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荣医-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慧嘉已经决定就用这个简便方法来做粉笔了,就听宋熠道:“总要先试试,不同配比应当有不同效果。也不独独是添加石灰……色泽白皙,膏粉细腻的,除去石膏与石灰,还有滑石粉,白土粉等等。《礼记》有云,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至知。事物变化尤其玄妙,格物意在穷究其理,探见变化,此为古人之意,我辈可以效仿。”
  江慧嘉:“……”简直要被宋熠的侃侃而谈震惊了。
  他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到底谁才是古人?
  引经据典,显示学问好吗?
  这是准备要往古代科学达人方向发展的节奏?
  不过她早就决定要么随便简单做做,要么把难题推给宋熠。她眼波流转,轻哼一声,笑道:“滑石粉、白土粉等物我去寻来,做粉笔之事便交予你咯!”
  宋熠行动还是不便,他这会儿会到西偏房来,还是因为方才要如厕。他拄了拐杖路过西偏房去后院茅房,回来的时候看到江慧嘉还蹲在一个大桶旁边琢磨着什么,这才过来问问。
  江慧嘉净了手,起身扶住他,又道:“不过今日不成,待明日我去县城取了你的轮椅来,这才方便。”
  她原先与南北通货黄掌柜说好是十日后取货的,后又与悬壶堂的张大夫定了三日之约。这段时间又是叫人给宋熠诊病,又是琢磨分家,后来搬离老宋家来到这桃林小院,又折腾着开蒙学馆,粉刷新墙,试做粉笔。事情多,时间凑得紧,这取轮椅的约定时间都过了。
  江慧嘉这时候想起来一算,心里颇不好意思。自己光顾着刷墙打家具,后来思绪又被粉笔占据,竟将宋熠的轮椅给忘了。说起来,好像是有些过于不经心了些。
  她扶着宋熠往东屋卧室走,心里渐渐想:“我虽然不方便直接出手帮他治腿,那位张圣手的存在也太过飘渺了点,要请他出山很难。但我应该可以在张大夫给宋熠做诊治的时候,找到机会悄悄出手。有张大夫做掩饰,就算宋熠的腿真的好了,世人也只会以为是张大夫医术高明,宋熠运气好……怀疑不到我身上。”
  至于宋熠腿好了以后他们又该怎么相处,是不是要和离,江慧嘉一时却想不清楚了。
  她不自觉地有些茫然,心中某一处仿佛隐约有些不舍。但这情绪的存在又实在太过隐晦,不过转瞬间又被她忽略过去了。
  她神情间却有了些细微变化,宋熠察言观色,不禁出声问道:“娘子?”


第54章 再上县城
  宋熠喊:“娘子?”
  江慧嘉正在出神,被他这一喊,顿时心头一跳,就仿佛是被戳中了什么隐秘一般,心里头牵牵扯扯的,古怪起来。
  她将宋熠扶回房,故意清咳两声道:“我原来打算是将西屋做书房的,如今书房是做不成了,不如在东屋的外间做一面靠墙书架?”
  宋熠多看了江慧嘉一眼,笑道:“甚好,娘子喜欢什么样的,尽可以随意布置。”
  早前宋老爷子拿出来的那个崔氏留下的妆奁盒子,宋熠早就交给了江慧嘉。里头东西也不多,有散碎银子二十五两,另五梅金簪一支,青玉攒花压鬓一对。相比较起那二十五两银子,当然是崔氏的首饰更值钱,但崔氏的首饰又岂是可以轻易动用的东西?这是宋熠亡母遗物,就是江慧嘉拿在手里,也只会好好收着,绝不可能乱动。
  不过二十五两银子虽不多,可在乡下也绝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江慧嘉用这二十五两银子修整了屋子,又定做了十五张矮桌,并三十张坐席,以及宋熠用的讲桌、黑板,还有其它一些杂物等,也通共只花去六两银子。
  由此也更可见得,张大夫此前出诊一次就收六贯钱,这个花销有多大。
  宋熠早就跟江慧嘉说过,银钱由她掌着,任她想买什么买什么,想添什么添什么,不必顾忌为他治腿的事。因为他的腿本就难治,治起来是个长期的拖沓事不说,花费起来也没根没底的。相比较起来,家用花销反而是小头,又何必强行省出家用那点钱,来填这无底洞?
  他表现得这样豁达,江慧嘉也就没跟他客气。反正依照她的性情,如今既然是自己当家做主了,那自然是要尽量提高生活品质的。也不说是要过多奢侈的生活,毕竟他们没那财力,但过得稍微从容点,总是可以的。
  江慧嘉一来有嫁妆,二来还有一身医术做底气,根本不怕坐吃山空。
  两人说说话,就又商议了一些明天江慧嘉再去县城的事。
  宋熠担心江慧嘉独身上路不安全,可这回又与上回不同。上回江慧嘉去县城,能叫宋大郎夫妻作陪,这回却不成。毕竟宋熠已经分出来,他不愿意与那边除宋老爷子以外的人再多做牵扯,江慧嘉也同样是这样的意思。
  江慧嘉道:“我又不是头回出门,如今也算熟门熟路了,一个人上路反而更方便,哪有什么不好?”
  想她上辈子天南海北的到处跑,独来独往可是常态,何曾惧怕过独身出门?最主要的是她还有一手针灸点穴术,真要碰到什么不轨之人,她保管能叫对方活蹦乱跳的来,半死不活的走。
  当然,这么凶残的话就没必要让宋熠知道了。
  宋熠还是不放心,又提议道:“上回来过的,给我们暖过房的周征大哥家的嫂子,她常常要去县城,你不如去与她约个时间。也不必非要明日,总归是就近寻一日,你与她同行,总比独身上路好。”
  周征媳妇江慧嘉是知道的,周姓是青山村的大姓,周征要喊周里正堂叔爷爷,但实际上他的年纪已经将近四十,不比宋熠的父亲宋柏山小多少。周征媳妇也是将近四十的人,只是辈分低,才要被宋熠这样的小辈叫做嫂子。
  周征媳妇长得五大三粗,却是做得一手好绣活,她常上县城卖手艺,所以宋熠叫江慧嘉跟她同行。
  江慧嘉思量片刻,虽然心中颇不以为然,但想想宋熠说的也不无道理。她不惧怕什么危险,但也不想总与世俗常规背道而行。这又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不必太过纠结。找个伴就找个伴吧!多与人交流总好过闭目塞听。
  她于是点头答应。
  宋熠见终于将她说服,也是长出一口气。
  又同江慧嘉道:“娘子进城那日若是有空,再帮我买些纸笔回来吧!纸要熟宣,笔要羊毫兼毫狼毫各买一种,狼毫要花枝俏,羊毫要中号白云。此外若有色料,最好也买一些。”
  江慧嘉上回也买了些笔墨纸张,但她笔只买了一支,纸买的也是生宣和毛边纸,这些显然不符合宋熠的要求。
  她口中答应了,心中则估量着宋熠或是要画工笔画,不然为何要她买熟宣和狼毫花枝俏?
  想到这里,江慧嘉又想起一事。
  上回在集仁书铺买书,书铺的老掌柜是要求她将买来的书全都重新誊抄一遍送回的。她买了书回来以后倒也抄了些时日,但她那一次买的书共有六本,一时半会儿要全部抄完也不容易,她到目前为止也只抄好了《神农本草经》。
  这还是在诸事烦乱的情况下挤出时间抄的,虽只有一本,但一本至少已经抄完,她应该在这一次上县城的时候将誊抄好的这本《本经》带上去。也算是先给个交代,其余的留着往后继续抄。
  江慧嘉将方方面面都想到,下午就抽空去了一趟周征家,问到了周征媳妇,她却是再隔一日要去县城,江慧嘉就与她约好了同行。
  到了约好那一日,江慧嘉起了个大早,与周征媳妇同去村口等了跑海车。不一会,跑海车到来,江慧嘉这回算是熟门熟路地爬上了车。周征媳妇则是带着自己大儿媳妇同行的,她自己叫江慧嘉一声弟妹,而她的大儿媳妇则要叫江慧嘉做婶娘。!
  在第一次听到周大郎媳妇叫自己做婶娘时,江慧嘉简直要被雷翻了。天知道,周大郎媳妇的年纪比她还要大呢!
  但在农村,这个现象又很常。
  谁叫古人不讲究避孕呢。
  一路上将江慧嘉与周征媳妇以及“大侄媳妇”闲聊,县城很快就到了。
  周征媳妇要先去绣坊,江慧嘉因为觉得还有一大个白天的时间,也不急着去做其他事情,就跟着周征媳妇去了绣坊。说实话,江慧嘉对这个还挺好奇的。
  她自己虽然没有点亮女红技能,但好在原主的手艺也还过得去。而她自己虽然手残,但对刺绣这个极具古典意味的漂亮事物却是非常喜欢的。自己水平不行,不代表她不喜欢看别人做的成品。


第55章 绣雅阁之行
  周征媳妇去的绣坊名叫绣雅阁。
  绣雅阁规模不小,店铺门脸也开在前楼街上。
  江慧嘉跟着周征媳妇进了绣雅阁的大门,里头就迎出来一个二十出头模样的女伙计,对着周征媳妇笑道:“武三娘子一向可好?这回隔了许久才来,可是有大件?”
  江慧嘉对周征媳妇可能还没这个女伙计熟悉,也是听了这个女伙计的称呼,才知道周征媳妇原来姓武。
  武三娘长得五大三粗,但因为常常要做绣活的缘故,一双手却是保养得细腻圆润,手型虽然略大,可十指修长,竟然还很漂亮。
  她背后背着一个竹筐,听到女伙计的问话,手就抓着背筐带子紧了紧,不答反问道:“赵娘子在吗?”
  女伙计道:“今早刚来了一批好货,掌柜的在后院做盘点呢。”说着又笑,“看来今日真是有大件,武娘子稍候,我这就去后院同掌柜的说。”
  武三娘忙说劳烦,周大郎媳妇悄声对江慧嘉道:“娘上回得了一幅大件绣样,这才好不容易绣出一扇屏风面子来。定要找那赵掌柜的,拿个好价钱。”
  原来武三娘竟然还能绣屏风,看来她的绣艺真的是很不错。
  江慧嘉点点头,移目打量这绣雅阁内的陈设。只见这铺子门脸三间,整体又分两个部分。左边部分主要摆设绸缎布匹等物,右边部分摆设的则是各种各样的绣件。
  小到荷包、帕子、书袋、扇面、头巾、抹额,大到被面、枕套、绣画、屏风等等,品种丰富,绣样多彩。
  江慧嘉看了只觉得眼花缭乱,仿佛陡然从繁华浮世走入了一片古典胜景之中。
  因宝庆府地处三湘,本地绣品多为湘绣。湘绣常以逼真传神而著称,江慧嘉并不太懂这个,不过因为原主刺绣技能是被点亮的,她也就跟着具备了一些欣赏能力。
  绣雅阁的绣品质量都还不错,至少在江慧嘉看来,依原主的水平,绣个荷包帕子什么的或许能勉强摆上这个柜台,可要是屏风绣画等物,她绣出来的东西,比这绣雅阁卖的可就有明显差距了。
  而江慧嘉这个手残党,即便是有着原主记忆,可假若要她刺绣,那绣出来的东西只怕也会惨不忍睹。
  她有心想买点什么,这些小东西实在太漂亮了,在现代要想看到这样的刺绣精品可不容易。江慧嘉上辈子虽然活了二十七岁,可因为一直独身,她向来是觉得自己内心深处还住着一个少女心的软妹子的。一切精美的、女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她也都十分喜欢。
  柜台后还留着一个女伙计,她见江慧嘉的目光流连在一些小件绣品上,就殷勤地过来询问:“这位娘子可有看中的?我们绣雅阁的物件样样都是精品,绣样都是专门请画师画的,不是寻常绣件可比。娘子瞧好了,我给你拿。”
  江慧嘉听她提到画师,一时有些诧异,随即反应过来,可不是么?不是顶顶高明的刺绣大师,又有几个寻常绣娘能在没有绣样的情况下凭空刺绣?一些简单常见的图案或许还有熟能生巧盲绣的可能,可要想绣出具有一定特色的精品,绣样还是必不可少。
  毕竟古代可不比现代,再复杂的图案只要有个底稿,就能印刷出无数份来。在如今这个时代,想要精品绣样,可不就得请画师画吗?
  江慧嘉心有所动,做手工她是个手残,但她的书画水平却都还不错。她学画练字是打小就开始的,这个也是家学渊源。她后来还跟着江老爷子拜过几位大师,正经学了工笔国画。二十几年下来,不敢说能达到多么高的艺术成就,但至少也是功底扎实,超出了水准线之上的。
  但历朝历代,不论是什么样的画家,水平是高是低,他们的画在世人眼里的价值总是跟随名声而定。成名的,就是画一团乱草出来也有人说这是写意,未成名的,即便能画出蒙娜丽莎的微笑,世人也照样可以将之批为匠气,然后贬得的一钱不值。
  艺术品的买卖价格往往是依靠追捧而来,至于它的真正价值却反而容易被世人忽略。
  所以江慧嘉自从来到大靖朝,即便是想着抄书赚钱,都从未想过买卖字画的事情。
  不说她还没能达到那个一画能惊世的水平,即便是她能达到那样的水平,也未必能碰到那个愿意为她出价的慧眼识才之人。
  君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