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荣医-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打了最后一个手术结,将线剪断,正要净手起身,却忽觉眉心一阵胀痛。
  不好!
  江慧嘉心下骤然一沉,身子就晃了晃,旁边的小学徒思源忙就伸手扶了她一下。
  “喂!你……”思源关切又担忧地看着她。
  江慧嘉心中微微有些沉重,面上却不能显露,只缓声道:“无事。”到底扶着小学徒的手站起了身。


第35章 回阳救逆
  接下来的事情其实就跟江慧嘉没有太大关系了,她只是一个被临时拉过来的“针线娘子”,虽然她这一次缝的不是衣服,而是人体。
  但对此时置身在悬壶堂内的众人而言,她也就只能是个“针线娘子”,仅此而已。
  其余人等显然也没指望她还能继续做什么,她这边刚一完成缝合工作,紧接着张大夫就接手了。他小心地在创口表面敷上了淡褐色的药膏,江慧嘉嗅着气味,这膏剂里应该有地榆、白芨、三七、仙鹤草等药物成分在内,用在此时是对症的。
  她眉心还在突突胀痛着,本来做这样一个简单的缝合并不会给她身体造成什么负担,可这一次的情况却显然有些不同。这眉心突胀的情况,在她前世,在她发病后期,她是经常经历的!
  江慧嘉上辈子死于绝症,又穿越重生了一回,本以为这是上天恩赐,这辈子得到的是一个健康的身体。她都做好了迎接一切困难与落差,好好珍惜新身份,认真再活一世的准备了,哪想如今竟会再度遭遇如此变故?
  莫非即便是穿越而来,上辈子的那个古怪病症也依然如影随形,跟着过来了?
  那她再活这一世又还有什么意义?难道又是一个等死的结局?
  江慧嘉心中微微沉重,但奇异的是,她竟然并没有惊慌恐惧。
  她竟还有余暇思量:“不对!前世,这样眉心胀痛的情况,是在每一次病发后才会出现的。可如今,我没有病发!”
  她每病发一次,全身气血就会逆行一回。
  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可怕状况,如果是发生在寻常人身上,只怕这人早就死过千八百回了。
  而江慧嘉的幸运之处在于,她不但有一个针法精绝的祖父,能在她每次发病时为她针灸压制,她祖父那边也还有好几个非常了不起的同门。
  是师叔祖们各出奇招,再加上江老爷子常年不断的针灸,这才使得前世的江萱,即便是在病情最重的后来几年,也依旧能够满世界地跑,不但熬过了一次次病发,还能在表面上看起来就像是健康的好人一样。求医、行医、与名医们论证,接诊各种病患,一步步探索医学的奥秘。
  这种种经历,不但丰富了她的知识、眼界,更锻炼了她的心智、毅力。
  她面上微现苍白之色,这却是眉心胀痛导致的。旁人还以为她这是因为缝了那样血淋淋的伤口,心里后怕才变了脸色。张大夫那边正给伤者敷着药膏,又在缝合创口上重新包扎。其余人或关注张大夫,或关注伤者,也有看向江慧嘉的。
  杨公就惊叹:“真缝好了!”
  他却不知,即便是在西方,外科手术发展之初,西方的大夫们也同样是从不亲自操刀的。他们只做理论指导,真正动手的竟往往也是屠夫、裁缝之流。
  因此缝合伤口实际上虽然不可能真的像缝衣裳那样简单,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裁缝缝伤口也成了可能。
  江慧嘉并不惧怕这样程度的暴露,因为以她的身份——一个胆子很大“女红很好”的小娘子,救急的情况下能缝好这样一个伤口,这事情虽然匪夷所思了点,可是从理论上、逻辑上,它是说得过去的。
  只要不让人怀疑到更深入的地方去,江慧嘉还是愿意尽可能地顺着自己心意来做事情。
  毕竟她不可能真的一辈子都隐藏医术,万事总有一个开头,有了这一次的经历,日后她再表现出对医术的兴趣,又或拿出医书来钻研,就又多了一个理由。至于其他人的眼光,管得了那么多,日子还过不过了?
  杨公还在担忧又愧疚地说:“倒叫小女娃娃受了累……”
  旁人见着江慧嘉脸色不好,都露出几分理解的神情来。这才对嘛,好好一个小娘子,真能缝了这样血淋淋的伤口还面不改色,那才叫不对呢。
  江慧嘉勉强露出一丝笑容,轻声道:“杨公不必做此想,人命关天,但凡能帮上几分,就是小女的大功德了。”实在是眉心胀痛得厉害,她不能显露出自己的病症来,却尽可以在此时露出虚弱模样,这还免了她再飙演技。
  要知道在前世的时候,她还曾作为助手跟着世界顶级的神经外科医师给人做过开颅手术,虽然那时候只是助手,并非主刀,可她毕竟是上过开颅手术的手术台的。她连开人脑袋的事情都做过,又怎么可能惧怕这样一个小小的腹部缝合手术?
  但如今身份不同,她在这个时候露出虚弱的样子来,反而是必要的。
  她又问:“只是伤者又陷入了昏迷,接下来可如何是好?”
  其实伤者是已经休克,陷入了濒死状态中。只不过古代中医并没有休克这样的说法,所以江慧嘉只说伤者是昏迷。
  这个时候,西医的做法是注射肾上腺素和输血,但中医显然不可能这样做。
  而在中医的名词中,这时候伤者的情况应该叫做“亡阳”。
  江慧嘉不是不知道亡阳,只不过作为一个“外行”,在没有“入行”之前,她当然还是少知道一些比较好。
  此时张大夫已经为伤者重新做好了包扎,他就看向刘老爷子。
  刘老爷子沉声道:“思源,去熬一碗人参附子汤来。”
  刘思源脆声应是,忙就往里间跑。刘老爷子颤巍着身体接过了张大夫的位置,取了银针,一边手起针落,一边道:“此时伤者亡阳,便当回阳救逆。人参附子汤功能回阳救逆,主治肢冷脉微,亡阳虚脱。”
  他行针与此前又有些不同,几次落针后他都轻弹针尾,银针落在穴位中轻轻嗡鸣,几次行针之后,伤者原本因为失血而显得青白的脸上竟渐渐现出了暖色来。
  张大夫面上显出惊羡渴求之色:“老爷子此时所用,莫非正是名振杏林的回阳八针?”
  刘老爷子面上神色不动,不知何时又从后院跑回来的刘思源正听到了张大夫的问话,立时一挺胸膛,骄傲道:“张师叔好眼力,爷爷的回阳八针可是从不轻易出手的。”
  江慧嘉仔细观察刘老爷子行针,心中也颇有几分赞服。刘老爷子针法精妙,这一道人参附子汤也用得甚好。依照这样的施救法,这个伤者被救活的可能性就大了。


第36章 刘老爷子的医术
  江慧嘉有心观察,一时就看得入神。
  其余围观者中有凑热闹的,这时看刘老爷子施针,虽然未必能看懂,可也知道如今是关键时刻,因此整个大堂内又是一片安静。即便先时还有忍不住悄悄议论的人,此时也都自觉地住了声息。
  江慧嘉眉心胀痛得厉害,为了转移注意力,她一边仔细观看刘老爷子施针,一边思维乱跑,想得就远了。
  她想着中医的发展,中医的发展源远流长,甚至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就已经有了系统的理论。
  历代以来,中医的传世名医不在少数,还有许多医者,虽然未必能青史留名,可他们在某些方面的成就,依然是许多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就如此时这位刘老爷子所施展的回阳八针,在现代,又有几个中医能施展出来?而江慧嘉虽然自认自己在回阳救逆方面的针法不会比刘老爷子差,可她在现代接受的却也不是一般的传承。她的启蒙老师江老爷子在现代被称为一代神针国手,在针灸方面,江老爷子是世界顶尖的!
  而眼前这位刘老爷子,却只是粟水县名医,别说世界级了,就是国家级他都没有达到,两边简直不具备可比性。
  这其实却是江慧嘉想差了,她还以为刘老爷子这样的针灸水平在大靖朝随处能见呢,却不知刘老爷子也另有非凡来历,自然就高看了整个大靖朝的医疗水平。不过这样的误会倒使得江慧嘉在后来很长一段日子里行事更谨慎了,这又是后话。
  却说刘老爷子给伤者施了针,那厢却见刘思源不在后头熬药,却又跑回前面来了,不由得斥道:“怎地如此跳脱?也不照管着药炉?”
  刘思源笑嘻嘻道:“爷爷难得施针一回,我怎能不好生看着?药炉自然有人管,爷爷别担心,孙儿这就去取了人参附子汤来!”原来这个小学徒打扮的少年竟是正经的刘家子弟,是刘老爷子嫡亲的孙儿!
  他说了话,一溜又往后头跑。边跑还边转头看了江慧嘉一眼,江慧嘉被他看得有些奇怪,当即略微回视过去,这少年却又忽地一缩脑袋,把头转到另一边,跑远了。
  就在这时,原本躲得远远的张氏忽地凑了过来,她就挨到江慧嘉耳边,压低了声音,用略有些夸张的语调道:“三弟妹,这缝人肉跟缝衣裳真一样?”
  江慧嘉淡淡道:“大嫂下回可以试试。”
  张氏就一缩脖子,撇了嘴,微斜了江慧嘉一眼,倒不说话了。
  又过片刻,里头传出一声:“人参附子汤来啦!”
  这边刘老爷子忽然目光一凝,双手同时起落,他十指连动,不停弹在仍旧插在伤者身上的银针针尾上,远看去,十数根银针一齐抖动,连成了一片残影。又过片刻,原本深度昏迷的伤者喉间竟细细地逸出了一声呻吟,他连着呻吟几声,眼睛就抖动着睁开了!
  伤者醒了!
  他几个同伴一阵激动,俱用感激而又仰慕的目光看向刘老爷子。
  刘老爷子袖手一收,撤了银针,又一摊手道:“药来!”
  那边刘思源已经端了药过来了,他殷勤道:“爷爷,我来吧。”说着,小心顿到了伤者身边,喂他喝药。
  伤者已经醒了过来,此时神智上虽仍旧有些模糊,但已经会配合吃药了。
  到这一步,这人算是初步脱离了危险期,接下来就不是要急救,而是需要后续的调养了。
  刘老爷子道:“把人抬后院去,且再看着,好好养几日再说其它。”
  他被身边童子扶着站起了身,这边自有医馆里做事的人过来抬伤者往后院去。张大夫紧跟在伤者身边照看着,又有伤感内症科的龚大夫,千金小儿科的刘大夫也跟着一起。
  此时的中医虽有分科,但其实并不严格。只是因为历来医学知识太过浩瀚,而大多数的大夫要么是精力有限,要么是传承有限,又或是两者都有,这才多半只能专攻某些方面,因此形成了分科。
  而实际上,中医界最多的还是一些万金油大夫,也就是什么都会一点,而又什么都难精的那种。
  像悬壶堂这样分科仔细的反而少见,这也是粟水县内悬壶堂能一枝独秀的原因所在。旁的医馆往往只能有一个大夫坐诊,悬壶堂却光是日常的坐堂大夫就有三个。更不必提在这背后,犹如定海神针一样立着的刘老爷子,以及整个刘家。
  今次有这样一个伤者经刘老爷子的手被救了回来,龚大夫与刘大夫当然不会放过机会,跟着一起辩证施诊,既能丰富经验,又能增长资历。
  众人无意识地就有些忽略了江慧嘉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盖因她之前的缝合虽然令人惊奇,可多数人看到的只是她的大胆,并不能真正明白这样的缝合究竟需要什么技巧。而刘老爷子这回阳八针,却要显得神奇,并神秘多了。人对未知总有敬畏,更何况刘老爷子人的名树的影,旁人自然就会下意识地以为,这伤者能被救回来,刘老爷子才是关键。
  当然,实际上刘老爷子针法也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若没有他后续的施救,即便江慧嘉能将那创口缝回来,这人也照样未必能活。
  这时伤者已经被抬进了后院,许多围观者才如梦初醒般,从刘老爷子神奇针灸技法的震撼中回过神来,一时赞叹的赞叹,议论的议论。
  也有一些本来是来求医的患者拉住了孙掌柜问:“大夫都走了,我这里可如何是好?”
  还有机灵的忙冲到刘老爷子跟前,大喊起来:“老神医!老神医救我!”
  有了第一个开口喊的,其余人更是收到启发,忙忙乱乱也往刘老爷子跟前冲,或大声求医,或小声请求,或眼巴巴看着。不过片刻间,悬壶堂大堂内就热闹得简直与菜市场有得一比了。
  江慧嘉趁机往后退,找到了原本被围着,此时又被众病患“抛弃”的孙掌柜。
  孙掌柜见是她,忙热情地说:“小娘子今日辛苦了,劳你出了大力,我这里又忙乱着,实在不周。”他额头上还带着汗,仿佛被此前患者们围着追问的事情给累到了。说话时他又看向被许多人围住刘老爷子那边,眼中带着担忧。
  江慧嘉识趣道:“孙掌柜客气,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