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青青惊诧问道:“啊,他们竟是花钱买了?”
  “是。”王亮把铜钱拿出来要放在灶台,有些神秘的道:“灰鱼村的村民有钱。”
  李青青阻止了王亮放钱的动作,道:“这些钱你等会拿着去董三家买些菜,一定要买韭菜,我打算中午吃韭菜饺子。”
  “哦,我们家中午吃饺子!”
  “饺子比包子还要好吃。”
  “吃肉的还是鸡蛋的饺子?”
  王盼弟三姐妹欢喜的咯咯笑。
  李青青见王老头红光满面的走进来,生怕王老头提出在灰鱼村的这几天做油饼买卖,连忙道:“发的面不多。油饼不卖了,我们家自己吃。王浩,你把粥端到饭桌去。”
  “好。”王浩屁颠屁颠的去盛粥,准备端到大堂的八仙桌。
  “灰鱼村的人比我们村的人还要有钱。我们村的人可舍不得花钱买我们家的包子。油饼比包子贵的多,灰鱼村的人就舍得买!”王老头搓着双手,看着李青青熟练的用筷子把飘浮在油锅里的油饼翻面,“才两个村民就买了十四个油饼,收了七十个铜钱,再卖几个油饼,就能把房租钱赚回来。”
  “爹,你是不是饿了,油饼好了,我再炒一个青菜就能吃饭了。”李青青就是不接王老头的话。
  她手上动作飞快,把飘浮在油锅上面的几个已经炸至黄澄澄的油饼捞出来,又往油锅里面放了几个面饼炸。
  王老头看着李青青一会儿功夫又炸出一簸箕油饼,这要是都卖出去……
  那边大堂王亮跟王浩笑道:“爹做买卖上瘾,想说服三嫂在灰鱼村卖油饼呢。三哥,你支持爹还是支持三嫂?”
  王浩正要回话,就见着在对面的王桔朝他使唤眼色,然后就听到大堂外面有脚步声,笑道:“自己的媳妇自己疼,我疼我媳妇,我听我媳妇的。”
  果然,李青青站在了大堂门外要进来。
  王亮朝手里拿着一把筷子进门的李青青道:“三嫂,我三哥听你的,不听我爹的。”
  王浩心里暗道:好你个臭小子,竟然敢给我挖坑。道:“爹疼娘,我疼你三嫂,你以后要是娶了媳妇,就得疼你媳妇。”
  王盼弟拍手道:“哦,爷爷、奶奶要给小叔叔说亲事了!”
  “说什么亲事,我还小,我不娶。”王亮嘀咕几句,脸颊通红。
  白色的大米粥、金黄色的炸油饼、绿色的炒青菜,还有煮熟的蛋白蛋黄的鸡蛋,早饭色香味俱香。
  一家人欢欢喜喜围坐一桌吃早饭。
  油饼是炸的油多,吃多了会觉得腻,配上清淡的大米粥最好不过。
  王桔道:“我想留着肚子吃饺子,可是三嫂做的油饼太好吃了,我忍不住吃了四个油饼!”
  王亮摇摇头,“你吃四个根本不算多,我吃了七个。”
  王月打了一个饱嗝,跟王浩道:“青青在家的时候就说到了营地,最好租一个能做饭的房子,这样可以给你很多好吃的吃食。”
  刘氏目光慈祥的望着嘴唇吃的油汪汪的王浩,笑道:“我们在家时吃过油饼,我就说让青青在家炸了油饼给你带过来,青青说油饼得吃现炸的。”
  李青青再次感受到王浩炙热的目光,低头微笑道:“我听王浩说村子附近有座金鸡山,山上有座财神庙,你们要去拜拜吗?”
  刘氏立即激动的道:“老头子,咱们都去拜拜财神。”
  王老头环视家人,道:“好。我们家去年收入好,拜拜财神,保佑我们家今年收入更好。”
  “三哥,财神庙大不大,有没有和县山上的大?”
  “三叔,你有没有去过财神庙?”
  “这里离财神庙远不远?”
  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提问,王浩笑答道:“财神庙不大,不过听说挺灵验。我哪有时间去财神庙。这里离财神庙不远,顶多三里路,就是得爬山。”
  李青青道:“这两天天气好,正好适合爬山。我们早饭吃的多,爬山消消食,等回来就包饺子。”
  王亮被李青青打发去董三家买韭菜,等回来时,一家人已经收拾好了就等着出发。
  “董家人说油饼太好吃了,是他们吃过最好的面食。不过,他们家那么喜欢吃油饼,也没提买油饼。”王亮把韭菜放在厨房去解手然后就好了。
  “等等,我们都走了,谁看大黄?”
  “把大黄牵着上山,正好大黄在山上转转,吃点草。”
  这边跟湘城一样一年四季都有青草,大牲口的口食遍地都是。
  王家人锁了门,牵着大黄出发,只是走一截村路,就吸引七、八个小孩子过来看大黄。
  灰鱼村的村民收入比别的村民略高,就这样也没有一家人养牛,只有三家养驴子,还有两家养了羊、骡子。
  路过董三家,坐在院子晒太阳的董三特意起身过来问候,得知王家人要去财神庙,好心的提醒道:“去拜财神,不能空手,得拿东西。”
  李青青就让王亮跑回家拿了四个油饼。
  董三媳妇见到油饼,两眼放光,道:“我家用熟鸡蛋跟你们换油饼,行不行?”
  最后王家拿了十二个熟鸡蛋、一把干枣去拜财神。
  等出了灰鱼村,王亮道:“他们家不愿意花钱买油饼,只愿意拿东西换油饼。”
  王老头立即道:“我们家能不能拿油饼跟他们家换房费?”
  灰鱼村到财神庙要过一条小河。小河上面有座长五丈高三丈的桥。
  现在冬天,河水水量小,到了夏天汛期时河水水量大,有时会没过桥。
  这回没有人跳桥了。王家人很顺利的过桥,然后上山顺着小路爬到山顶路的尽头,就看到一座不大的财神庙。


第175章 突发脑溢血
  庙高一丈宽七尺,里面供着一座高五尺的财神。
  由于年代久远,财神身上彩漆掉不少,不那么美观,更谈不上庄严神圣。
  不过,供桌上下的供品非常多,果子、点心、糖、干果、还有干鱼、腊肉等。
  此时,就有三家人正在排队拜财神。这三家人互不认识,都是步行前来,没有骑大牲口。
  前面两家人拜完财神就直接下山了。
  轮到最后一家人跪拜,这家六口人,带了两篮子供品,还有香烛什么的。
  有个穿着灰袄方脸老头跪下后,嘴里念念有词,说什么保佑我家儿子做什么买卖都发财,保佑我家人出门平安,保佑我孙子聪慧读书好等等。
  方脸老头最后一个说完起身,跟着家人准备离开下山,谁知刚走出几步,身体摇晃几下向后倒去……
  方脸老头身旁的五个家人都在哈哈笑着说要下山回家,没有一个人反应过来。
  老头扑通后脑勺朝地倒在地上。
  “爹!”
  “爷爷!”
  “老头子!”
  五个家人惊慌失措的哭叫。
  王家人离这家人距离两、三丈,只是转眼功夫就只见方脸老头倒在地上。
  李青青高声道:“别动他,让他躺着。我是郎中,我来看看他。”
  救人如救火。方脸老头突发昏厥,很有可能是脑溢血、心梗。
  哭得最凶的是穿着蓝袄的圆脸老婆子,眼泪水哗哗的流,道:“老头子,你可不能这么走了,抛下我一个人。”
  “你别哭喊。”李青青让这家人把老婆子扶到一旁,然后赶紧给方脸老头检查,问道:“病人以前可曾昏厥过?”
  单腿跪在地上守着方脸老头的两个青年,答道:“没有,从来没有。这次我爹是怎么了,怎会昏倒?”
  “对了,我爹好像有几次说头晕,可是我爹没有晕倒,没有这次这么吓人。”
  这两个青年的容貌,一个随了方脸老头,一个随了圆脸老婆子。
  李青青继续问道:“病人平时喝不喝酒?”
  “喝。我爹每天都要喝点酒。”
  “我爹喝的酒不多,一顿也就一两。”
  李青青问道:“今天早上病人喝了没有?”
  “没有。今天要拜财神,我爹就没有喝酒。”
  “昨晚我爹喝酒了,我爹高兴,喝了三、四两酒。”
  李青青板着脸道:“病人以后不能喝酒。”
  “是。”
  “唉,我爹喝酒喝的也不多……唉,怎么我爹就昏倒了呢?”
  两个青年眉头深锁,十分担心。
  两个八、九岁的少年一边一个搀扶着圆脸老婆子,劝道:“奶奶,你别哭了,我爷爷会醒过来的。”
  “爷爷不会有事的。奶奶别担心。”
  这一家子,方脸老头子叫董柱,圆脸老婆子叫赵氏,两个青年是董柱夫妻的儿子,方脸青年叫董大山,圆脸青年叫董二山,两个少年是董柱夫妻的孙子,分别叫董通、董顺。
  董柱夫妻就是灰鱼村的村民,家里盖着房子当短租房。董大山、董二山都在镇里有铺子,做着买卖。董通、董顺在镇坦克的学堂读书。
  董大山、董二山做买卖已经做了几年了,以前只是不赔钱,没有赚多少钱,去年董柱非要拉着他们到财神庙求财神保佑,他们不得不来了。
  去年,董大山、董二山买卖竟是赚到钱了。董柱就说是财神爷显灵,这就今天拉着董大山、董二山上山拜财神爷。
  谁知,董柱跪得时间长,站起来的动作太快太猛,没走几步就昏厥过去。
  李青青诊断之后,跟董家人道:“病人脑子出血,现在不能动弹。你们要是信得过我,我就让我夫君去不远处的灰鱼村取药。你们要是不信我,那请自便。”
  董柱得的是脑溢血。
  脑溢血没有心梗那么凶猛、死亡率高,可是如果不及时治疗,轻则说话不清、动作缓慢,重则半身不遂,甚至死亡。
  大唐国的医术非常落后,董柱的病哪怕是名医来了,顶多是扎针刺激他的大脑,让他暂时醒过来,但是清醒不了多久,又会昏厥。
  董大山问道:“我就是灰鱼村人。我怎么没有见过你?”
  王浩朗声道:“我是湘军的军士,她是我媳妇,她和我家人昨天到你们村租了董三的房子。你当然不认得。”
  “这个时候还问这些,你再多问几句,你爹就醒不过来了。”李青青环视董大山兄弟,问道:“你们立即做决定。”
  董二山望向董大山,问道:“大哥?”
  董大山却是扭头望向赵氏,问道:“娘?”
  两个儿子竟然都不敢做老爹的主,而是让老娘做主。
  赵氏立即望向李青青,拱手做揖哭着求道:“求求女郎中救救我家老头子。求求女郎中。”
  李青青连忙跟王浩道:“你快去把我的药箱拿过来,再带点水。”
  “好。”王浩跟王老头要了钥匙就往山下跑。
  王亮还特意跟董家人解释道:“大黄跑的没有我哥快。我哥是上等兵,还立过军功,跑得可快了。”
  “这个人好端端的摔倒,怎么回事?”刘氏见躺在地上的方脸老头比王老头大不了几岁,心里担心王老头也这样,看了王老头好几眼。
  李青青便跟刘氏道:“娘,这个病人爱喝酒。我爹不喝酒。”
  刘氏道:“你爹也喝酒的。”
  “我喝的极少。我一年也就过年过节的才喝。我没有天天喝酒。”王老头见老妻关心自己,心里美得很,高兴的想笑,可是董家人都在哭泣,他也不好意思笑了。
  王浩军事素质真是很强,比普通军士都强,更比一般老百姓强。
  从财神庙到灰鱼村来回六里路,其中一半的路是山路,王浩只用了一刻钟就回来了,满头大汗,左手提着药箱,右手提着一个半木桶水。
  他这个速度可以称为飞毛腿,可是董家人等待救命药度日如年,并没有觉得王浩跑的快。
  李青青从药箱取了治脑溢血的药,让董家人给董柱吃下。
  赵氏十分惊慌担心,双手抖的厉害,差点把药掉在地上,还是董大柱给董柱喂下药。


第176章 平乱受伤
  “浩哥,你跑的真快!”李青青这才有功夫夸赞王浩。
  李青青按照前世男军人跑三公里的考核标准来衡量王浩,认为王浩达到优秀里的满分。
  要知道一半的路程是山路,王浩手里还提着东西。
  赵氏眼泪汪汪,问道:“女郎中,我家老头子什么时候能醒?”
  李青青道:“病人一会儿就能醒来,醒来后得缓一缓,你再让你的两个儿子背病人下山。”
  王亮见董家人心神不宁,便道:“你们放心吧,我三嫂的医术可高明了,去年湘王爷给我三嫂赐了金匾,匾上四个大字,妙手回春!昨天我三嫂还在济河东桥桥边救了已故郑小将军的夫人呢。”
  湘王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距离灰鱼村的村民太遥远了。
  不过,赵氏的两个孙子在镇里读书,他们的秀才师长会宣读官府发的告示及官书等,他们知道湘王的确在去年秋天褒奖了两个妇人。
  当时,秀才师长大声夸道:“巾帼不让须眉!这两个妇人比我们男子都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