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牛的病快好了。”
  “水牛得的不是瘟病。县城的人胡说八道!”
  “太好了,我们家族的水牛活了!”
  “亏得有李氏,不然水牛肯定活不了。”
  族人三三两两的过来看水牛,外姓人也来了几个瞧看水牛。
  之前,风氏往死里骂王七,还撺掇族人免掉王七这个族长。她的三个儿子再孝顺,这次也觉得她做的很过分,王年回到家后更是当面顶撞她,让她别这么只顾自己心情爽快,不顾整个家。
  如今,风氏听说水牛的病情好转,没有过来,却是在家里抱怨老天不开眼,让王七得逞,依然能当族长。
  又过了一日,水牛彻底好了,王七听了李青青的话,把水牛牵到院子,然后将生石灰撒在牛棚里,做到消毒杀菌,不让水牛再度感染细菌生病。
  王族的人特别高兴,逢人就说水牛得的不是瘟病只是拉稀,现在已经病好了,马上就能下地干活。
  附近村子的村民一直关注王族的这头水牛,得知水牛病好,纷纷道王族有个会给牛看病的神医,王族的人运气太好!
  这事很快就传到县城,酒楼的掌柜后悔把水牛宰早了,不过,县城的人听说水牛得的不是瘟病,便不怕了,抢着去酒楼买牛肉吃食。
  好在现在是开春,天气比较寒冷,牛肉吃食能放几天。
  牛肉可是稀罕吃食,有钱的人当中很多人喜欢吃牛肉,酒楼的牛肉吃食全部卖掉,掌柜的一算账,除去本钱,竟是还赚了十两银子,这次真的是托王村女神医的福。
  晨曦照耀大地,一望无限的水田。
  王族的人赶着一头高大的黑褐色水牛快速的犁田。有了水牛当帮手,往年很累人的犁田变得轻松起来。
  王族几十户人家,拥有几百亩地,水牛会挨家挨户的把地全部犁完。
  王七给水牛起了个名字:大黑。
  王族有了大黑、大黄两头牛,一下子在方圆百里的村子出尽风头。
  从去年年底起,族里的少年找媳妇就容易了,现在更是如此。
  今年新娶的媳妇叫新媳妇,去年嫁到王族来的李青青已经不算新媳妇。
  李青青带着王家人在别人家忙着春耕时,把五千斤黄豆全部做成了豆豉原料,现在进行到发酵这一步。
  发酵需要一个月时间。这事急不得。
  李大林从头到尾跟着学做豆豉。他无法想象黄豆除了能做成豆制品之外还能做出黑色的调味品。
  远在小泉村的李家办起喜宴,李三林成亲了。
  新娘子叫柳花,今年十四岁,容貌很普通,嫁妆也很少,两个木箱、一床被褥、一把木梳、一张木床,压箱底的是一百个铜钱。
  李家给的聘礼除了二两银子,还有棉布、糖、肉、鱼等。柳家因为家里特别贫困,嫁妆加上压箱底钱总共三百多个铜钱。
  李老头夫妻看到最小的儿子李三林历经坎坷终于娶妻,欢喜的热泪盈眶。
  邓氏却笑不出来,她自从知道李大林生病在王村休养的消息,就闷闷不乐。
  因为李大林是长子,所以宾客吃喜宴时没有看到李大林,都会问两句。
  问的人多了,李老头夫妻心里就有些烦了,认为李三林成亲这么大的事,李大林都能不回家,真是不识大体。
  李老头跟李红红抱怨道:“大林那么年青,能有什么病?”
  康氏道:“我看他是不是觉得王家伙食好,想在王家多呆几天。他小时候就馋,比三林嘴馋。”
  这些话正好被邓氏听见,把她气得差点当场发作,幸亏李红红出来打圆场,她才没跟李老头夫妻吵架。
  宾客走了之后,康氏觉得柳花刚成亲是新娘子,三天后回门,今年还要怀孕,就没给柳花分家务活,仍让邓氏多干,也不想想邓氏带几个孩子还要下地干活,根本忙不过来。
  李老头觉得马上春耕,家里比去年添了两亩地,人少了种不过来,就跟李蓝蓝道:“你回镇里就找人给大林代话,让他赶紧回来春耕。他的病春耕后再治。”
  李蓝蓝可不想当这个恶人,道:“大哥在信上说的很清楚,他病的不轻,需要好好休养。大哥最不愿意麻烦人,他的病情要不严重,才不会长时间在青青婆家养病。”
  李老头道:“我是他爹,我一把年岁身体都没毛病,他能有什么毛病。你给大林带话,今年二林在外面做买卖不在家,他也不在家,春耕想累坏三林吗?”
  邓氏怒火一下子爆发,才不怕被柳花笑话,站在屋子正中间朝着李老头夫妻嚷道:“大林为了这个家累死累活落了一身的病,现在外面休养,又没有花你们一个铜钱,你们左不高兴,右不同意,非要他回来!
  老天爷,原来我家大林不是爹娘亲生的,压根就是爹娘从外面捡来的!
  我家大林的命怎么这样苦呢,没爹亲没娘爱,得了重病还要下地干重活!
  我跟着我家大林不被公公婆婆看重,明明家里有两个儿媳妇,活都让我一个人干!”


第202章 走出村子
  康氏平时看着挺和蔼,其实是外柔内刚,心硬的很,不然一个铜钱都没给李青青陪嫁,喝道:“叫什么叫,你们两口子生了四个孩子,一下子就是六张嘴巴吃饭,大林不春耕不种地,你们六口人好意思吃家里的饭?”
  邓氏憋屈的脸上直落泪心里火大的想砸门,被李蓝蓝一把抱住。
  李红红在邓氏耳边小声道:“娘正好要给新媳妇立威,你冲了上去。唉,你跟娘吵什么?”
  邓氏气得胸口疼,夜里做噩梦李大林病死了,梦惊醒后吓得哭了。
  本来她要在家里带四个儿女,又是春耕忙碌时,没有打算去王村看李大林,可是她做了这个噩梦,她怕看不到李大林的最后一面。
  她还怕儿子不在李大林身边,没有儿子给李大林送终,李大林死不瞑目。
  她不想李大林那么孤苦伶仃的离开人世。
  唉,当年,她可以嫁到比李家更好的人家,可是她看到李大林模样生的英俊,就嫁过来了。
  这些年,她跟李大林生了四个儿女,好的时候很好,不好的时候话说的十分恶毒,恨不得把对方一巴掌拍死。
  若李大林重病去世,她恨不得自己少活十年也让要李大林活着。
  黑暗之中,她睁着眼睛望着黑呼呼的屋顶,胡思乱想,为李大林也为自己的悲苦命运默默流泪。
  天亮前,她做了一个决定,一起床就跟即将离开小泉村的李二林、李红红、李蓝蓝道:“我得带孩子去看大林。”
  “去看看也行。青青家里很大。空屋子也多。”李二林停顿一下,缓缓道:“只是大嫂,你说话行事得注意些,毕竟那是青青的婆家。”
  王家人十分纯朴厚道,只是在王村生活的还有王族人,就邓氏说什么话都不过脑子的性格,李二林担心邓氏说了不该说的话,导致王族人不喜李青青,王家人跟李青青的关系不和睦。
  得知邓氏带着儿女要去王村看望李大林,李老头夫妻也没说一句带问候的话,更是没有给一个铜钱。
  还是李二林、李红红、李蓝蓝每人给了邓氏一钱碎银,让她带在身上。
  ……
  正月二十八的黄昏,天降细雨。一辆驴车慢悠悠驶进王村。坐在车里的邓氏心情有些忐忑不安。
  李青青在李家时,不止一次的跟邓氏吵架。
  邓氏害怕今天李青青给她脸色看,不让她住进王家。
  邓氏的四个儿女围坐在她的身旁。
  九岁的长女李欢肚子不停的咕咕的叫,这一天只是早上在李蓝蓝家里吃了几个包子,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
  六岁的李风、四岁的李道也饿的没有力气顽皮。
  两岁又小又瘦的李明又累又饿缩在李欢的怀里睡着了。坐驴车这么颠簸,天晓得李明怎么能够睡着。
  外面传来王村人好奇的声音,“你们找谁?”
  赶驴车的中年汉子是李蓝蓝的街坊,专门靠着赶车营生,黎明从太镇出发前,李蓝蓝一个劲的嘱咐他,一定要把邓氏六人送到王村的王浩家里,千万别送错地方。
  中年汉子问道:“我车上的主顾要去王浩家。王浩家在哪里?”
  王村人接着问道:“原来是去王浩家,你主顾是找王浩媳妇李氏瞧病的吗?”
  “不是。我车上的主顾是王浩媳妇的娘家嫂子、侄子、侄女。”中年汉子倒是回答的很详细。
  王村人一听原来是李青青的娘家亲戚,热情似火的道:“我带你们去王浩家。”
  邓氏揭开前面的车帘,见带路的王村人是个身着没有打补丁的灰色棉袄、容貌普通的中年妇人,这妇人头上戴着颜色有些发黑的锡钗,再见村路两旁的房屋,虽是茅草屋,可看上去挺坚实,看来王村的人日子过的比小泉村好。
  不过,这些跟她无关,她惦记的是李大林。
  驴车到后,邓氏、李欢姐弟下了驴车。
  邓氏看到篱笆墙内的砖屋,均是有些愣神。早就听说李青青的婆家住的是砖屋,可是亲眼所见,内心真的很震撼。
  这个中年妇人是族里的堂嫂,朝堂屋大声叫道:“李氏,你在家吗?你娘家来人了。”
  最先出来的是王盼弟姐妹三人,然后是王月、王桔、刘氏。
  刘氏望着穿得破破烂烂却能做驴车的邓氏母子,问道:“你们是我家青青的什么人?”
  邓氏见王家六人穿着八成新蓝、红、灰色的棉袄棉裤,三个小女孩发上戴着红头绳,刘氏、王月发上戴着闪亮的银钗,王桔戴着银质的耳环,条件比镇里的人都好,不由得心生怯懦,声音也变的有些低沉,道:“我是李大林的媳妇,我是李青青的大嫂。”
  “原来是亲家大嫂,哎哟,今天中午亲家大哥还跟我家青青念叨你来着。”刘氏很是惊喜,眉开眼笑,上前就抱起下驴车被叫醒有些迷糊的李明,环视四个小孩,道:“这是亲家侄儿、侄女吧,看着就长着好很聪明。”
  那赶驴车的中年汉子怕送错地方,站在篱笆墙外朝邓氏大声道:“这里可是王浩家?”
  王家人大声答道:“是。”
  王月朝邓氏问道:“驴车是雇的?”
  邓氏点点头,返回驴车取包裹。包裹不大。
  她出来时有些急匆匆,就给每个孩子带了身换洗衣服,倒是把她自己的给忘记了。反正天冷,洗澡多了怕得伤寒,就不洗,也不换衣服。
  刘氏抱着李明跟出来要付车钱。
  邓氏没想到李青青的婆婆这么大方,这跟康氏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中年汉子摇手道:“车钱不用给了。我从太镇出来的时候,冯大柱媳妇李氏把钱付了。”
  这时,王招弟姐妹已经把李大林喊过来。
  李大林还以为在做梦,直到见到邓氏及四个儿女,这才惊喜之极,道:“大老远的你们怎么来的?”
  他已经在李家呆了二十天,好吃好喝不用干活,还吃了十几天的药,气色比刚来时好多了,看着就是脸色有些黄,别的跟正常人一样。


第203章 甜酒鸡蛋
  这几年李大林被生活的贫苦压的很少笑了,邓氏见到李大林朝她笑,笑容还这么灿烂,难道是回光返照,看来这趟带着儿女来对了,忍不住哭道:“大林,我做了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醒来怕再也见不到你,我就带着孩子到王村来见你最后一面。”
  李大林收了笑容,长叹一声,道:“什么叫最后一面。我不会死。青青给我治病,我的身体会好起来。你别哭。”
  “妹妹带的信说你病重。我见你连三林的喜宴都不吃,也不回家春耕,我就以为你病的不行了。这几天真是担心死我了。”邓氏的嘴一张就停不下来,哭诉道:“你不知道,爹娘说话特别难听,他们的心偏的不得了,根本不把你的病当回事,说你为了躲懒不愿种地,说你是贪图王家日子过的好不愿回家。我说你根本不是这样的人。你肯定是病重。”
  王家来客人,从村路路过的几个王族人都过来瞧瞧,听到邓氏的话,觉得李老头夫妻有些糊涂,竟然对长子这么苛刻。
  刘氏怕族人听多了传出对李青青娘家不好的闲话,赶紧把邓氏几人请到堂屋。
  王月、王桔看邓氏五人的样子,肯定中午没吃饭饿着呢,便去厨房煮饭菜。
  “我家青青干活很累,现在午睡。”刘氏拿点心喂给李明吃,笑眯眯朝邓氏道:“你们先吃些点心、果子,一会儿就吃饭。”
  邓氏一听李青青在睡觉,觉得当儿媳妇的大白天睡觉,真是不可思议。
  不过,邓氏没有说出来,她现在只想知道李大林的身体到底是什么情况,还想跟李大林好好说道李老头夫妻多么偏心、凉薄!
  “唉,你还记得去年秋天二林离开小泉村的头两天,我突然间发热的事吗,那次我特别虚弱,感觉自己快不行了,最后我虽是挺过来,可是每天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