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正值正月,每天都有探亲的家属来到营地。
四名军士见来了一辆牛车,赶车的老头、少年穿戴不错,说明这家人条件好,至少是富农,以为是军官的家属,便主动问话。
“此处是湘军十一营。你们要找何人?”
王老头看见四名军士就觉得亲切,有些紧张道:“小哥,我是湘城和县王村人,我儿子叫王浩,是十一营第七分队的上等兵。”
四人面面相觑,没想到这家人是军士的家属。
王老头着急的问道:“我儿子王浩,可还好?”
“你们不许入内。在外头候着。”一个黑瘦的军士上前让王老头父子把牛车停在离营区大门五丈外。
一个身材微胖的军士去营区里面叫人。
刘氏等不及直接跳下牛车,望着营区大门,担心的长叹一声。
李青青心里也着急,跟着王月、王桔姑侄五人下来。
守大门的三名军士见到牛车里面一下子走出一群女子,虽然有老有小,但是都是女的,顿时眼睛看直了。
大过年的守大门不能歇息,唯一的好处就是有可能看到探亲的女家属。
这些当兵的在营地天天训练,生活极为枯燥。
军队每旬初休息一天,一个月休三天,当兵的只有这三天才能出去,才能看到异性,对异性比较稀罕。
微胖的军士跑到七分队的营帐前,朝一大群背靠背坐在地上晒太阳的伤兵,叫道:“七分队的王浩!七分队的王浩!赶快去营地大门。你家人赶着一头牛车看你!”
闻言,七分队的这群伤兵激动的叫道:“我们分队有家属来探望了!”
“快去叫王浩!”
从最外面的营帐跑出一个右脸颊有道三寸刀疤的黄脸少年,亢奋的大声叫道:“是王浩,还是王赵?我叫王赵,是不是我家人来看我?”
第166章 夫妻见面
微胖的军士乐哈哈道:“他娘的,王浩,家里有牛的王浩!我说你小子面黄肌瘦,家里怎么可能有一头牛!”
王赵摸了摸脑袋,“万一是我家来人呢?”
众人朝营帐大声嚷道:“王浩,你家来人了!”
王浩坐在营帐里面用桐油擦枪,听到大家叫唤,以为逗他玩,还跟旁边的黑脸少年丁狗子嘱咐道:“桐油不能吃,吃了会中毒。记住没?”
丁狗子点头,听到外面有人叫王浩的声音,瞟了一眼营帐入口。
男子抱怨声音由远至近,“王浩,你的谱怎么这么大,你家人来看你,你不见他们!你要不见,我去见了。反正大家都是生死兄弟,你爹娘就是我爹娘。”
王浩自语道:“我家在二百里外,远得很。再说了,我家没有牛。”
“湘城和县王村的王浩,你家人赶着一头牛车来看你!”
“我家人,真的是我家人!”王浩惊喜无比,把枪丢给丁狗子,起身便朝营地大门跑去,差点把进来叫他的两个军士撞倒。
众位军士好奇的向微胖军士的打听,“来的是王浩什么人?”
微胖军士答道:“一个大叔、一个小孩。”
“王浩媳妇来了没?”
“没看见有女人。哦,女人应该坐在牛车里面。你们要是好奇,就过去瞧瞧。别挡着我道。”微胖军士推开众人。
“王浩总吹牛说他媳妇漂亮的像天仙。我得去瞧瞧天仙!”
“走!咱们看天仙去。”
“王浩家有牛车,他家竟然那么有钱?”
“王浩他家离营地远的很,来回四百多里路,这辆牛车会不会是他家租的?”
“王浩能拿出上好的金创药。他家应是有钱的。”
“他家要是有钱,怎么舍得让他参军?”
“有漂亮媳妇有牛,王浩可真是有福!”
众人越说越起劲,正好大战之后又是过年正在放假没有事,干脆去营地门口瞧瞧。
王浩脚下生风,拿出追杀敌人的劲头狂奔,一刻也不想让家人在大门口等待。
“三哥!”
“王浩!”
“我的儿子!”
“三叔!”
王家人见到奔跑而出身材高大穿着灰扑扑衣裤的军士,不是别人,正是王浩,均是激动无比。
王老头竟是喜极而泣,抹泪道:“太好了。我的儿子好好的。没有事。”
王浩的目光扫了一遍亲人,最后落在李青青的身上,几个月不见,小媳妇出落的更漂亮了。
王求弟竟是记得王浩这个叔叔,高兴的一蹦三尺,“三叔抱!”
王浩眉开眼笑一把抱起王求弟。
王求弟鼻子嗅了嗅,道:“三叔,你身上怎么有怪味?”
“桐油的味道。我刚才用桐油擦枪。”王浩望向李青青的目光有些尴尬,见李青青没有厌恶的表情,心里暗喜,问道:“大老远的,你们怎么过来看我?”
李青青看见王浩一切平安,便心花怒放,再见他目光炽热,眼里只有自己,不由得笑靥如花,柔声道:“家里有牛,可以坐牛车,正月又不做买卖。我跟爹娘商量后,我们就决定过来看你。”
“媳妇,你对我真好。”王浩欢喜得恨不得把李青青抱进怀里。
“三哥,这是我们家的牛大黄。大黄的主人是三嫂。大黄是马老爷的夫人送给三嫂的。”王亮激动的把王浩拉到大黄跟前。
王浩刚才已经看到黄牛了,的确有些震惊,这牛可不是普通人家能养得起的,要是丢了,官府追究起来,会很麻烦,听王亮说是马清的夫人送的,那就是说马家会跟官府打招呼,不会让官府在牛的事上面为难王家。
牛是好是精贵,可是哪有媳妇李青青吸引王浩。
刘氏拉着王浩的胳膊左看右看,激动的道:“王浩,刚才在济河东桥有个夫人跳桥,这个夫人是湘军郑小将军的妻子,郑家的奴仆说你们军队在年前去平乱,死了好多人。我们听了就担心你。你爹都急哭了。”
王老头不好意思的道:“没有。我没哭。那是沙子迷了我眼睛。”
“郑将军的妻子?”王浩面色倏变,问道:“她从桥下跳下去?”
郑建英落崖失踪的事,传遍几个营区,王浩自是听说了。没想到郑建英的妻子痴情到殉情。
王桔好不容易有机会说话了,道:“三哥,这个事我知道,郑小将军的妻子是跳桥了,不过,她被她的两个奴婢从河里救上岸,又被三嫂救活。”
王浩感慨道:“那太好了。”目光再次望向李青青。
这时,营区大门传来众位军士兴高采烈的大叫声,“王浩,我们来看你媳妇了,你不是说你媳妇漂亮的像天仙吗,快把你媳妇带过来让我们瞧瞧!”
“王浩,我已经跟头说了,头说准你晚上归营!”
“王浩,哪个是你媳妇?”
“哈哈,王浩赶紧跟你媳妇找个地方生孩子!”
没有家属探望的军士不得走出营区。十一营的这些军士只能站在营区大门里面朝王浩喊话。
王家人被十几个军士的大喊声吓了一跳。
王浩扭头见到一群战友朝他招手,唉,哭笑不得的跟李青青道:“这些家伙,说话特别没谱。”
李青青笑道:“没事。他们是关心你,怕你找个丑媳妇。”
前世她在军营那么多年,自是了解军人的生活。军人就是直爽豪放。
她敢肯定,别人的媳妇来探望,王浩也会这样站在营门前和一大堆人大呼小叫。
刘氏笑道:“青青脸薄。我们一家都过去。”
王老头喜得哈哈大笑,有个当兵的说话真是说到他心坎去了,大声道:“对。你和青青这回得生孩子。你得让青青怀上我和你娘的大孙子!”
王家人一起走到营门前。
李青青落落大方的朝众人行了个礼,道:“李氏见过各位。”
今日她穿着蓝色短袄红色长裙,梳着倾髻,发戴银钗,因为刚才急着见王浩,忘记涂抹脂粉,素面朝天。
便是如此,也是皮肤粉白,五观精致,身材修长苗条,美丽大方、气质温婉。
这等容貌比富贵人家的夫人不差,把众位军士看得眼睛发直。
第167章 租了套房
直到王浩朝众位军士瞪眼叫道:“看够了没。这是我媳妇。以后你们回家看自己媳妇去。”
众位军士原以为王浩的媳妇是个普通的农妇,还有更加荤腥的话等着呢,没想到王浩的媳妇这么漂亮,满肚子荤腥的话都说不出口,又见李青青行礼标准很是懂礼,均是连忙站直了朝李青青摇手道:“使不得。”
“弟妹莫客气。”
有一个平素说话每句都带脏字的胖军士,竟是文绉绉的道:“弟妹能行这么远的路看望王浩,真是对王浩情深意重。弟妹是个好的。”
王浩像是第一次认识胖军士,瞟了胖军士一样后,喜气洋洋的道:“这是我爹娘。这是我姐姐、弟弟、妹妹、侄女。”
“见过叔叔、婶婶。”
“见过姐姐、妹妹、侄女。”
众位军士很客气的跟王家人打招呼。
王浩又把众位军士介绍给家人。
众位军士平时跟王浩关系很好,不然不会跑来看王家人。
李青青不好意思让这么多的人白来一趟,跟王浩道:“来的时候没有比较匆忙,没带什么吃的,就在路上买了些鸡蛋,你拿去给他们吃吧。”
王浩心里对李青青充满了感激,自是都听李青青的,这就屁颠屁颠的跟着李青青去牛车取了二十几个熟鸡蛋,还有四包点心,返回把鸡蛋、两包点心分给众位军士及四个站岗的军士,还有两包点心让他们带给七分队的头。
军营的生活很苦。众位军士只在腊月三十的晚上吃过一回鸡蛋,今天得了王家的鸡蛋,还有想都不敢想的点心,均是感谢王浩及王家人。
有个身材高瘦的青年军士热心的问道:“王浩,你家人住在哪里?”
王浩压根没想过家人会来看望他,没有打听这方面的事,想着不能让家人受苦,望向李青青用商量的口吻问道:“媳妇,你们要不住客栈吧?”
李青青便道:“我们打算跟农家租一个院子,住上十天,不知道附近有没有?”
站岗的四个军士跟王浩不是一个分队的,刚才得了鸡蛋,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这下有了用武之地,连忙告诉王浩、李青青,三里外的灰鱼村,专门有人家对军队的人做短租院子、房间买卖。
这里是好几个营,每个营近千人,合起来几千人。几千人当中有三成的人的家就在方圆几十里,这些人的家属探亲次数比较多,灰鱼村的村民就对这些人的家属做起短租房屋的买卖。
“客栈可贵了。”王老头跟王浩道:“我们这一路花销很大,都是青青出的。”
李青青在得知灰鱼村比较安全后,当下决定道:“那我们就去灰鱼村。”
王家人赶着牛车走了,直到看不见身影,众位军士才收回无比羡慕的目光。
很快,家里有牛还有娇妻的王浩就成了十一营的名人。
已经到达灰鱼村的王浩并不知道这些,他与李青青正在跟灰鱼村的几个村民打听短租房子的事。
穿着七成新棉袄棉裤老脸笑开花的老头村民指着不远处的一排茅草房,自豪的侃侃而谈,“那些房子都是我家的,前年盖的,还新着呢,每间房里面有床有桌椅,院子里有灶台锅碗,你们就是开灶做饭都行,一间房一天八个铜钱,要是住十天就算七十个铜钱,怎么样,我家房子好吧?”
一个穿着八成新灰色长袄的中年村民见王家能做主的是王浩夫妻,不等老头村民说完,就道:“你们是一大家子人,最好住在一起,我家有一个套房,共有六间,有水井,还有单独的厨房、茅厕,一天只要一百个铜钱,要是住的时间超过五天,每天再便宜五个铜钱。”
一个戴银耳环的老婆子热情似火的跟王老头夫妻道:“我家的房子便宜,一个房间一天只要三个铜钱。”
王老头一听这么便宜,有些激动的问道:“你家的房子在哪里?”
老婆子指着村路,“就在村子里面。”
她家的房子根本不是什么正经房子,就是一个大棚,中间用只用布帘隔起来,说白了就是隔段。
床也不是木头的,而是土和草砌成,床上没有被褥,就铺着干草。
军士身上没有钱,家属来探望就是为了肚子能留种。这样的隔段,大都是家境十分贫困的军士夫妻租住。
年前湘军奉令平乱,家住的近还没有儿子的军士害怕死在平乱当中,赶紧托人给家里媳妇带信,然后媳妇赶来,夫妻就在灰鱼村租下隔段造人。
王浩的几个战友就租了这样的隔段,回来说要不是冬天太冷,才不会出三个铜钱租这破地方。
王浩摇了摇头,跟王老头道:“爹,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李青青心里中意套房,便道:“先看看房子。”
很快,王家人就住进了中年村民说的套房。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