个肉包子、一百个糖馒头。
她们一家五口人兴冲冲到了李家,一进大堂就看到桌上簸箕的里面装着十几个白生生的包子,一问之下,才知道这是李二林一家带回来的礼物。
李二林一家人赶在下雪前,也就是正月一日回到小泉村。他们已在小泉村住了两晚。
李红红惊喜问道:“二林,你也跟五妹学会做包子,在镇里卖包子啦?”
李二林比以前胖了,目光多了几分自信,看上去更加稳重踏实,自豪的道:“二姐,我不在镇里卖,我在丰阳县城卖包子。”
李红红有些敬佩道:“你可真是厉害,敢到县城卖包子!”
李红红的夫君庄三虎看着五大三粗,其实心挺细。
庄三虎打量李家人穿的都是七成新的棉袄,脸上有红润,看来这个冬天他们过的不错。
再打量李二林一家,穿的都是新衣,李二林的媳妇明氏发上戴着一根银钗,虽然这根银钗就是棍的形状,非常普通,但是银子制成,可见李二林的包子买卖很好。
李二林笑道:“你和姐夫卖包子的事,我早就听五妹说了。你们卖包子比我早,经验比我多。”
李红红问道:“我和蓝蓝前后脚卖包子。你是几月开始卖包子?”
李二林就把前后经过说了。
“青青太好了,对我们都太好了,她手把手教我们做包子,还教我们卖包子,要是没有她,我们哪有今天的好日子。”李红红扭头望向庄三虎,问道:“三虎,你说是不是?”
庄三虎抱着四岁的小女儿庄兰,连忙点头道:“是。那是。”
李红红跟庄三虎生有两儿一女。
长子庄庆,今年七岁,二子庄言,今年六岁,小女儿庄兰。
李二林的儿子李雷激动的叫道:“庄庆,庄言,庄兰,跟我们去看鹦鹉!”
庄三虎疑惑问道:“鹦鹉是什么?”
李二林一家人前天来的,已经看过李大脑袋的鹦鹉了。
第157章 我受够了
李二林解释道:“鹦鹉就是一只鸟,羽毛鲜亮,美的很,个头也高,比鸡生的好看的多,还能飞能说人话。”
“鸟会说人话?我也去看看。”庄三虎有一颗童心,好奇的很,一下子就把庄兰放在肩膀上托着,然后带着两个儿子跟着李雷几个去看鹦鹉。
“你姐夫也是的,一个鸟,有什么好看的。”李红红不以为然,她现在满心的诉说**,要把自家过上好日子的事给娘家好好说说。
李二林听完李红红说了一大堆的卖包子的事,忍不住问道;“你没发现爹跟小弟不在家?”
“我一进门,大嫂就跟我说爹跟小弟去了胡家。”李红红朝厨房方向望了一眼。
当地风俗,过年的时候,外嫁女回娘家不用下厨房。李红红回李家不用做饭。
这个时候,李大林的媳妇邓氏跟李二林的媳妇明氏在厨房里准备全家人的饭菜。
“我跟你一样带回来一百个肉包子、一百个糖包子,结果爹娘不让吃,要把包子全部送给胡家。”李二林淡淡道:“我就知道会这样,我一开始就只拿出一半,剩下的一半,等今天爹跟小弟一走,我才拿出来。”
李红红懊恼道:“哎呀,我年前让你姐夫拿回的东西,爹娘是不是都拿到胡家去了?”然后望向一直沉默的李大林,问道:“大哥,你说是不是?”
大堂里面只有李大林、李红红、李二林三人。她们的娘康氏也不在,下山给娘家康家拜年了。
“拿走一半。”李大林长叹一声。
邓氏从外面进来,张口就气呼呼的道:“红红,要不是我跟爹娘吵一架,你送的另一半也要被李三林拿到胡家去。我们全家为了给李三林娶到胡珍,前前后后光是银子就花了八两,还不算肉、鱼、布、蛋、包子、糖,就这样,李三林这个废物还没把胡珍娶到手。我看胡珍这个女人就是个蚂蟥,她吸我们李家全家人的血!”
邓氏已经不叫李三林做小弟了,直接叫他的名字。
李红红心里早就对李三林非要娶胡珍不满意,但是这些话不能跟邓氏这个大嫂说。李红红不想火上浇油。
“三林这个蠢货,脑子不知道随了谁。”李二林可没什么忌讳,直接跟李大林道:“大哥,我看以后就算三林把胡珍娶回家,胡家仍是要这要那,爹娘向着三林,你跟大嫂肯定会继续受气。”
“红红、蓝蓝、青青拿回来的肉、鱼、糖都吃到了胡家人的嘴里,那些明明是我们李家人吃的才对。这一年到头的,大过年的吃食,我们李家人都得先让胡家人吃,胡家人给我们李家连个屁都没有。这是哪家的道理!”邓氏手里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